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7.12.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十大環境新聞【線上投票】倒數10天!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台灣綠黨

台灣地球日

看守台灣協會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鐵口直斷2008:預言台灣環境的未來

圖說:除了大選,除了藍綠,2008年的台灣環境,將有哪些大代誌?
【相關連結】

農發條例修正案進入朝野協商 「暴走」法案暫平息

農發條例修正案引爭議 學者呼籲監督立院

2007國土願景前瞻:農地非農化 三農無以為繼

2006前瞻:鑑往知來 從回顧到展望

「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議程表

12月26日(週三)下午,全台首度,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鐵口直斷2008:台灣環境大預言」論壇,將在台北非政府組織(NGO)會館展開。會中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就2008年環境趨勢進行分析與評論;現場更有數十名與會者與專家互動討論,一起激盪出2008年你我需要關切的環境議題走向。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首度以論壇形式邀請各界,激盪新的環境思潮,而過去已連續6年持續發佈環境議題前瞻,邀請專家撰文進行環境趨勢預測,所邀請的專家均長期關注特定領域,具有一定準確度。例如2007年初的「農地非農化、三農無以為繼」前瞻,預先提出農地利用議題的危機。而日前極具爭議的《農發條例》修正案,正如專家所言地發生了。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誰愛平埔族――西拉雅之夢
一籃籃的出土文物

文字:郭志榮;攝影:郭志榮、葉鎮中、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當消失的種族,重新在人間顯現,人們會投注多少關心?平埔族,400年前縱橫台灣西部平原,400年後漂浪在島嶼的噤語之中,當西拉雅的族名,再度被提起,人們才赫然驚覺,台灣的歷史,應該重新書寫。

一項快速道路工程,在台灣南部下營地區的農地上進行,整地時卻發現,道路地底埋藏大量文化遺物,負責興建的公路局,邀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前來調查。挖掘井發現的文化遺跡,定名為西寮遺址。隨著開挖的區域不斷增大,調查團隊在不同考古坑洞內,發現許多陶器及獸骨等埋葬物,查覺這是個廣大的人類住居遺址,並且具有空間秩序的社會結構。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波特曼

日益增加的交通運輸、空氣污染及燃料消耗,漸成為都市發展的主要問題。圖為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交通尖鋒時刻。圖片來源:Warren Gretz,NREL


全球氣候變遷會議通過「峇里路線圖」,台灣要跟著走才不會迷路,於是環保署副署長甫回國便宣示環保署也要成立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並且提前實施溫室氣體盤查、驗證、登錄的工作。另一方面,國內立法院正進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的審議,期望促進未來再生能源的發展,剛好美國國會這幾週也有數項能源法案的攻防戰正在進行,值得密切觀察。 

【相關新聞】

溫室氣體盤查 明年起實施

美國參議院通過修改後的能源法案

美國眾議院通過新的能源法案 卻面臨參議院阻撓

美眾院通過2025年再生能源應佔25%決議

歐盟計劃依GDP分配再生能源使用量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抵制電視節目血腥畫面,媒體不應開動保倒車
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射殺羚羊的畫面;圖片提供:黃瀚瑩

作者:黃瀚瑩

12/12日晚間11點,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內容播放「納米比亞(三):打獵」。節目承襲一貫娛樂包裝,主持人坐著吉普車,奔馳在非洲莽原搜尋獵物,拿起獵槍,對準草叢中的羚羊……羚羊中彈後,該節目表示:「看見血跡,這表示要付錢了……所以我們要繼續追殺它……」、「如果不殺了羚羊,這表示我們太殘忍……」

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只覺不寒而慄,該節目彷彿重重打了台灣許多動物保育者、關心動物的朋友們一記耳光。 精采內文

 
 
  鐵口直斷2008:預言台灣環境的未來
本報2007年12月20日台北訊
 
除了大選,除了藍綠,2008年的台灣環境,將有哪些大代誌?

