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
2007.10.5
本日焦點: 海管處成立 台灣海洋保護區將增至5%

東沙島(圖片來源:海巡署南巡局)

本報2007年10月5日高雄訊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昨(4)日上午正式設立,未來將統籌東沙環礁及可能規劃評估設立的綠島、澎湖群島等島嶼或海洋型國家公園。位於南海、距離高雄240海浬的「東沙環礁」,成為我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東沙群島在地籍上屬於高雄市旗津區,「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方便管理也因此南遷,辦公室就設在高雄市都會公園內。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已於2007年1月17日由內政部公告成立。東沙環礁為我國海域唯一發展完整之大型珊瑚環礁,係由珊瑚歷經千萬年生長堆積形成,已成為世界級的自然遺產。東沙環礁扮演了南海與臺灣周邊海域海洋生物種源庫的角色,使得此海域的漁業及其他生物資源生生不息。

 

中國新聞
綠色學習課表

聰明綠生活:

   「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

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的作者徐建國
作者:徐建國(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解說員)
愛山淨山到解決共業

有一天,一如往常準備撿垃圾下山,在撿起一個垃圾時突然心裡震了一下:我所撿的這些垃圾,離開山之後會到哪裡去了呢?掩埋場?焚化爐?這些垃圾是不是只是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一個地方去而已?對山來說(廣義的山)真的被淨化了嗎?其實山並沒有被完全淨化!只是人類借撿垃圾試圖消一點全民的「共業」。

 某君人隨手丟了一個塑膠袋在路上,一陣風把它吹到了排水溝旁,幾天後一場大豪雨把塑膠袋沖進了排水溝,塑膠袋隨著流水飄呀飄,卡在某一個水溝的構造物上,然後第二號塑膠袋、第三號塑膠袋、第四五七八九號塑膠袋陸續的卡在這裡,社區淹起了膝蓋高的水。最後政府再用全民的納稅錢,清理排水溝。這不是全民共業嗎?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呢?

樂活:

創意詩滿篇 

詩人向陽

作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高羚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向陽(知名詩人):寫詩不僅要有情懷、情思,還要能把自己懂得的心情、知識、歷史……轉化為藝術性的圖象式文字表現,並且帶有意境,即成感動人的好詩。

名傳千古的好詩果然不同凡響,沒有露骨的情緒描述,只幾句充滿圖像式的精煉文字,便能引發不同時代的人同樣的共鳴和感動。這使我想起不久前在一次與知名現代詩人向陽先生的訪談中,他提到所謂的好詩,最重要的醞涵感動人的力量。但感動人的方式,並非直接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而需轉化,透過焠煉的文字,利用明喻、比喻、隱喻、轉喻等技巧,營造一個視覺性的想像空間,引導他人去感受詩人的情懷。

讀者投書

環評審查中沒有面目的專家意見

作者:王毓正(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台塑大煉鋼廠環評案,於10月1日環保署長裁示下,採「無記名表決」方式進行表決,投票結果以8票對6票通過另組小組審查提案,而非進入更嚴格的第二階段環評。之後因專家學者委員表示,投票前未清點在場人數,且投票後兩方票數都未達簽到人數一半(9票)質疑下,環保署長方裁示「擱置決議」。報載,該署綜計處長表示,儘管環評結論被裁示「擱置」並沒有前例,但須進一步蒐集資料、法規釐清投票爭議,在此之前並不代表投票結果不具法定效力。然而,本文以為決議程序是否瑕疵,重點應該是在於「無記名表決」。

 
本日焦點
台灣新聞
國際新聞
中國新聞

綠色課表

聰明綠生活

慢走樂活

讀者投書

本會快訊

熱門內容

單車臨界量活動

哥本哈根打造綠化城市 自行車直通地鐵

熱門關鍵字

無車日

無消費日

推薦評論

第3屆柯林頓全球行動計劃 達成多項環保協議 (1)

千人淨灘 潛水教練海中除污 (1)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

訂閱

贊助
相關電子報訂閱
海洋台灣電子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快樂動物電子報
崔媽媽電子報
水產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台北鳥會電子報

本日焦點: 海管處成立 台灣海洋保護區將增至5% --﹥

本報2007年10月5日高雄訊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昨(4)日上午正式設立,未來將統籌東沙環礁及可能歸劃評估設立的綠島、澎湖群島等島嶼或海洋型國家公園。位於南海、距離高雄240海浬的「東沙環礁」,成為我國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東沙群島在地籍上屬於高雄市旗津區,「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為方便管理也因此南遷,辦公室就設在高雄市都會公園內。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已於2007年1月17日由內政部公告成立。東沙環礁為我國海域唯一發展完整之大型珊瑚環礁,係由珊瑚歷經千萬年生長堆積形成,已成為世界級的自然遺產。東沙環礁扮演了南海與臺灣周邊海域海洋生物種源庫的角色,使得此海域的漁業及其他生物資源生生不息。

東沙島為珊瑚碎屑風化堆積而成的島嶼,有潟湖、綿延的白色沙灘和幽美的海岸林,頗有熱帶島嶼的風貌。此外,東沙海域位於歷史上「海上絲路」之要衝,擁有許多古沉船遺址,水下文化資產非常豐富,東沙已被譽為世界上最有潛力之海洋考古重鎮。

東沙海域由於漁業資源豐富,自古為重要漁場,過去,周邊國家漁民常以破壞性之毒、炸、電的方式非法捕魚,導致水產資源嚴重破壞和銳減,珊瑚大量死亡,對東沙環礁的生態造成嚴重衝擊,並影響到資源的再生能力。

世界各國於2012年內預期將增加海洋保護區為12%,並完成海洋保護區區域網路及資料庫之建立,海洋保育已是世界趨勢與共識。台灣四面環海,海洋無論在過去及未來,都是台灣發展的命脈,保護海洋,就是守護台灣。2001年5月行政院核定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中,希望將臺灣地區海洋保護區面積由目前不足領海面積的1%,逐步增加到5%。

台灣新聞  --﹥

愛河之心 垃圾滿池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聯合報高雄報導
高雄市政府斥資1億7000萬元打造「愛河之心」人工湖,2007年7月西湖大致完工,拆除工程圍籬,未料有大量漂流物迴流,導致西湖河道嚴重淤塞,產生惡臭,市府只好先再花5、600萬元,做抽水管,另外還要再花錢做曝氣池。

2007年7月西湖圍籬拆除後,讓人有驚艷之感,但經過一個雨季,暴露不少缺點,最嚴重的是號稱浪漫的湖畔居然變成「垃圾場」,充斥漂流物與淤泥,臭不可聞,大家根本就不敢到這裡散步。

這座「愛河之心」分為東西湖,東湖目前還在施工,西湖大致已完成,2007年6月還試航過,讓愛河的船由河口溯流到西湖。因為主河道向南彎,造成漂流物迴流滯留在西湖內,產生惡臭。

