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4.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編輯室小啟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將於本週六(12日)舉行會員大會,未收到通知,請盡速聯絡行政部!

廣宣特區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七股護沙 減碳講座 搶救地球行動等你來

2007年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志工將竹枝插入土中

【相關連結】

行動護沙現成效 柯羅莎讓七股沙洲堆積半公尺高

護七股沙洲 護自己的基因

響應422世界地球日 科教館「節能減碳」今夏開講

更多地球日多樣化活動:攜手減碳護地球

第39屆世界地球日將近,今年以「氣候變遷」為主題。每年4月22日地球日這天,全球 計有184個國家、超過5億人參與盛會。台灣愛地球心不落人後,由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共同舉辦「節能減碳」系列講座,將於4月至8月熱鬧登場,全面投入抗暖化大作戰。

另一方面,為搶救台南七股潟湖生態,去年「護沙」行動,經柯羅莎颱風狂掃驗收後,展現驚人成效,現場攔住的沙厚度超過50公分;延續這項戰績,今年再接再厲於沙洲上 進行「植生」。不要小看一己之力,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共同舉辦「2008台南縣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熱情邀您加入護沙大作戰。 精采內文

 
 
  論壇:守護土地的「綠色農民」怎麼做?
屏東環盟與果農宣示不再使用除草劑。圖片來源:屏東環盟
作者:屏東環盟

草,是水土保持與生態健康的重要指標,她並不是土地的敵人而是好朋友。但在台灣錯誤的田園管理方式下,第一道守護土地的野草卻成為農民的惡夢,每年噴灑的除草劑佔全部農藥使用的1/3。而台灣單位面積農藥的使用量是全球的第一位,少掉除草劑,就立即減少1/3農藥使用量。

野草在坡地可將水土牢牢抓住,儲存雨水於地下,避免國土流失,減少土石流,也帶給環境生態重要的健康棲地。然而,近50年來使用化學肥料讓環境付出慘痛代價,氮、磷、鉀等化學合成肥料,將大地嚴重酸化,加上表土裸露,一經豪雨沖蝕,千百年才累積成的有機質全部嚴重流失,不但是國土的重大損害,無機肥更是經由食物鏈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環境,成為無所不再的環境賀爾蒙,威脅著現代人的健康。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波特曼
曬飛魚乾

 


談到「飛魚」,最常聯想的是蘭嶼達悟人的海洋文化,飛魚不只出現在蘭嶼周邊海域,也會在游經台灣東岸時被漁民所捕撈。但達悟族人傳統上對飛魚的「尊重」態度,是現代漁民所欠缺的保育觀念。在台灣漁源枯竭與自然資源管理失控的當下,若不去反省捕撈手段的適切性、改善海鮮文化的內涵,「竭澤而漁」正是當代的寫照!

【相關新聞】

抓不到飛魚 捕撈秀變觀光賣點

魩仔魚珊瑚飛魚卵 3年後禁補 

吃海鮮,也要新文化

蘭嶼飛魚大戰 何時方休

漁業資源永續之道:捕什麼?怎麼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專欄:地球只有一個
2008台灣地球日網站logo
作者:陳水扁(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總統)

記得第一次看到在外太空所拍攝的地球,那個從黑暗中浮出的藍色美麗星球,「喔,原來這就是地球!這就是我住的星球」!那種震撼與感動真是難以形容、至今難忘,只記得當時一種歸屬感及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告訴自己,地球只有一個,做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我們應該要竭盡全力讓這個美麗的星球永續地發展下去… 精采內文

 
 
  七股護沙 減碳講座 搶救地球行動等你來
本報2008年4月11日台北訊,顧美芬報導

為搶救台南七股潟湖生態,去年「護沙」行動,經柯羅莎颱風狂掃驗收後,展現驚人成效,現場攔住的沙厚度超過50公分;延續這項戰績,今年再接再厲於沙洲上進行「植生」。不要小看一己之力,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共同舉辦「2008台南縣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熱情邀您加入護沙大作戰。

為推廣國際間風行80多年的「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概念,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去年首度與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合作,參與的12位志工中,甚至有兩位遠從日本自費來台灣報名參加的國際友人。

