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2.7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11/30~12/30全民e公投,2007十大環境新聞票選!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綠黨

台灣地球日

看守台灣協會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跨國油業掌控亞馬遜雨林  地球最後生態淨土將喪失

圖說:亞馬遜上游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圖片來源:Save America's Forests
【相關連結】

環保電影「失衡」 箭靶瞄準美國艾克索美孚石油

保護亞馬遜雨林免於石油開發 厄瓜多尋求國際社會補償

自家土地遭石油開採 秘魯原住民抗議

暖化、採油 阿拉斯加生物棲地受威脅

依賴化石燃料卻免付代價的時代結束了!

人類對石化能源的需求和耗用,不僅造成二氧化碳大量排放,衝擊地球氣候系統,更因石油開發與油管鋪設等工程與設施,直接衝擊到地球的原始生態,剝奪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環境,也讓弱勢的原住民族喪失家園。明日,全球80多個國家民間串連的抗暖化遊行 將熱鬧上街;但與此同時,在亞馬遜上游雨林人跡罕至的深處,一場對抗跨國石油集團 的生態、人權與原住民抗爭,正在無聲上演。

位於厄瓜多爾和秘魯邊境的亞馬遜上游盆地,地球上最原始、生態最豐富的雨林之一,也是許多離群索居原住民的家。目前這個盆地正面臨石油開發的急迫威脅,厄瓜多爾和秘魯政府最近在此區通過了3個新的重大石油開採計劃。光是秘魯的亞馬遜森林,已約有73%落入石油公司掌控,這塊地球最後原始雨林的未來,以及居住其中的原住民族,前景堪憂。 精采內文

 
 
  聰明綠生活:在大合作消費運動裡 學習自覺的小社員
合作社產品主張地產地銷,支持本土農業

作者:張雅雲(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主編)

我們的生活總少不了吃,諸如:早餐的奶茶加火腿蛋、午餐便利超商的微波便當、下午茶的咖啡加蛋糕、晚餐上館子的牛排套餐。一天下來我們真的吃了不少,但對於「食」這個主題的延伸,例如;我們到底吃進了什麼?吃下的食物是從哪來?是誰種植生產的?又食物要經多久的旅程才會到達我們手中呢?可曾費神思量呢!

經過三年在這團體中的浸淫學習,自己除了是工作人員,同時是出資股金、利用產品、參與活動的忠實社員。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主婦聯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合作社呀?」我會先簡單說「她,是一個把『吃』當一回事的合作社;她,是把『消費』當一回事的合作社。」不過,合作社的吃和消費雖圍繞著生活細節卻有著大大的學問,環境保護、社員健康、永續農業、勞動生產和甚至是民主社會的實踐均有關連,這些交錯面需要不斷反思提問、探究問題、直指核心。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彭郁娟
氣候變遷使得投資風險變大,造成投資者人心惶惶。照片來源: 維基百科

 


氣候變遷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潛藏商機?以Timberland為例,其生產的鞋子開始註明其碳排放量,以在行銷上和競爭品碑做市場區隔。雖然台灣並非京都議定書簽約國,在台廠商無法聲明其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資格。但仍可爭取自願減排方案(Voluntary Reduction Project, VCS),由公正客觀的第三者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聲名其自願排減的效益,未來在非京都議定書簽署國市場上進行交易。

【相關新聞】

碳揭露潛藏商機 企業齊呼環保宣言

沃爾瑪將採行碳揭露計畫

氣候變遷造成投資風險大 投資人齊籲企業揭露情報

中國發改委要求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管理

中國期望富國提供技術基金 向窮國轉移減排技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抗暖化-從心做起?或是形式上的作秀?
2007抗暖化大遊行義賣衣服

作者:張俊賢(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解說員)

日前朋友寄來8日抗暖化萬人大遊行的參與邀請,郵件中我們討論以什麼方式參加,可以減少碳排放量。但活動訊息上佔了大幅版面的「環保義賣包」的「義賣品組合」的實體商品,T-Shirt、購物袋、貼紙、明信片、頭帶,算是相當完整的商品開發,這些商品被冠上了「義賣品」的公益名稱,為籌募抗暖化基金而生,在消費的邏輯中名正言順。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或是換句話說,活動需要這些東西來加持或是「正名」嗎?這讓我相當不解!精采內文

 
  慢走樂活:慢走步道 樂活無礙
徐偉斌老師(左一)專注地指導行動不便的黃淑梅於拉拉山作畫,黃媽媽也在一旁陪伴著她。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簡淑慧攝

作者:高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專家說法1•伍元和(古道專家):路有大有小,但只要在裡面找到一個故事,就會越來越能領略不同的步道風情,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一條這樣令你感動和喜愛的步道。

專家說法2•徐偉斌(生態畫家):繪畫是不受肢體不便影響的,反而你在大自然中放慢腳步,更可能看到別人「來不及」看到的細微處。原本的「不足」,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精采內文

 
  生態工程:人工濕地的工程插曲——搶救圓蚌

作者:葉再富(關渡自然公園環境部組長)

