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7.30
本日焦點:

野台開唱 搖滾天空下的土地情

「野台開唱」入口處。

本報2007年7月30日台北訊,耿璐報導

第13屆「野台開唱」29日在台北圓山落幕,連續3天的音樂盛會,除了台灣樂團及歌手共襄盛舉,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樂團,也都齊聚一堂,用音樂炒熱台北的天空。

本著音樂與文化、社會、生活無法分割的特性,2007年的野台開唱延續去年的安排,於入口處特設有公共議題村,將民間團體的行動力與音樂融合。包括綠色陣線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在現場運用文宣、解說的方式,希望讓樂迷們了解台灣的環境、台灣的美,進而採取關懷行動。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台灣青年走出去

隱身倫敦一角的都會型保護區

這個簡易的昆蟲之家,利用各種不同的植物素材來營造多樣的昆蟲生長環境,包括有:枯葉、雜草、竹子、粗枝幹、細枝條等等。

作者:莫聞

想像一下,在市區裡保留自然野地長達半世紀以上,並有服務長達10年的志工定期整理環境,為野生動植物營造適合的棲地,讓都市人有機會體驗到野花處處、蝶舞繽紛,瀕絕昆蟲來此築巢、野生黑莓在此繁衍的生物多樣性棲息地──若說生態城市是人類未來進步的趨勢,那麼,能有這樣的具體範例,人類離此夢想也不遠了。

筆者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英國信託之旅」團隊一行三人,在倫敦一塊看似不起眼的城市角落,看到了這樣一個例子:「阿德萊德自然保留區」(Adelaide Nature Reserve),一塊不到一個足球場大的道路邊坡,在一月一次,每次約三名志工人力的努力下,為倫敦北郊的市民保存了在英國瀕臨絕種的鍬形蟲,並吸引頑皮的狐狸、夜行的蝙蝠來此成家,多種昆蟲與植物在此棲息。

無車之旅

雨落三門陝 潼關洛難日

雨天爆胎的機車,輪圈已經有點歪斜,雖然勉強龜速上路,最後還是等待救援。

作者:吳郁娟(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計畫成員)

雨是斷斷續續的下,我們穿上大陸人的「雨披」,就是雨衣,但沒有袖子,就像兩片雨布縫起來,加上個帽子。往三門陝的路上,80%都是山路,爬升在海拔不高的丘陵地還是挺費力氣的。加上雨勢時大時小,遠方一片霧濛濛,連騎經當地最有特色的「窯洞」─當地人在山壁上挖洞蓋成房子的居所都無法多加欣賞,因為汗水跟雨水都快模糊我們的視線。沿路的雨勢、車輛把泥巴濺的我們滿臉都是泥污,最後我只好把臉用頭巾團團包住,只露出眼睛,像搶匪般上路,但還是整身泥污。

觀察中國

氣候變化衝擊中國人消費觀念

碳排放量已列入中國消費者的考量(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張可佳(《中國青年報》記者)

中國的消費者們已開始考慮他們的購物選擇,不僅是為了追求時尚,同時還為了減少他們造成的碳排放。張可佳對這種消費趨勢進行了報道,並探究了環保的購物理念。

BP(中國)公司副總裁任亞芬在網上使用「碳排放計算器」算了算——「我一年的碳排放量竟然有20多噸!」任亞芬說,在全球越來越多地關注氣候變化的今天,這個數字太高了。據悉,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的年碳排放量為2.7噸。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台灣青年走出去

無車之旅

觀察中國

本會快訊

本會環境信託交流團隊已於7/27出發前往英國,感謝讀者的支持與關心,敬請密切注意團隊傳回的第一手資訊!

本會於7月至11月,每月1日與15日推出外來種防治主題系列專文

熱門內容
新任環評委員名單出爐 缺環保人士
母河與藻礁的對遇──北海岸最美麗的地景巡禮
熱門關鍵字

二氧化碳

環評
推薦評論
美國推動捐款造林計畫 增加Co2吸收量 (2)
另類的全球暖化 (3)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野台開唱 搖滾天空下的土地情  --﹥

本報2007年7月30日台北訊,耿璐報導

第13屆「野台開唱」29日在台北圓山落幕,連續3天的音樂盛會,除了台灣樂團及歌手共襄盛舉,包括美國、英國、法國、日本、韓國、香港等地樂團,也都齊聚一堂,用音樂炒熱台北的天空。

公共議題村的民間參與

本著音樂與文化、社會、生活無法分割的特性,2007年的野台開唱延續去年的安排,於入口處特設有公共議題村,將民間團體的行動力與音樂融合。包括綠色陣線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在現場運用文宣、解說的方式,希望讓樂迷們了解台灣的環境、台灣的美,進而採取關懷行動。

除了環境議題,對於加入WHO、勞工福利,以及最近才有新進展的蘇建和等人一案,於公共議題村中,都有民間團體與大家分享台灣社會的這些最新動態。

林舞台的台灣原味

929樂團的表演中,團員們將對於社會及環境的關懷唱進音樂中。這次野台開唱除了邀請了更多的國外知名樂團來台表演,在國內樂團的規劃上,特別與野火樂集跨界合作,在後林之丘——「林」舞台,獻上台灣最原汁原味的原住民音樂,3天共有15個場次的表演,樂團及歌手在兒育中心中樹林最茂密之地,唱著屬於「自己的歌」,表演者包括胡德夫、巴奈、鹹豬肉樂團、玉琴+惠琴等演唱者,以及來自排灣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阿美族的音樂人。

這些音樂人唱出對自己故鄉和對這片土地的一份情;歌詞中訴說著清澈的溪流、祖先走過的山、以及美麗的太平洋媽媽,聽眾彷彿回到台灣最原始最美麗的那一塊山川海岸。

林舞台中,第三日上台的好客樂隊不但展現了年輕人的音樂活力,更因為對農民及土地的關懷,特別創立了「愛吃飯合作社」,團員親自與台東農民一起耕種有機米,並以「農夫直購」的方式,讓農民辛勞使用保護環境方式所種植出來的稻米,有了實質的回饋。當晚好客樂隊的表演,也伴隨著煮好的有機白米與歌迷一同分享,讓音樂表演與土地有更深、更直接的接觸。

詞曲創作人的社會關懷

公共議題村隨著入口的公共議題村一路繞上,經過後林之丘再下到其他舞台,野台開唱的每個角落都是一段精彩的表演,929樂團的表演中,有關於蘇花高以及貢寮核四廠的歌曲,團員們把對於社會及環境的關懷唱進音樂中,主唱吳志寧表示,從大學時代就開始關心環境議題,而環境保護更是不分黨派、與人人都相關的行動。

2007年甫得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的黃建為,則在晚風中用清新的曲風唱出生活的態度,並且還為創世基金會獻唱其創作的「蝴蝶」一曲,顯示音樂與民間團體的結和是現在進行式,詞曲創作人的音樂表現,不論在社會或環境運動中,都將成為一股新力量。

今年野台開唱除了兒童育樂中心的6個音樂表演舞台,更將音樂拉到中山足球場,規劃了大野道場——「道」舞台,包括日本土屋安娜、RIZE,美國的Testament、Mercury Rev.(水星逆轉),以及台灣的蘇打綠、旺福等各國知名樂團,都在中山足球場與樂迷們大聲嘶吼,而兒育中心場地的陣容也絲毫不弱,美國天團OK GO、Yo La Tengo,今年金曲獎榜上有名的Tizzy Bac、黃建為,以及數十個台灣及國外樂團,都讓樂迷們享受了一場每分鐘都精采的搖滾饗宴。