水工處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先斥資5、600萬元,在河底增建抽水管,未來將抽取60公尺外龍心橋附近的水到西湖,再增設曝氣池,增加湖水的溶氧量,避免水發臭。

不過,下水道工程處官員不認為這是當初設計不當,只說明目前工程還在施工,這只是工程進行中的變更。

 

澎湖毒電炸魚 死灰復燃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自由時報澎湖報導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致力於採集澎湖魚種,建立海洋生物研究庫,新近又為澎湖增加20餘種新紀錄魚,但在魚市場的採集過程中,研究人員赫然發現仍有毒電炸魚的情形,呼籲漁民切勿竭澤而漁,避免禍延子孫。

昔日澎湖毒電炸魚盛行,造成白沙鄉肝炎盛行,肝癌更高居吉貝島死因第一位,前縣長賴峰偉主政時代,鐵腕取締毒電炸魚,一度遏阻非法行為,但新近又有死灰復燃的情形,除澎湖海巡查緝隊在七美破獲最大炸藥走私案外,七美、望安分傳炸、電魚受傷案例。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採集魚種記錄,分別由魚市場、採集船或潛水捕魚等方式進行,新近由澎湖魚市場購入的一批鮮魚,其中一隻就有炸傷的痕跡,令研究人員相當擔憂,顯示澎湖海域仍有非法毒電炸魚,不僅破壞海洋生態,同時毒電炸魚的行為可能禍延子孫,其中毒物不易分解,最容易造成人體蓄積毒素,最後引爆肝癌死亡。

另外經過多年來不斷的收集記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新近又發現20多種澎湖新種紀錄魚,其中包括姬鸚哥魚,主要棲息在潟湖與臨海礁石區,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台灣通常發現於南部、小琉球及綠島等,澎湖則是首次發現,主要捕獲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

 

油煙排入水溝 最高罰百萬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自由時報基隆報導
不少餐飲業為了避免油煙飛散遭抗議,常以導管將油煙引入溝渠,不過,現在起這樣的行為也被視為空氣污染行為,一旦被環保局勸導改善不聽,餐廳或攤販等營利單位可罰10萬到100萬元,非營利的個人違法,處5000到10萬元罰款。

環保署已在2007年4月12日公告這項污染行為,10月1日起開始取締,基隆市環保局為讓餐飲業瞭解新規定,3日召開說明會,與會約60家業者,其中多數是屢被民眾陳情抗議的店家,包括熱炒店、燒烤店、便當店、早餐店。

環保局指出,烹飪難免產生油煙,但處理與未處理、處理不當差別很大,沒有妥善處理造成的空氣污染相當嚴重,足以影響人體健康,尤其會引發肺癌、鼻咽癌、口腔癌,若以油煙污染特性區分,快炒、燒烤污染更是嚴重。

環保局歷年稽查也發現,大部分餐飲業都未設置空氣污染防制設備,不是將油煙廢氣排到空氣中,就是接管至排水溝,避人耳目,這種作法時間一旦久了,水溝會因油垢而發生阻塞,衍生惡臭、滋生蚊蟲與老鼠等衛生問題。

 

氣爆造成空氣汙染?六輕設檢測站盼釐責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國時報雲林報導
豐安國小校園瀰漫酸臭味,由於2日當天六輕工業區輕油廠重油加氫脫硫製程,元件氣體閥發生洩漏引發氣爆,酸臭味與氣爆是否有關,環保單位3日除初步檢測外,並將持續1周在學校進行監測。

環保單位調查,2日上午10時許,六輕曾發生氣爆引發火災,雖然僅短短20分鐘,但因該氣體含硫化物質,環保單位列入酸臭味汙染源調查方向之一。廠方表示,廠區周邊設有多處與環保局連線的空氣品質監測站、逸散性氣體監測站,環保局也派人駐廠全天候監測,3日偵測結果均正常,若有空氣汙染問題發生,六輕絕不會推諉責任。

雲林縣環保局表示,為加強六輕工業區空氣汙染管制,以採取專案查核方式,進行密集管制措施,除有駐廠監測外,也對周遭地區進行連續監測及採樣檢測,為確實掌握汙染物,該局派員連續1周監測。

前日豐安國小傳出空汙問題時,六輕廠區周邊的空氣檢測值都正常,為釐清責任歸屬,3日一早廠方就派員到豐安國小架設紅外線監測儀,也提供校方空氣蒐集罐,希望校方一發現空氣品質有問題就進行採樣送驗,如果空汙來源真的是六輕,他們絕對負責到底。

 

生質能源廠 供地契作白油桐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國時報彰化報導
世界生物能源公司落腳彰濱工業區,規畫提煉白油桐當作原料,生產生質柴油,縣府也有意在受汙染農地上試種,林務局僅允諾先補助100萬元,農民擔心中長期恐斷炊。彰化縣社會局自然保育課長林美金表示,林務局擔憂對植物生態帶來浩劫,並不同意將其納入平地造林的樹種,也未允諾第二年是否會如期補助。

目前石油價格節節攀升,生質能源成為明日之星,由全國加油站與豐映科技公司合組的全球能源公司,已選定彰濱工業區彰濱區設廠,今年底即可運轉生產,預估年產量初期可生產10公噸生質柴油,足供第一年目標使用量。

建設局產業發展課長劉玉平表示,經濟部推動綠色城鄉應用推廣計畫,2008年全國供應B1柴油,即添加生質柴油比率1%,2010年全供應B2柴油,屆時每年使用量將達10萬公秉。世界能源公司落腳在彰濱,未來生產的生質柴油將接近化石柴油,極具市場競爭力,可讓彰化成為台灣新能源生產基地。

縣社會局自然保育課長林美金表示,林務局雖已核准補助縣府100萬元,向受汙染農地租地栽種白油桐,但其考量白油桐為外來樹種,該局擔憂對植物生態帶來浩劫,並不同意將其納入平地造林的樹種,也未允諾第二年是否會如期補助,否則屆時補助款沒有著落,難不成要農民把剛栽種的白油桐拔光光嗎?

 

太陽能趨勢 新日光立志當小台積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國時報新竹報導
太陽能電池產業前景看俏,前台積電資深副總林坤禧3日接任新日光能源科技執行長,表示將複製台積電管理模式,要讓新日光成為「小台積」。

他表示,「小台積」的願景目標,已向台積電大家長張忠謀當面說明獲支持。林坤禧強調,太陽能產業技術愈來愈成熟,成本也會逐年下降,預計7年後將降到目前電價的3分之1,屆時將走出現階段得靠政府補助的窘境。總經理洪獻傳表示,太陽能電池產業從3年前起,逐漸產業創原料短缺現象,加上產業新加入廠商數目增多,以致於太陽能電池產業有新區塊。

 

世界海鳥保育會議 首由北美移師台灣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國時報溪湖報導

被喻為台灣「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消失近200年,一直到2000年才由中華鳥會張壽華及梁皆得意外發現竟有4對正在繁殖,國際台灣觀鳥協會理事長廖世卿表示,2006年7月發現有9隻,目前應該有12隻,已證明神話之鳥已在馬祖繁衍落腳!