自然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及義工下水搶救棲地魚蚌類;圖片提供:葉再富

2006年2月,關渡自然公園永續經營區(稻田區)正進行人工濕地工程後續的試水階段,但是最末端的終沉池因為淤積的關係,需要抽水清淤,所以廠商在2月10日開始抽水。過程中發現池中棲息了許多水生生物!除了外來種的吳郭魚、大肚魚、琵琶鼠、泰國鱧魚、日本鯽、鯉魚、土虱、福壽螺等,原生生物發現有白鱎、羅漢魚、圓蚌、石田螺、長額米蝦等,其中白鱎、羅漢魚及圓蚌的發現最令 人驚喜。為了牠們,我們在水位低時展開了怪手清淤前的搶救行動。  精采內文

 
 
  入侵原始亞馬遜上游 石油公司開採計畫通過
摘譯自2007年12月4日ENS美國,華府報導;朱以方編譯;蔡麗伶審校
 
地球上最原始、生態最豐富的雨林之一就是位於厄瓜多爾和秘魯邊境的亞馬遜上游盆地。華盛頓的一個保育組織表示,這個盆地正面臨石油開發的急迫威脅。該保育組織與南美洲的保育團體有緊密的關係。這個盆地屬於納帕潮溼森林生態系,它的隱密偏遠地區遺世獨立,是許多選擇離群索居原住民的家。

然而,厄瓜多爾和秘魯政府在這個地區才剛通過了3個新的重大石油開採計劃。

芬納(Matt Finer)博士是華盛頓特區非營利組織「拯救美洲森林」的生態學家,他指出,「有3個石油公司即將在地球上生態最豐富的熱點開始運作。」芬納曾經待在偏遠的亞馬遜鄉村好幾年,而且他的研究也還在持續進行。

亞馬遜森林中一種瀕危靈長類。圖片來源:Reserva Communal Tamshiyacu-Tahuayo, 雨林保護基金會秘魯政府剛通過了屬於美國公司巴瑞特資源(Barrett Resource)的第67區,和屬於西班牙公司瑞普索(Repsol)的第39區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

厄瓜多爾最近則核發給巴西國有石油公司佩特巴拉(Petrobras)環境執照,允許它在位於葉蘇尼(Yasuní)國家公園第31區鑽勘石油。而葉蘇尼國家公園是一個完全沒有道路的地區,庇護著一些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種。

這3個區塊都位於納帕潮溼森林的核心地帶。除此之外,秘魯政府才又與跨國石油公司簽定了8個合約。

根據「拯救美洲森林」的分析顯示,現在位於秘魯的亞馬遜森林有50個區域已經與跨國石油公司完成簽約,而至少有另外13個區域正在洽談中。

芬納警告:「秘魯的亞馬遜森林大約有73%的面積,相當於加州與緬因州合起來的大小,這些森林已經或即將落入石油公司的手中。比起2004年的13%,已快速成長。」

除了關切這個區域另人讚嘆的生物多樣性之外,這些新的計劃也對秘魯脆弱的原住民帶來威脅。

數個月來,原住民、環保和人權團體已持續抗議,在67和39區的這些計畫,佔據了數個自願離群獨居原住民族群的土地。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聰明綠生活: 在大合作消費運動裡 學習自覺的小社員
作者:張雅雲(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主編)
 
認識共同購買及合作社的入門書我們的生活總少不了吃,諸如:早餐的奶茶加火腿蛋、午餐便利超商的微波便當、下午茶的咖啡加蛋糕、晚餐上館子的牛排套餐。一天下來我們真的吃了不少,但對於「食」這個主題的延伸,例如;我們到底吃進了什麼?吃下的食物是從哪來?是誰種植生產的?又食物要經多久的旅程才會到達我們手中呢?可曾費神思量呢!

從消費者到生活者

曾經的我也是如此,對於吃這事根本鮮少思考,對於購物消費雖不至於狂熱,但搶便宜的百貨週年慶加減報到。這種「Just Eating」、「Just Shopping」的不假思索,伴我渡過好多春夏秋冬。

直到寫論文時,在眾多的閱讀資料中有本書是《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是這本書開啟了自己對「共同購買」的初步認識,知道日本有生活俱樂部生協從329瓶牛奶開始,而展開了生活者運動;而台灣則是一群主婦從買米買萄葡到創造出以女性為主的合作運動事業。當時感受最深刻的是,女性在自己熟悉的場域裡找到翻轉的力量和實踐的舞台,也對「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有了一點點認識。

或許想法相近的人可能有差不多的磁場和波長吧!二○○四年十月我也成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一員。剛換工作時朋友問起「在哪工作?」自己回答「主婦聯盟合作社。」會有朋友再問「是那個賣衣服的主婦商場嗎?」也有人會說「主婦聯盟呀!就是常上街頭抗議的團體嘛!」看來大家還真是不清楚「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是什麼團體呀!