野台開唱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周邊各式活動也成為吸引人潮的賣點,但是台灣本土樂團卻在大批外來樂團之中略嫌式微,如何表現台灣在地特色,以及讓參與者將對音樂的熱愛連結到對土地的關懷,如何從環境與垃圾資源的處理,真正落實關懷環境議題,年度音樂盛事野台開場,除了留下美好的回憶,未來能夠做得更多。

 
台灣新聞  --﹥

大巨蛋環評說明會重開 民眾要公園、反巨蛋

本報2007年7月30日台北訊,陳胤安報導

台北市議員戴錫欽到場參加大巨蛋環評說明會(攝影:陳胤安)台灣的環評說明會常常是場面冷清、民眾到場人數少、業者官員排排坐,行禮如儀式的過程。不過,大巨蛋開發案的環評說明會現場,卻可見到民眾關切自身權益,充分發表意見,參與政府政策的監督與執行。環評法規定重大開發需納入民眾參與意見,大巨蛋開發爭議在民眾持續關注下,政府是否仔細聆聽民眾的心聲,確實為民眾服務?

台北文化體育園區(大巨蛋)開發案於2003年通過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因規劃內容與配置等計畫變更,因此重新辦理環境影響評估。遠雄原本在5月22日舉行環評送件前說明會,因民眾質疑通知太晚,認為遠雄沒有誠意要開說明會,因此當天集體退席。事後,光復國小家長會提出公民訴訟,環保局於是在7月初發函遠雄要求重辦。

上週六(28日),台北市文化局與遠雄在光復國小再次舉辦台北文化體育園區環評說明會,現場擠進200位關心松菸古蹟保存與巨蛋施工影響的民眾和環保團體。包括華聲里、新仁里、吉祥里等住在巨蛋預定地週遭的里民出席;環保團體則有綠黨、自然步道協會等到場聲援松菸公園的催生。

主辦單位簡短介紹文化體育園區的規劃,並提供一張會議資料,說明包括開發內容、期程、環境保護措施等等作法。

民眾當場指出會議資料中諸多問題及疑點。有民眾認為,遠雄所提供的文件「根本就是招商說明會」;還有人拿出一疊「透過關係取得」、現場並未發放的資料,質疑主辦單位為何不讓里民拿到完整資料?吉祥里里民、綠黨秘書長潘翰聲更直言,台北文化體育園區的規劃只見商業,不見文化,乾脆正名為「觀光百貨多功能商業園區」。

施工粉塵防護 未能顧及學童健康

光復國小家長會監督委員會楊先生則表示,環評說明會的會議資料提及施工期間所造成的粉塵防護方式,但僅是做平面的防護,散逸在空中的粉塵,將會帶給光復國小3400名學童健康的危害,這一點未見開發單位具體說明。日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則表示要為光復國小學童裝設冷氣,以防學童被施工粉塵籠罩,民眾則說,學校的電力系統負荷得了嗎?

光復國小家長會成員游藝接著也質疑工程廢土的清運路線。環評說明會資料寫明,廢土將清運至合法土石方資源處理廠,他詢問合法的棄土場在哪?廢棄土需不需要做環評?而開發單位則回應,200萬立方公尺的廢土找了15家合法棄土場,不過要看簽約狀況,再決定清運路線,目前規劃從光復南路、南京東路等路清運廢土。

回答避重就輕 不是沒帶資料,就是還在研究

台北市教育局官員回答民眾提問(攝影:陳胤安)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質疑巨蛋是高耗能建築,依據環境基本法,都市必須要有二氧化碳減量計畫,他認為大巨蛋開發案違背台北市政府二氧化碳減量計畫。潘翰聲也針對遠雄從前的工安意外,以及羅興華建築師牽涉的多起弊案,要求遠雄提供更明確數據和資料,但遠雄未回應。至於關於大巨蛋的安全避難問題,遠雄只說相關數據無法一五一十的報告,但避難場所會提供。

會議過程平和,然而對於遠雄公司與台北市政府官員的回應,現場居民多不能接受,認為回答避重就輕,不是資料沒帶,就是還在研究,沒有誠意解決民眾的疑惑。

前幾次說明會的會議記錄,也仍未提供給里民,林姓里民表達不滿開發單位與官員四兩撥千金的回應方式,利用發言機會不斷高喊要公園,反巨蛋。

這次說明會,遠雄由總經理湯佳峰、副總林欽銘以及郭建興、建築師羅興華代表出席;台北市政府則由文化局科長鄧文宗等人出席,現場並有市議員周柏雅、戴錫欽、王鴻薇為民眾發聲。

一位民眾詢問,重辦環評倘若不過,結果為何?是要照原環評進行,還是本案從此推翻,不予開發。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官員回答,新的案子若沒有過,就會按照原環評審查通過的規畫進行。

 

卯上台塑 催生監督台灣企業紀錄片

本報2007年7月30日台北訊,陳誼芩報導

《企業人格診斷書》DVD封面。在台灣這樣的海島國家,四面與海為鄰,大多數人可能無法想像,水資源私有化會產生什麼結果《企業人格診斷書》紀錄片,即拍攝了玻利維亞政府的水資源私有化計畫,將水權壟斷給企業財團,禁止民眾盛接雨水、擅自用水,民眾因不滿而產生抗議暴動。上週六(29日),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舉辦的「卯上台塑工作坊」,播放這部紀錄片,並與公視導演馮賢賢共同計畫,催生台灣版紀錄片。

「150年前,企業法人還是相對不重要的機構;今日卻無所不在,就像教會、君主政體和共產黨主宰其他時代、其他地方,企業是今日的統治機構。」《企業人格診斷書》(The Corporation)紀錄片中如此形容。

紀錄片中,有人說企業是社會拼圖的一塊,少了他,社會就不完整;但只有他,也發揮不了作用。有人說企業像電話系統,四通八達,影響很大,改變民眾的生活。有人說企業像老鷹,高飛、目光銳利、有競爭力,隨時準備攻擊。有人說,弗蘭肯斯坦博士創造科學怪人,科學怪人卻比博士更有力量,就好像公司企業比我們更有力量一樣。在企業統治的時代,「企業社會責任」是適應生存的策略,還是自發性的深層改變?民眾又該如何影響企業?