12月26日(週三)下午,全台首度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舉辦的「鐵口直斷2008:台灣環境大預言」論壇,將在台北非政府組織(NGO)會館展開。會中將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就2008年環境趨勢進行分析與評論,現場更有數十名與會者與專家互動討論,一起激盪出2008年你我需要關切的環境議題走向。

近年來,在全球暖化持續惡化、國土資源遭受各種破壞、開發案環評爭議不斷、人民的生存與健康仍深受各種威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董景生表示:「未來台灣的環境更需要各界共同來關切。然守護環境最佳的途徑,與其事後補救,不如事先防患於未然。」

在十大環境議題論壇中,主辦單位將安排卜卦攤、算命仙、預言師等逗趣角色與道具,邀請與會者進行2008環境大預言,探討的議題項目包括:

(1) 國際接軌:巴里島氣候會談後台灣因應之道、海洋資源永續、全球化之下的外來種入侵等;

(2) 國土資源的保育與治理:立委新選制的環境議題空間、土地開發把關、水患治理、原住民自治與共管等;

(3) 個人與社區行動:永續社區的再生能源應用、污水下水道建設、有機農業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是首度以論壇形式邀請各界,激盪新的環境思潮,而過去以連續6年持續發佈環境議題前瞻,邀請專家撰文進行環境趨勢預測,所邀請的專家均長期關注特定領域,具有一定準確度。例如2007年初,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佈「農地非農化、三農無以為繼」前瞻,預先提出農地利用議題的危機。而日前極具爭議的《農發條例》修正案,正如去年前瞻中專家所言地發生了。

關懷環境,更需各界共同探討,以集結眾人智慧,洞卓機先,未雨綢繆。2007年12月26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首度舉辦「2008十大環境議題前瞻論壇」,廣邀所有關心環境的朋友,針對論壇議題共同提出觀察、激盪想法、預言2008 台灣環境可能的方向與契機! 詳細議程與報名請見http://e-info.org.tw/node/28983

Top

 
 
  我們的島:誰愛平埔族――西拉雅之夢
文字:郭志榮;攝影:郭志榮、葉鎮中、陳忠峰(公共電視記者)
 
西寮遺址當消失的種族,重新在人間顯現,人們會投注多少關心?平埔族,400年前縱橫台灣西部平原,400年後漂浪在島嶼的噤語之中,當西拉雅的族名,再度被提起,人們才赫然驚覺,台灣的歷史,應該重新書寫。

一項快速道路工程,在台灣南部下營地區的農地上進行,整地時卻發現,道路地底埋藏大量文化遺物,負責興建的公路局,邀請中研院考古團隊前來調查。挖掘井發現的文化遺跡,定名為西寮遺址。隨著開挖的區域不斷增大,調查團隊在不同考古坑洞內,發現許多陶器及獸骨等埋葬物,查覺這是個廣大的人類住居遺址,並且具有空間秩序的社會結構。

臨時搭建的考古工作站內,堆滿一籃籃出土文物,工作人員清潔、整理碎片,並進行討論分析,釐清這些文物的年代,以及居住在該地區的人種。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以貝類拜壺的現象。領導考古工作團隊的中研院劉益昌教授,已經進行1年多的考古調查工作,根據他的研判,這個文化遺址,應該就是1,000年前的平埔人,這成為台灣歷史的重大發現。

但是危機是存在的,開路工程不斷進行,原本公路局編列的經費,可以支應大量居民協助考古工作,但隨著道路工期的時間壓力,考古經費日益減少,所有考古坑洞,幾乎停止挖掘調查,甚至計畫重新掩埋,讓乍現的平埔文化遺址,永遠塵封地底。

陶器以及獸骨等埋葬物                    工作人員清潔、整理碎片

台灣住過什麼樣的人,一直是這塊島嶼上想要弄清楚的事。在清朝漢人社會渡海來台之前,台灣原始住民是誰?隨著許多歷史文獻的研究,以及鄉間田野的調查,歷史的圖譜漸漸清晰,以南島文化為根基的原住民,成為台灣島嶼最原始的住民。其中居住高山地區的原住民,至今依舊存在,並且區分為12族,散居在台灣高山地區;但是居住在平原地區的原住民,卻在歷史上完全隱沒消失,直到近20年,才以平埔族的稱呼,開始被注意,並且進行大規模的調查工作。