從共同購買到消費合作社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與「主婦聯盟保護基金會」這兩個團體不一樣嗎?沒錯,這確實是兩個獨立的組織,但在發展歷程上確時實是有關係淵源。合作社的前身是從1992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的消費品質委員會開始,歷經潭墘社區合作社、理貨勞動合作社、生活者公司、綠主張公司,到2001年才成立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1990年代是台灣民間草根蓬勃發展的時期,不論是環保運動、消費者運動或是社區營造在此時期也有匯集交流。希望跳脫消費者保護運動總是在只能在傷害造成後才求償的消極思維,希望更積極追溯源頭來保護環境,產生介入生產、消費到廢棄處理的行動,類似的想法開始有人提出。

1992年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以消費品質委員會為基礎,開始拜訪日本生活俱樂部生協,陸續翻譯《我是生活者》、《從329瓶牛奶開始─新社會運動25年》等書,為共同購買籌劃準備。借用日本大戰後的消費者自主運動,一群主婦以「共同購買」號召「消費者力量」,共同尋找品質純正、價格合理的生活必需品。主張以集結的消費力來改變社會及環境;消費是手段,豐富多樣生活才是目的;此外,生產和消費不再是斷裂的兩端,是透過共同購買建立信任,創造生產和消費共同提攜合作的可能。

一路走來「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雖然歷經不同組織的轉折變革,但始終是以「共同購買」貫穿其中。穩固的共同購買運動後來也以消費合作社的形貌來延伸,是呼應回歸非營利、消費者自主、永續經營的初衷,也宣誓著對扶持弱勢和地區社會的關懷,致力創造一個符合環境正義、社會公平的另類市場機制。

個人、家庭 就是實踐的場域

開發再生衛生紙,是合作社力行環保的表現自己也曾經經歷不知道該如何把主婦聯盟合作社說清楚、講明白,因採訪工作不斷接觸農友和生產者,慢慢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員的幸福、農友生產者的辛苦及堅持,以及每項產品的得來不易。當自己已是認同合作社理念的社員時,當然就要忠實利用合作社的產品。

不過從開始購買合作社產品,到進階要說服家人也認同時,這又是一大段的溝通歷程。例如:反對家人購買強調去汙力強的市售洗潔劑,改選合作社的蘇打粉加米醋?不買麵包店現做的新鮮麵包,而選擇合作社扶持身心障礙朋友製作的冷凍麵包?這當中的為什麼,一定要說出個所以然,家人才會接受,不能只是用「因為這是合作社的產品」來回應,而且要一再重覆提醒,慢慢家人才會有接納的共識,否則就成了家人口中的環保激進份子,被調侃說「是信了主婦聯盟激進教」。     

價值與價格的生活學

其實被說是「信了主婦聯盟教」的社員,往往是在自己生活中有更深層的領悟和實踐。有社員是親自挖了一畦田整地種菜後,遇到寒害菜苗被凍傷,遇到颱風辛勤栽種的蔬菜被風收後,真正感受一把菜三十五元真的不貴,也深刻體會到農友看天吃飯的心情。從此以後,不會在颱風天後抱怨菜醜或擔心缺菜,而是也會反過頭問「農友那邊的狀況還好嗎?」

也有社員覺得合作社的雞又油又貴,有實驗精神的她自己動手養雞,從一對公雞母雞,到有了一窩蛋,到孵出九隻小雞,小雞再到可吃的雞,這過程所花的時間、精力和飼料錢一切加起來後,她說「親自養雞後,才發現養雞不容易、養雞學問大,而合作社的雞真的不貴。」

合作社照顧弱勢,開創婦女就業機會 經過三年在這團體中的浸淫學習,自己除了是工作人員,同時是出資股金、利用產品、參與活動的忠實社員。現在如果有人問我「主婦聯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合作社呀?」我會先簡單說「她,是一個把『吃』當一回事的合作社;她,是把『消費』當一回事的合作社。」不過,合作社的吃和消費雖圍繞著生活細節卻有著大大的學問,環境保護、社員健康、永續農業、勞動生產和甚至是民主社會的實踐均有關連,這些交錯面需要不斷反思提問、探究問題、直指核心。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張起一個「生活」、「消費」、「合作」的無限可能的向度,只要你加入必可在此找到屬於你的實踐立足點。  

【相關資訊】

認識共同購買及合作社的入門書

《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                                     

作者:賴青松

出版:遠流

《從329瓶牛奶開始─新社會運動25年》

作者:岩根邦雄

譯者:生活者日語讀書會

出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入社說明會

合作社是社員合作成立的「生活共同體」,以生活者的角度去關心自己、環境及生產的勞動者。12月起全省各站所將有多場入社說明會,不論是是想加入者,或對合作社有興趣,歡迎參加,充分了解合作社理念後再入社。場次請上網查詢

農業講座公告

農夫、農村、農業,餵養了人類,但感覺三農卻離離我們很遙遠。

現代人如果也想接近農業、重返農耕,有些什麼樣的機會和實踐路徑呢?

