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8.3
本日焦點: 電場引起健康問題 小動作可改善

電腦周圍的電場可能導致罹患皮膚和呼吸到的疾病(資料來源: unknown)

摘譯自2007年7月31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發表的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如電腦及其他現代化商品所產生的過量靜電,都會形成電場,這些電場可能對您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研究發現,電場所造成的風險遠高於過去一般的認知。不過,只要在家中、辦公室和醫院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就有助減少這些風險。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台灣青年走出去

《英國信託之旅》倫敦人的親鳥空間──倫敦溼地中心

由野禽與溼地信託所管理的倫敦溼地中心佔地43公頃,全區經過完善的規劃以營造良好的棲地環境並進行溼地的環境教育。中心除了面積廣大的溼地外,尚有遊客中心、教學中心、餐廳、賞鳥小屋等設施。

作者:莫聞

台北人有關渡自然公園可以賞鳥、親鳥、觀察溼地,倫敦人也有一座倫敦溼地中心,與關渡不同的是,倫敦溼地中心是一座貯水池改建的人工溼地, 2000年之時,在信託組織「水鳥與溼地信託」(Waterfowl and Wetland Trust,WWT)的奔走下,人工貯水池蛻變為溼地自然公園,每年吸引20萬遊客造訪,為歐洲最大的都市自然中心之一。

7月30日,非常幸運地,筆者一行三人的英國信託之旅,避開了前陣子在英格蘭60年一遇的暴雨氣候,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造訪了這座溼地中心…

生態工程

設計生態廊道 社區也來參一腳

蝴蝶是生活周遭生態品質的指標之一。(攝影:Pietro)

作者:陳品潔(靜宜大學生態所研究生)

當你看見社區附近車輪輾過的野生生物你會做何感想?你會覺得不忍嗎?你會拍照嗎?你會去觀察屍體了解他是什麼物種嗎?會更進一步了解這個物種在家裡附近生態系的區位(niche)嗎?會為它留下在地球上最後一次的出現的紀錄嗎?上述這些作法,就是進行生態廊道的基礎功夫!

你也許不知道,生態廊道可以從你我的社區做起…

行動參與

「毒性化學物質運送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公聽會

公告單位:行政院環保署

聯絡人: 李慧玲毒管師
電話:02-23117722轉2875
開會事由:「毒性化學物質運送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公聽會
開會時間: 96年8月7日星期二下午2時00分
開會地點:環保署11樓災害應變中心
主持人: 處長袁紹英

備註:
一、 請派與本會議事由暨討論事項有關之業務主管(辦)人員出列席並請持本開會通知進入本署大樓。
二、 如有附件請會前詳加研究會議攜帶參加。
三、 響應紙杯減量請自備環保杯。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台灣青年走出去

生態工程

行動參與

熱門內容

巴基斯坦記行:台灣遠洋漁業與海洋資源保育(上)

農委會擬建農地銀行平台 提供農地租售資訊

熱門關鍵字

油價

節能
推薦評論

開放雪見 部落憂環境、交通難負荷 (1)

童玩節水質遭疑 宜蘭縣府監測保證沒問題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電場引起健康問題 小動作可改善 --﹥

摘譯自2007年7月31日ENS英國,倫敦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根據倫敦帝國學院最新發表的研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電器用品,如電腦及其他現代化商品所產生的過量靜電,都會形成電場,這些電場可能對您的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研究發現,電場所造成的風險遠高於過去一般的認知。不過,只要在家中、辦公室和醫院採取一些簡單的措施,就有助減少這些風險。

這份研究發表於8月份的《大氣環境》(Atmospheric Environment)期刊,研究顯示,長期暴露在由日常室內環境所產生的電場中,會增加罹患呼吸道疾病及感染空氣傳染物如過敏原、細菌和病毒的風險。

帝國學院環境政策中心的詹米森(Keith Jamieson)是本篇研究的主筆作者,他表示:「許多導致高量電場、或沈積量及污染量增加的因素,經常在醫院的病房環境,或有『辦公大樓症候群』病患的建築物中發現。」

研究同時發現,電場會大幅降低環境中帶電氧分子的濃度。帶電氧分子是一種微小的空氣離子,它能夠提高生理功能的運作,並且殺死有害的微生物。

電場的高低會隨著室內空氣溼度而變化。當溼度低於20-30%時,電場會明顯提高,增加微粒物質累積在人類肺部或皮膚的情形,而發生感染。

不過,詹米森也提到,其實有很多簡單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在工作場合或家中減少有毒物質對我們身體造成的負擔,並降低由電場所傳播的病痛與感染。

以電器用品為例,尤其是筆記型電腦,接上地線就可以大量降低電場。

至於人與人之間所產生的靜電,詹米森建議慎選衣物質料及溼度水準,即可產生平衡的二極離解狀態,亦可大幅降低電場問題。當然,儘量不要待在高電場的環境,同時,在不使用電器時,記得拔掉插頭也是極佳的作法。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

台灣新聞  --﹥

立委:浮動油價公式 反映國際油價比例過高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王塗發(不分區)及江昭儀(彰化縣)2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表示,國內計算浮動油價的公式是造成油價上漲的癥結點,國內油價反映國際原油價格以8成計算,也就是國際原油調漲10%,中油調漲8%,但去年中油購油成本只佔營運成本約6.3%,因此反映油價上漲最多也只能以6.3%計算。