究竟什麼是「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說穿了,就是為環境、為生態、為古蹟維護,「出錢出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祕書長陳瑞賓表示,這個概念最初緣自於英國,也就是志工利用休假期間,自費參加生態、環保性質的義務勞動工作。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於2004年率先引進「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的概念,近來已有許多以「工作假期」為名的活動。但國人對於志工要「自費」,似乎不太習慣。

陳瑞賓說,其實要辦好一個兼具深度、廣度的知性「工作假期」,合作的團體間常常要不斷地溝通、軟硬體準備,以及師資的安排等,這些工作都非常耗時耗工耗成本。曾經參與其他國家「工作假期」的日籍友人,去年參加七股潟湖「護沙」活動後,也給予了高度肯定。「儘管如此,公益團體常常是賠本在做。」陳瑞賓苦笑地說。

台南縣北門社區大學主任鄭秀娟也提到,「工作假期」在日本很普遍,去年來台灣的日本志工,本身已是有經驗的景觀維護志工,準備也很專業;這是台灣值得學習的地方。

七股黑面琵鷺。圖片提供: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邱仁武台灣唯一保存最完整的七股潟湖生態,每年10月,吸引了數百隻的國際保育嬌客黑面琵鷺從西伯利亞飛來這裡過冬,因而打響七股鄉國際名號 。鄭秀娟強調,可見搶救七股潟湖,絕對不是地方事務;更何況七股潟湖生態一旦遭破壞,直接衝擊六個村莊數萬人生計。鄭秀娟強烈呼籲,希望能讓七股護沙行動成為因應海岸變遷的重要教育案例,為後代子孫留下見証。

繼去年9月的七股「護沙」行動後,留下了令人興奮戰果,今年「工作假期」的重點,將放在第二階段春季「植生」。鄭秀娟解釋,「護沙」、「養灘」之後,要在沙洲上種植海邊的植物,做法很簡單,週邊濱海植物的枝葉(如馬鞍藤、濱刺麥等),插入事先挖好的沙洞裡,以等距栽種,待濱海植物能夠抓穩沙土「定沙」後,就可以進一步種植木麻黃了,全部工程通常約需2、3年的時間。平時工作人員還會繼續進行淨灘,清除廢棄物,以及環境監測的工作。

2008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春季「植生」,將從5月1日至4日一連四天在台南縣七股鄉舉行,名額只有30人,歡迎對環保有興趣民眾手腳要快,洽詢電話(02)23021122#18李小姐。

詳細活動內容請點選此處

Top

 
 
  論壇:守護土地的「綠色農民」怎麼做?

作者:屏東環盟

草,是水土保持與生態健康的重要指標,她並不是土地的敵人而是好朋友。但在台灣錯誤的田園管理方式下,第一道守護土地的野草卻成為農民的惡夢,每年噴灑的除草劑佔全部農藥使用的1/3。而台灣單位面積農藥的使用量是全球的第一位,少掉除草劑,就立即減少1/3農藥使用量。

野草在坡地可將水土牢牢抓住,儲存雨水於地下,避免國土流失,減少土石流,也帶給環境生態重要的健康棲地。然而,近50年來使用化學肥料讓環境付出慘痛代價,氮、磷、鉀等化學合成肥料,將大地嚴重酸化,加上表土裸露,一經豪雨沖蝕,千百年才累積成的有機質全部嚴重流失,不但是國土的重大損害,無機肥更是經由食物鏈的方式進入我們的環境,成為無所不再的環境賀爾蒙,威脅著現代人的健康。

食物要如何確認安全,將是一大難題。如果我們再不重視土地建康,受害的將是自己。因此,土地有機化已成為我們的核心價值。

談到「有機」,必須釐清的是我們主張的有機是『配合獨特區位環境的有機觀』,目前國人熟悉的有機認證其實是「寒帶有機」,被簡化成就是完全不用農藥。

台灣地處熱帶與亞熱帶,高溫、高溼、多豪雨是我們環境特色,颱風天甚至24小時降雨超過1900毫米(世界第二高紀錄),國土也嚴重流失。這種條件與寒帶經歷三到六個月的冰封期,讓病害蟲害得以自然壓抑的情況不同,加上台灣高度工業化,高度空氣與環境汙染,造成病蟲害防治實屬必要。