在印度也有知識分子投入,開展出影響印度甚至全球的種子保育運動。

看看台灣經驗,也認識他山之岩,歡迎加入我們貼近農業的行列。

半農半X的生活∼從青芽兒、溪底遙,談重返農地的實踐

講師:舒詩偉(青芽兒主編)

馮小非(溪底遙學習農園召集人)

時間:12/11(二)14:00—16:00

地點:三重總社(三重市重新路五路408巷18號)

報名電話:02-2999-6122#123或124(月刊編輯室)

咦!種籽有銀行∼認識印度的自由種子運動

講師:黃淑德(主婦聯盟合作社理事)

時間:12/18(二)14:00—16:00

地點:士林好所在(士林區福志路38號)

報名電話:02-2999-6122#123(月刊編輯室)或2832-9556(士林好所在)

Top

 
 
  碳揭露潛藏商機 企業齊呼環保宣言
本報2007年12月7日台北訊,彭郁娟報導
 
氣候變遷不僅是環保議題,更潛藏商機?以Timberland為例,其生產的鞋子開始註明其碳排放量,以在行銷上和競爭品碑做市場區隔。這就是所謂的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簡稱CDP)而日前由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所主辦的「競爭優勢與碳揭露」座談,特別介紹了「氣候風險與碳機會」及「溫室氣體查證」。並在企業永續發展高峰論壇中,由台灣中油、中華電信、台積電等13家該協會會員企業,共同響應由永豐餘發起的「環保168宣言」,承諾未來將發揮企業環保、利他、永續的經營理念。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茂雄表示:「我們一定要朝低碳、低污染、高回收及資源循環使用的方向發展,才可以更確保持續的競爭力與未來的商機。例如歐洲許多國家都已經考慮對來自不承諾溫室氣體減量的國家之商品課徵碳稅;WTO也即將就環境商品的關稅降低或去除進行談判;供應鏈中的核心買家也將開始要求供應商揭露環境績效資訊與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Wal-Mart與Dell電腦等,這些對企業而言都是很直接的衝擊,我們一定要及早因應。」

雖然台灣並非京都議定書簽約國,在台廠商無法聲明其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的資格。但非京都議定書國仍可爭取自願減排方案(Voluntary Reduction Project, VCS)──由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世界企業永續發展協會(WBCSD)和World Economic Forum Global Greenhouse Register於今(2007)年11月19日於共同制定的作業標準。由公正客觀的第三者進行溫室氣體盤查,以聲名其自願排減的效益,未來在非京都議定書簽署國市場上進行交易。

VCS的查證可幫助企業逐年評估其溫室氣體方案減量積效,並可由查證中發現的事項,作為後續管理改進的依據。此外,待國內溫室氣體減量法實施後,可向指定資訊平台登錄及申報,以因應日後排放量核配及交易。目前國內的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推動VCS的教育訓練,2007年12/24-25將於新竹、2008年3月、11月將於台北各有訓練場次。

回應全球對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視,永豐餘集團率先以「環保168宣言」引領企業響應。其承諾在「一」年內,針對企業的「六」大社會責任,以「八」項實際行動來落實,以確實發揮企業環保、利他、永續的經營理念。六大社會責任為:綠色採購、節能減廢、造林護林、綠化教育、資源再生、公益行動;八項實際行動含:閱讀起步走、推動環保標章之採用、推動節能減廢、全員參與造林護林、深耕校園綠化教育、長期培養學童創意能力、書香耶誕捐書活動、長期贊助培養紙藝創作。

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經理莫冬立表示,不同產業應就其特性提出相對應的企業社會責任覆行方案。而永續發展協會將持續扮演教育宣導的角色,碳揭露計畫(CDP)、自願減排方案(VCS)仍會是明年的推廣重點,並舉辦實務交流座談會,促進國內企業落實低碳相關實務的社會責任。

延伸閱讀

New Carbon Standard Brings Integrity and Transparency to Carbon Offsets

New Carbon Standard Guarantees Environmental Integrity and Transparency for Global Offset Market

全球性企業推動環保,要求供應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Top

 
 
  沃爾瑪將採行碳揭露計畫
摘錄自2007年9月25日工商時報報導
 
全球第一大零售商沃爾瑪為響應環保和壓低成本,將要求供貨商呈報其能源消耗資料,沃爾瑪將據以得出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倘若沃爾瑪將來真的全面推行此一措施,這會是史上要求企業揭露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大規模行動。

沃爾瑪將採行環保組織「碳揭露計畫(CDP)」的方法,把廠商的能源消耗資料轉成溫室氣體排放量數據。雖然沃爾瑪尚未表示將依據數據採取何種舉動,但沃爾瑪未來可能依據數據進行比對,在同類廠商中選出最具能源效率者和最欠缺能源效率者,這或許會影響沃爾瑪往後選擇供貨商的決定。

沃爾瑪曾表示,希望在3年內讓該公司的包裝浪費減少25%、在10年內將其卡車車隊的燃油效率提高1倍、最後確實達成沃爾瑪全面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而包裝減量牽涉到廠商要有所改變。