《企業人格診斷書》由阿克巴(Mark Achbar)、阿伯特(Jennifer Abbot)、巴肯(Joel Bakan)共同製作,片中對美國企業進行人格檢查,而人格診斷檢查表,歸納出企業的幾項特徵:導演兼製片Mark Achbar在《企業人格診斷書》中的鏡頭。圖片來源:《企業人格診斷書》

1. 對他人感受無動於衷:傷害勞工。
2. 無法維繫長久關係:傷害人體健康。
3. 罔顧生物安全:危害生物圈。
4. 無法遵守社會規範與法律。
5. 不誠實:為了利益一再說謊欺騙他人。
6. 人格異常診斷結果為精神病。

玻利維亞政府水資源私有化的事件,讓多數觀影人印象深刻,一名台大國發所學生,同時也是中華電信工會的成員表示,他看見私有化、民營化推到極致的荒謬性,說不定到最後,連空氣都要用錢才能得到。

蠻野心足協會理事長文魯彬,映後座談與觀眾分享。「我們可以開始做了!」公視紀錄片製作人馮賢賢在映後座談會表示,這是《企業人格診斷書》一片給他最大的啟發。他和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均表示,台灣應該有一系列監督企業的紀錄片。希望藉著一部能夠打動人心的紀錄片,喚起民眾意識,離開沙發,站起來有所行動,此外,文魯彬也期望能夠達成公司法的修法。

到場的20多位人士,包括媒體工作者、主婦聯盟、關渡自然公園、綠黨中常委、大學教授、文字工作者、學生等等。雖對於台灣版的企業人格診斷書,有不盡相同的想像,但初步的共識是台灣應該開始有監督企業的作為。

 

梅嶺百合花季錯亂 激長至3公尺高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東森新聞嘉義報導

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影響,位於梅嶺的原生百合出現開花花期錯亂的現象,原本該在3到5月間盛開的百合,今年延至炎熱的7月底,花苞才逐漸綻放,奇特的是,它們的根梗高度遠比一般百合花高上好幾倍,約有300公分高,這種現象連專家也說相當罕見。

受到全球氣候暖化影響,野百合為了適應環境,依循著適者生存定律,改變了自己的生長期,也造就出梅嶺當地的另一種奇特景象。

 

療傷5月後 5水鳥野放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高雄市諾亞濕地生物生態協會5個月前收治5隻水鳥,29日將復原的水鳥帶到台南市四草自然生態保護區野放。不過,其中1隻反嘴鴴右翼受傷飛不起來,只能在水塘踏水覓食,諾亞協會執行長江啟章希望牠回歸大自然,再度振翅飛翔。

29日野放的3隻反嘴鴴、1隻金斑鴴、1隻青足鷸,都是5個多月前在高雄左營海軍軍區掛網受傷後,被愛鳥人士救到諾亞協會時,均已脫水無法站立,其中1隻反嘴鴴右翼折斷,經過半個月治療恢復體力,放進大型復健籠學習覓食。經過5個多月治療復健,5隻水鳥恢復健康,也學會覓食技能,決定29日野放。

 

魚網毀損千萬 漁民抗議中油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民視報導

中油在苗栗後龍外海佈設海底天然氣管線,漁民宣稱有上千件網具遭到工作船纏網流失,損失近千萬元,雙方談判破裂,漁民28日大舉出海抗爭,包圍中油工作船。15艘漁船綁著白布條,從後龍外埔漁港出發,不過,開到距離中油工作船兩海浬處,就被海巡署大小艦艇擋在航道上,無法靠近工作平台,抗議船隻只好就地抗議。

中油公司從台中港到桃園大潭電廠,佈設直徑36英吋的天然氣管線,工作船最近在後龍外海5海浬處作業。漁民指控,中油作業船損毀網具。

環保新紀元 B1柴油 桃園嘉義同步啟動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時報資訊報導

經濟部能源局「綠色城鄉生質能源」推廣計畫,27日同步在嘉義、桃園啟動,兩地392處加油站都將提供「B1」柴油,藉此降低二氧化碳減緩溫室效應。桃園縣長朱立倫並與經濟部長陳瑞隆共同主持加油儀式,象徵環保元年新標的。

國內推動生質能源共分為4階段進行,其中第1階段鼓勵公營公車添加生質柴油「綠色公車」計畫已有初步成效。第2階段綠色城鄉「Green County」應用推廣昨於嘉義市、桃園縣同步展開。

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目前桃園縣境主要植栽提煉向日葵植物,面積約有535公頃之多。能源局表示,第2階段結合農委會、環保署、經濟部等主管單位,建構完整生質柴油「B1」供應體系。

 

南市登革熱疫情擴散 7月底前無法完全控制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中央社台南報導

台南市爆發登革熱疫情,且已擴散到全市,累計病例超過90例。市府衛生局28日坦承,登革熱疫情已無法在7月底前完全控制,必須往後修正為8月中旬。

台南市安南區安和里6月中旬出現全台入夏以來首例登革熱病例後,疫情不斷擴散,即使市府衛生局、環保局猛開罰單,清除積水容器,還是無法阻遏登革熱的發生。

目前,台南市登革熱疫情屬第3波感染,市府已下達動員令防疫,衛生局希望疫情能在8月中旬獲得控制,也呼籲市民多加配合,清理自家環境,莫營造孳生病媒蚊的環境。

 

西瓜曬傷發黑 恆春瓜農欲哭無淚


摘錄自2007年7月27日華視屏東報導

天氣熱到連西瓜都受不了!恆春地區將近30公頃的西瓜田,8成以上的西瓜表皮發黑,甚至連果肉都爛掉,瓜農以為是病菌感染,不過專家認為,西瓜皮是被太陽給晒傷的。

西瓜皮像被滾水燙過一樣,發黃、變黑。瓜農的心情跟西瓜皮一樣黯淡,30公頃的田地,總共損失8成,1萬顆西瓜現在只有1,500顆能採收,一粒西瓜成本要100塊,因為表皮不鮮不綠,一顆賣不到30元。

因為天氣太熱,西瓜過度曝曬,燒傷表皮,造成脫色變黑,專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像人防曬的道理一樣,給西瓜蓋上報紙,隔離陽光的傷害。

 

抹香鯨群出現外海 民眾坐船賞鯨


摘錄自2007年7月27日華視報導

花蓮外海出現大批抹香鯨家族,賞鯨船隻帶著賞鯨客出海欣賞。這一批抹香鯨的數量預估有20隻,整群出現在花蓮港外海十分壯觀,也讓今天出海的民眾大呼過癮!

花蓮港外海3海浬處,出現了抹香鯨的家族,黑黑的身軀偶而出現在頭部有長長的噴氣水柱。抹香鯨常是家族活動,27日就出現好幾對大抹香鯨帶者小抹香鯨的畫面,這一批抹香鯨家族的出現讓賞鯨的遊客好感動,想要一起下水跳舞!

 

以物易物現身台北街頭 不花錢也能大豐收


摘錄自2007年7月27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以物易物,把家中不需要的物品和他人交換,這樣有意義的活動最近在網路發燒!延續這股熱潮,發起用發票換物品的Kijiji網站週末選擇在台北街頭,邀請民眾一起把換物風潮,從網路帶到實體活動中。

Kijiji網站公關盧棣華:「這是台灣第一次比較大型以物易物的活動。我們希望讓大家知道說,現在講環保或者物盡其用,這樣的概念可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來完成;不管你是來現場攤位交換,或者是以後到網站上去做交換,其實你都可以很容易跟別人共享資源,達到物盡其用。」

以物易物不只具有環保概念,這次主辦單位還和伊甸基金會合作,希望能透過民眾交換、募集物品,幫基金會募得所需要的物品。

 
國際新聞  --﹥

人為導致的氣候變遷 改變全球降雨模式

摘譯自2007年7月25日ENS英國,諾威治報導;吳萃慧編譯;蔡麗伶審校

人類活動已經明顯造成過去一個世紀全球降雨模式的改變(資料來源: Freefoto) 氣象學家終於明確偵測到過去一個世紀中,人為造成全球降雨模式改變的證據。這些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將在7月26日出刊的《自然》(Nature)期刊中發表,顯示人類活動已經明顯造成過去一個世紀全球降雨模式的改變。