     雨水不斷沖刷,導致土壤不斷流失。圖片來源:屏東環盟      少了最好的地錨--草,在厚的擋土牆也擋不住土壤的流失。圖片來源:屏東環盟      果農與屏東環盟合作的田地,在不使用除草劑下,禁得起大雨的沖擊,守護土壤保持水土。圖片來源:屏東環盟

與我們屏東環盟合作的綠色農民,在生產過程必須符合不剝削土地的原則,因此,我們拒絕除草劑、使用有機肥替代化學肥料、遵守安全用藥規定、生產履歷完全可以追蹤,並且堅持每季一定要殘毒檢驗合格才上市。

至今已有41位農民接受屏東環盟的概念,成為第一線土地守護者,他們能激起多少土地與健康的改變,我們無法預料。但是,可以確認的是:越多的綠色消費者,就可以造就越多的綠色農民。

請認同的朋友給予我們支持,盡一己之力,介紹給親友,一起為自己、為人、為土地訂購綠色水果。

訂購詳情請點選此處

Top

 
 
  抓不到飛魚 捕撈秀變觀光賣點
摘錄自2008年4月11日自由電子報恆春報導

恆春進入飛魚捕撈季節,不過漁民卻苦哈哈,恆春區漁會總幹事朱品璇表示,今年飛魚季節實在很淒慘,往年清明節過後,沿海都已經有上千公斤漁獲量,但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多的一天也只有300多公斤,這幾天有時連100公斤漁獲量都不到。

朱品璇指出,東港地區的鬼頭刀漁獲量也傳下降,推測可能是大環境改變,實際原因仍待了解,但都希望飛魚群只是較晚到達,否則今年恆春漁民就難過了。此外,飛魚捕獲量銳減加上蘭嶼地區禁止恆春漁民越界捕撈,恆春捕撈飛魚目前只剩兩組船隊,魚價也因此水漲船高,從去年一公斤60元,現在已經高漲到一公斤逼近100元,不過,邱姓漁民表示,價錢再好也沒有用,根本就沒有飛魚可以賣,捕獲量連付漁工的工資都不夠。

漁民變向開拓新財源,利用載客觀賞抓飛魚的行程,希望招攬沒看過捕捉飛魚的觀光客,某江姓業者表示,恆春漁民是「全台最會抓飛魚的船隊」,四艘大小漁船合作的捕撈方法,每人400元,就可觀賞約兩小時的捕撈秀。

Top

 
 
  魩仔魚珊瑚飛魚卵 3年後禁捕
摘錄自2006年7月3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農委會在新農業運動的施政藍圖中,提出生態漁業的重要方向。農委會漁業署更規畫,為保育漁業資源,嚴禁危害資源或破壞生態的漁業,對於嚴重破壞生態的漁業,將於3年後全面禁止,也希望消費者和漁民全力配合,協助台灣漁業永續經營。 現階段目標鎖定魩鱙(魩仔魚)、珊瑚和飛魚卵等漁業,將於3年後全面禁止捕;而鯨鯊總容許漁獲量上限,也將配合CITES國際規範,採取管制措施。 

以魩仔魚來說,由於魩仔魚主要是鯷科魚組成,是沿近海魚類的餌料生物,但長期捕撈後造成漁業資源失衡。漁業署近年已逐年減少魩仔魚的容許上限總量或核准作業船數,2003年的全年上限是3600公噸,但2006已降至3200公噸,2007年2500公噸,2008年2000公噸,2009年起全面禁捕。

珊瑚也是如此,漁業署表示,珊瑚是海洋裡非常重要的生態系,CITES更早已要求珊湖出口應出具合法產地證明,因此我國已逐年減少合法的珊瑚業漁船,目前全台只有3艘,到2009年時,更要完全禁止,1艘也不准。

另外,在台灣近海沿岸撈捕多時的飛魚卵,也嚴重影響飛魚繁衍,預估全台約有250艘採捕飛魚卵船隻,漁業署決定,以2到3年的時間宣導,2009年正式公告全面禁捕。

有關鯨鯊漁業部分,因鯨鯊已被列為CITES名錄的保育動物,漁業署也訂出全台鯨鯊總容許漁獲量上限,逐年減少,2003和2004年是80尾,2005年65尾,但2006年只有60尾,2007年45尾,2008年更只有30尾。