另一方面,投資人可依據溫室氣體排放數據來判斷哪些公司所承受的氣候變化風險最大,這些數據對於有意規範溫室氣體的政府們來說也具有意義,對環保人士而言,有了這些資料,在催促企業更加環保的行動上,著力點會更大。  

Top

 
 
  氣候變遷造成投資風險大 投資人齊籲企業揭露情報
摘譯自2007年1月31日ENS美國,紐約報導;丁秋仁編譯;蔡麗伶審校
 
一個由資金總額超過41兆美元的機構投資人團體,31日呼籲全球2400家大型企業,透露公司在面對氣候變遷下投資風險與機會的相關情報。參與「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簡稱CDP)的投資人表示,一旦CDP充分取得企業的公開資訊,便可作為一套全球標準的檢驗機制,同時企業亦可藉此向投資人回報其溫室氣體排放情形。

然而,31日在美國波士頓所公布的調查報告中,針對標準普爾500大企業所進行的2006年CDP問卷分析顯示,超過半數的公司並未落實向投資者公布氣候變化的潛在風險。許多美國企業迄今仍十分輕估氣候變化對營運的衝擊。所有的企業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據實揭露投資風險及永續經營之報告。康乃狄克州財政部副部長里夫金(Howard Rifkin)指出,此報告將說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採取具體行動,將氣候風險納入企業財報核心標準的其中一項,並讓標準普爾500大企業引以為鑑。

CDP專案中,含括了全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情形,並且著眼於管理與減少排放。企業所回覆的資訊最後將統整於區域及產業報告之中,同時參與專案的機構投資人,以及呈報的企業亦將收到CDP報告。

全文及圖片詳見 ENS報導

Top

 
 
  中國發改委要求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管理
摘錄自2007年12月5日新華社、路透社上海報導
 
針對中國眾多中小企業發展粗放、能效低和污染重等問題,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強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管理,對不按期淘汰的企業要依法責令其停產或予以關閉,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依法停止供電。

新華社報導,中國中小企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當前發展總體素質不高,在一些規模經濟要求較高的資源型產業,中小企業數量多、規模小,工藝水平落後。

發改委要求,各地應按法規淘汰中小企業中的落後技術、工藝和裝備,提高節能環保市場準入門檻,關注落後產能轉移趨向,制止落後裝備設施外流,防止以招商引資、產業轉移等形式新增落後生產能力。希望中小企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單位工業增加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安全生產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Top

 
 
  中國期望富國提供技術基金 向窮國轉移減排技術
摘錄自2007年12月5日路透社北京報導
 
中國希望富裕的經濟大國支持一項在窮國加快推廣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基金。中國試圖說服參加全球氣候變暖談判的代表,責任核心屬於西方國家。為了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部分富國已表示,新的協議必須為所有排放大國定出額度限制。

中國要求富國在技術以及大幅增加資金方面作出明確承諾,該基金用於抗擊由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乾旱、洪水及海平面上升。

北京師範大學胡濤(音譯)表示「真正的障礙是美國,中國肯定是所有解決方案的參與者之一。但必須是在發達國家努力減排,並幫助我們減排之後,我們才會有回應。」中國稱,全球變暖是由於富國長期以來的污染造成的,因而要求中國接受減排額度是不公平的。

中國高層氣候變化問題決策者高廣生上周向路透社表示,由於外國政客和公司擔心知識產權失竊、失去利益和敏感技術等問題,中國希望獲取清潔能源裝置的希望遭到阻礙。北京大學氣候變化談判方面的專家張海濱表示,資金支持可以促成聯合研究項目,幫助發展中國家研制自有節能設備。

Top

 
  論壇:抗暖化-從心做起?或是形式上的作秀?
作者:張俊賢(荒野保護協會台北總會解說員)
 
日前朋友寄來8日抗暖化萬人大遊行的參與邀請,郵件中我們討論以什麼方式參加,可以減少碳排放量。但活動訊息上佔了大幅版面的「環保義賣包」的「義賣品組合」的實體商品,T-Shirt、購物袋、貼紙、明信片、頭帶,算是相當完整的商品開發,這些商品被冠上了「義賣品」的公益名稱,為籌募抗暖化基金而生,在消費的邏輯中名正言順。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這些東西嗎?或是換句話說,活動需要這些東西來加持或是「正名」嗎?這讓我相當不解!

再生資源就不會製造污染嗎?

為了解開這疑惑,我主動詢問荒野保護協會承辦活動的專員,得到「曾經試著阻止,但是來不及」的答案後,不死心地又打電話詢問其他主辦單位(註),製作這麼多「義賣品」的用意,得到的回答是「我們都是用再生紙跟再生資源製作這些東西」,似乎,他們認為已經用正確的方式做對的事了。試想,如果連主辦單位的內部工作人員對於暖化的議題尚且如此一知半解,我們怎能期待抗暖化的整體行動有多大的效果。

辦活動我們能夠用怎樣的方式?