「世界海鳥保育會議暨台灣生態環境保育研討會」4日起一連4天,在鹿港鎮立德文教會館舉行,全球海鳥會議主席Dr.Robert Butler與Jo Ann Mackenzie加拿大海鳥保育權威學者,3日拜訪立委楊宗哲,並送一幅自己執筆,被喻為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水彩畫,感謝他對生態保育的努力。

國際台灣觀鳥協會理事長廖世卿解釋說,被喻為台灣「神話之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曾在1863年被發現,旋即消失,一直到2000年才由中華鳥會張壽華及梁皆得替馬祖縣府拍攝島上風光時,意外發現黑嘴端鳳頭燕鷗有4對正在繁殖。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馬祖的生態,交通部觀光局也獲DISCOVRY動物頻道播放同意書,向全世界100多個國家播映。這也是台灣鳥類,首度在國際電視頻道露臉。

 

通過中市柴油車排煙改善 可暢行中部4縣市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央社台中報導

台中市聯合其他3個縣市共同推動「中部4縣市柴車申根專案」,只要主動到台中市柴油車檢測站檢測合格的車主或業者,將獲得通行標籤,一年內行經中部4縣市不必再接受路邊攔查檢驗排煙,及兩次目測不合格免通知到檢的鼓勵措施。

台中市環保局局長李立德表示,民眾對排放黑煙的車輛觀感不佳,柴油車未做好車輛保養及使用劣質油品常會造成黑煙排放,所以聯合其他3個縣市共同推動「中部4縣市柴車申根專案」,即加入自主管理並定檢合格的柴油車,可暢行台中縣市、彰化縣及南投縣。

為了讓柴油車車主能重視日常保養,減少不必要的黑煙排放,環保局說,車主檢具1年內車輛定期保養維護紀錄及簽署自主管理書,向4個縣市環保局提出申請,並至柴油車排煙檢測站檢測合格,即可張貼4縣市通用的標籤一張。

 

台灣獼猴誤觸高壓電傷勢嚴重 特生中心急救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廣新聞網彰化報導

台灣獼猴破壞農作讓農民氣炸,不過,台灣獼猴為了覓食,也得付出代價,在彰化縣田中鎮,有一隻台灣獼猴,外出覓食,因為誤觸高壓電,摔落地面,被民眾送到南投集集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獸醫師檢查之後,發現這隻台灣獼猴下巴焦黑,四肢也因為組織壞死呈現腫脹現象,傷勢嚴重,而助理研究員詹芳澤表示,最擔心的是,這隻台灣獼猴的內臟,可能遭到電擊傷害,只能盡力治療照顧。

特生中心每年都會收到台灣獼猴遭到高壓電電擊的案例,由於大多傷勢嚴重,過去2、3年,只有一隻幸運存活。

 
國際新聞  --﹥

航空業者不參與歐洲碳交易制度 環保人士批

摘譯自2007年10月2日ENS加拿大魁北克,蒙特羅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落日時空中巴士飛過英國的上空。(圖片提供:FreeFoto)聯合國負責規範航空產業的國際民航組織( ICAO),於9月28日在蒙特羅的年度委員會結束時,並沒有要求航空公司參與現行歐洲的溫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以縮減其排放量。相反的,該組織成立了一個高階政府官員的團體,以建議聯合國在氣候變遷上所應採取的行動。

航空業者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從1990年以來,已經成長了2倍,而且預估未來每年將以3.5%的速度繼續成長。根據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專家小組(IPCC)最新的報告預測,航空業者須為2%-8%的全球暖化現象負責。

ICAO呼籲更積極的行動計劃,可考慮的方向包括自發性措施、更精良的飛機與地面設備、更有效率的操作方法、空中交通管理的改善、正向的經濟誘因和市場導向的策略,以達成溫室氣體減量的目的。

美國空中運輸協會所屬的航空公司負責美國90%的人員與貨物運輸,該協會對於ICAO從國際航空著手,採取全面性的溫室氣體減量計劃一事甚為讚許。

ATA執行長梅伊(James May)表示:「ICAO的完整計劃,將可促進許多關鍵性的進展,包括空中交通管理、操作經營、替代性燃料、研究開發和其他方法,以減少燃料使用量和溫室氣體排放量,因此可以為全球帶來更多的改善。」

但是,歐洲的42個國家在一個聲明中表示反對的意見,他們說:「最重要的是,委員會協議中所提出的計劃是沒有野心的、零碎的、缺乏可靠的市場評估基礎 (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稅和排放交易)。」

環保人士則認為ICAO的立場完全消極,並且失敗。德國地球之友的航空專家瑞爾(Werner Reh)博士說:「在歷經10年的裝腔作勢後,委員會的這項失敗等於是為ICAO在環境保護工作上能否擔任要角,敲下喪鐘。」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傳統藥草新功效 菊科萃取物可用於治療血癌

摘譯自2007年10月2日ENS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自菊科植物Tanacetum parthenium取得的複合物可望用於治療血癌。(圖片來源:ENS)一種自菊科植物取得的複合物,為長期使用於緩和發燒症狀的常見藥用植物,不久將用於人體實驗,檢測其對於致命血癌(leukemia),俗稱白血病的根治效果。乙酰甲胺磷(DMAPT)採自於類似雛菊的植物中,而研究正據此發展當中。

羅徹斯特大學研究者的這項新發現發表在本期的「Blood」期刊中,研究結果顯示,可溶於水的乙酰甲胺磷將目標鎖定在血癌的細胞核,也就是惡性腫瘤生成之處。制式的化療並無法深入到可殺死癌細胞的根部,造成癌細胞的復發。

《Blood》期刊主要作者喬登(Craig Jordan)博士表示,羅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進行這項研究已有近5年的時間,並且把這項研究自實驗室發展到臨床研究,對於藥物發展的速度而言是極為快速的。

預計在2007年底於英格蘭開始進行藥物試驗,研究者要求約12位成年的自願者,經診斷患有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或是其他類型的血癌或淋巴癌患者,來進行這項藥物試驗。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烏干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石油爭奪戰恐爆發

 

摘譯自2007年10月2日ENS烏干達,坎帕拉報導;蔡秦怡編譯;蔡麗伶審校

聯合國和平使團在剛果艾伯特湖上巡邏(圖片提供:MONUC)2003年剛果因戰事成立臨時政府,日前烏干達已正式對外宣布終止對其鄰國剛果的軍事介入。這同時也代表終止10多年來對於非洲8國與25多個武裝部隊的介入,而其間死亡人數估計約400萬人。

烏干達與剛果民主共和國的戰火停息已有4年之久,然而雙方衝突因石油問題再度一觸即發。2007年7月底雙方關係開始處於緊繃狀態,導因於一剛果民主共和國武裝部隊逮捕當時顯然是在剛果艾伯特湖西部走廊迷路的4名烏干達海軍。

