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0.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第二次滿意度調查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想推廣再生能源?賓州讓你晉身「百萬新貴」
圖片版權:http://www.tuurvanbalen.com

 

【相關連結】
高爾呼籲 美國10年內零碳發電
紐西蘭更環保 10年內停建火力發電廠
西班牙加納利島計畫完全使用再生能源

由美國賓州大手筆投資1200萬美元,成立一項再生能源計畫。這項計畫最大的特點,是直接鼓勵民間提出乾淨的替代能源規劃,凡獲選者,即擁有100萬美元不等的獎金,供家庭、校園或私人企業,一圓發展再生能源的美夢。

雖然賓州政府需付出大筆獎勵資金,但整項投資將至少增加1200個全職與兼職工作,並吸引1億1800萬的民間資金進入賓州。所有的計畫預計將減少31萬噸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以及2000噸的二氧化硫與430噸的一氧化氮,等同於少掉5.5萬台車輛所排放的廢氣…精采內文

 
 
  綠色人物:綠色和平賴芸的10年環保生涯
綠眼睛環境組織理事長方明和來台交流社區環保經驗。

本報2008年10月23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10年的光陰不算長,但對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卻是成家立業「賺大錢」的黃金期。目前在中國綠色和平組織任職的賴芸,則把他的黃金10年,奉獻給了環保運動。

賴芸大學時並非就讀環境相關科系,而是旅遊管理專業,他談到,當時很單純地當一個大學生,但在一次機會中讀到綠色培訓營的故事,受到很大的啟發。之後加入學校社團「廈門大學環保協會」,2000年,進一步成立「廈門大學綠野協會」,期間成功地促使廈門市政府把上李水庫指定為水源保護區;也讓廈門大學的8間餐廳停用免洗筷。

畢業之後,賴芸短暫任職於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但隔年便投入綠色和平組織,此後,賴芸便與毒物污染問題結下不解之緣。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林穆琳

非法砍伐的原木為綠色和平組織於2008年9月4日巴布亞紐幾內亞抗議的目標。(照片由綠色和平Greenpeace提供)

種樹可減少颱風?台大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的研究證明千真萬確!但可悲的是,目前全球森林正以每年1300萬公頃的面積消失中;歐盟為保護森林而立法對付非法砍伐,卻惹來「沒路用」的嚴厲批評。

台灣方面則有好消息,有造林專家打破海邊種樹不易的說法,6年來已在南台灣完成500公頃造林,未來可望在台灣沿海築起一道綠色奇蹟。然而這奇蹟可否真正發揮效用呢?因為聯合國公布世界城市狀態報告指出,全球有許多城市正面臨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危機,其中超過半數位在亞洲,逢颱必淹的台灣當然也不能自免於外。

除了森林,溼地對減碳、降溫亦有極大貢獻,今日在台北揭幕的亞洲溼地大會,雲集國內外專家,正等待跨界連結,共同尋求有效管理及保育溼地的對策。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走山的人:走上蘭嶼祈禱山 俯瞰椰油的大地情懷

文字/攝影:阿紫

都市人到底有多渴望海洋?

當我們每天汲汲營營的在水泥辦公室裡,總感覺那湛藍的海水離我們好遠、好遠。

在蘭嶼,海洋幾乎觸手可得,只要打開窗戶,放眼就是大海。海不止保護了達悟人,也把整個民族性包覆得更強。

那是椰油,你搭船上岸所遇到的第一個村莊。

精采內文

 
  論壇:半屏山沈砂滯洪池疑案

作者:高雄市綠色協會

請建設局要求段錦浩委員,基於利益迴避理由,辭去半屏山舊礦區善後處理水土保持相關案件審查委員職務。

半屏山沈砂滯洪池水土保持計畫一案,由於超挖及施工與原設計圖七成以上相異,加上綠化植栽樹種與原設計不同,涉及盜賣國有礦石等因素,經過十年無法結案。究其基本原因為原水土保持監造技術未認真監造,導致開挖的沈砂池與設計圖嚴重相左。

然而市府在追究相關責任時,往往力不從心或求償無法成功,令人疑惑;最近環保團體發現本案主要原規劃設計及審查委員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段錦浩教授,為本案水土保持監造技術張曉康先生碩士研究的的指導教授,且兩人十年來仍有水土保持計劃研究案之合作關係。明顯違反利益迴避法的基本倫理。故要求市府要求段錦浩委員退出半屏山舊礦區水土保持相關審查業務。

 
 