過去在國際性的研究中一直都沒有測得人類造成降雨模式改變的證據,一部份的原因是,某些區域逐漸變乾的狀況,被其他區域逐漸變潮濕的狀態所抵銷,因而降低全球變遷的徵候。

在此研究中,科學家以不同緯度線的降雨模式變化作觀察分區,取代過去以全球平均的計量方式。

研究成員之一的東安格里亞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表示:「這次研究開拓氣候變遷研究的新疆界」。這些科學家們研究大氣中溫室氣體與硫酸鹽氣濃度對於過去一個世紀全球陸地降雨的複合效應。
研究顯示,過去一個世紀的氣候紀錄指出,因為溫室氣體與硫酸鹽氣排放,明確地造成全球降雨模式的變動。

由全球各大區域的平均降雨狀況,對照人類改變氣候引發的降雨模式變化,科學家們已可確認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的確造成北緯50°以北地區降雨量的增加,這些地區包括加拿大、俄羅斯及歐洲,而在南半球也有類似的情形。

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也是赤道以北廣大區域氣候逐漸變乾燥很重要的原因,這些區域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及非洲北部。

這些變動可能已經對生態系、農業、及人類健康,造成很明顯的影響,尤其是在一些對於降雨變化敏感的地區,例如非洲北部薩赫勒地區(Sahel region,譯註:撒哈拉沙漠和非洲雨林之間的地區),影響更大。有些證據顯示,火山活動等自然因素也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對全球降雨模式改變扮演重要角色,但其造成的影響遠低於人類活動造成的結果。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颶風災民之拖車含有毒甲醛 要求停止配給

摘譯自2007年7月25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FEMA為密西西比州配給的拖車。圖片來源:FEMA山巒協會(Sierra Club)宣布,其與美國聯邦災難防治署(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FEMA)的爭論已獲得部分勝利。兩方爭論是關於2005年因颶風卡崔娜與莉塔侵襲造成倖存者無家可歸,當時所提供的12萬輛移動式房屋與拖車當中,部分發現有毒性的甲醛。

為回應山巒協會與其他組織公開地強烈反抗,聯邦災難防治署決定,重新評估繼續配給含有危險標準甲醛拖車之決策。

甲醛是一種用於油漆與黏著劑的化學物質,被國際癌症研究署歸類為「已知可致癌物質」。

山巒協會執行長波普(Carl Pope)於25日表示,住在拖車的居民與山巒協會已對聯邦災難防治署施壓,要求其承認拖車甲醛溢氣量的問題,並且在確認旅行居住車達安全標準之前,停止配給。

波普補充,「聯邦災難防治署配給的許多拖車當中,均發現有高度危險性的甲醛,而這已危害到許多居民的健康,甚至可能已造成數人死亡。」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美化學公司從違法污染企業 可望轉變環保領航者

摘譯自2007年7月25日ENS美國,德州,休士頓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位於德州休士頓的伊奎斯塔(Equistar)化學公司同意以超過1億2500萬美元的金額,用於違反聯邦環境法規後汙染管制與後續清理費用,並且必須提出其位於德州、伊利諾州、愛荷華州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等7座石化工廠,所做的空氣汙染、水汙染與有毒廢棄物防制等行動的紀錄。

美國司法部與環保署於19日表示,他們要求伊奎斯塔公司做得比環保法規所規定的還要多。

美國環保署執法及稽查辦公室行政助理中山 (Granta Nakayama)表示,「伊奎斯塔將成為所有石化公司中,第一個採取這些較先前更嚴格環保措施的公司。經由這些符合環保的投資,伊奎斯塔得到一個反轉形象的機會,更環保、少汙染,成為此一產業中的領航者。」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世界觀察研究所:2006年全球風力發電量增長26%

摘錄自2007年7月27日路透社華盛頓報導

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watch Institute)25日發表報告稱,全球風力發電容量去年增長大約26%,製造相當於大約3300萬輛轎車的電力。這家位於華盛頓的獨立研究機構稱,到2006年底為止,全球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已經超過7420萬千瓦。

報告作者薩文(Janet Sawin)表示,這已足夠避免每年超過1.79億公噸導致氣候暖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德國、西班牙和美國佔全世界風力發電量的60%。然而,印度是2006年第3大裝設風力發電機國家,中國排名第5位。

 

俄測試深海潛艇 北極冰帽漸薄資源爭奪戰隱約可見

摘錄自2007年7月30日路透社報導

俄塔社說,兩艘俄羅斯深海潛艇在執行率先到達北極海底的任務前,周日在極區海域進行了潛水測試。

俄塔社說,各載有一名駕駛的Mir-1與Mir-2花了1小時,抵達俄羅斯最北群島,也就是位於巴倫支海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北方87公里,深1311公尺的海床。俄塔社引述Mir-1駕駛在離開潛水艇後的話說:「這是首度有潛艇在冰帽下作業,而那證明他們能做到這點。」

全球暖化導致北極冰帽日益變薄,爭奪北極下豐富能源主權的競賽隱約浮現。

根據國際法,在北極圈內擁有領土的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挪威、丹麥等五國,都僅能為經濟活動獲得在其海岸線周圍僅320公里以內的所有權。然而自2001年起,俄羅斯辯稱北極海床與西伯利亞在同一塊大陸礁層上,而宣稱擁有遠達北極的較大勢力範圍。

 

防範禽流感 斯里蘭卡禁止從印度進口活禽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法新社可倫坡報導

斯里蘭卡官員說,在鄰國印度爆發禽流感疫情後,該國28日禁止由印度進口活禽和活雞。斯里蘭卡迄今並無H5N1病毒的通報案例,該國同時也自印度進口大量玉米。

瓦納辛赫告訴法新社:「政府目前尚未決定禁止印度玉米進口,印度供應斯里蘭卡90%的玉米需求。衛生部告訴我們,他們即將作出決定。」 他說,諸如玉米和大豆等食品都會有傳播疫情的風險,因為這些作物是在雞隻活動的田間種植,在收割和包裝時可能會沾染到雞隻的排泄物。

 

改善市區交通減少空氣污染 瑞典開徵塞車稅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中央社紐約報導

耶魯大學「森林及環境研究學院」教授孟德松指出,全球暖化造成的效應,依賴農業愈深的國家受害愈深,而緯度高的國家短期內可能反而有利。

研究重點放在農業方面,是因為在開發中國家平均農業部門生產總值佔其國內生產毛額的27%,受雇人口有50%從事農作。在已開發國家,平均農業部門的生產總值只佔國民生產毛額的5%。

由於全球暖化效應造成的氣候變化,在低緯度地區的農民可能必須改種不同的農作物,由高價值經濟作物改種低價值農作物。中、高緯度地區的農業卻可能因為暖化效應而得以延長農地的耕作時間。位於這些地區的已開發國家其實是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最多的國家,全球暖化效應卻是對開發中國家造成難以承受的負擔。

孟德松建議,已開發國家應該討論如何建立一項機制,讓排放溫室效應氣體最嚴重的國家來賠償受害國家的損失。由於這方面的損失並不容易估計,他建議,富有國家應協助貧窮國家發展本地經濟,改善其經濟結構。