不久,情況進一步地加劇。剛果武裝部隊於8月1日在艾伯特湖進行巡邏時,攻擊加拿大一家石油公司的石油探勘船,並且殺害一名英國籍的地震工程研究團隊領導者。烏干達軍隊因此進行復仇行動,一名剛果士兵在15分鐘內遭射殺身亡,另一名士兵則遭射傷。

此後,烏干達與剛果邊界沿艾伯特湖南北160公里,緊張情勢逐步攀升,儘管此一邊界始終未明確界定。

隨著地質學家在艾伯特盆地,即湖底發現油源,烏干達與剛果軍隊均在海岸四周加強佈署。部分觀察者表示,現在正面臨一場全面戰爭的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加州聖地牙哥土石流 高速公路路基塌陷4公尺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東森新聞報導
美國加州聖地亞哥一個住宅區3日發生土石流,造成原本4線道的高速公路嚴重坍塌,道路下陷達4公尺深,範圍達50公尺。整個坍塌路段的地底完全被掏空,嚴重影響交通,而當地居民也被迫撤離家園,以策安全。從直升機往下俯瞰,受到土石流嚴重侵襲,高速公路有四個線道柔腸寸斷,多間房屋倒塌,地面下陷範圍達 50公尺,深度將近4公尺。道路嚴重受損造成交通壅塞,坍塌路段的房屋住戶也被要求疏散到安全地點,所幸這起土石流意外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利奇馬颱風登陸越南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廣新聞網河內報導
據越南國家水文氣象預報中心發佈的消息,颱風利奇馬3日在越南中部地區登陸,並已造成1人失蹤、1人受傷。利奇馬颱風在中部廣平省和河靜省交界處登陸,登陸時颱風中心附近最強風力達12級。颱風帶來狂風暴雨,許多樹木被攔腰折斷,許多房屋被掀翻屋頂,大街上被刮倒的樹木和電線桿隨處可見。暴雨還造成河流水位猛漲,多所民房被水浸泡。與此同時,颱風還造成河靜和廣平省部分地區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環境污染每年造成25000加拿大人死亡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央社溫哥華報導
加拿大兩位學者的一項研究指出,污染每年大約造成2萬5000名加國民眾死亡,為衛生健保系統帶來逾90億加元(約新台幣2950億元)的負擔。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資源、環境暨永續研究中心研究員伯德和亞伯達大學教授吉努斯合撰的這項報告指出,加國民眾面對的污染「無所不有」,包括殺蟲劑、重金屬、防火劑和空氣污染,都是主要污染源。這份發表在網上期刊《環境研究》的報告也指出,除了造成2萬5000人死亡外,污染每年還會造成2萬4000個新的癌症病例,以及2500個體重不足的新生兒。

這項研究是以最新的公共衛生資料為基礎,推算出環境污染為加國帶來的疾病負擔,以及暴露在環境污染源後的死亡率,主要數據來源則是與環境污染最息息相關的呼吸道和心臟疾病,癌症及先天性殘疾等。伯德也建議聯邦政府應制訂一套全國環境策略,提高空氣、水質標準,並提升食品和消費者產品的安全。

 

美國環保署展開全美換用節能燈泡遊說之旅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央社亞特蘭大報導

美國環境保護署為遊說全美家家戶戶換裝節約能源的省電燈泡,在環保署署長強生的帶領下,4日從加州安那罕市的迪士尼樂園,展開全美10大城市的20天「更換光源,改變世界」公車之旅。這項環保游說行動,終點站是10月23日抵達紐約,途中停留宣傳的城市有舊金山、丹佛、狄蒙(愛阿華州首府)、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亞特蘭大、楓林(新澤西州)、波士頓等。強生強調,在省錢的同時又可以保護環境,只要簡單地換一個燈泡就可以做到。

環保署估計,燈泡的用電量佔一個家庭全部用電的20%,如果所有的家庭都換成使用符合「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準的節能燈泡,全美1年就可以省下6億美元的能源費用。

 

烏干達又傳馬堡熱 6疑似病患隔離觀察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央社約翰尼斯堡報導

烏干達《監督者報》報導,衛生部已將6名可能感染馬堡熱病毒的患者進行隔離觀察,其中5人疑似與7月一名馬堡熱死亡病患有過接觸,衛生部正追蹤這名源頭,但可以確知的是,這些人都未到過首都坎帕拉,只待過伊邦達省。

衛生部一匿名官員表示,這6名隔離觀察對象將在隔離中心待42天,經過兩階段的潛伏期觀察後才能確定是否感染馬堡熱病毒。潛伏期約5到10天的馬堡熱病毒,傳染途徑只限於親近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和人體分泌物,它與高致命傳染病伊波拉病毒同科,症狀包括突發高燒、頭痛、喉嚨痛等,若患者體內出血或高燒不退,數天後便會死亡。全球馬堡熱首例是在1977年於烏干達發現,當年全球共有377件通報病例,而根據烏干達衛生部執行長查拉姆巴2日的聲明,證實已有 1名在坎溫傑省奇塔卡金礦工作的礦工感染馬堡熱病毒。

 
中國新聞  --﹥

新疆棉花收購引發暴動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中央社香港報導
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4日表示,半軍事性質的新疆建設兵團農7師127團及123團因棉花收購問題爆發騷亂,9月時,數千人團攻派出所並砸毀設備及警車,至少40人受傷。

農7師127及123團擁有職工1萬5000人,耕地25萬畝,大部分生產棉花。雖然棉花已全部由私人承包,個人需負擔生產全部成本,但農7師不准承包職工採摘及販賣棉花,由當局統一進行採摘及販賣。

據說,今年市場棉花價格為每斤人民幣6元7角,但農七師只以4元5角的價格向承包職工收購棉花。由於棉花收購價低於生產成本,一些承包職工從9月開始自行採摘及販賣棉花。

9月22日深夜,農七師蘇興灘派出所的100多名公安人員衝入職工家裡搜查棉花,發生衝突,有30人被公安打傷,其中一半是婦女,多數是老人。

事件引起職工憤怒,23日早晨,數千人開始衝擊蘇興灘派出所及蘇與灘鎮內外設立的棉花搜查關卡,當晚至少25人被捕,大部分在25日獲釋,但仍有2人被拘留後下落不明。由於事件沒有得到解決,事態仍在發展中。

 

化學黃金粉當染料 致癌藏紅花 杭州現身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東森新聞報導
大陸媒體報導,杭州某知名藥材企業在採購藏紅花時,赫然發現市面上有致癌的假貨流通,原來是大陸部分不法商人,使用致癌的化學染料為沒有藥用價值的藏紅花花柱染色,專家初步判斷,黑心商人用的,可能是一種俗稱「黃金粉」的化學染料。

由於藏紅花的療效主要來源於花的柱頭(花蕊的頂端),具有活血化淤、涼血解毒、解鬱郁安神效果,但由於藏紅花來源有限,浙江目前也僅在建德、金華兩地有人工栽培,因此其身價高達每公斤數萬元人民幣。