詢問過程中,主辦單位人員竟然反問我「若不做這些東西,要怎麼辦活動?你們的活動是怎麼辦的?」我之所以說竟然,是因為這本來就是主辦單位該去思考的問題。我思考,在終日選舉的台灣島,大家是否已經麻木的認為,辦活動一定要有旗幟、印刷品、綁頭帶或是穿著顏色相同衣服以表示團體的認同或理念的凝聚?

活動的舉辦方式,當然考驗著已經過度消費地球資源的人類,如果還是依循方便省事卻消耗能源的方式來召集活動,那豈不是一場矛盾著玩弄著「抗暖化救地球」的遊行活動?

註:
從2005年12月8日開始,全球各地配合氣候變遷會議,同步舉辦抗暖化遊行的行動。由千里步道籌設中心、主婦聯盟、台灣生態學會等發起響應,台灣環保聯盟、台灣綠黨、台灣環境行動網、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自然步道協會、荒野保護協會,將於今年12月8日在台北發動抗暖化萬人大遊行。現場同時販售抗暖化環保包義賣活動。

 

本文同步刊於作者部落格:果醬先生-Jason's RF world

Top

  慢走樂活: 慢走步道 樂活無礙
作者:高羚(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樂活觀點•專家說法】

洛桑(生態攝影家、自然寫作作家)專家說法1•伍元和(古道專家):路有大有小,但只要在裡面找到一個故事,就會越來越能領略不同的步道風情,相信每個人都能找到一條這樣令你感動和喜愛的步道。

專家說法2•徐偉斌(生態畫家):繪畫是不受肢體不便影響的,反而你在大自然中放慢腳步,更可能看到別人「來不及」看到的細微處。原本的「不足」,反而成為一種優勢。

專家說法3•洛桑(生態攝影家、自然寫作者):大自然是人類心靈的原鄉,在森林裡走過一趟,會在生命裡留下非常特別的痕跡,慢慢內化成自己生命情調的一部分。

專家說法4•吳海獅(自然體驗專家):一般人習慣於「看到」自己所喜歡和習慣的東西。透過大自然中的體驗活動,可引領大家以不同角度與不同感官來探索、了解這個世界。

一個秋陽暖照的週六,小姪女和我隨著一群「特殊人士」來到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當中有視障者,有行動不便的人,也有因唐氏症而影響智能表現者。大家難得走出家門,走入山林,要在多位專家陪同下,來一趟特別的步道體驗旅行。

「肢障者如何走入山林?視障者如何看到大自然的美麗?唐氏症寶寶足以體會萬物有情的感動嗎?」小姪女和我在未出發前心中不禁有此疑問。然而同行的還有古道專家伍元和、作家吳音寧、自然體驗專家吳海獅、攝影家及生態觀察家洛桑、生態畫家徐偉斌,在這些肚子裡有挖不盡的古道及自然故事的老師們帶領下,不僅身心障礙朋友大開眼界,我與小姪女更是從彼此互動中,獲得滿滿的感動與收穫。

小姪女和我陪著生態畫家徐偉斌、拄著柺杖的淑梅,慢慢走到神木區寫生。親近山林對行動不便的淑梅而言向來是個不可企及的夢,即使對崎嶇不平的步道有些陌生和不安,一路上她仍然綻放熱情和開放的笑容,聽著徐老師建議,發揮「慢走」的特質,用不同角度觀察自然,注意到不同的光線變化、各種植物的造型之美。反倒是像小猴子跳來竄去的小姪女,老是被老師提醒要放慢腳步,「在大自然中放慢腳步,才能看到別人『來不及』看到的細微處。」他更引導我們如何靜靜觀察一棵樹,用心捕捉各個細部,再從紙面上勾勒出具體形象。

「哇!畫得好精致!你真的是第一次畫圖嗎?」小姪女看到淑梅的素描,好奇的瞪大眼,讓淑梅及媽媽都笑了起來。淑梅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可以畫圖!好有趣!原本擔心走不動拖累大家,但以後我決定能走的就去走,走不動了,定點也可以看到很多不一樣的東西。是老師開啟了我另外一個眼界,以後我又多了一項可以學習的功課了!」她進一步分享心得:「我發現畫了圖,會幫助自己觀察得更仔細,葉子、花、果實……長什麼樣子,畫過後再也不會忘記了!」

徐偉斌(生態畫家)徐老師也提出自己多年來生態繪圖經驗:「建議大家不妨養成塗塗寫寫的習慣。以畫圖來記錄自然,有著別於文字所無法達到的效果;有時文字很難傳達的意象,只要一幅畫面便可生動而具體的表現出當下的情境。在書寫步道悠遊筆記時,隨手加上圖象說明,日後的回憶將會更鮮明!」

一會兒小姪女和我遇上攝影家洛桑和唐寶寶晉嘉。善於以影像和文字記錄自然、打動人心的洛桑老師,從一開始就和晉嘉變成「麻吉」,跟晉嘉邊玩邊聊天,教他使用簡單的數位相機,並引導他去捕捉自己有感覺的畫面。台灣八角金盤、通脫木、蕨類,甚至拉拉山雲霧和彩霞餘輝中的落日,都映入了晉嘉的眼中、心中,也框進了相機裡,留下永恆的回憶。晉嘉興致勃勃的對小姪女秀著自己的作品,洛桑老師在一旁跟我說明:「晉嘉對美很有感覺,我只是先幫他做一點信心建立的工作。唐寶寶其實有點像阿甘,天生對事物非常執著,只要引發了他的動機,就會專注的學習。」