平埔族在台灣的生活面貌,成為許多人關心的事物,一群成大台文所的學生,前往台南縣北頭洋公廨,參訪平埔族的文化歷史。根據調查,平埔族的原住民,居住在台灣平原區域,從北到南可以概分為10多個社群,南部地區的西拉雅社群分布最廣,文化保存較多,成為平埔研究的重點地區。這些長期生活在台灣平原的原住民,缺乏書寫文字,並沒有留下太多記錄,直到英、荷等國前來台灣,才在蕭壟城記等文獻中,發現些許的記載,讓人理解400年前,這群原住民的生活樣貌。其中,清朝時期的圖畫遊記,繪製平埔族的文化風采,成為平埔文化重要的研究資料。

但是,晚期漢人來台,大量的通婚以及占據農地,壓縮平埔的生活空間,加上日治時期的高壓政策,更讓平埔族隱藏身分,漸漸消失在歷史的舞台。至今,平埔的歷史面貌依舊模糊,除了少數文獻,以及日治時期留下的影像資料,只剩少數地區留存的公廨,以及保留下來的平埔夜祭,成為現今唯一理解平埔文化的入口。

平埔族信奉阿立祖的拜壺文化,是平埔族的共同信仰,不同地區的社群,會在不同時刻,舉行夜祭儀式,向泛神、祖靈祭拜,祈求平安。佳里鎮蕃仔田地區一年一度的平埔夜祭,依照保存下來的古例進行。平埔夜祭中,獻豬還願是重要的儀式,居民獻祭豬隻,並且覆蓋白布,向祖靈祈禱。在不同時刻,引領參與儀式者,圍成圓圈合唱牽曲,答謝祖靈。夜祭儀式會進行到深夜。

平埔夜祭只在極少數地方保留,許多地區早已失傳,部分保留儀式的地區,因為長期接觸漢人社會,儀式中漸漸融入漢人神佛信仰。大內鄉頭社夜祭,算是平埔夜祭中最具規模的祭典,但也最顯露文化滲透的現象。頭社公廨已經具有廟宇的型態,並非傳統公廨的建築,儀式開始的起覘請神的扶轎行為,更是融合漢人文化中的祭祀方式。

整個過程中,尪姨扮演重要的祭師角色,她能和祖靈溝通,以「向」的法術,決定儀式的進行。夜祭進行中,牽曲吟唱的時刻,混合後方謝神戲臺的聲響,讓夜祭儀式產生混淆,失去原始夜祭的肅敬。祭典的文化交融,以及夜祭的觀光化,都讓保留平埔文化的祭典,失去原來的面貌。平埔族的現代困境,不僅在於強勢文化壓制下的失根現象,更在觀光文化興起後,讓夜祭走向表演性質。

平埔夜祭          大內鄉頭社夜祭,算是平埔夜祭中最具規模的祭典          平埔夜祭中,獻豬還願是重要的儀式

段洪昆是平埔復興運動的推動者,他的故鄉東山鄉吉貝耍地區,保留許多平埔文化的精神。因為蕃屯的歷史因素,吉貝耍保留平埔祭祀文化的特色。部落中的老人,多數都還能說平埔語言,並且懂得祭祀方式。但是,對於年輕一輩,長期的隱沒與壓制,他們多數不知道自己是平埔後裔。推動平埔復興運動,成為段洪昆的心願,十多年來和其他社群一起努力,讓更多的平埔社群,找回自己的根源。

推動平埔文化事務,台南縣算是全力推動的先行者,不僅協助各地成立平埔文化園區,也舉辦學術研討會,深厚平埔族的研究。劉益昌教授進行西寮遺址的考古調查,在會中進行專案報告;段洪坤則是針對平埔血統的研究分析,提出不同的看法。平埔研究成為台灣文化的重要學科,每個人都想釐清這塊歷史拼圖中,缺失的那一角。