 

耶魯學者:全球暖化效應貧窮國家受害最深


摘錄自2007年7月26日法新社斯德哥爾報導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為了改善市區內交通壅塞及減輕空氣污染,決定從8月1日起開徵塞車費。瑞典公路總署(Vaegverket)表示,這項措施希望能改善首都的交通壅塞,到明年時能減少10%到15%,所徵收的錢將用來改善斯德哥爾摩的道路狀況。

包括倫敦、羅馬和新加坡等國際大都市都已經實施這項措施。週一到週五上午6時30分到下午6時30分進出斯德哥爾摩市中心的車輛,必須繳交費用。這項措施適用所有車輛,但公共汽車和掛外國車牌車輛不必繳交鎮鎮除外,至於電動車和複合動力車輛,則從2012年才開始繳交。

斯德哥爾摩市居民在2006年9月以公民投票方式贊成實施這個方法,市議會在2007年6月也表決通過。

 

中國新聞  --﹥

上海熱浪襲擊 氣溫39.6度平63年紀錄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大紀元上海報導

中國上海市熱浪襲擊,今天最高氣溫達攝氏39.6度,創下四年來的紀錄,也平了2003年7月25日所創下63年來39.6度的紀錄。

根據紀錄,上海市氣象史上極端最高氣溫為40.2度,出現在1934年的7月12日;其次是1944年7月6日的39.6度;2003年7月25日,再次出現39.6度的極端高溫;這項紀錄今天再次被追平。

氣象單位分析,未來幾天,副熱帶高壓略有減弱,但是下周初還將繼續高溫晴熱天氣,預計極端最高氣溫會有所下降,但是35度以上高溫天氣將繼續維持。

 

大風 冰雹 暴雷同時襲擊武漢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新華社武漢報導

27日20時許,白天還晴空萬裡的武漢突然遭遇大風、雷暴、冰雹同時襲擊,城區大面積停電,由於交通信號燈熄滅,武昌部分地區交通堵塞嚴重。

武漢中心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徐雙柱介紹,武漢的這次局地強對流天氣發生在武昌、漢陽及漢口城區的東部地區,持續時間不超過半個小時,但強度極大。監測顯示,其瞬時風力超過7級,降雨強度最大的武昌地區不到20分鐘降雨量即達到15毫米。

 

淮河流域超過標準 污染嚴重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新華社北京報導

中國水利部淮河委員會近日公布了2006年淮河流域化學需氧量(COD)入河排放量及超標情況、流域省界斷面水污染情況以及2007年排污監測結果。數據表明,淮河流域各省全部超標排放,水污染相當嚴重。

據淮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汪斌介紹,入河排污量的超標排放成為水污染嚴重的根本原因。2006年流域內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入河排放量,最為嚴重的是河南省,排放量為32.74萬噸,超目標責任書0.92倍、超水功能區限制排放總量2.05倍。

 

中國首例海底盜油 判處死刑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法新社北京報導

中國大陸首例海底盜油案日前宣判,山東省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昨天以破壞易燃易爆設備罪,判決王玉江等十名被告死刑、有期徒刑不等刑期。

山東「齊魯晚報」今天報導,這起盜油案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近人民幣4億元。宣判書指出,王玉江、劉林彬等人,2005年4月到12月間,預謀在中石化股份勝利油田分公司海洋採油廠海底輸油管道上鑽孔盜油,前後2次共盜油10噸,價值3萬5,000多元。

 

天災人禍 天山雪蓮陷絕種危機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中時電子報台北報導

素有「百草之王」、「藥中極品」美譽的天山雪蓮,救得了人恐怕救不了自己。在全球暖化效應下,天山雪蓮生長環境逐步縮小,再加上缺乏管制導致濫採,近年來數量驟減,已到瀕臨危險境地。據估計,如果放任繼續濫採,20年內天山雪蓮就將在地球上消失。

造成天山雪蓮瀕危的因素,既有天災,也有人禍。有關專家認為,全球持續變暖,導致天山山脈積雪面積逐漸減少,積雪時間也相對縮短,適宜野生雪蓮生存的區域不斷縮小。其次,每年7至8月是新疆天山雪蓮盛開的季節,也是盜採最嚴重的時候。

公司污染飲用水 四川居民抗議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法新社北京報導

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今天說,四川省數千名民眾抗議華潤啤酒(中國)有限公司污染水源,和當地武警爆發了衝突,這是中國環保問題所引起的最近一起暴力事件。總部設在香港的這個人權團體說,數千名四川居民走上街頭,抗議華潤公司污染了飲水和灌溉用水。

中國各大河川在過去20年經濟快速成長期間,遭到了嚴重污染,政府數字顯示,如今中國70%以上河川和90%地下水都遭到了污染。

太湖藍藻事件後 鼓勵船民做回收

摘錄自2007年7月29日新華網杭州報導

針對前段時間太湖藍藻暴發造成水質惡化狀況,近日浙江省湖州地方海事處開展系列舉措整治太湖環境,並對主動送垃圾上岸的船民進行獎勵。

湖州地方海事處的潘坤麟介紹說,海事處近日在太湖沿岸設立了大量的船舶垃圾收集箱,並向船戶發放千份船舶垃圾回收記錄卡和上萬個清潔袋。每艘太湖船舶上都建立了垃圾回收檔案資訊,跟蹤監督船上生活垃圾處理情況。自覺送垃圾上岸20次以上的船民,還將得到一些日用品,以示鼓勵。

 

鉛鋅礦發生洩漏事故 湖南緊急防護

摘錄自2007年7月28日新華網長沙報導

7月26日晚,湖南婁底市冷水江中泰礦業有限公司鉛鋅礦發生尾砂泄漏事故,部分含鉛、鋅等元素的尾砂流入資江,一度造成冷水江市及下游新化縣城停水。

環保部門從27日4時開始,組織事發地資江流域下游的新化水廠水源地、冷水江水廠水源地等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表明,資江鉛、鋅、鎘、砷、化學需氧量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事故發生後,婁底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迅速組織專家成立了現場事故處置指揮部。28日上午,冷水江市以及下游的新化縣已恢復供水。

 

綠色學習課表  --﹥

「山徑童畫師」繪本研習營

2007/08/04 - 9:00am

2007/08/04 - 5:00pm

地點:國立台灣博物館/台北市中正區襄陽路2號 兒童繪本
主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協辦:國立台灣博物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國語日報社、台北市動物園文教基金會、三重社區大學
聯絡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廣部簡淑慧、邱聖芬
電話:(02)2302-1122
聯絡E-mail:sandia@e-info.org.tw

在一陣風靡環保袋的混亂中,誰又知道「環保」的價值在哪裡?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獨一無二」的環保手提袋是否皆大歡喜?一場兼具創意與環境教育的「山徑童畫師--創意繪本種子研習營」,將於8月4日(星期六)邀請兒童文學作家方素珍老師教老師及家長們創造一本本神奇的創意環保手提袋書。

蝴蝶書此項研習為「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之一,本週六於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對象為學校教師與故事爸媽。研習內容包括環保手提袋書、蝴蝶書等創意教學。還特別請生態專家吳海獅,以「自然彩妝」、「光影畫」等活動引導參與者於二二八公園進行自然探索,並融入創意主題中。學員作品還可參加後續的系列競賽,最高獎金有三萬元,不必排隊,不必太多花費,只需帶著創意及環保的心,就可以將平凡的手提袋點石成金。還可鼓勵小朋友一起參與「山徑小精靈-創意繪本比賽」及「慢走更樂活-創意新詩比賽」喔!