一般人對唐寶寶的印象是體弱、智力不佳,但晉嘉展現了常人所不能及的毅力和學習熱情,早已鍛鍊成游泳高手的他,當著洛桑和大家的面,興奮的宣布:「學習的過程好快樂!除了游泳,我以後還要學數位攝影!」

「姑姑,我很佩服淑梅姐姐和晉嘉耶,他們很少出遠門到郊外來,卻一點都沒有膽怯,反而開心的體驗和學習!」小姪女收拾起這趟跟我工作來「插花」的遊玩心態,表情轉為認真。「是呀,大自然就是有這種魔力,能讓人敞開心胸,發現不同的體驗和收獲!」我也分享自己的觀察:「當然,總是在他們身邊的陪伴者,和專家們的引導,也是功不可沒呀!」

伍元和(古道專家)「是呀是呀,老師們都好厲害,像伍元和老師沿路講解古道歷史和古蹟,讓我們更深入了解步道的傳說和故事,好有趣!」小姪女眼睛閃動著,展現對於學識淵博的人熱切崇拜,這回看她正沉浸在發現日據時代一只麒麟啤酒空瓶的興奮當中。

這時見到吳海獅老師手裡提著大包小包,帶著幾位視障朋友走過我倆面前。這些東西是吳老師用來讓大家學習體驗自然的道具。像是以一根繩子,高高低低繫住各個地物,教眾人蒙住雙眼,僅靠摸索繩子前進,體驗除卻日常慣賴的視覺後,如何僅以觸覺並重新調整身體的重心,安然跨過各種地形。或是分組競賽,要大家在四周環境中,找出菜瓜布、綿布、鋁箔紙等人類慣用物品的模擬替代品。在分組競賽壓力中,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四處張望觀察各種自然物。

「姑姑,我們好像名偵探柯南哦!」小姪女興奮的跑東跑西,跟視障組分工合作,一遇有「可疑物」,立即報告視障朋友,通過他們靈巧的手感判斷:像塑膠片的是枯木桿還是枯竹片?像魔鬼粘的是咸豐草的果實嗎?哪一種葉子摸起來更像柔軟的布料一般?成績揭曉,果然視障組憑著過人的觸感,奪得第一!

吳海獅(自然體驗專家)吳老師分享自己設計這些體驗活動的目的:「藉著不同的活動,可引領不論是正常的朋友或身障的朋友,以不同的角度與不同的感官來探索、了解這個世界。這些活動淺層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感官訓練,深層則為打開心靈的一扇窗,因為所有的感官最後都要歸到心靈,藉以沉澱體驗或挖掘更深刻的思考。」

果然沒錯,在吳老師的引導下,視力完全喪失的燦煌,居然可以從石頭落下的時間,算出所站的橋面到河面之間的距離;也能透過吳老師的口頭描述,準確無誤的以手勢畫出四周的山勢地形!「我的心中出現了一幅地圖!」燦煌興奮的說道:「雖然我眼睛不好,但用手、用心去摸索,用耳朵去聽,會湧現好多感覺,再加上旁人幫我敘述,讓我建立出心靈地圖輪廓。」

小姪女和我忍不住讚嘆:「行動不便的可以走入山林,唐氏症寶寶感受得到萬物有情,視障者也能看到大自然的美麗!」

吳老師以20年帶領體驗活動的經驗,說明走入自然,可能只是前半段的工夫,後半段若能將在自然中學習、感受到的心得與感想,在腦袋中重新整理消化、沉澱,將會有更深刻的體會與感動。「新詩、攝影、繪畫都可以鼓勵大家記錄下自己在自然中的足跡,或在大自然中尋找創意的元素,將自己探索自然與生命的真善美與大家分享,好影響更多人認識並愛護大自然!」活動接近尾聲,這次活動的主辦單位農委會林務局森林育樂組組長林澔貞也不忘提醒大家「慢走更樂活」系列活動,正在廣徵「步道達人」作品,鼓勵民眾從步道自然體驗中發揮創造力,參與「創意新詩」、「創意繪本」及「遊程規劃」比賽,大人小孩皆可參加,也歡迎身心障礙朋友一起來發揮創意喔!

「哇!我也有參加比賽喔!」原本只是來插花的小姪女興致高昂,「不過,也許我會遇到勁敵──晉嘉或淑梅姐姐吧,他們拍照和畫圖很棒耶!」還未出師就先洩氣了?我的小天才,加油吧!