2005年,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成立,以平埔族西拉雅社群命名的國家風景區,提昇平埔文化的可見度,但是在內容上,只多了些地區旅遊指南,少了些平埔文化的深度。除了認知的不足,更重要的是除了夜祭、公廨之外,很難找出代表平埔歷史的展示物。當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擔心找不到平埔文化的歷史代表,西寮遺址的考古工作團隊,卻擔心代表平埔文化的歷史遺址即將消失,保留與消失之間,成為歷史的荒謬。

道路的興建,讓西寮遺址開始荒廢,劉益昌擔心在這個遺址內,充滿太多未解之謎,以及能夠印證平埔族的種種傳說。西寮遺址會是了解平埔社會的源頭,也能回顧千年前的台灣樣貌,但一旦深埋道路地底,無異將這個理解之門,完全深鎖。

平埔族消失百年,當尋找西拉雅的平埔復興運動熱烈展開,西寮遺址無法保存,無異是運動的重大挫敗。低迴隱晦的牽曲,吟唱出民族的悲傷,歷史洪流之中,誰愛過平埔族?西拉雅之夢,何時能找到圓夢的空間?

乍現的平埔文化遺址          道路地底,埋藏著大量的文化遺物小圖          西拉雅之夢,何時找到一個圓夢的空間
 

Top

 
 
  溫室氣體盤查 明年起實施
摘錄自2007年12月18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峇里島的全球氣候變遷會議通過「峇里路線圖」,規範已開發國家未來也應承擔溫室氣體減量責任。環保署副署長張豐藤表示,這項決議對我國造成莫大壓力。

張豐藤表示,峇里路線圖通過,表示我國再不因應就來不及了。明年元月起首先在環保署內成立國家第一個「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由各部會人員進駐。明年起也提前實施溫室氣體盤查、驗證、登錄。張豐藤表示,我國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不能排除被限制減量的可能。即使不被限制減量,但如一國要求未達成某種環保規範的產品不得進口,不遵守遊戲規則的國家,貿易就會受到衝擊。

另外,國際環保組織經常公布調查報告,也並不會因為台灣不是聯合國的締約國就把台灣排除在調查之外。之前美國一分調查,直指台中火力發電廠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就讓台灣顏面盡失。張豐藤說,我國雖無法參與聯合國會員國的正式討論,但氣候變化綱要公約下還有許多平行組織,例如台北市、高雄市都已加入「地方政府環境行動理事會(ICLEI)」,他將推動國內其他縣市也加入,同時極力爭取ICLEI到台北設辦事處。

張豐藤表示,未來我國也將加強參與國際間的合作減量機制,例如可以採用京都議定書的清潔發展機制(簡稱CDM)模式,協助開發中國家提升環保技術,爭取國際認同。

教育部環保小組執行秘書、台灣科技大學教授劉志成說,環保署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盤查不應僅止於企業,應擴及學校。教育部將選出30所高中、30所大學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盤查。

Top

 
 
  美國參議院通過修改後的能源法案
摘譯自2007年12月14日ENS美國,華府報導;游珮綺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美國參議院13日晚間通過了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能源法案,是30年來首次要求提高汽車節能標準的法案。然而即便如此,該法案還是離民主黨所希望達成的目標很遠,因為他們被迫向共和黨以及布希政府屈服,同意刪除一項有關220億美元的稅收方案,當中原本規定要取消對石油公司的減稅優惠,用以支持促進再生能源的發展。

而刪除這個稅收方案可說是對再生能源產業的第二次打擊,本週稍早民主黨即已經對共和黨的要求作出了讓步,同意刪除一項有關再生電力的命令,儘管眾議院上週就已經通過這個條款,要求民營電力公共事業可獲得15%的電力。

在刪除一些爭議性措施之後,法案最終以86票對8票通過表決,但因為法案經過修改,因此眾議院可望於下週對該法案進行重新表決。布希政府也表示,總統將會簽署法案,使法案正式生效。