 
想推廣再生能源?賓州讓你晉身「百萬新貴」

摘譯自2008年10月20日ENS美國,賓州,哈里斯堡報導;陳維婷編譯;莫聞審校

在匹茲堡的Plextronics電子公司也獲得百萬,建造有機太陽能面板模組的處理生產線,讓該公司印刷式電子產品的製造成本得以降低。美國賓州費城學區通過申請,將獲得100萬美元,為一所節能環保中學添購「地熱幫浦暖氣空調系統」。此系統可以減少耗能40%,每年將省下超過5萬美元。該計畫預期可創造30個永久全職及100個臨時工作機會,此外,使用本系統既不會產生引發光煙霧的污染物,每年還可免除160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賓州鄂維葛斯堡(Orwigsburg)的百年老店「美國費斯勒」成衣製造商(Fessler USA)也得到100萬美元,完成太陽光電設備的架設。整個計畫可提供每年66.7萬千瓦小時的電力,且避免傳統電廠帶來的污染,例如每年506噸的二氧化碳。

另一位百萬得主是鐵鎚牌(Arm & Hammer)產品製造商Church & Dwight Company。該公司的全新廠房、倉儲、辦公空間佔地10萬平方公尺,設計上希望符合一項節能環保的LEED標準,而百萬款項將用來提昇能源效率。

這座生產洗衣精的複合式廠房位於傑克森鎮(Jackson Township),離費城約100英里(160公里),設計目標希望讓耗能減少30%,並降低50%的廢棄物產量、耗水量與工業污水。該計畫可創造約300個工作,每年減少159噸的二氧化碳排放。

賓州康肖候肯(Conshohocken)的美國精緻生化公司(American Refining Biochemical)也會得到1百萬美元建造設備,每年將18萬噸的生質(biomass)處理成類似煤炭的燃料共6萬噸以上。

在匹茲堡的Plextronics電子公司也獲得百萬,建造有機太陽能面板模組的處理生產線,讓該公司印刷式電子產品的製造成本得以降低。Plextronics已經立下新的合約,為美國軍方製造具有彈性且輕便的印刷式電子產品,包括置於帳篷頂部的彈性太陽能板,可折疊的太陽能電熱毯,與裝設在頭盔上的太陽能板、印刷式燈具、彈性顯示面板與印刷式電路等。

賓州州長倫德爾(Ed Rendell)在17日宣佈,任內將投資1200萬美元在清淨替代能源計畫,而以上5位都是得主之一。整項投資將至少增加1200個全職與兼職工作,並吸引1億1800萬的私人資金進入賓州。

倫德爾州長的計畫得到賓州能源發展部門的核准,他表示,「我們將要投資的對象,是在賓州致力發展清淨家庭產製燃料,以及再生能源的企業與單位。」

其他獲得資助的計畫金額少於百萬,但各有特別之處,包括LED照明板、供爐具使用的木材顆粒,還有轉化廢棄植物油為生質柴油的設備,以及利用太陽能提煉礦坑廢水中的氧化鐵,來製造環保建材EnvironOxide的系統。

所有的計畫將降低火力發電廠的排放,整體達到31萬噸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以及2000噸的二氧化硫與430噸的一氧化氮,效應等同於移除5.5萬台車輛—這些污染物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近地面臭氧與光煙霧。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綠色人物:綠色和平賴芸的10年環保生涯

本報2008年10月23日台北訊,莫聞報導

10年的光陰不算長,但對一位30多歲的年輕人,卻是成家立業「賺大錢」的黃金期。目前在中國綠色和平組織任職的賴芸,則把他的黃金10年,奉獻給了環保運動。

賴芸大學時並非就讀環境相關科系,而是旅遊管理專業,他談到,當時很單純地當一個大學生,但在一次機會中讀到綠色培訓營的故事,受到很大的啟發。之後加入學校社團「廈門大學環保協會」,2000年,進一步成立「廈門大學綠野協會」,期間成功地促使廈門市政府把上李水庫指定為水源保護區;也讓廈門大學的8間餐廳停用免洗筷。

畢業之後,賴芸短暫任職於北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中心,但隔年便投入綠色和平組織,此後,賴芸便與毒物污染問題結下不解之緣。

這些年,賴芸把大部分心力放在高科技垃圾的跨國運輸議題上,像是著名的電子廢棄物拆解場──廣東貴嶼,關切當地人民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下,拆解主機板以提取貴金屬,卻身受主機板中各式有毒物質侵害,不僅人身健康受威脅,且在過程中將有機化合物釋放到周邊環境,污染了當地的土壤和水質。

根據2005年汕頭大學醫學院在貴嶼的獨立研究,當時在接受血液中含鉛量檢測的165名1-6歲兒童,有81.8%兒童鉛中毒,中度鉛中毒者達到24.4%.明顯高於沒有遭到電子廢物污染的鄰鎮兒童。