本活動尚有名額,歡迎學校教師與故事爸媽參與。

詳情請見:全國步道系統系列推廣活動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11週年《怎麼辦!?》演唱會

2007/08/04 - 6:30pm

主辦:黑手那卡西
地點:樂生療養院中山堂(新莊中正路794號)
特別邀請協力演出:日日春協會、工傷協會、工人鼓隊、人民火大集創小組、樂生那卡西、清理垃圾聯盟

《怎麼辦!?》是俄國革命者列寧於1902年出版的一本指導工人階級革命的小冊子。我們開玩笑地借了這個書名當作黑手那卡西十一週年系列活動的標題,當然不是要指導大家怎麼搞革命。

因為黑手那卡西的實踐,一直都是在問著『該怎麼辦?』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弱勢發聲與集體創作,在這十年來,成了黑手那卡西在社會運動的文化實踐上顛跛前行的雙足。我們沒法提供現成的社會變革的綱領,但是誠懇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怎麼辦!?』讓我們一起邊摸索邊前進!

《怎麼辦!?》演唱會限量預售票,先搶先贏!《怎麼辦!?》演唱會門票現場購買價為300元,預售票只要200元喔!預售票售票期限為7月30日,請朋友們儘早購票!預售票及現場購票皆含飲料。

黑手那卡西購票信箱:nakasi.ticket@gmail.com

詳情請見 黑手那卡西網站

 

『暖江壺穴保存運動—議題取向之流域守望與河川教育』

開始時間: 2007/08/11 - 9:00am

對象:對流域人文與自然環境守護、議題知識數位化與地圖化之公共平台有興趣者
名額:40名
費用:保證金每人500元,以團隊或個人方式報名。僅參加8/11者,保證金視為報名費不退費
報名:即日起至8/8,電郵或傳真報名單並完成匯款繳費
地點:基隆市暖暖區過港路90-1號(暖暖代誌雜誌社所在地教會‧近暖暖火車站)
聯絡人:
1.南港社大 - 電話(02)2782-8272 傳真(02)2782-8271
2.報名聯絡 - 翁玉美(02)2782-8272#24 Email: jessica@nangang.org.tw 
3.專案負責 - 林明志(02)2782-8272#20 Email: eco@ms77.url.com.tw 
4.社造導師 - 張錫塒 0935-601-638、林鳳春(實習) 0939-153-246

全國河川巡守志工制度已行之有年,以往志工培訓時常侷限在污染防治與水質監測,在面對工程衝擊、地景破壞、物種喪失…之狀況時,經常缺乏背景知識應對。各河川流域皆有其獨特議題,如何幫助志工提升視野、抓緊議題、深化知能、強化技能、有效激發在地居民行使環境公民權以投入流域治理…等課題,日益受到重視,因此特別設計此培力課程來強化河川巡守志工的核心職能。此培力課程以議題行動取代聽講座談,從「暖江壺穴保存」單一核心議題入手到倡議解說媒體產出,兼重理論與實務,強調流域空間整體守望,整備河川教育就地紮根。

本聯合專案目前僅有暖暖8/11當日補助經費1.5萬,歡迎各單位參與贊助或籌措!

 

非營利組織電視新聞製作人材培訓營

2007/08/18 - 9:00am

2007/08/19 - 5:00pm

主辦:人間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地點: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佛光山台北道場12樓海會堂、9樓人間衛視)
費用:200元(食宿自理)        
人數:每梯次40人(自備DV攝影機)
師資:人間衛視專業人員
電話:(02)8787-2324
傳真:(02)8787-2333

1.訓練新聞及活動電視製作人材,為非營利組織活動留下影像紀錄
2.學習數位傳送與接收,認識宣傳新方式
3.配合新聞及活動紀錄提供人間衛視播映及推廣,更深化一般觀眾對非營利組織的認知,並與全球非營利組織交流

日期

時間

主題

內容

8/18

(六)

0910-1000

人間衛視新聞製作流程簡介

[人間此刻]、NPO相關節目製作介紹

1010-1130

電腦剪輯簡介

影像剪輯入門,示範教學

1310-1400

電視新聞寫作

新聞寫作要點,文字記者與採訪對象的溝通要點等

1410-1500

電視新聞攝影

採光、收音、取景、構圖等電視攝影技巧

1510-1700

攝影實作

外拍

1900-2130

電腦剪輯實作

外拍作品剪輯

 

 

8/19

(日)

 

0910-1000

與人間衛視配合辦法

 

聯絡窗口,新聞、節目提供,傳送方式、授權

1010-1130

作品檢討(一)

個案討論

1310-1400

作品檢討(一)

個案討論

1410-1500

影像紀錄保存、管理與運用

保存的格式,備份,傳遞,版權概念、出版與發行

1510-1700

綜合討論

Q&A

詳情請見 http://www.npoasia.org/

香港有機農業推展概況經驗交流座談會

開始時間: 2007/08/03 - 1:00pm

結束時間: 2007/08/03 - 5:30pm

地點:國立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明誠園(台中縣霧峰鄉吉峰西路68號,地圖請上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網站下載)
主辦:台灣有機食農遊藝教育推廣協會、財團法人植物保護科技基金會
參加人數:80人,自即日起至7月底截止。
報名方式:一律採取E-mail 或傳真報名,按報名先後次序排定。
聯絡人:(02)29361465、(02)86618916 李美雲小姐
傳真:(02)29361968
E-mail: xz028801@ispeed.com.tw

活動說明:增進台、港兩地關於有機農(產)業推展經驗與資訊交流機會
※免費參加,歡迎想瞭解香港、大陸地區有機農業推展現況的朋友,請自備環保杯、飲用水和一顆愉悅的心來參加。

詳情請見 活動網頁

 

台灣青年走出去《英國信託之旅》隱身倫敦一角的都會型保護區  --﹥

作者:莫聞

想像一下,在市區裡保留自然野地長達半世紀以上,並有服務長達10年的志工定期整理環境,為野生動植物營造適合的棲地,讓都市人有機會體驗到野花處處、蝶舞繽紛,瀕絕昆蟲來此築巢、野生黑莓在此繁衍的生物多樣性棲息地──若說生態城市是人類未來進步的趨勢,那麼,能有這樣的具體範例,人類離此夢想也不遠了。

筆者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2007年「英國信託之旅」團隊一行3人,在倫敦一塊看似不起眼的城市角落,看到了這樣一個例子:「阿德萊德自然保留區」(Adelaide Nature Reserve),一塊不到一個足球場大的道路邊坡,在每月1次,每次約3名志工人力的努力下,為倫敦北郊的市民保存了在英國瀕臨絕種的鍬形蟲,並吸引頑皮的狐狸、夜行的蝙蝠來此成家,多種昆蟲與植物在此棲息。