Top

 
 
  吃海鮮,也要新文化
作者:陳永松(宜蘭大學動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中國時報登載廖學誠君〈林業經營的文化轉向〉,我極表認同。其實不僅林業經營要轉型,號稱海洋國家的台灣漁業經營亦須積極轉型。以往漁獲對象及漁法的不設限,再加上西部沿海受到工業汙染等的影響,使近年的漁獲量每況愈下。大陸沿海漁業亦面臨類似問題,更在竭澤而漁下,資源的新生早已亮起紅燈。

有鑑於此,台灣漁政單位在去年提出生態漁業的努力方向,主要是保育漁業資源,嚴禁危害資源或破壞生態的漁業,對於嚴重破壞生態的漁業,現階段目標鎖定鱙(吻仔魚)、珊瑚和飛魚卵等漁業將於2009年起全面禁止。

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在生產端雖無能為力選擇捕撈的魚類,但只要有意識的避開食用這些較不永續的魚類,就能發揮抵制消費的作用,提升海鮮文化。像國立海生館推動「全民挑海鮮」的活動就值得響應,可惜由於是初次挑選,並未將許多敏感魚類列入評選。例如有「烏金」之稱的烏魚,由於歷年過量捕撈再加上近年大陸漁民在北方沿海捕捉尚未完全成熟的親魚,以致剩餘南下至台灣海域的烏魚捕獲量已無法同日而語。

其實台灣漁業受到大陸的連帶影響將愈來愈大,如近日將上場的飛魚卵漁業亦恐面臨類似情境,因除了台灣漁船捕捉外,近年大陸漁船更蜂擁而出,如此可能會影響飛魚(卵)資源的穩定或新添能力。目前漁政單位雖採用資源管理的預警模式,自去年開始宣導預定2009年起禁捕飛魚卵,但由於對其資源動態的研究是近兩三年才開始,故對整體狀況尚不十分清楚。

飛魚卵過去數年的產量雖減少,但大部分的漁民相信飛魚資源還是豐富的,也認為有不少的飛魚卵是被大陸利用掉,或者受到潮流的影響而使產量減少。漁民們認為飛魚每年都會游來,對於洄游的過路財神豈有錯過之理,又何懼資源之沒落?但是以海洋生態系的觀點,像飛魚這種初級餌料生物,應儘量不要開發利用,其魚卵最好也不要採捕,因為保育了較低階食物鏈的生產力,反而能提供更多高經濟價值洄游性魚類的產值。人類若能有遠見地改利用其他以飛魚為主食、更有經濟價值的鮪旗魚或喜吃飛魚的鬼頭刀等豈不更好?雖然蘭嶼原住民的飛魚文化是一定要尊重及保護的。

對飛魚卵漁業,現在最迫切的是要取得較正確的科學數據以建立資源管理模式,以研究者的立場,個人建議不妨採取民間官方學研三方合作的方式,待累積更多資源量的資料後再定奪。但對於此種對資源新添較不友善的飛魚卵漁法,採取總量管制絕對是必要的。再者,對這種跨疆界的洄游魚類之漁業管理,亟須要區域性的漁業組織,以大生態系的觀點讓兩岸人民有共享共榮的前景,積極邁向漁業經營的文化轉向,避免走向資源枯竭。

國際漁業研究人員去年預估,到2048年將無魚可捕,我們都不希望看到這樣的景象在台灣海峽先行上演。兩岸政府有無智慧面對此一課題,誠為兩岸漁民能否存續共享公共財的關鍵。台灣除應繼續對話以建立共管機制,亦可用漁業大國的思維,自律式的進行適當管理,再尋求對岸大陸的積極認同與跟進。

Top

 
 