香港明報報導,經杭州市藥檢所有關專家檢測後證實,這2公斤藏紅花為人工染色而成,原材料是並沒有藥用價值的藏紅花花柱,雖然最終的檢測報告還沒出來,但專家初步判斷,用於染色的很可能是一種俗稱「黃金粉」的化學染料。  

 

中國十一黃金週 天安門垃圾減半

摘錄自2007年10月3日中央社報導
中國每到「黃金週」長假,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總是人潮洶湧,大批的遊客也帶來巨量的垃圾。但是2007年垃圾量比去年減了一半多,環境衛生部門認為除了遊客素質提高,下雨讓遊客減少也幫了忙。北京「新京報」報導,10月1日天安門地區遊客數量高達100萬人,單是觀看升降旗的群眾就達20多萬人。10月1日到2日,天安門地區共清掃垃圾 26.6噸,與去年「十一黃金週」3天產生垃圾110噸相比,減少了一半多。

北京環衛部門認為,遊客的素質越來越高,隨處扔垃圾的習慣已有很大改變。2007年下雨讓遊客總量減少,也連帶減少了遊客帶來的垃圾量。

為了避免滿地垃圾,影響中國的門面,天安門廣場在這次黃金週首次使用小型的電動吸塵車清潔廣場的地面。另外,一種小型手推式的路面清掃車也首次亮相,據說這種清掃車效率是普通清掃工人效率的5至6倍。

 

富錦依仗黑社會毀森林霸農田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大紀元黑龍江報導
黑龍江富錦大榆數鄉長髮村失地農民表示,2005年鄉、村委會夥同黑社會威脅毆打農民,迫使他們交出集體所有的土地後,官員向農民收取承包費飽私囊。官員還破壞生態平衡,毀掉當地生長多年的森林,用於種植煙草牟取暴利。村民求助於媒體時,被告知省政府有文件規定對農民失地案不予報導。失地農民憤怒指出,富錦就是黑社會的天下。

自1996年4月10日發生黑社會武鐵華開槍,農民血濺興華村的暴力搶奪農民土地案後,至今十多年來,富錦的黑社會更加猖獗,從未停止過對農民黑土地的瘋狂掠奪。

村民:腐敗、貪得無厭的鄉、村政府官員仍不善罷甘休,他們打定主意強佔農民土地收取承包費,2006年每公頃地收費500元,07年漲到800元。農民不交所謂土地承包費,地就種不上。政府知道農民不答應,所以首先派黑社會到農民家中,明確表示:我們就是富錦黑社會的人。

長髮村村民表示,事發後到省裡、北京上訪了一年多,各級政府都置之不理。地方官員卻更加為所慾為,又把村裡30多年的森林全部砍光。村幹部將幾百立方米的森林用推土機推倒,在原地種起了煙草。

 

長江南水北調民眾南冷北熱 遷移多達21萬人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東森新聞報導
南水北調是大陸21世紀大工程,規模不輸上個世紀末的長江三峽大壩,不同的是三峽大壩能調節長江水,但南水北調只是為了把長江水送到北京。

大陸官方估計到2015年北京用水將會吃緊,因此北京民眾都認為南水北調有必要。相對北京民眾熱烈,南水北調源頭河南民眾,態度卻很冷淡。不但如此,大陸官員證實,為了啟動南水北調工程,河南丹江口水庫區必須遷走當地民眾多達21萬人。

 

青海高原土地沙化速率大幅減緩

 

摘錄自2007年10月4日新華網青海省報導

青海省林業部門一項監測結果表明,經過幾十年的綜合治理,青海高原上的沙漠化土地發展速率已明顯減緩:目前省內主要沙區的土地沙化延伸速率,已由上個世紀末的每年平均擴展474萬畝減少為年均37.5萬畝。

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受高海拔乾旱、寒冷氣候影響,省內土地沙漠化現象比較突出,全省以柴達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東岸以及三江源地區為主的沙化土地總面積達1.8億多畝,佔全省國土總面積17%以上,是沙化危害最嚴重的省份之一。

青海省副省長鄧本太說,隨著青藏高原生態環境治理步伐的不斷加快,青海省依靠國家投資支援,將柴達木盆地、環青海湖地區、龍羊峽庫區周圍等風沙嚴重危害地區納入重點治理範圍。「一十五」期間,全省完成人工造林種草260多萬畝,封山育林178萬多畝。

青海省林業局造林處處長李文說,青海省大力推廣了生物固沙、沙地青楊深栽、免灌造林、ABT生根粉、保水劑等新型技術,採取封、造、管結合,喬、灌、草齊抓,網、帶、片並進,生物措施和工程治理「雙管齊下」的辦法,大規模推廣科學防沙治沙,使治沙成效明顯提高。

 

 
綠色學習課表  --﹥

我們的島:捍衛中埔山

2007/10/05 - 9:00pm
2007/10/05 - 10: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封面故事】捍衛中埔山

「北劍潭,南中埔」,這裡的居民把中埔山當成「家山」。走出家門親近這片山林,登山、跳舞、遊戲,居民每天都與中埔山一起生活。平靜的生活卻因建商準備開發這片山林而投下震撼彈,居民組成「中埔山步道協會」,希望台北市政府保留南區僅存的綠寶石……

【看守台灣】樂生912抗爭事件――來自地層的警訊

夜晚時刻,許多關心樂生的青年學生,前往樂生聚集,他們擔心樂生大門動工,將是樂生毀壞的開始。青年展開討論,決定佈置陣地,進行912抗爭行動,宣示抵抗迫遷樂生的決心……樂生的危機,不只是人權問題,也不只是房舍的保存,還有地層開挖破壞後,地下水層可能帶來的巨災……

【人與自然】魏先生的自然農場

在台東,有機農民魏麒麟,將原始林雜生的概念,運用在農場裡,並將老子的自然哲學,當成自己的生活態度,他,用14年的時間,一步步實現人生的自然夢……

節目內容詳見、訂閱電子報: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無車日省思座談會

2007/10/06 - 2:00pm
2007/10/06 - 4:00pm
地點:文化大學博愛校區數位演講廳(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 )
主辦:台北縣市政府
報名:網路報名,9月1日至9月30日止 ,名額150位,額滿為止。
獎品:1、腳踏車乙輛*5名 (凡線上報名者,即具抽獎資格,並於會後抽出)
2、Q&A互動贈品*30名 (答對現場問題者,即可獲得贈品乙份)

活動議程 :

時間
議程
1330~1400
報到、領取資料
1400~1410
長官及貴賓介紹與致詞
1411~1500
議題發表一
1501~1550
議題發表二
1500~1600
休息時間、茶點
1611~1700
「無車更樂活」座談與討論(Q&A)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成立環保獎學金