江昭儀表示,台塑應該負起社會企業責任,2006年中油虧損時,台塑事業賺進500億元,單單油品部分可能就賺了200億,法人更預估採取浮動油價機制之後,台塑上半年可能賺170億元,他希望台塑拿出200億回饋社會。

 

美麗灣開發案 環盟批包庇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環保聯盟台東分會召集人劉炯錫表示,整個美麗灣渡假村開發案面積是5.9公頃,而環評法規定1公頃以上才須經過環境影響評估,廠商便故意將第一期工程設計成略低於1公頃,就不必進行環評。結果建商將度假旅館建在離海岸線只有50公尺處,又在沙灘上大量傾倒工程廢土與混凝土碎塊,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等到建商提出第2期計畫時,環評委員發現不妥,要求停工,建商根本置之不理。

旅遊局企劃課長羅淑圓表示,美麗灣業者去年9月26日提出變更計畫後,縣府要業者依法進行環評,並未核准動工,對業者私自施工整地已開罰30萬元。另違反水土保持法部分,也依水保法裁罰6萬元、12萬元及限期改善恢復遭破壞部分的原狀等處分。

 

通霄外海 中油發現豐富油氣蘊藏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繼高雄外海F構造的天然氣蘊藏發現之後,中油評估認為苗栗通霄外海的油氣蘊藏可能性極高。據中油向經濟部提報的資料顯示,通霄外海的長恩─五里牌構造,相關資料研判,估計可採原油蘊藏量約2300萬桶,天然氣約75億立方公尺。

中油公司原先經濟分析,以原油每桶35美元及天然氣每立方公尺新台幣10.44元估算,估計現值報酬率可達30.5%,累計淨收入可達新台幣520億元;但由於現在油價飆漲,該海域礦區如果真如中油預期有豐富油氣蘊藏,身價至少暴增百億元。

隨著國際油價飆漲,高雄外海F構造蘊藏的天然氣身價暴增百億元,中油公司正進行開採規劃,預估最快在民國101年左右可以商業生產。另外,通霄外海長恩─五里牌構造也發現有天然氣蘊藏,可能會比F構造還大。

 

消滅小黑蚊 軍團大作戰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高雄縣旗山地區小黑蚊肆虐,衛生局花費3個月找到孳生源及解決方法,並自昨天起在陸軍第8軍團協助下展開3天的滅蚊工作。

疾病管制課長劉碧隆說,小黑蚊需要吸血才能繁殖後代,且在吸血時常緊貼人體裸露的皮膚;雌蚊在吸血3-4天後,產卵於陰暗潮濕長有藍藻或青苔的土壤表層。陸軍第8軍團1日起連續3天協助旗山鎮圓富、中正及大林里等3個里實施噴藥消毒作業,全力消除病媒蚊孳生源,讓民眾免受蚊蟲侵擾並預防登革熱疫情發生。

 

送葬式水政策 環保團體痛批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國時報高雄報導

環保團體批目前政府採行的是「送葬式的水政策」,開發重於管理的邏輯如不改變,永遠都在做錯誤的事。

高市教師會生態中心李根政表示,盲點在於重開發而輕管理,政府有無考慮高耗水的石化、鋼鐵工業要如何?科學園區更是高耗水的場域,加上國內水費便宜,國人普遍浪費水資源,他建議水應採差別費率。

消基會高屏分會李樑堅,則從消費者的觀點指民眾買水比例高,民間販售水品質好不好,政府應介入檢驗水質,正視販售水問題。高雄綠色協會總幹事魯台營則認為,高雄的水不是不足、而是不清,以目前的供水能力到民國105年都沒問題,漏水問題也嚴重,高雄市25%、台北市更差38.2%,日本只有7%。

高雄產業協會理事長黃俊英建議,高高屏選出的立委比照基隆河模式,由立法院通過「高屏溪流域整治特別條例」,編列至少1000億元全力整治高屏溪,從流域的污水截流開始,讓兩岸的汙染源不再排入河體,河體的保育、生態復育、景觀美化、拆遷補償等,是耗時耗錢的工作。

 

北縣府將嚴查河川污染 立法追溯污染者罰款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台北縣政府2日召開跨局處「解決北縣重大水污染源專案會議」,會中決定成立聯合稽查小組主動查報各河川污染源,只要是非法工廠不當排放廢水就會展開拆除的鐵腕措施,同時,為追究污染者付費的清理費用,縣府也著手立法將採追溯罰款。

縣府將依污染者付費原則進行自治條例立法,如果以每天排放1000立方公尺污水的砂石場,追溯1年排放量,罰款將達新台幣1億3000多萬元,由污染源負擔清理成本,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縣府目前所擬「重大污染源環境破壞恢復成本課徵自治條例」草案,追溯期為1年,課徵費率是參考環保署水污費費率草案內容,也就依未處理水質濃度中懸浮固體(SS)濃度每公斤課徵0.62元、化學需氧量(COD)濃度每公斤課徵12.5元。

 

環團擬成立環評監督聯盟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新任環評委員上任,部分環保團體擔心環評機制喪失,淪為黑箱作業,私下串連擬成立環評監督聯盟,呼籲環保署將環評審核進度上網公開。環保署綜企處表示,環保團體要組聯盟監督環評制度,「是他們的自由,尊重」;並指出幾年前就將環評進度上網,未來會更努力讓環評資訊更透明。