阿德萊德自然保留區是由「倫敦野生物信託組織」(London Wildlife Trust,LWT)與所在地政府Camden Town共同管理的,佔地約400X80平方公尺,一邊是車來車往的大馬路,另一邊則是前往蘇格蘭的鐵道,距離繁華市區國王十字路(King's Cross)僅兩個地鐵站,西南邊是高級住宅林立的Primrose Hill,東南邊則是知名的肯頓水門市場(Camden Lock Market)市集。而比鄰而立的,則是一棟高達十幾層的住宅大廈。

Adelaide自然保留區雖然面積不大,卻生養了許多生物,維護且創造都市裡的生物多樣性。 位在鐵道旁的自然保留區。這次的任務是將步道上的雜草挖除,以維護安全。

這塊綠地原本是座苗圃,用來培育造林的樹苗,1950年代變成自然保留區。平日封閉,每週二開放參觀,每個月最後一個週日召集志工前來服務。他們的工作項目琳瑯滿目,例如闢建人工溼地吸引蠑螈繁殖,剪除過多的樹木好維持足夠的日照,替昆蟲製造人造窩(insect house),清除垃圾,或以人力拔除步道上的雜草(而非用除草劑)。

據資深志工瑪格麗特介紹,固定來這裡服務的志工平均雖只有3人,但幾乎都是長年來持續參與的「死忠派」;像她自己,身為一名心理治療師,來此服務已滿10年,而另一位從事電腦工程的志工麥克,則已經服務兩年多了。

資深志工瑪格麗特(左三),平時是心理治療師。在此地,我們也加入志工的行列,在豔陽下一邊動手剷除步道上的雜草,一邊閒話家常,聊保留區旁鐵道的歷史,聊台灣的生態…。瑪格麗特說,她喜歡這裡,因為她喜歡這裡的陽光,說著說著時,一旁的麥克舉起望遠鏡觀察,一邊查對著手上的蝴蝶圖鑑…。

7月29日,這月的最後一個週日,我們在前陣子英倫地區豪雨、水患剛過去的倫敦陽光下,見識到他們從事生態勞動的閒適與自得,讓我明白到他們對此地「死忠」的緣由,也明白了這塊隱身在城市一角的邊坡地,能在幾位志工手裡變成生態寶地的原因。

附註倫敦野生物信託組織,LWT,以促進倫敦生態保育,推動倫敦人加入生態行動為宗旨的組織。該組織受託管理大倫敦地區多處保護區,除了本文所談的「阿德萊德自然保留區」外,筆者一行人下榻的國王十字路青年旅社附近,尚有一座「坎木里街自然公園」(Camley Street Natural Park),正等待我們日後前往一探究竟!

 

無車之旅 雨落三門陝 潼關洛難日  --﹥

作者:吳郁娟(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計畫成員)
 

 2007年6月19日, Day10
累積里程: 644km, 河南三門陝

雨是斷斷續續的下,我們穿上大陸人的「雨披」,就是雨衣,但沒有袖子,就像兩片雨布縫起來,加上個帽子。往三門陝的路上,80%都是山路,爬升在海拔不高的丘陵地還是挺費力氣的。加上雨勢時大時小,遠方一片霧濛濛,連騎經當地最有特色的「窯洞」─當地人在山壁上挖洞蓋成房子的居所都無法多加欣賞,因為汗水跟雨水都快模糊我們的視線。沿路的雨勢、車輛把泥巴濺的我們滿臉都是泥污,最後我只好把臉用頭巾團團包住,只露出眼睛,像搶匪般上路,但還是整身泥污。

意志戰勝體力

平安襯衫在山腰上,還是只能繼續前進,從後面看斜躺車爬坡的樣子,就像開很慢的卡丁車,搖搖擺擺的爬上坡。每次爬坡腦海中都會跳出,黑天使與白天使在辯論,黑天使說:下來推車吧~上坡很累~很累;白天使說:加油,加油,一步一步踩上去~~終於在黑天使尚未戰勝白天使時,我們在綿綿細雨中抵達三門陝。

在洛陽出發前問劉哥:到三門陝路況如何嗎?劉哥:「平路……很少!」。聽到前兩個字,心中大喜,聽到後面兩個字,心一沉。怎麼有這種說法阿?好吧,山路就山路,慢慢騎還是會到。

雨天觀賞大壩三門陝因有黃河上第一個大水壩而聞名,相傳黃河流經此地時,因河床有兩大礁石,將黃河水分流三道門,當地人稱:人門、神門、鬼門,這是三門陝地名的由來。1957年時,中國與蘇俄合作建造,後來中俄斷交,剩下的工程遂由中國政府召令全國齊心建設,完成黃河堤上第一座水壩,解決三門陝下游鄉村的水患,也帶動三門陝市的發展。而三門陝曾是周朝的諸侯國─虢國所在,當地還有個虢國博物館,是個古城。

中國什麼都大,黃河水黃澄澄,大壩聳立在河岸上,當地人說還沒有這座大壩時,黃河水會淹到兩側山腰高,水患非常嚴重。我們在黃河邊遙望當年大壩建造的艱辛後、胡亂閒聊與各自冥想後,雨勢加大,趕緊再坐上原路公車回去。晚上回去吃完陳老師準備非常有媽媽味道的家常菜,雨勢持續加大後,我們還是決定明天要出發,前往潼關…。

 2007年6月21日, Day12
累積里程: 774km, 河南潼關

因為行程已多耽擱一天,雖然雨還在下,陳老師一直挽留我們多待一天,但我們還是堅持要上路。另一個落難日就開始了~

先是前輪爆胎,頂著雨在路邊換胎。之後在一個急彎後,遲遲不見獺哥跟上,後面駛上的車輛告知我們獺哥的車壞了,我們以為是二度爆胎之類的。哪知情況不妙,一個急彎下來,獺哥的前輪居然脫落,下一秒隨即摔車倒地,人沒事只有破皮,慘的是車子前叉、輪圈都有點歪斜,勉強龜速上路,時間已經晚上六點半。問問當地人距離潼關還有多遠,竟然還有兩個大坡,至少20km﹗當地人看我們一身野狼狽污泥,紛紛勸說我們搭公車,就這么剛好有兩輛公車駛達。獺哥考量車子和天候狀況後,還是決定把車子扛上公車,搭車下山﹗

單車維修abc

作者:黃信彰

登山車、公路車、斜躺車無論何種車,其基本結構就是車架、輪子及各部零件所組裝起來而能讓人所駕馭、前進的人力踩踏車,在路上最常遇到的問題之一就是爆胎。

爆胎處理是最基本的修車功夫,所需工具有挖胎棒、內胎及打氣筒,首先就是用挖胎棒挖入外胎內,用其中一支挖胎棒將外胎挖出並將挖胎棒尾端有個勾處固定鋼絲處,再用另一支挖胎棒依次將外胎壁挖出直到整個外胎翻出,此時就可把內胎拉出更換,但在放入內胎時需先檢查外胎內外有沒釘子或異物,都得詳細檢查將異物拔出,以免放入內胎打飽氣又爆了一次。

放入內胎時將內胎充分塞入外胎內,再將外胎依次壓入輪框內,如無法壓入時可用挖胎棒施力壓入即可,然後打些少量氣進內胎,用手捏著外胎依序捏一圈,其用意在於使內外胎能密合一點,避免內胎挾在輪框與外胎之間而造成蛇咬再次爆胎。

