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論點還蠻贊同的,提到了都市更新和必須考慮會不會造成暖化。
【評論連結】 抗暖化 都市規劃要扮演更積極角色
【評論連結】 2007台灣回顧:國內創舉 國道為紫斑蝶讓道
美參議委員會為全球暖化法案舉行長達9小時的聽證會。圖片來源:EPW
美等先進國家態度游移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協議恐停滯
綠色供應鍊平台SOP 兼顧減碳與扶貧
飛航排放污染嚴重 各界敦促美環保署設限管制
海洋生態基礎崩壞中 氣候變遷會議呼籲保護珊瑚礁
巴里島路線圖:通往一個約束性框架
巴里島氣候變遷會議正在進行閉門磋商,準備草擬《京都議定書》2008-2012第一承諾期以後的減量方案。美國方面對強制性減量仍是相應不理,更影響了日本、加拿大等先進國家態度游移。學者表示 ,國際上希望把美國拉入強制減量對象的成功機會,明顯不大。然而在美國國內,美參議委員會上週以11比8票,通過了一項全球暖化法案,呼籲在205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大約70%。
長期以來,布希政府都拒絕做出任何在溫室氣體排放上的限制,相形之下,此項法案的實施可以說是與其施政方針完全抵觸。美國共和黨員認為該法案將對美國經濟造成不良傷害,不僅會增加能源價格,且對於全球所關切的全球溫室氣體上升的議題助益不大。精彩內文
作者:林芳儀(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漁業暨野生動物研究所博士生)
科技的發達讓漁業邁向了新的里程,捕魚不再是駕著三兩小船在近海域作業,而是配備著精密導航系統的動力船隊,在汪洋大海裡展開系統式的圍捕;綿延數海浬的延繩垂掛著餌料引誘著肉質鮮美的鮪魚上鈎,但卻也往往吸引海鳥和鯊魚前來誤入陷阱;而捕蝦漁船在海裡灑下天羅地網,除了蝦子以外,也不具選擇性地將其他物種一網打盡,並且造成誤闖漁網的海龜與海豚溺斃死亡。精彩內文
昨天(12月10日)是國際人權日,台灣人權景美園區揭幕,樂生保留自救會與青年樂生聯盟前往陳情抗議,卻遭警方暴力驅離,青年樂生聯盟表示在政府高喊「人權立國」的同時,樂生療養院的古蹟建物、病友的居住人權、以及為台灣公衛史犧牲的血淚史,在政府「標準不一」的對待下,猶如風中殘燭,即將消逝隱沒。他們將在明天 (12日)緊急動員,呼籲立法院將《漢生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樂生院國定古蹟》條款,排入院會完成立法三讀程序。
樂生聯盟:籲記歷史教訓 停止迫害樂生人權
搶救樂生與交通雙贏 周錫瑋:專案小組審議
報告:中國開發西藏損害藏區環境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作者:廖桂賢(美國華盛頓大學博士生、地景及都市設計師)
我們的世界充滿著棘手的環境問題,讓專家學者以及政策的制訂者傷透腦筋,總想不出完美的解決方法。世界上的確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我常常覺得,許多環境問題的源頭就在於人口太多。沒有人不知道,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尤其是農業綠色革命以降,地球人口爆炸性的成長,在全球的尺度上,許多學者專家知道人口問題是導致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而且相關文章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論述,奇怪的是,當落到國家政策的層次上,居然少有人提到人口在環境問題上扮演的關鍵性角色。精彩內文
1930年12月12日,『總督府樂生院』設立;2007年12月12日,漢生病人被隔離犧牲,77週年紀念日
12!12!前進立院《捍衛‧生命‧尊嚴‧家園‧法案》《搶救漢生人權保障法&樂生國定古蹟條款》立法院表決三讀,決戰前夕!最後戰役!呼喊正義‧星火燎原‧演唱晚會
前進立院‧呼籲完整保留法案精神:國家道歉、回復名譽、終身照護、在園保障、樂生保留、國定古蹟
白天邀請市民在新莊市參觀『樂生博物館』開幕導覽,舉辦記者會。傍晚開始在台北市濟南路立法院群賢樓前前,我們用『聲』『光』,根絕國會亂象,支持1053位『漢生病隔離政策受害者』,聲聲接力,呼喊正義!捍衛生命尊嚴法案.走出黑暗邊緣.社會排拒.孤寂牢籠 。
時間:2007年12月12日,PM 5:00~9:00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入口(濟南路,中山南路交岔口)
精彩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