文魯彬指出,許多開發案中,開發商、環評顧問公司與環保署的關係令人質疑,許多重大開發案被環保署以行政程序拖延審查,遲遲無法在環評大會中審查定案,才會有成立監督聯盟念頭。

 
國際新聞  --﹥

冰河融化紀實 在網路上實地呈現

摘譯自2007年7月31日ENS美國,奧勒岡州,威斯特林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美國世界級運動員加奈特( Alison Gannett)與哈特(Zoe Hart)所帶領的登山探險隊,正在記錄關於喀喇崑崙山冰山融化的紀實(資料來源:Chasing Glaciers) 西藏高原上的冰河提供巴基斯坦、印度與中國下游居民約1億7800萬人70%以上的飲用水。近期在lofty喜馬拉雅山、喀喇崑崙山(Karakoram)與興都庫什山(Hindu-Kush)上冰河的縮減,使提供其重要水資源的河川面臨乾涸的威脅。

由美國世界級運動員加奈特( Alison Gannett)與哈特(Zoe Hart)所帶領的登山探險隊,正在記錄關於喀喇崑崙山冰山融化的紀實,在ChasingGlaciers.com呈現給全球觀眾。

源自於西藏高原的冰川水,是全球自單一地區水流量最大的地區。喀喇崑崙山的冰河是提供夏季乾熱氣候的主要儲水,冰河融化則將減少乾旱時期水資源的供應,尤其是用於灌溉、人類以及家畜用水。

根據聯合國環境計畫在2007年年初所發布的全球冰雪展望(Global Outlook For Ice and Snow)的報告,西藏高原的冰河在上個世紀已後退約90%的面積,融化的速度更於近幾十年間有顯著的增加。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為避免全球暖化加劇 聯合國討論緊急行動

摘譯自2007年7月31日ENS美國,紐約州,紐約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重要官員參與氣候變化的決定性行動(資料來源: Eskinder Debebe courtesy UN) 為對抗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挑戰,31日氣候專家邀請聯合國重要官員參與一項全球層次的決定性行動。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針對氣候變遷所舉行的聯合國大會表示,「我們不能一如往常迎合商業行為。」他援引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家小組在2007年年初的研究發現,確認了全球暖化與人類活動有直接的關聯。

潘基文表示,「我相信聯合國是處理此類全球性挑戰最適宜的機構,我也很高興國際社會認可聯合國在協商關於未來全球行動上,為一適宜的論壇。」

潘基文補充,「我決定要減少聯合國相關單位碳的排放量,以及使其成為氣候平衡的機構。最後,我已發起了一項名為綠化聯合國(Greening the UN )」的計畫,廣邀所有機關與其他聯合國機構的領導者和我一同加入涵蓋對於全球的承諾與行動的計畫。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

 

印度聲稱開發中國家不受溫室氣體排放量限制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印度外交部長穆克吉2日表示,工業國家不應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標準加諸在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因為如此一來將會嚴重影響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印度官方新聞信託社在發自馬尼拉的報導中表示,正在菲律賓出席東南亞國家協會10國外長會議的穆克吉,和其他會員國外長在大會上作了上述聲明。

穆克吉表示,工業國家不必擔心印度的溫室氣體排放會超過危險程度,印度也不希望工業國家要求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標準,傷害到印度等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發展。

在印度等國家還在就溫室氣體排放的責任歸屬問題爭議不休之際,2007年稍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問題小組已警告指出,溫室氣體排放加劇地球暖化現象,也加速了冰川融化速度,地球壽命已是有限,換言之,人類浩劫已經進入倒數計時。

 

紐西蘭首推乙醇混合汽油對抗溫室效應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大紀元報導

添加生物燃料的汽車用油8月1日起在紐西蘭正式登場。紐西蘭總理克拉克親臨啟用發表會,讚許Gull公司首開先例,並呼籲各家公司行號一同響應,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總理克拉克指出,紐西蘭二氧化碳排放量有4成來自運輸工具。她表示:「Gull公司為其他公司行號開了先例,這將有助於我國邁向永續發展。」

不同於以往的汽車用油,新型的汽油中添加了10%的生質乙醇。這種乙醇由Anchor Ethanol公司經由乳酪工業副產品提煉而成。

年初,總理克拉克誓言大幅縮減碳排放量,將推行生物燃料用油訂為首要目標,希望紐西蘭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抑制溫室氣體增長的國家。她將氣候變遷的危害比作冷戰時期的核武危機,表示紐西蘭必須要帶頭抵抗。

 

洛杉磯通過法令 公園及其附近嚴禁吸菸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央社報導

美國第二大城洛杉磯,2日由市議會通過一項「禁止在公園及其附近吸菸」的新法令,違者最高可處以250美元的罰款。3年前,洛杉磯也引領風氣之先,禁止民眾在海灘吸菸。

市議會通過這項法案的背景,是根據美國國家氣象局的測量顯示,從2006年7月至今,洛杉磯市區的降雨量不到84毫米,正常的平均降雨量應該是381毫米。

另一個原因是,2007年5月間,市區鄰近好萊塢的葛瑞菲斯公園附近發生山林大火,燒毀了820英畝的林地,造成火災的導火線也正是因為香菸掉落在乾燥無比的草叢中,引發大火。