*摘錄自台灣地球日網站 <當「單車旅行」遇上「爆胎斷鏈」怎麼辦?>

◎ 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地球日網站
北京到巴黎無車探險官方網站

觀察中國氣候變化衝擊中國人消費觀念   --﹥

作者:張可佳(《中國青年報》記者)

中國的消費者們已開始考慮他們的購物選擇,不僅是為了追求時尚,同時還為了減少他們造成的碳排放。張可佳對這種消費趨勢進行了報道,並探究了環保的購物理念。

BP(中國)公司副總裁任亞芬在網上使用「碳排放計算器」算了算——「我一年的碳排放量竟然有20多噸!」任亞芬說,在全球越來越多地關注氣候變化的今天,這個數字太高了。據悉,目前中國城市居民的年碳排放量為2.7噸。

在北京、上海的許多寫字樓裏,公司白領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受到這種「碳排放計算器」軟件的影響。它可以用簡單的計算方式,幫助人們瞭解起居、出行、購物等行為所產生的碳排放狀況。

為什麼人們要算碳的排放量?因為碳排放是指在能源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這與氣候變化直接相關。人類的發明和工業化生產活動,使化石燃料中的碳以越來越大的規模參與到全球的碳循環中。 無論是煤炭、石油還是天然氣,這些燃料在燃燒提供能源時都會釋放出「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大量溫室氣體進入大氣層後,使地球上的熱難以散發出去,形成溫室效應,以致地球氣溫升高,導致惡劣天氣增多,災害頻繁。

任亞芬比普通人「生產」的碳更多,是因為她頻繁地乘飛機趕赴國際會議、自己駕車上班、住較寬敞的房子,還使用不少家用電器。任亞芬這種工作、生活狀態,在今天眾多白領中司空見慣。就是這樣普通的緊張忙碌的的生活方式,也影響到地球氣候的變化——迅速增加的碳湧向天空,把地球包裹起來。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人們不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減緩氣候變暖的速度,不改變現在的生活方式,地球將給人類嚴重的懲罰。

任亞芬說,她所在的企業領導層已調整了工作方式——儘量減少公差和國際間飛行,更多地採用電話會議和網絡辦公,鼓勵員工乘公交車和地鐵上下班,自己開車的人儘量與附近的同事一起搭車。
像任亞芬一樣,「用行動減緩氣候變化」成為最新時尚,開始衝擊中國民眾的生活與消費觀念。

減少浪費不等於降低生活水平

「每個人的行為都可能對氣候變化產生影響。」姜克雋研究員說,他所在的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且,減少能源的浪費並非要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人們先要瞭解各種產品的能源含量,知道什麼樣的產品節能,才能選擇更環保的產品。

一位家住北京的公務員告訴記者,去年他把舊房子全面改造了一回——牆體全裝上了隔熱保溫材料,窗戶換成雙層真空隔音玻璃。結果,整個冬季,他幾乎關掉所有暖氣,家裏還很暖和,因此省掉了不少供暖費。

「這是很有說服力的一個例子。」姜克雋說,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都與氣候變化直接相關。比如一張A4紙的能源含量是0.1度電,生產每只塑料袋、每雙鞋子所要消耗的能源含量,也是可以計算的。當我們瞭解到這些之後,就可以考慮:學生可以使用高年級用過的教材;多人可以傳閱一份雜誌;打印材料時注意雙面用紙;看到新款皮鞋即使在促銷也想想是否需要……這些做法不僅省錢,也選擇了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

薑克雋說,國家發改委能源所正從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產品中,包括牙膏、鞋子、皮包、礦泉水在內,分析其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所消耗的能源。據報道,礦泉水的「污染」,是自來水的一萬倍。當然,這不是通常所說的水污染,而是指生產、銷售礦泉水的全過程對地球造成的影響,換句話說就是它的生態足跡,是非常糟糕的。

他解釋,礦泉水本是非常清潔的,但把它從很深的地下取出來,然後要經過一系列加工、運輸、銷售以及空瓶回收,還要算上各種礦泉水的包裝,包括瓶子、易拉罐、紙箱、塑料等等,所耗費的資源和能源非常之多。有些水甚至經過遠程運輸,更是耗費了大量能源。這樣算下來,喝礦泉水產生的碳排放可就太多太多了。但是,人們往往只注意到水的清潔,卻忽視了它在生產、銷售直到飲用全過程中所產生的地球生態足跡。

姜克雋還告訴記者,我國出口產品所攜帶的能源初步估算占我國全部能源消費的1/5,約4億噸標煤。我國是服裝出口大國,專家正在分析生產一件衣服通常消耗的能源量。

追名牌與環保都是時尚

一個在北京工作的女青年,收入不很多,卻很捨得買價格不菲的名牌皮鞋,碰到打折總是抵擋不住誘惑。同在北京的另一個年輕人則是追求節儉的楷模。他雖掙錢不少,但常去農貿市場或超市買便宜的鞋子,「即使只穿兩個月就壞了,也不可惜,還能常常穿新鞋、試新款。」他認為,自己能給許多小企業和小攤販提供工作機會。

有趣的是,兩個年輕人的消費行為不僅在觀念上難分優劣,在能源損耗上也另有說法。薑克雋分析說,「追求名牌並不一定不好。」他解釋說,生產每雙鞋所佔用的能源大體是一樣的。低質量鞋的製造企業,其生產技術更差,設備更老舊,能耗和污染也更大,同時,由於這種鞋的使用壽命短,消費者要頻繁購買,因此低質廉價鞋所佔用的資源和能源反而會更多。此外,工人在生產這些低質量鞋的過程中,健康可能受到損害,也是很大的問題。

薑克雋認為,時尚能夠引導潮流,青年人永遠是時尚的追逐主體。關鍵是,哪些是時尚。在一些國家,環保已經成為新的時尚,不僅風靡高收入群體,也流行於社會各個階層,特別是青年當中。在德國,開清潔能源、小排量轎車的,大多是年輕人,在歐洲很多國家,騎自行車出行的人越來越多,有些過去只有機動車道的城市,在單向雙車道的馬路上,讓出一條道給自行車走。有些城市在高峰時段甚至像辟出公交專用道一樣,設自行車、公共交通和其他機動車專用道,寧可讓汽車慢下來,也鼓勵自行車上路。
有人這樣說:當大多數人看到一輛大排量的汽車,首先想到的是它所導致的空氣污染,而不是它象徵的社會地位時,環境道德就隨之而來;當大多數人看到過度包裝、一次性產品或雨後春筍般的新購物中心,認為這些可能對子孫構成威脅而質疑時,過度消費主義就處於衰退之中了。

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正在快速提升,沒有人願意回到貧窮之中,「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並非降低生活水平,因為這裏不僅包含著很多節能高效的新技術,而且還有很多新觀念和新知識可以幫助我們選擇更舒適、更和諧的生活方式」。

薑克雋肯定地說,我們的能源效率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果能耗大戶都積極參與到節能降耗中來,就可以明顯減少我國的能源需求。如果公車出行和公費旅遊能適當減少,超市鼓勵更多本地產品出售,而減少遠程運輸,新建住房強令使用節能材料……那麼,我們不僅能有效地減排二氧化碳,還能繼續提升全國人民的生活質量。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7年7月20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陳誼芩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