2007/09/30 - 12:00am
2007/12/15 - 12:00am

主辦: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

報名:今年十二月十五日截止 報名表點此下載
申請流程:點此

活動說明: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關注暖化議題,今年與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首度合作,共同成立聯合獎學金,將贊助一位有志於推動環境保護,特別是針對氣候變遷 (Climate Change)議題有強烈使命感的有志青年,赴英攻讀碩士學位或學士後進修。申請者將不限專業背景,所申請科系也沒有限定,但受贊助者必須承諾未來致力環境保護的決心。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今年十二月十五日為止。


這是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成立以來,所提供的第二個環境獎學金。台達過去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合作的「台達環境獎學金」,三年來已經贊助十六名學生到荷蘭修習環保相關學門。這次新成立的獎學金,則是鼓勵學子到在全球暖化論述具領先地位的英國進修,以盼學成歸國後對全人類作出貢獻。

本聯合獎學金的得主,最高將可得到一萬兩千英鎊的學費補助,以及英國文化協會在英國當地的協助與服務,在台灣的行政工作也由英國文化協會負責執行。

共同成立獎學金的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其獎學金是隸屬於英國政府一項之全球性獎助計畫(Chevening獎學金計劃),是由英國的外交與聯邦事務 (FCO)出資鼓勵世界各地有志菁英到英國學習。台灣由於和英國沒有正式邦交的關係,因此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以在台官方機構的名義成立了「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獎學金」。主要是針對為期一年的研究所課程或學士後研究而設立的一項補助計劃。

申請者必須於出國就讀前年滿25歲,並有三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申請者可就任何一所英國大學提出申請,英國文化協會可提供相關學校資訊以及進一步的協助。本獎學金申請者另有以下的絛件限制:
1. 申請者須為台灣公民且長居台灣,計劃攻讀一年期的研究所課程或學士後研究。
2. 目前沒有在英國唸書及工作,且從未取得英國學位。
3. 完成課程後將回到台灣發展。
4. 2008/2009學年度未獲其他獎助前往英國進修。
5. IELTS總分6.5以上,且聽、說、讀、寫各項分數不得低於6.0。

詳情請見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網站

 

千里步道雙十日,四天三夜南庄騎行遊

2007/10/10 - 8:00am
2007/10/13 - 12:00pm
地點:新店碧潭橋自行車出租店前廣場
聯絡人:黃詩芳、楊雨青
電話:02-29236464*17、21
E-mail: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tmitrail2006@hibox.hinet.net>

活動說明:
千里步道運動自啟動以來,獲得來自海內外、各行各界意見領袖廣泛的支持,不僅蘇前院長立即回應,總統電子報也專文推薦,中國時報與聯合報都曾以全版彩色版面進行專題報導,單車上路的風氣,在整體社會的推波助瀾下,屢達高潮。

千里步道島嶼慢行系列活動,逆向操作,不以快速為導向,而以慢速、樂活、深度為基調,透過雙輪雙腳,要讓社會大眾得到嶄新的體驗,看見不一樣的台灣風貌。
繼北宜花試走、蘇花漫行、花東浪遊系列活動後,我們將全面展開 台灣西部行腳:從新店碧潭--桃園大溪 --新竹 關西-- 馬武督--苗栗 南庄,進行四天三夜,騎乘200 公里路的行程,沿途並拜訪各具特色的山中小鎮與路落社區,體驗不一樣的台灣風情。

詳情請見
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http://www.tmitrail.org.tw/

 

公民眾議院—1410億治水預算哪裡去?

 

2007/10/06 - 7:00pm

2007/10/06 - 8:00pm
播出頻道:公共電視 第13頻道

討論議題:看河十年二仁溪依舊
時間:10/6 下午4點
播出時間:10/13 公視第13頻

討論議題:1410億治水預算哪裡去?
撥出時間:10/6 晚上7點 現場實況播出
 

創舉!公共電視來到南台灣與鄉親們戶外開講
公共電視【公民眾意院】是一個開放讓公民發聲的節目。為了更具體展現在地精神,讓更多當地民眾參與,節目製作與轉播團隊大舉來到南台灣,在溪邊、廟前,與民眾博感情,探討切身的「水」的問題!

淹水夢魘,是環境巨變還是人類造業?
淹淹淹,每逢大雨淹水的地方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填地、圍堵,為何總不見成效,去年行政院通過1410億治水預算,到現在第一階段僅限於紙上作業,緩不濟急,就算有了具體計畫,怎麼執行?錢,能不能花在刀口上?治水預算又有誰來把關?

居民自救 與海争地
淹水淹得讓人心煩,等不及中央撥款,開始換一種心態與水共生,幾個民間社區開始自救起來,效法荷蘭人與海争地的精神,很積極的參與治水計畫。今年台南縣市的溪墘仔、大坑、蚵仔寮等都正等待十月底全國社區評鑑結果,看誰能被選為最優社區,對民間自發性推動的親水活動,讓人不禁要為他們鼓鼓掌!

詳情請見 http://www.pts.org.tw/php2/program/citizen/citizenArticle.php?serials=79

 

2007氣候變遷國際NGO論壇

 

2007/10/20 - 9:30am

2007/10/20 - 5:00pm
主辦:環境資源研究發展基金會、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協辦:台灣環境管理協會
地點:金融研訓院二樓菁業堂(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62號二樓)
對象:免費參與,歡迎關心地球暖化議題的民眾參加,會場提供同步翻譯
報名:網路與傳真報名
電話:(02)2375-3013#186 謝雯凱先生
傳真:(02)2375-3011
與會來賓-
日本環境能源政策研究所Mika Obayashi、美國Sierra Club副主席Michele Perraut、德國環境與發展NGO論壇主席Jürgen Maier、全球森林聯盟紐西蘭代表Sandy Gauntlett、日本全國地球溫暖化防止活動推進會愛知分會會長伊藤達雄等十位。


詳情請見 2007氣候變遷國際NGO論壇

 
聰明綠生活:「零垃圾」生活實踐經驗談 --﹥

作者:徐建國(荒野保護協會資深解說員)

愛山淨山到解決共業

愛山愛自然的感覺,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就有了。時常獨自在山林裡行走,免不了看到許多垃圾。漸漸我開始想:是不是該為山做些事?於是淨山自然就成為每次下山必備的活動。我因為長年從事攝影的工作,經常需要不均衡的負重,所以有很多腰痠背痛的毛病。而淨山的過程中常常要做彎腰的動作,做久了居然讓我的老毛病不藥而癒!而且在山裡撿垃圾習慣了,走在馬路上看到地上有垃圾,不撿還會覺得怪怪的。

有一天,一如往常準備撿垃圾下山,在撿起一個垃圾時突然心裡震了一下:我所撿的這些垃圾,離開山之後會到哪裡去了呢?掩埋場?焚化爐?這些垃圾是不是只是從一個地方被移到另一個地方去而已?對山來說(廣義的山)真的被淨化了嗎?其實山並沒有被完全淨化!只是人類借撿垃圾試圖消一點全民的「共業」。 某君人隨手丟了一個塑膠袋在路上,一陣風把它吹到了排水溝旁,幾天後一場大豪雨把塑膠袋沖進了排水溝,塑膠袋隨著流水飄呀飄,卡在某一個水溝的構造物上,然後第二號塑膠袋、第三號塑膠袋、第四五七八九號塑膠袋陸續的卡在這裡,社區淹起了膝蓋高的水。最後政府再用全民的納稅錢,清理排水溝。這不是全民共業嗎?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呢?