不過,這一「禁止在市區公園及其附近吸菸」的法令也有例外,如果因為拍戲劇情需要,外景隊可以在特定公園拍攝電影前,提前向市府相關單位申請獲准後可以免於處罰。這是基於洛杉磯對電影工業的獎勵措施。

 

節能當道 車商競相改良休旅車

摘錄自2007年8月3日工商時報報導

油價持續飆漲加上環保考量,造成消費者選購油耗較大的休旅車之意願降低。為了贏回消費者的心,汽車製造商正在想辦法利用各種新技術來改良休旅車。這些努力包括引用廢氣排放量低的柴油引擎、研發油電混用休旅車與減輕零件重量等。

戴姆勒克萊斯勒汽車集團旗下的賓士與吉普最近就開始銷售柴油引擎休旅車;福特汽車也計畫在2008年左右推出柴油引擎大型貨卡與休旅車;通用汽車則分別推出小引擎低油耗與油電混用休旅車。就連知名跑車業者保時捷,最近也宣布將生產油電混用動力的Cayenne休旅車,預計在2010年底前展開銷售一些早期的油電混用車,像是本田的雅哥與Lexus的RX 400h,使用油電混用動力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速度,省油為其次。

在高油價及環保意識抬頭下,消費者傾向購買較省油的小型車。受此影響,雪佛蘭7人座大型休旅車Tahoe的銷售量在2002年創下20萬9767輛的高峰後開始下滑,2006年的銷售量已縮減至16萬1491輛。

以柴油為動力也是讓消費者省油錢的另一個方法。賓士今年一口氣針對3款大型車推出柴油引擎車款。紐約券商Burnham Securities的分析師希利認為,就長期而言,柴油引擎車會較受消費者青睞。

 

違法用藥影響貿易 紐牧場主被罰重金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大紀元報導

奧克蘭一牧場主因為給自己牧場中的牛噴發了未批准藥物「硫丹」 (Endosulfan),而使得韓國在2005年9月拒收新西蘭出口的牛肉,近日Waitakere地區法庭裁定該牧場主犯有3項罪名,共罰款15000元。

法官Lindsay Moore認為,對於任何一位懂得肉類貿易對新西蘭重要性的人,都會看到Carl Houghton的行為給國家帶來災難性的信譽損失。Moore法官表示,對Carl的罰款已經是「絕對的最低限額」,但是,法庭是想向牧場主們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就是一定要重視農用藥物的使用,因為其後果是非常嚴重和嚴肅的。

新西蘭食物安全委員會(New Zealand Fod Safety Authority)也表示,對Carl Houghton的高額經濟處罰,也是給其他牧場主們的警示。該委員會提醒所有的食物生產商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一些看上去無害的,或者是對牧場有好處的行為,都有可能給新西蘭的出口業造成很大的損失。

 

 
中國新聞  --﹥

中國製馬特爾玩具使用含鉛染料 全球回收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 星島日報報導

美國玩具製造商費雪(Fisher-Price)周三宣布從全球市面回收83款由中國廠房生產的玩具,包括大受小孩子歡迎的電視節目《芝麻街》內的角色大鳥(Big Bird)、Elmo、Dora和Diego的公仔,因為這些玩具上的漆油,含有過量的鉛,若長期接觸,可能會對小孩子的健康有害。費雪的母公司馬特爾 (Mattel Inc.)表示,在全球回收的費雪玩具數目多達150萬件。

今次是費雪及其母公司馬特爾第一次因為漆油問題而要回收產品,也是自從費雪於1998年回收1000萬件「Power Wheels」玩具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回收行動。

 

地方官節能減排苦辣酸甜 關閉高污企業壓力大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新社內蒙古報導

中國50年代初期,烏海是個典型工礦城市,號稱「烏金之海」,煤炭收入一度占到了烏海經濟總量的8成以上。

自2000年以來,烏海共關停650多戶高污染中小企業,並明確規定20萬噸以下焦化廠一律不予審批。 統計顯示,內蒙古全區現已關閉800多家「小煤礦」,1300多家小電石、小煉焦及小鐵合金;內蒙古煤炭年產量現接近3億噸,但煤礦數量僅為500多家。

在關停過程中,烏海陸續出現了近2萬名下崗職工,如何妥善安置這些職工成為「節能減排」面對的最大問題。烏海近年工業固定資產又投入了200億元,預備吸納大量下崗職工。此外,近年隨著城市建設的興起,烏海第三產業日益發展,成為吸納下崗職工的另一條途徑。

 

天津開發區提出方案實施藍天工程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國環境報天津報導

為切實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天津開發區日前提出「實施藍天工程、改善環境空氣品質工作方案」,將以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有利於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改善的行為提供一定的財政支持。

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並將設立專項資金,建立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制度,另聘請一批環保社會監督員,對區域各類環境問題進行監督。重點防治揚塵污染,控制煤煙型污染,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污染,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區域綠化建設以及區外污染源治理的溝通協調。

根據「方案」,天津開發區將確保2007年開發區環境空氣品質二級和好於二級天數達到80%,完成二氧化硫年度削減任務,使環境空氣中二氧化硫、總懸浮顆粒物濃度較上一年度有所下降。