本篇文章同步刊登於農委會林務局「全國步道導覽網」網站

Top

  生態工程: 人工濕地的工程插曲——搶救圓蚌
作者:葉再富(關渡自然公園環境部組長)

2006年2月,關渡自然公園永續經營區(稻田區)正進行人工濕地工程後續的試水階段,但是最末端的終沉池因為淤積的關係,需要抽水清淤,所以廠商在2月10日開始抽水。過程中發現池中棲息了許多水生生物!除了外來種的吳郭魚、大肚魚、琵琶鼠、泰國鱧魚、日本鯽、鯉魚、土虱、福壽螺等,原生生物發現有白鱎、羅漢魚、圓蚌、石田螺、長額米蝦等,其中白鱎、羅漢魚及圓蚌的發現最令人驚喜。為了牠們,我們在水位低時展開了怪手清淤前的搶救行動。

撈回的白鱎數量約有60條,長額米蝦有上百隻,羅漢魚只發現一條魚屍,但是潛藏在土裡的圓蚌就比較麻煩,得在爛泥中連摸帶挖才行。在大約1公頃的泥灘中找圓蚌,有點像大海撈針,所以就趁連日降雨,抽水不及無法開始清淤的情況下,趁自然公園週一休園日,邀約管理處工作人員及義工下去摸蚌。

對沒穿過沼澤衣的人來說,這幾天的氣候是很舒適的,不過踩在及膝的爛泥中,雙腳不能動彈時,光是要把腳拔起來就夠累人了,還得仔細搜索泥巴中的蛛絲馬跡,深怕錯過任何一顆躲在泥裡的圓蚌。因為只要還有沒被發現的,一經怪手翻攪清淤,這些圓蚌被厚土一蓋,就只剩死亡一途了。

就因為如此,在大家手腳並用,又跪又爬的努力下,成果比想像中好:2月18日第1次下去抓魚兼摸蚌,只花了20分鐘摸到30多顆;2月20日第2次超過400顆;2月27日也有201顆。最大的長18公分,最小的2.3公分,其他多介於18~15公分。另外還摸到幾顆4~5公分大的蜆(蛤蜊)和石田螺。

可是,魚類會隨溝渠進出是正常,10公分的圓蚌可能已經存活了10年,淡水生態塘是2004年才挖掘的,那這些圓蚌是哪來的?在討論後得到的結論:圓蚌可能是2004年和2005年颱風季由八仙圳的渠道漂流而下。現今關渡平原還有許多水稻田在耕作,包括大度路以南關渡自然公園東界的下八仙,除水稻外,也有蓮藕田及一些埤塘存在。這些埤塘窪地、水田,皆由八仙圳的大小渠道串聯,成為動植物流通擴散的通道。圓蚌則是在暴雨大水中藉機漂流,因緣際會下來到了關渡自然公園。如此看來,在台北盆地開發密度最低的關渡平原裡,依然保存了許多水生生物。

雖然自然公園的範圍裡發現白鱎、羅漢魚和圓蚌這些在關渡平原已經為數不多的生物,但是有些隱憂將會對這塊平原產生極大的影響!首先是大度路旁的廢土回收場——雖然是屬於資源回收的環保事業,但是需要空間土地放置土石,所以不斷租用或購買場區周邊的土地,做為土方堆置場。

這些廢土回收場的位置就在下八仙,自然公園的東邊。此地多為私有地,尤其有許多是窪地埤塘,土方將會填平這些水生生物的棲身地;另一個隱憂是關渡平原的開發案——投芝公路(北投忠義到三芝)的興建及相串聯的引道,大度路以南景觀公園及運動公園的設置,北投士林科技園區計畫等,種種開發案也直接間接影響到這些生物的棲息地;之後就是關渡平原水田的存在問題——絕大多數的地主已不再耕作,而是無償承租給別人耕作,加上耕作的農民大多年事已高,加上開發案下的農地買賣一直在進行,這裡的水田能再存在多久?

這些隱憂和發現圓蚌等原生的水生生物,突顯了關渡自然公園這類範圍不大,但是具有可以人為操作改善的彈性空間的公有地或私有地,比較起幾乎無法人為施作調整的保護區、保留區,這類型的土地將有更大的存在意義。

那些被搶救起來的魚蝦及圓蚌,都放進自然公園的月池,做為種源保留及移地復育,當人工濕地的水文及植物狀況穩定後,會再將這些原生物種重新移回。遙想10年、20年後,關渡自然公園或許會是再開發後的關渡平原中,原生的水生生物最後且唯一的棲息地!

圓蚌Anodonta woodiana (Lea),屬軟體動物雙殼綱蚌科,又叫無齒蚌、田貝。貝殼卵圓形而後端較突出,老熟個體殼表黑色或深褐色而有細生長線,殼內面有珍珠光澤,會產珍珠,一般殼長可達15公分以上。過濾水中藻類、浮游生物等有機物為食。會與台灣石鮒、高體鰟鮍(牛屎鯽)等共生。台灣全島皆有分布,棲息在河川緩流處、淡水埤塘、水田、溝渠等。曾極為普遍,因開發、棲地消失及污染等原因,已然稀有。
 

※本文轉載自生態工程入口網,本文為2006年大自然小感動散文組佳作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彭郁娟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