  蘭嶼飛魚大戰 何時方休
摘錄自2007年5月16日中廣新聞台東報導

一年一度的飛魚季到了,屏東縣和蘭嶼兩地漁民的飛魚大戰也跟著再度上演,紛爭的起因主要是雙方對飛魚的認知不同,在蘭嶼達悟族人心中,捕撈飛魚早已經延伸為一種文化,對飛魚資源的取用相當節制,至今仍維持著不濫捕、不浪費習慣。但是屏東縣恆春和東港地區的漁民卻認為飛魚屬洄游魚,老天賜給的大好資源為何不能好好利用,經常一天下來就有好幾千斤甚至上萬斤收穫。

台東縣府為了平息紛爭,前年9月通令除了每年3月至6月可捕撈飛魚外,捕飛魚的船也不能超過十噸,更不能用流刺網捕撈。但是此舉仍然無法平息兩地的飛魚大戰。甚至還因為外地漁民的刻意挑釁,引發達悟人更多的不滿,八一大隊長李昌龍也指出,面對大小的衝突不斷,漁業主管機關確實有修法的必要。

Top

 
 
  漁業資源永續之道:捕什麼?怎麼捕?
本報2007年5月16日台北訊,曾彥蓉報導

今年的海洋事務及海洋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吸引國內外學者與會(照片來源:李育琴攝)海洋生態系統孕育著豐富的漁業資源,也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生態系統。根據統計數據,目前全世界有超過50%的魚類被過度濫捕,如何維繫海洋生態的平衡,讓人類可以持續吃到營養又美味的海鮮?2007年「海洋事務及海洋法律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各國專家提供的海洋資源管理措施,提供了台灣永續漁業發展的參考方向。

目標魚種的監測復育

日本橫濱大學環境資訊科學研究所教授Hiroyuki Matsuda分析不同的海洋漁業生態系統方法,他表示過去傳統的方法「持續生長理論」(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並沒有考量海洋環境的系統動態、複雜度以及食物鏈的概念,如果透過「適應性的管理」,捕撈成年魚種和季節性的優勢魚種,禁止捕撈數量稀少及未成年的魚種,將可讓海洋資源慢慢恢復。不過,如何界定哪些魚種可以抓,哪些不能抓,還是必須持續改善捕撈技術,他認為不只要監測目標物種,還要瞭解海洋補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的動態關係。

水資源教育落實地區

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溼熱地區水資源中心(簡稱CATHALAC)1992年成立於巴拿馬,為一國際性的水資源服務組織。該中心代表福羅斯(Eric Flores)表示,為保護巴拿馬的海洋資源不受陸地活動的影響,他們發展資訊系統,監測陸域活動,並且透過各方的努力與合作,來進行海岸系統的管理。例如,為了保護紅樹林,他們在土地上重新造林,除了保育之外,也設置遊憩景點,讓民眾瞭解紅樹林的重要,進行環境教育,此外,還成立社區委員會,支持當地社區持續辦理水資源保護活動。

CATHALAC發展的SERVIR計畫,除了跨國合作之外,也找了很多贊助商、非政府組織、政府合作,整合監控系統,並且公開在網站上提供下載,讓研究者、學生、民眾能夠瞭解環境的變化。福羅斯表示,海洋環境面臨很多的挑戰是來自陸域活動,透過這個計畫與方法,瞭解海洋的問題出在哪裡,並且經由彼此合作,試著整合所有的資訊,讓海洋資源可以永續。

WWF:想清楚再吃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海洋保育機構的香港代表Clarus Chu表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於1982年通過,為管理海洋的重要法依據,目前有153個締約國家。不過,為何有些國家簽約了,海洋的問題還是不斷呢?

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所製作的「海鮮選擇指引」將海鮮分類,教導香港民眾如何選購魚類(照片來源:WWF香港網站)WWF探討原因在於各國的政策因素,以及既得利益者的考量。為推動海洋資源保育,WWF以非政府組織的角色,成立區域管理組織,不定期開會,並且和政府單位合作,找出正確及良好的捕魚工具。Chu表示,不要去禁止民眾吃魚,那是沒有效的,而是要教導捕魚及人們吃魚的正確觀念,所以他們推出「海鮮選擇指引」(Seafood Guide),建議民眾可以吃、想清楚再吃,以及盡量不要吃的海鮮產品,內容簡單也貼近一般大眾。