 

動物園馬鹿意外死亡 檢驗報告顯示被雷電嚇死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重慶時報重慶報導

上個月,重慶市動物園裡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馬鹿意外死亡,檢驗報告顯示,它竟是被打雷嚇死的,這是數10年來動物園首次有大型動物死於雷電驚嚇。

7月17日,重慶市遭受特大暴雨的襲擊,當天下午2點,飼養員突然發現一隻10多歲的成年公馬鹿倒在籠舍裏,全身抽搐,顯得很痛苦,很快就 停止了呼吸。飼養員經檢查發現,這頭馬鹿沒有外傷。前天解剖報告出來,發現馬鹿心臟出血,顯示是受到外界巨大刺激,才造成心臟衰竭。

經專家分析,它是被雷電嚇死的。那天的雷電確實很大很猛,再加上馬鹿生性比較膽怯,才會被一個突如其來的驚雷嚇到。動物園方面表示,將考慮以後在新建的、地勢比較高的籠舍中安裝避雷針,並在雷電天氣裏增派工作人員,為它們安撫情緒。

 

環境稅費制度存在4缺陷 專家建議修訂環保法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法制日報報導

目前中國環境稅費制度主要依靠兩種手段來實行,一是徵收排污費;二是污染稅費,其中包括資源收費、生態補償費、生態恢復保證金、土地出讓金、土地增值稅等等,適用於大氣、水、固體等污染物的控制領域和汽油、煤炭等資源的限制利用領域,對於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但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常紀文表示,仍有4方面的缺陷無法回避:

1. 費的比例總體很高,而稅的比例總體很低,和稅相比,費的徵收、使用規範化、程式化、正當化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2. 一些稅和費的徵收標準過低,改變不了「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現象。

3. 環境稅費制度還沒有延伸到國際通行的溫室氣體控制領域,沒有真正建立起限制化石燃料利用的稅費制度,不利於減輕國際輿論對的壓力。

4. 稅費制度的對比性不明顯,不利於促進一些環境友好型資源和產品的生產和利用

 

中國7月發生 8大罕見極端氣候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大紀元報導

據東方早報報導,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預測減災司司長宋連春在中國氣象局表示,中國7月以來發生了八大罕見極端氣候事件:

一、淮河:降水量僅次於1954年
二、重慶:115年來最大降水
三、濟南:一場暴雨43人殞命
四、雲南:暴雨引發地質災害
五、烏魯木齊:降雨創新高
六、福州持續高溫創百年歷史記錄
七、江西遭遇50餘年來最嚴重旱情
八、暴雨龍捲風奪命141人

宋連春還表示,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海域8月將有4至6個熱帶風暴(大於或等於8級)或颱風(大於或等於12級)生成,將能有2至3個在中國沿海登陸,登陸時間大致是:上中下旬(各1個)。

 

50輛電動客車將服務奧運

摘錄自2007年8月2日中國環境報北京報導

根據北京奧組委官方網站,北京奧運會期間,將有50輛裝備鋰離子電池的純電動客車在奧運村內環線、北部賽區內部環線以及媒體村內環線3條線路上運行。

據純電動汽車專案組專家、北京理 工大學副校長孫逢椿介紹,動力鋰離子電池具有零污染、零排放、能量密度高、體積小和迴圈使用壽命長等優點,是世界上動力電池發展和應用的趨勢。此次投放使用的純電動公車由北京理工大學2000年開始研發、北京公交總公司客車製造廠生產。目前,已經完成製造7輛純電動汽車,並已列入國家汽車產品公告,可以「拿牌上路」。

即將投放的50輛電動車是應北京奧組委的需求,屬於單純依靠車上裝備的鋰電池提供動力的機動車,有別於目前市場上的各種混合動力車輛。據悉,這將是國際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純鋰電池動力電動車。

 

從三峽庫區搶救出來的178種珍稀植物命運堪憂

 

摘錄自2007年8月1日重慶晚報重慶報導

三峽地區由於沒受到第四紀大陸冰川的破壞,還保存著許多珍稀和中國特有的屬種。初步查明,有維管植物4500多種,山峽庫區蓄水後,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有 500多種,需要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90多種,其中梳花水柏枝、中華蚊母樹、川鄂新樟等50多種珍稀植物為三峽地區特有,還有大量名木古樹。

地處萬州的三峽珍稀植物園,在向秀發的推動下於2002年成立。萬州區政府無償劃撥了1200畝土地,國家林業局提供了300多萬元啟動資金,開始了植物園的建設。但向秀發說,植物園目前處於自生自滅狀態,恐關閉陷入絕境。向秀發一直希望市林業局能為植物園的員工解決編制問題,每年有固定經費。但市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認為,這一請求不是林業部門能解決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興建三峽植物園,對於保全三峽庫區物種很有意義,而林業部門先後給了數百萬元支持,萬州區政府劃撥了土地,支持力度已經很大了。

珍稀植物園作為一個民辦植物園,怎麼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值得全社會思考。而現在178種珍稀植物的命運,林業部門表示,將高度關注,不會讓其滅亡。

 
綠色學習課表  --﹥

我們的島:河與路

2007/08/03 - 9:00pm

2007/08/03 - 10: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河與路

沿著河川,人類得以發展成聚落,聚落衍生出種種的文明歷史;然而以往拼經濟、拼建設的日子,讓我們遠離河川……回過頭,你期望跟河水如何生活呢?是被快速道路阻擋,還是被高架道路阻擋?河水依舊亙古不變地流動,但改變的是誰呢?