看見儉僕生活的榜樣

八九年前,因為工作的關係,採訪人稱「老鷹」的沈振中先生。一進入他家,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除了電燈和一部電腦外,沒有其他任何電器設備;加上地上的一張草蓆和靠窗的桌椅就是他全部的傢具了。我去上廁所時他特別提醒沖水只按一秒就夠了。後來一起去吃飯,他拿出了一個大碗來然後告訴我:吃飯的地方也要有所選擇。當下我深受震撼,因為一直自認已相當重視環保的人。可是居然還有人做得更多。於是後來我就開始帶自己的筷子、湯匙。雖然沒有隨身帶環保碗,不過總是盡量選擇不用免洗碗的餐廳吃飯。如果在家附近我就會帶著保鮮盒去買煎包,帶著杯子去買豆漿,帶著便當盒去吃自助餐,帶著回收塑膠袋去買水果、買菜,這些都是從那時起漸漸改變的。

我開始記錄自己每天生產多少垃圾,朝向「零垃圾」的目標努力。我對垃圾的定義是:不可自然分解並且回歸自然循環的物質。當然即便是以自然材質製造,但如果我們可以避免使用卻仍使用的也算。有人會質疑可以回收的物質不應算垃圾,我會反問:寶特瓶回收之後呢?可以作成聚酯纖維,製造衣服、毛毯等。那衣服穿舊穿破之後呢?而且回收再製的過程中仍會消耗的能源、產生污染。簡言之,浪費使用自然材質製造的物品也會製造能源、污染問題,所以也應被節制。

改變購物標準&多動手做

一開始真的很難達到零垃圾的目標,所以就要常自我檢視,這個垃圾為什麼會產生?有沒有可能避免?然後開始調整自己的某些生活習慣,開始減少不必要的消費。舉例來說,偶爾我也會逛街逛逛夜市什麼的,難免會碰到一些吸引人的東西,而勾起購買慾望。有一次我被攤位上的某件小東西吸引住了,就在我正準備掏錢購買的時候,突然有一個念頭生起:「如果我沒有買會怎樣?不會耶!那我為何要買?」於是我就將這個東西放下了。從此以後「不買有沒有關係」便成為我購物時的評量標準。

有了一天的零垃圾成功經驗後,我在想要達成一個禮拜零垃圾時又碰到瓶頸。因為我習慣買一條土司每天吃三片,一條土司正好是我一個禮拜的早餐,所以每個禮拜我無法避免會有一個包土司的塑膠袋產生。後來我終於想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何不自己作麵包呢?於是我買了一台麵包機,開始自己作麵包的日子,只為減少塑膠袋成為垃圾。

個人仍需努力,大環境也需改變

現在的我大概可以做到10天零垃圾!要再更多天?目前還很難!因為大環境很多民生必需品仍是用塑膠做它的包裝材料。比如朋友堅持請吃糖,我盛情難卻就因此產生了糖果紙的垃圾。而更大的弔詭是,爬山成為我最大的垃圾產生來源。怎麼說?因為有時要爬長天數的山,必須準備很多的行進糧,而能耐久不壞的食物也免不了塑膠袋、乾燥劑。常常爬一趟山下來會產生我三個月或更多的垃圾量,雖然很無奈,但山也不能不爬,不過我相信終會找到克服的方法。

提出以上個人的零垃圾實踐經驗,除了分享過程中態度、生活習慣改變造成的影響力。也希望藉此呼籲生產者能注意包裝回收化、減量化的重要,政府也能儘早提出相關的鼓勵政策,讓垃圾問題從源頭被根治。

 
慢走樂活創意詩滿篇 --﹥

作者:高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向陽(知名詩人):寫詩不僅要有情懷、情思,還要能把自己懂得的心情、知識、歷史……轉化為藝術性的圖象式文字表現,並且帶有意境,即成感動人的好詩。

「細草微風岸,桅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小姪女口中喃喃背誦著杜甫的《旅夜書懷》,原來是老師交代的課外作業。「姑姑,我好喜歡杜甫。」「喔?為什麼?」「老師說這是杜甫辭官後所寫的,可是他一點都沒有灰心喪志哦!」很吶悶一個十一歲的小女孩居然成為杜甫的「知音」,真有意思。

「你怎麼知道他沒有灰心喪志?他又沒說自己很快樂!」「他沒說但我知道!你看第三、四句: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我好像看到杜甫坐在船上,天上都是星星,四周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還有月亮跟著江水歡送他們呢!真讓人心胸開闊呀!難怪他要說自己像天地一沙鷗,從此就可以自由自在飛翔了!哇!我也好想當詩人哦!」

名傳千古的好詩果然不同凡響,沒有露骨的情緒描述,只幾句充滿圖像式的精煉文字,便能引發不同時代的人同樣的共鳴和感動。這使我想起不久前在一次與知名現代詩人向陽先生的訪談中,他提到所謂的好詩,最重要的醞涵感動人的力量。但感動人的方式,並非直接告訴別人自己的情緒,而需轉化,透過焠煉的文字,利用明喻、比喻、隱喻、轉喻等技巧,營造一個視覺性的想像空間,引導他人去感受詩人的情懷。

「如果直接說我好快樂,我覺得這座山好壯麗,這朵花好美……這是散文,而不是詩了。因為詩講究的是意在言外,全篇不講一個憂字,卻營造出憂的氛圍引發你自己的憂;不講一個樂字,卻能讓你讀畢暢快喜悅。」

「好的詩是不明言感受的。」即便如此,讀向陽先生的詩,仍深深觸動我們對土地和故鄉的情感。作品與自然鏈結極深的他,認為要以大自然作為題材融入作品中,最好能實際接觸,或平日即與自然在一起,「將自己的眼睛打開,用新鮮的眼光看見自然。自然不只在高山、在溪谷、在海邊;街旁的行道樹,家後的小山坡,陽台的小盆栽,都含藏著自然的生命力。」

這首「山路」正是他走過玉山後有所感懷的作品:

山路
 在風中穿過箭竹草原
在風中穿過冷杉林
只有斷嶺殘山從雲霧中探出
與我們驚喜相覷
一路相陪是玉山圓柏與杜鵑
開在裸岩走過的盡處
陽光潛入細碎的林葉間
藍色的天俯視大水窟、大關山和馬博拉斯
桀敖不馴的脊背
這山路,在群峰中尋覓傲骨

這山路,在群峰中望向高處
酒紅朱雀拍擊薄雪草的翅身
蒼綠挺拔,是二葉松擎起整座天空
遠處有瀑水為鍊,輝耀山的胸膛
欲離還留的雲霧
以一襲薄紗勾引暗戀的山巒
山路來到此處
濁水、高屏和秀姑巒都找到了源頭
海峽在左,大洋在右
台灣從海上升起在玉山之顛放歌