儘管《海洋法公約》提供管理的依據,但是在執行面上還是會遇到很多問題,除了必須配合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他區域性公約之外,成立海洋保護區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作法可以讓海洋資源永續下去。

台灣現況與努力的方向

台灣在海洋保育的現況方面,2006年公告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即將成立的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及高雄市政府公告的南沙太平島「海龜繁殖保育區」,在國際上都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作法。

2007年3月,教育部通過《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指出未來要加強學校的海洋資源教育。對照日本4月20日通過《海洋基本法》,台灣至今仍沒有一個保護海洋資源的法律,延宕十年的《海岸法》,多年由於政府與民間溝通成效不佳,遭遇漁民反彈,使得這部攸關海岸資源保育的法案,一直卡在立法程序動彈不得,目前內政部已擬定海岸法草案,將提案送審討論。

除了缺乏法源之外,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所長邱文彥指出,台灣缺乏海岸整體性的發展政策,例如近期為了推動綠色能源、風力發電,在海邊設置了很多風力發電機,不但沒有整體規劃,部分設置地點也造成海岸景觀破壞,未來應該少開沿海公路,強化沿海景觀的維護。

Top

 
  論壇:地球只有一個

作者:陳水扁(中華民國第十一屆總統)

4月有很多值得紀念的節日,特別4月22日作為「世界地球日」,因為這幾年全球暖化嚴重影響生態與環境,讓這個節日再度受到重視,隨著政府的宣導與民間環保生態意識的提高,相信很多民眾對這個節日的由來及意涵都已經有相當的瞭解。

記得在1970年左右,那時我剛進入大學讀書沒多久,那是一個太空人剛剛登陸月球,人類充滿信心、興奮開啟外太空探索的時代。有一天我走在街上,無意間看到一張特別的照片海報,震撼不已,也許21世紀的今天,這類照片早就多到令人不足為奇,那是一張從外太空回拍地球的照片,30幾年前的1970年代,因為人類首次以科技突破大氣層至外太空,才有機會出現這種不是用畫的,而是從外太空真實回拍地球的寫真。第一次看到那個從黑暗中浮出的藍色美麗星球,「喔,原來這就是地球!這就是我住的星球」!那種震撼與感動真是難以形容、至今難忘,只記得當時一種歸屬感及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告訴自己,地球只有一個,做為地球公民的一分子,我們應該要竭盡全力讓這個美麗的星球永續地發展下去。

同樣在1960年代末、70年初期的年代,美國民主黨議員蓋洛德.尼爾森(Gaylod Nelson)為推廣環保意識,同時也想將當時美國國內反越戰民眾的熱情導向正面對環境與生態的關懷,經過1年多透過電報、郵件及電話等方式宣傳動員,最後成功的在1970年4月22日,史無前例的匯集2000萬人走上街頭,為「人類健康與可持續的環境」請命,震撼了世人,以後遂將每年4月22日訂為「世界地球日」(Earth Day),以紀念此次行動。

環境及生態的保護隨時都可以做。例如近來在台北街頭看到愈來愈多的民眾騎乘自行車上下班,每逢週末假日,更有許多民眾成群結隊以單車出遊、享受騎乘的樂趣。騎單車不僅可以健身,比起需要燃油的機動車,還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減緩地球的暖化。許多像荷蘭這樣的歐洲國家,騎乘單車早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博得「自行車國度」美譽。

台灣雖也有「單車王國」之稱,但指的卻是台灣在生產及製造自行車的能力,而非指民眾騎乘自行車的普及率。我常想,台灣能夠生產那麼多世界級的自行車,但騎乘自行車的普及率卻不及歐美日等國家,真的很可惜。政府與民間若能發揮創意,應該更能夠普及自行車的騎乘活動。像最近看到許多人完成了騎單車環台的壯舉,我就想,是不是也可以鼓勵即將畢業的高中學生,在畢業前完成一次單車的環台之旅,這不但是耐力及意志力的考驗,更可以讓每個高中生因此熟悉自己生長的土地,並認識環保生態的重要性,可說是一舉數得。當然政府也應該與民間合作,將全台灣的步道及自行車路網好好的規劃設計,讓健康又環保的自行車活動,成為真正的全民運動。

本文轉載自阿扁總統電子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網編:黃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