【看守台灣】守護澎湖海岸線

澎湖群島海岸線長達400多公里,但是實際受到生態保護的區域,僅止於少數島嶼,以及部分沙灘,絕大多數區域,曝露在開發的壓力之下,隨時都有消失的可能。在一趟勘查行程之中,大規模的海岸線保護計劃即將展開,保護澎湖的永續資源,守候碧海藍天的最後生機。

【人與自然】體驗自然Fun一夏 ~ 攀岩初體驗

暑假到了,想去哪裡玩呢?到郊外遊山玩水、從事戶外運動、找到地方好好放鬆……這些都是生活在城市的人們最想做的事情,但是如何在自然中玩得輕鬆愉快,又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呢?我們的島推出「體驗自然Fun一夏」單元,不論是攀岩、溯溪、浮潛、帆船、獨木舟等戶外運動,還是假日農園、儉樸生活、生態工作假期等環保行動,透過活潑輕快的方式,讓觀眾從體驗中學習,真實的與大自然互動,在正確的接觸自然之後,進而愛上台灣的土地,從此踏上守護環境的第一步!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2007國際海豚年鯨豚海洋園遊會

2007/08/04 - 9:30am

2007/08/04 - 5:00pm

地點: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
主辦:中華鲸豚協會
協辦: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台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中華民國魚類學會、中華民國養殖漁業發展協會、多羅滿號賞鯨船、海鯨號賞鯨船等
電話:02-23661331
E-mail:minghua@whale.org.tw 

《聯合國遷移物種公約》(UN Convention on Migratory Species)宣布2007年為國際海豚年(Year of the Dolphin),藉以推動各國政府、民間組織和企業積極參與全球鯨豚的保護工作。中華鯨豚協會訂於96年8月4日(星期六)上午九時三十分假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舉辦「2007國際海豚年鯨豚海洋園遊會」活動,將政府十多年來在台灣鯨豚保育上的努力成果及學者專家累積的經驗,藉由鯨豚研究、擱淺事件、鯨豚生態展示及互動式體驗等,讓民眾及小朋友瞭解目前台灣鯨豚生態與保育的概況及對海洋環境的關心,提昇國人對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視,凝聚更多的力量共同支持與參與,並經由這項國際海豚年同步活動,積極參與全球鯨豚的保護工作,展現我國積極參與國際保育事務的具體行動。

本次活動內容有:遊戲體驗區:鯨魚拼一拼、鯨魚大對決、海底總動員、海洋金字塔、折折鯨奇、海洋中生存的利器、威鯨闖天關、海龍宮餐廳的菜單,展示區有:鯨豚保育成果、白色海精靈中華白海豚、鯨豚面臨的危機、賞鯨標章、鯨探視界、小耳石大學問、虱目魚文化體驗、遠雄海洋家族等。可提供民眾及國小學生絕佳的學習機會,並藉由展示體驗活動,吸引更多民眾及小朋友共同關懷鯨豚與海洋之生態保育,增進我國國際保育形象。

詳情請見 http://www.whale.org.tw/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11週年《怎麼辦!?》演唱會

2007/08/04 - 6:30pm

主辦:黑手那卡西
地點:樂生療養院中山堂(新莊中正路794號)
特別邀請協力演出:日日春協會、工傷協會、工人鼓隊、人民火大集創小組、樂生那卡西、清理垃圾聯盟

《怎麼辦!?》是俄國革命者列寧於1902年出版的一本指導工人階級革命的小冊子。我們開玩笑地借了這個書名當作黑手那卡西十一週年系列活動的標題,當然不是要指導大家怎麼搞革命。

因為黑手那卡西的實踐,一直都是在問著『該怎麼辦?』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弱勢發聲與集體創作,在這十年來,成了黑手那卡西在社會運動的文化實踐上顛跛前行的雙足。我們沒法提供現成的社會變革的綱領,但是誠懇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看:『怎麼辦!?』讓我們一起邊摸索邊前進!

《怎麼辦!?》演唱會限量預售票,先搶先贏!《怎麼辦!?》演唱會門票現場購買價為300元,預售票只要200元喔!預售票售票期限為7月30日,請朋友們儘早購票!預售票及現場購票皆含飲料。

黑手那卡西購票信箱:nakasi.ticket@gmail.com

詳情請見 黑手那卡西網站

 

蝶藝翩翩 暨 生態彩藝展

2007/07/05 - 12:00am

2007/08/05 - 12:00am

地點:天使美術館(台北市信義路三段41號一樓)
主辦:天使美術館、蝴蝶保育學會、臺北市立動物園、天開圖藝坊、自然境界有限公司、故事屋
參與作家:
羅申芳 / 蝶藝翩翩攝影展
莊文岳 / 多媒材繪畫創作
黃麟鳴 / 鳥類木雕
張鴻禎 / 生態油畫
王建民 / 木雕蠟筆畫
林文莉 / 彩墨、彩瓷
林宗賢 / 水彩畫作系列
王琮民 / 陶瓷系列作品

活動內容:

* 2007.08.04 (Sat.) 下午二點半 郭祺財(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彩影蝶蹤

* 酌收材料費,詳細內容請上網 www.acdp.com.tw,或來電報名02-2701-5229 / 5339,額滿為止 

 
台灣青年走出去:《英國信託之旅》倫敦人的親鳥空間──倫敦溼地中心 --﹥

作者:莫聞

台北人有關渡自然公園可以賞鳥、親鳥、觀察溼地,倫敦人也有一座倫敦溼地中心,與關渡不同的是,倫敦溼地中心是一座貯水池改建的人工溼地, 2000年之時,在信託組織「水鳥與溼地信託」(Waterfowl and Wetland Trust,WWT)的奔走下,人工貯水池蛻變為溼地自然公園,每年吸引20萬遊客造訪,為歐洲最大的都市自然中心之一。

7月30日,非常幸運地,筆者一行三人的英國信託之旅,避開了前陣子在英格蘭60年一遇的暴雨氣候,在陽光普照的日子裡造訪了這座溼地中心。倫敦溼地中心座落在大倫敦的西南區,從市中心搭乘地鐵約20分鐘前往「打鐵匠站」Hammersmith,再轉乘283號公車約15分鐘抵達(不含候車時間)。公車路線相對於地鐵來說,對於初訪倫敦的遊客是陌生的,但我們卻在問路過程中發現,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溼地中心,還有人很熱情地告訴我們,溼地中心是個好地方,的確值得一去。

中心內負責環境教育與遊客服務的懷海德,以幽默有趣的方式與我們分享經營這個中心的經驗,並熱心地提供我們未來可協助進行棲地管理的專家名單。倫敦溼地中心佔地43公頃,約比關渡溼地公園小一些,首先進入遊客眼簾的,是一座與週邊景觀頗為協調的遊客中心,而前來接待我們的是中心內負責環境教育與遊客服務的馬爾坎.懷海德(Malcolm Whitehead)。懷海德是一位熱情且幽默的動物園學者,從他向我們介紹中心時不時流露的豆豆先生(Mr. Bean)搞笑動作,不難想像他被委以教育解說重任的原因。

據這位「豆豆先生」介紹,倫敦溼地中心是座人造溼地池,在1989年之前,這裡原本是供應倫敦人飲用水的貯水池,而隨著時代變遷與水利設施的現代化,貯水池逐漸失去原本功能,反而變成水鳥棲息空間,於是搖身一變而為現在的溼地中心。

由挑高兩層樓的觀景窗望向戶外的溼地,除了可看多樣的水鳥之外,也可看到城市另一頭的「倫敦眼」。很難想像這片野趣十足的園區與繁忙的倫敦城近在咫尺。懷海德表示,倫敦溼地中心每年有20萬名遊客造訪,而它所屬的「水鳥與溼地信託」(WWT),在英國共九個溼地中心,每年有100萬名遊客造訪。懷海德說, WWT的營運經費,除了部份來自政府部門專案的合作外,大部分都來自民眾的貢獻,包括門票收入(成人8.75英鎊、老殘與失業者優惠票6英鎊、兒童票4.95英鎊)、會員年費與入會費、紀念品商店與附設餐飲店販售所得等。另外,倫敦市府並有專案經費挹注,以補貼中心開放學童免費參觀的費用。

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倫敦溼地中心設有多間會議室,除作為組織內部會議使用外,還對外出租,懷海德說:「這裡景色優美、氣氛怡人,一些政府官員或業界人士開會,都喜歡來這邊開會…」。提到此,懷海德還特別自豪的說,這裡不會安排所謂的「教室」,雖有幾間小房舍,但僅用作展示教具與解說用途。因為他認為這裡處處是教室,自然沒有設置教室的必要。

 另一角度看溼地中心觀鳥台倫敦溼地中心一景

倫敦溼地中心當初設立時的募款經驗是值得借鏡的。1989年之時,整個貯水池共佔地53公頃,為泰晤士河管理局(Thames Water)所管轄,其後,主管機關出售了10公頃給房地產商,作低密度住宅開發之用,因此,溼地中心在2000年開幕之時,是處於零負債狀態的。就英國公益法律而言,公益組織營利是許可的,只要利潤是回歸公益目的即可,因此後續為了維持行政營運、設施維護與教育研究的經費,則來自前述各項收入的挹注。

目前,倫敦溼地中心除了是倫敦人與世界各地遊客絡繹不絕的賞鳥親鳥聖地外,也是許許多多研究計畫的所在。懷海德身為一名動物園學者,他給中心定位的是:「溼地中心是一種介於動物園與國家公園之間的機構,它揉合了兩者的特質。」或許也是為我們此行所見所聞所下的最佳註腳吧。

一進入中心即可見到這個設在溼地中的塑像,是為了紀念WWT的創始者彼得.史考特而建。在政府的決策體系內,WWT雖然不像National Trust(國民信託)或RSPB(皇家鳥會)般百萬會員機構有強大的遊說能力,但仍是重要的諮詢機構,關於溼地,也開放許多重要的資料文獻供公眾瀏覽。有興趣的讀者,除了其網站外,尚可造訪其國際連結計畫以及溼地建制諮詢

附註:水鳥與溼地信託(WWT)設立於1946年,宗旨是保存溼地與棲息其中的野生動植物。在英國留學或長居的讀者,可考慮加入會員,即享有免費造訪全英國9座溼地中心的權利。

 
生態工程【DIY】設計生態廊道 社區也來參一腳 --﹥

作者:陳品潔(靜宜大學生態所研究生)

當你看見社區附近車輪輾過的野生生物你會做何感想?你會覺得不忍嗎?你會拍照嗎?你會去觀察屍體了解他是什麼物種嗎?會更進一步了解這個物種在家裡附近生態系的區位(niche)嗎?會為它留下在地球上最後一次的出現的紀錄嗎?上述這些作法,就是進行生態廊道的基礎功夫!