民主黨人士也表示,雖然他們對稅收方案的讓步以及刪除再生電力標準感到失望,但最後通過的這項能源法案仍然是一項歷史的成就。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美國眾議院通過新的能源法案 卻面臨參議院阻撓
摘譯自2007年12月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游珮綺編譯;蔡麗伶、莫聞審校

墨西哥灣的鑽油台。圖片來源:NOAA美國眾議院6日通過一項「綜合能源法案」,然而民主黨參議員卻無法成功使該法案通過參議院的表決,因為有些評論對於廢除石油產業減稅措施並建立一個國家再生能源標準的規定形成了阻礙。而表決失敗也迫使民主黨參議員必須同意變更法案,並對共和黨議員作出妥協,雖然機會不大但最終目的還是要讓這2個條款都能夠通過。

6日晚間由美國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所主導的能源法案,以235票對181票的高票通過,然而這個立法上的勝利卻開始蒙上了陰影。

這個法案包括了30年來首次在汽車節能標準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促進國內再生生質能源的生產增加5倍的相關命令,以及提升建築物與設備效能的多項法規。

美國眾議院議長同時身為加州民主黨籍議員的裴洛西(Nancy Pelosi)聲稱,這個措施是一個「世界能源獨立的先聲」。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美眾院通過2025年再生能源應佔25%決議
摘譯自2007年10月17日ENS美國,華府報導;范仕穎編譯;蔡麗伶審校
 
再生能源包括了太陽、風力、水力到生質能。圖為再生能源科技的應用,風力發電。圖片來源:Wikipedia美國眾議院於16日通過增加可再生能源目標產量的決議,這個25X25的條款,表達出國會希望在2025年之前,至少有25%的美國能源用量來自於本土生產的再生能源。

現今約有6%的美國能源需求來自再生能源。

「25X25的決議是國內對於承諾發展再生能源的正式聲明,」白宮農業委員會主席彼德森(Collion Peterson)表示,「我相信美國不止達到2025年佔25%的目標,甚至會超越這個比例,但是萬事起頭難,這個決議是國家能源自主的重要第一步。」

反對黨領袖古雷特(Bob Goodlatte)表示,「增加再生能源的發展,會為我國的廠商打開另一個新市場,可以提供消費者安全、永續環保、可以再生的能源,同時降低我國對於外國石油的依賴程度。」

該決議肯定了以農業為基礎的能源來源,包含乙醇和生質柴油,對於新興的再生能源產業相當重要。同時也強調在追求能源自主的同時,美國自產的食物、飼料和纖維也會維持在安全、充裕和人民可負擔得起的水準。

國家農民工會是25X25聯盟的成員,同時也是增加使用及生產農作物燃料的倡議者。

參眾兩院都通過了各自的能源法案,而現在參議院和眾院領袖正在協商兩個版本法案的差異。

參議院的法案將會催生可再生燃料的標準,而白宮的版本將會設立再生電力的標準,此標準將會強制提高供電能源中再生能源的比例,例如風力發電和生質能。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歐盟計劃依GDP分配再生能源使用量
摘譯自2007年11月23日外電報導;楊佳珊編譯;蔡麗伶審校
 
在歐盟執委會著手的執行計畫下,相較於歐盟中較貧困國家,比較富裕的國家必須提高為數較多的再生能源使用量,以達歐盟整體用量目標。

官方人員指出,歐盟各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被視為各國再生能源的用量標準,以期能在2020年之前,歐盟各國能源使用量中,有20%來自於像是風力或太陽能發電等再生能源。

歐盟各國元首已於3月份同意此項20%再生能源使用量的目標,但倘若承擔比例太高,將可能因為受限於資金而導致執行上的困難。

歐盟執委會能源部官員豪依(Tom Howes)於22日表示,「我們一直苦心思索要如何適當分配比例,首先在不考慮各國現階段再生能源使用情況下,計畫各國標準將全面性提高5.75%,而超過部份則依各國國內生產毛額分配。」

此外,豪依在會議中提到,「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必須付出心力達成目標,沒有人能停下來休息。」
 