詩人向陽要表現玉山的聳偉,少去了正面謳歌,僅以山路帶領我們節節攀登,看到稀有的高山動植物,標榜地勢嶇崎;俯視群峰懷抱,意喻傲骨昂立的氣勢。至山路最高處,「濁水、高屏和秀姑巒都找到了源頭。海峽在左,大洋在右,台灣從海上升起在玉山之顛放歌。」讓人腦海中浮現玉山在台灣的位置、地位和重要性,同時也興起登臨天下的壯濶胸懷。

這回小姪女也想參加「慢走更樂活」的新詩創作比賽,我特別唸了向陽的這首詩給她聽。只見她低頭看著自己的作品,嘟囔著:「我只會直接寫玉山好高,風好涼,滿天星星閃閃發亮……唉,我當不成詩人了……」一副準備放棄的模樣。

為了鼓勵她,我趕緊又搬出向陽先生的話:「別急,向陽先生說,初學寫詩的人可以一方面多練習觀察,發掘出讓自己有所感的景象或事物,二方面多練習文字技巧。『就像要雕刻出好的木雕,找到好木頭還不夠,還要先學會拿刀,並常常練習基本的雕刻工法。』向陽先生也建議我們如何掌握文字技巧:多看看詩人的作品,一方面學會詩的語言,二方面才可找到靈感,寫出別人所沒寫過的新意。」

「要寫首好詩真不簡單呀,原本我以為只要寫得漂漂亮亮的,唸起來好聽就是一首詩了。原來還要多看,多讀,培養觀察力和想像力,還得把自己的感受寫成圖像式的文字,讓大家一起來想像、體會。」「是呀,什麼事都不能一蹴可幾,要當詩人,更需要慢慢累積功力哦!」

想到向陽先生另一首詩「在砂卡噹溪」:

在砂卡噹溪
 彷彿可以聽見野鹿奔走
在砂卡噹溪最最媚柔的淺灣
從百千年前太魯閣族部落傳來
吆喝與樁杵共同搗出的天空
到此際還晴藍如昔
彷彿也是水的聲音,急急切切
跟隨紅嘴黑鵯在山黃麻枝頭
呼喚整個山谷
片麻岩兀自沈思,靜寂肅穆
於眾木咬耳竊語中
推敲心事

還有山風,駐足於此
傾聽歷史偷偷寫入岩石褶皺的嘆息
太魯閣社祭典的鼓聲
漢人開山、日軍征伐的槍聲砲聲
逐一走進玄黑曲折的大理石紋
目送砂卡噹溪往前急奔
野鹿、野鹿,不復哀鳴
但使兩山之間飛奔的瀑布
為亂蹄亡走留下見證
到此際,宛然歷歷在目
色澤與曲線交響而奏的水聲
一路爬上太魯閣峽谷的兩壁巨石
在砂卡噹溪擱淺千年的灣靠
循水聲,依稀可以看見野鹿覓食

這是向陽先生在走過太魯閣峽谷的砂卡噹步道,躺在溪畔巨石上,仰望著藍天,遙想著千百年前古道上曾有野鹿奔鳴、原住民世居於此的舊時景象。然而戰爭與強取,使野鹿不復哀鳴,也讓我們跟隨詩人,站在靜肅山谷中,循著千年一日的淙淙水聲,更感受到虛實交錯的歷史滄桑。

「姑姑,向陽先生好博學哦!不但知道原住民歷史,又知道砂卡噹溪的地理和動植物,才能寫成這首好詩。」小姪女的讚嘆如我同我初次聽到這詩,有如發現寶藏一樣:「原來詩人不止要浪漫抒情,天生易感,還要是個博學家、史學家和動植物專家呀。」記得當時向陽先生笑瞇了眼,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詩人本應多識草木鳥獸之名,若只是模糊廣稱,或歷史人文一概不識,作品便不易深刻。」

這下小姪女又開始摩拳擦掌了:「我一定要寫出一首好詩參加比賽!讓後人像記得杜甫一樣記住我!」好大的口氣!只見她下一步翻出百科全書、台灣歷史和幾本童詩,認真研究起來。我的小詩人也許離大詩人還有好長一段路,但畢竟,她已上路了。 

95年攝影獎郭英豪作品:圓柏倒木與杜鵑(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本篇照片由農委會林務局提供95年攝影獎郭英豪作品:圓柏倒木與杜鵑(農委會林務局提供)

讀者投書: 環評審查中沒有面目的專家意見 --﹥

作者:王毓正(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台塑大煉鋼廠環評案,於10月1日環保署長裁示下,採「無記名表決」方式進行表決,投票結果以8票對6票通過另組小組審查提案,而非進入更嚴格的第二階段環評。之後因專家學者委員表示,投票前未清點在場人數,且投票後兩方票數都未達簽到人數一半(9票)質疑下,環保署長方裁示「擱置決議」。報載,該署綜計處長表示,儘管環評結論被裁示「擱置」並沒有前例,但須進一步蒐集資料、法規釐清投票爭議,在此之前並不代表投票結果不具法定效力。然而,本文以為決議程序是否瑕疵,重點應該是在於「無記名表決」。

筆者以為,自從第3屆國民大會因於1999年9月4日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憲法修正,而被大法官會以釋字499號解釋宣告,「其程序違背公開透明原則,為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所不許」之後,我國政府權力運作乃至於任何涉及公益之決議,皆已能遵守以下原則,「除對人之表決應採無記名投票外,對事之表決,以記名投票表示負責為原則」。

友人就讀之劍潭國民小學,其學生家長會議事規則準則當中,亦明確規定「表決案一律採先提名後表決,後提名先表決方式進行。對案採先提案先表決,後提案後表決方式進行。對人以無記名表決,對事以記名表決以示負責」,亦有類似規定。一度筆者以為,上至修憲,下至國小家長會議事,皆已能秉持程序透明,記名投票表決以示負責。

詎料,原來環保署的環評決議向來係不記名方式表決。儘管環署表示環評委員投票都有簽名以示負責,「只是彌封起來而已」、「這是為了保護個別環評委員的人身安全考慮」。然而被彌封的簽名,恐怕充其量僅是對環署內部負責吧!但是民主憲政秩序下之以示負責,應該是對人民負責,而非僅是對政府高層負責,否則恐怕不是以示負責,而僅是效忠。更進一步言,所謂的專家委員若不能以真面目對外捍衛之自己專業,恐怕與戴著面具而假借神明意旨之祭司間也失去了界限!

司法審判之良否攸關人民權利或生死甚鉅,因此制度上除了給予身份與待遇上之保障之外,亦要求承審法官必須於判決上顯名以示負責。攸關好山好水以及廣大人民生存條件的環評審查,其背後的權力運作,除了專家判斷與不記名表決,還有什麼!?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Fax:+886-2-23020101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 網編:彭郁娟
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環保署(1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