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07.10.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強力募集網站編輯志工!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
台灣生態學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推薦瀏覽
綠色陣線協會 
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環境維權行動遭打壓 福建省府整肅環保團體

反污染,福建屏南縣屏城鄉農民到鄉政府靜坐抗議。圖片來源:中國天網
【相關連結】
生態文明列入中共十七大報告
2003年閩最大污染案有結果 農民一審勝訴
90家跨國公司上環保「黑名單」 污染覆蓋全中國
印度:棉農自殺事件頻傳封鎖公路以示抗議
台灣:環境權入憲  有待深化內涵與廣化民意

北京當局宣誓的「生態文明」政策遭重大反挫!為迎接2008奧運,北京鼓勵民眾舉發環境污染事件,胡錦濤也承諾推動環保政策;但在此同時,福建民間環保團體「屏南綠色之家」在成功扳倒亞洲最大氯酸鉀生產基地、打贏污染求償官司後,卻遭省府當局整肅。

9月26日在福建「屏南綠色之家」的幫助下,居民對抗榕屏化工的環境維權訴訟案終於有了成果。福建屏南縣1721名村民在堅持10多年的環境維權公益訴訟中,獲得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污染損害賠償人民幣68萬餘元的金額。但是隨後「屏南綠色之家」即遭政府以非法結社為由,強迫解散的壓力,負責人張長建更是受到人身自由的限制。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老鷹與牠的朋友們
澤鵟

文字:郭志榮;攝影:陳忠峰、葉鎮中(公共電視記者)

每年10月,墾丁鷹季總是成為台灣生態界的盛事,數以萬計的鷹群,以及許多關心老鷹的人士,就像相互約定一般,一起齊聚到南方的天空下。在許多人合力保護下,這群過境老鷹受到嚴密保護,避免來自獵捕的傷害,不再是俗諺中「南路鷹,一萬死九千」的悲慘景象。

由於台灣位於過境猛禽的遷徙路線上,所以會有冬天到墾丁觀看鷹群南飛、春天到八卦山或觀音山觀看鷹群北返的賞鷹活動。墾丁地區位於台灣最南端,是南下過境猛禽齊聚之地,形成壯觀的鷹群場景,每到秋末冬初的9月、10月,總是吸引一群老鷹的朋友,像漂浪追鷹人,從島嶼各地前來守候。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彭郁娟
莫三比克的Anita Rosario和家人在贊比西河漲洪時被救起來。現在住在營地接受聯合國的食物救助。

 


今(2007)年10月16日在農糧組織總部羅馬所舉辦的世界糧食日中,坦尚尼亞總統基威特(Jakaya Mrisho Kikwete)指出:「世界上每天約有4萬名孩童死於營養不良或相關疾病。這些人都被剝奪了擁有糧食的權利,而他們也正是此次世界糧食日的主題。」 住房和商業開發導致農田減少、氣候變化導致的天災等,都是導致全世界的糧食產量低於消費的可能原因。而在這資本主義盛行、服務業高度密集的時代,農業的可能新出路為何?

【相關新聞】
2007年世界糧食日:糧食是基本人權
食品喊漲 全球關注解決之道 
FAO讚揚 有機農業饑荒救星
糧農組織:農業可在環保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餐桌上,與多樣性的稻米相遇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誰在使用淡水河?

作者:陳威志(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執行秘書)

誰在使用淡水河,不就是居住在河兩岸的市民嗎?對一般人而言,使用河川的方式就是休閒或遊憩,只要它不臭就好,但在繁華的台北市邊緣,我們忘了市民不是只有製造業或是服務業,在看紀錄片「河口人」之後,才知道直到現在台北市仍有人從事第一級產業─漁業,從前靠一條河可以養一家人,但如今淡水河污染嚴重,魚蝦銳減,讓漁民的生活越來越苦,他們不只要水不臭,還需要水質乾淨,不然魚蝦貝類無法生存。9月14日,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辦了「淡水河系污染整治論壇」,讓不同的民間意見能與公部門對談,希望能整合出多元而平等的淡水河污染整治願景… 精采內文

 
 
  行動參與:募集柬埔寨學校文具 

發起單位: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

募集時間:即日起至2007年10月31日止。

募集方式:請將二手文具整理成袋,於募集時間內郵寄或送至本協會。

福袋內容:一般學生文具用品,例如:鉛筆、橡皮擦、原子筆、立可白、尺、三角板、圓規、剪刀、膠水、刀片、蠟筆等,您可將二手文具平均分裝多袋,以方便本會發送,此外,亦歡迎您於袋內放置祝福小卡,鼓勵當地孩童向學(註:自動鉛筆較不建議捐贈,筆芯在當地價格較高、難以續用)

募集地點:知風草文教服務協會(10668台北市四維路186巷3號2樓)

洽詢方式:您可來電或上知風草網站查詢。

電話:(02)2755-1556~7 網址:www.fra.org.tw

備註:此次二手文具募集活動本會將開立捐物收據,請您註明姓名與住址,以利本會開立收據郵寄給您。倘若您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本會人員將盡速為您解答。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 +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彭郁娟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