參考來源:路透社報導

Top

 
  論壇:抵制電視節目血腥畫面,媒體不應開動保倒車
作者:黃瀚瑩
 
12/12日晚間11點,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內容播放「納米比亞(三):打獵」。節目承襲一貫娛樂包裝,主持人坐著吉普車,奔馳在非洲莽原搜尋獵物,拿起獵槍,對準草叢中的羚羊……羚羊中彈後,該節目表示:「看見血跡,這表示要付錢了……所以我們要繼續追殺它……」、「如果不殺了羚羊,這表示我們太殘忍……」

接著,鏡頭特寫乾草上動物血跡、羚羊屍體上的彈孔、流出的血痕……節目中並介紹,什麼樣的子彈射入聲,表示羚羊應已中彈;節目宣稱,打獵是所費不貲的「貴族運動」;節目網站聲稱「(打獵)過程中情緒的高低起伏,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是耐人尋味,難怪會有那麼多的歐美人士如此鍾情於這項運動……」(以上文字摘自該節目網頁)最後,羚羊成了盤中飧,一群人高談今日戰果。上述過程播出近二十分鐘 。

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只覺不寒而慄,該節目彷彿重重打了台灣許多動物保育者、關心動物的朋友們一記耳光。

向該製作單位反應,得到的回應竟是:「打獵在非洲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我想每個地方的民情不同,我們很難去改變什麼,而世界第一等並不提倡這樣的運動,只是希望能從忠實紀錄的角度出發,讓大家知道非洲確實是有打獵的運動,有些部落甚至要靠此維生,而另外一方面也讓大家了解,國外的保育觀念,是更全面的生態平衡。」(備註:該節目於另一單元曾聲稱,納米比亞一個名為cape cross,遍佈海豹的地區,開放執照狩獵,原因為「雖然海豹很能生也很會生,族群數量多到必須用人為力量來控制數量」,並指出「根據咱們民間的說法,海豹鞭能使男人更堅挺地站起來工作,原來連老外也都聽說過,儘管老闆自己壓根兒也不相信這一套,但他卻相信賣到東方去,比做成飼料利潤要來得高……」以上文字摘自該節目網頁。)

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射殺羚羊的畫面;圖片提供:黃瀚瑩     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射殺羚羊的畫面;圖片提供:黃瀚瑩     八大電視「世界第一等」節目,射殺羚羊的畫面;圖片提供:黃瀚瑩

筆者曾因工作關係,造訪非洲數月,事實上,以南非地區為例,開放狩獵活動僅限於當地私立野生動物公園,絕非普遍性的活動;打獵過去在非洲的歷史意義,是為了求生,而非娛樂。然而,該製作單位卻將上述畫面解釋為「國情不同」、「國外保育觀念」、「全面性生態平衡」?

製作單位可以言之鑿鑿,說在當地打獵是「合法活動」,是「民情」不同,甚至也能說該物種並非保育類。但是,該節目是否該傳達不尊重生命的態度?以娛樂、渲染的方式報導,豈不等同於變相鼓吹打獵「運動」?該節是否該在小孩也能輕易接觸的電視上,在公開的媒體上,長達二十分鐘,它告訴觀眾狩獵是一種「娛樂」,是一種「貴族活動」?該製作單位是該否傳達出這樣的訊息:將鏡頭呈現出的血腥畫面,解釋為「國外更全面的生態平衡保育觀念」?

甘地說:「一個國家偉不偉大,道德水準高不高,可以從它對待動物的方式判斷出來。」當人類的獵殺只為了娛樂,而並非為了生存,人類一向自以為傲的高度也蕩然無存。

觀眾不該只是沈默的一群,拒絕收看只是一種消極,如同珍古德女士所言:「沈默是一種背叛。」我們不但應該拒絕收看缺乏生命尊重的節目,更應該將我們的聲音傳達給電視台!

懇請各位,至八大討論版抗議,為了生命教育的確立,也為了給予製作單位反省!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李育琴、彭郁娟、陳誼芩•網編:彭郁娟
感謝2007年補助單位:教育部(16萬元)、環保署(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