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
2007.8.23
本日焦點: 環保署20週年 環境倒退 民間送腫瘤蛋糕

環保團體送腫瘤蛋糕給環保署慶生。

本報2007年8月23日台北訊,李育琴報導

昨(22)日是環保署成立20週年,環保署在新設辦公室舉辦署慶。環保團體一早即到環保署前送上生日禮物,一個插滿20根黑色蠟燭的「腫瘤蛋糕」。環評監督聯盟表示,腫瘤蛋糕象徵台灣環境惡果,20個開發案一旦通過,將成為未來子孫的腫瘤。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惡性腫瘤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沒有健康的環境就沒有健康的食物、空氣、與飲水,環保署成立20年卻無法為台灣環境把關,國民當然不會健康。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山的人

走進嘉義竹坑溪步道 瀑布成群吊橋不斷

往水濂洞的路。圖片來源:紫秋千

文字/攝影:紫秋千

嘉義縣梅山地區的古道密集度極高,大部分都是先民往來各個山區所開闢,梅山鄉的瑞峰村,介於在草嶺、梅山、瑞里的中心點,早年村民沿著竹仔坑溪將木炭挑到山下賣,所以這條步道又被稱為「梅山挑炭古道」,同時也是先民農作收成後,及採買生活用品來回上山的貿易路。

而近年「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在勘查發現這條古道後,於94年開始分期修築古道,沿途並架設有12座吊橋,其安全度與行走的體力度都屬平易近人,非常適合親子共遊,在近年相關登山團體的推廣之下,已漸漸打開知名度。

我們的島

連續下雨之後――美濃淹水紀實

文字:李慧宜;攝影:張光宗、陳添寶(公共電視記者)

美濃幾乎年年淹水2005年6月,連日豪雨造成美濃嚴重水災,12-15日這4天,美濃鎮大半區域天天都泡在美濃溪暴漲的河水裡;同年7月18日,因為海棠颱風帶來的西南氣流,又讓美濃鎮在3天內淹水5次,這一年是美濃發生水患最多的夏天。今年8月13日,美濃單日降雨量500.5毫米,短時間降下的大雨,使得美濃溪再度暴漲,也讓整個美濃氾濫成災,創下美濃鎮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水患,最深的水位高度高達150公分。

淹水,真的是美濃人永遠的宿命嗎?其實,1989年起,前台灣省水利局就已經著手整治美濃溪,近10年來,經濟部水利署也在美濃溪各段清淤與加強堤防,但是,為什麼美濃還是一再淹水呢?我們希望,能夠透過今年的813水災,重新認識美濃溪與人的關係、檢討政府的河川整治政策與工程,勾勒出更具土地倫理的水環境管理方向。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走山的人

我們的島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水患越來越嚴重,到底為什麼?

建構生態城市 將是台灣創造國際競爭力的契機

熱門關鍵字

水患

環評

推薦評論

亞洲國家共同合作 預防環境災難死亡事件 (1)

蕉農的祈禱 (2)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感謝環保署、教育部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