生態廊道 從社區做起

你也許不知道,生態廊道可以從你我的社區做起!生物廊道(Underpass 或Wildlife crossing)意即給生物穿越的通道,為什麼要建立這樣的通道呢?舉個例子:一個完整的棲地就像一家人的房子,家人是棲地的物種。當一條路要將你的家切割成二半時,生態廊道就是棲地之間的橋樑,減少讓全家(所有的物種)因為這條路切割造成的隔離。

道路造成棲地的切割,會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而透過生態廊道構置,可以模擬生物的完整棲地,所以不管是天上飛的,水中游的、陸上走的、土裡鑽的…..,當你發現社區有這樣的需求,就可以開始想要怎麼做。

設計生態廊道 從觀察與紀錄開始

其實生態廊道是很新的觀念,目前在台灣進行的多為大尺度的生態工程。不過,出現在我們自己家中的附近野生動物,通常是住家生態品質的指標。像蛙類會吃食蚊蟲;非洲大蝸牛、蛞蝓、蚯蚓等軟體動物是土壤肥沃與健康的秘密;蝶類則帶來豐富生活美感。為了讓生活更美好有趣,也基於生物互相依存的道德感,身為人類的我們可以嘗試用一些方法,減少交通對他們的傷害。

觀察與紀錄是必要的基本功夫(註1)。剛發現有死傷的情形,記錄下發現地點的路段、時間、物種特徵、上網搜尋比對名稱、建立觀察紀錄。接著從觀察當中,尋找物種野生動物行為的特性,來設計有效的生態廊道!

不同物種有岐異的行為表現,觀察各種動物不同的習性,是設計生態廊道重要的參考基礎資料。例如遷徙、出沒的路徑與時間;喜歡產卵在哪種環境、植物、偏好等等。

設立警示標語、提醒野生動物出沒,是生態廊道的簡易作法之一。許多小型動物像是蠑螈、珠貝,受限於牠們的身體構造,利用較高位的溝渠可以有效限制他們的路徑;另外,蛇會沿著線狀結構像是圍離、水泥牆的屏障移動;蛙類、烏龜則有爬到牆頂的習性;還有一些具遷徙性的蛇類會利用氣味遺跡,在幾年的反覆遷徙過程當中,這些氣味會引導牠們從一個季節區到下一個季節區;有些物種則是會利用植被或是地形躲避危險,例如松鼠會使用中空的木頭、乾燥的溝渠,作為行進的通道。以上種種個體特性,都是可做為發展生態廊道的重要觀察資料。網路上也有許多大尺度生態工程的圖說,可以提供小尺度概念的想像(註2)。

另一種簡單且常見的作法是,在動物常出意外的之地的前數百公尺,設立社區警告標示、動物死亡說明或減速標誌,提醒有野生動物出沒,請駕駛者小心慢行。

如何在社區推廣?

就像維護棲地是考量整體互動的關係一樣,要做社區生態廊道,凝聚社區共識也是不容忽視的情況。在台灣,目前觀察風氣相對不高的社會情境下,從個人開始行動會比較辛苦且效果不佳,但若從家家戶戶願意從嘗試、共識、進而行動,相對來說,也是擴大棲地的概念。

我們可以在在社區交流的場合中,分享觀察對象的習性記錄,或是在社區的會議中提出討論,商討道路死亡的共同解決之道。也可舉辦社區教育課程,激發居民對廊道的關懷與討論,讓民眾學習自主觀察與參與,小朋友在參與學習也會理解其他生命對世界的重要性。

如果生態廊道的問題非社區可以解決,觀察者所做的這些紀錄,可連同建議書透過社區發展協會,行文至相關單位,作為相關單位施工策略上的參考資料。

各種形式生命的有趣與可愛,在安靜下來觀察的過程,長期關心、紀錄與整理與了解的背景知識,使你知道各種動物生存的需求,也可發現生命環環相扣的重要性,不需豐富的學識與背景,只需關心與尊重,你我皆可做一個生態廊道DIY的專家。

 
行動參與: 「毒性化學物質運送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公聽會 --﹥

公告單位:行政院環保署

聯絡人: 李慧玲毒管師
電話:02-23117722轉2875
開會事由:「毒性化學物質運送管理辦法修正草案」公聽會
開會時間: 96年8月7日星期二下午2時00分
開會地點:環保署11樓災害應變中心
主持人: 處長袁紹英

備註:
一、 請派與本會議事由暨討論事項有關之業務主管(辦)人員出列席並請持本開會通知進入本署大樓。
二、 如有附件請會前詳加研究會議攜帶參加。
三、 響應紙杯減量請自備環保杯。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