為了調查中國電子垃圾問題,除了廣東貴嶼,賴芸也曾深入調查過廣東清遠、南海、浙江台州等電子垃圾拆解重鎮;2007年發生的福建屏南縣溪坪村遭榕屏化工廠污染事件,賴芸也曾關切過。

為了從源頭解決電子垃圾的問題,賴芸和綠色和平的夥伴們,同時向惠普等全球十大手機及電腦品牌施壓,要求廠商做到產品無毒,並善盡回收責任。例如在一次科技博覽會上,賴芸和同事們搭起一座由廢棄電子產品所組成的「巨浪」雕塑,「巨浪」的中央,是小小的地球──電子垃圾正在吞噬我們居住的地球。這是賴芸要求惠普公司提出無毒化承諾的一次抗議行動。

賴芸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今年「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的受邀對象,雖然是第一次到台灣參訪各地社區的環保工作成果,但對台灣的環保團體與議題卻不陌生。看到台灣經驗,賴芸認為台灣的國際化不輸給中國大陸,許多社區都有從日本或其他國家獲得不少經驗,這樣的國際化毋寧是更為紮實的。

Top

 
 
 
二氧化碳高颱風多 種樹減少暖化防颱

摘錄自2008年10月22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英國劍橋大學與台灣大學合作的這項研究,分析2004年敏督利及艾利颱風來襲時,台灣東部地區立霧溪河水中沉積物的成分。參與研究的臺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宏宇表示,兩次颱風前研究團隊測出的溪水有機碳含量是5-10%,颱風過後颱風沖刷下大量的植物,讓有機碳含量增加到43%,研究團隊以此證明,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成效驚人。

今年颱風接連來襲,造成嚴重災損。陳宏宇指出,植物還可以讓颱風強度變小。陳宏宇表示,根據氣象學研究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颱風強度越強,頻率越高;相對的,如果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將可讓颱風強度變小。

Top

 
 
 
因應盜伐 歐盟提新規範遭批軟弱無力

摘譯自2008年10月20日ENS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王牧農編譯;莫聞審校

非法砍伐的原木為綠色和平組織於2008年9月4日巴布亞紐幾內亞抗議的目標。(照片由綠色和平Greenpeace提供)全球森林以每年1300萬公頃,約5萬多平方公哩的面積消失中。面對這持續的損失,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於17日揭開了針對森林保護的兩個倡議。

倡議中所提出的規定將可強制商人保證所販售的木材和木材產品之採伐是以出產國有效的法律為依據。

然而,根據倡議內容,公司將不需證明產品來源的合法性,僅被要求須要降低它們供應鏈中非法木材的物流。

歐盟執委會環境委員迪瑪斯(Stavros Dimas)指出,這項規定將傳遞給試圖進入歐盟市場的經營者一個強烈的訊息。他表示,這將會提高合法及可持續的森林利用和經營的動機,特別是有意維持和提升森林產品出口進入歐盟的開發中國家們。

迪瑪斯指出,「這些珍貴的資源對於調節氣候變遷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而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必須團結並且保護世界僅存的森林。我們必須給木材供應商一個確切的訊息,那就是歐盟市場將不容許非法木材或木材產品。」

不過,綠色和平組織發表一份聲明表示,這項規定將會造成雙重標準,「以木材為原料的生質燃料和生物質必須符合可持續性而非合法性標準,然而所有其他木材產品僅需要符合合法性而非可持續性標準。」
估計約19%進入歐盟的木材進口皆出自於非法來源。環境委員會指出,非法伐木及砍伐森林對環境造成嚴重的衝擊,並造成氣候變遷和生物多樣性的損害,以及威脅原住民的生計。

非法伐木同時為廣大問題中的一個症狀,其中包括森林治理管理的缺乏,以及執法不周。

歐洲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Europe)形容這些提案為「薄弱沒效用的」,並且對於減緩砍伐森林並不可能有任何實質衝擊和作用,部分是因為並未將非法採伐木材交易列為犯罪行為。

這個倡議組織表示,這些提案並未將造成砍伐森林的主要禍因列為項目。舉例,歐盟執行委員會承認歐洲對紙張、大豆和棕櫚油的大量使用增加森林的濫伐,但是卻省略提出處理這問題的相對措施。

歐盟執行委員會於2003年啟動執行森林法之執行,治理和貿易(Forest Law Enforcement, Governance and Trade, FLEGT)行動計畫,然而此計劃對於砍伐森林和非法伐木並無構成實際影響作用。

FLEGT將提供木材生產國可改善管理和生產力建設的支援,並且鼓勵私人部門將非法木材排除在供應鍊之外,同時避免可讓非法伐木進行的投資行動。

FLEGT的核心為與木材生產國簽定的自願合作夥伴協議(Voluntary Partnership Agreements, VAP),以將非法採伐木材排除在與歐盟貿易之外。

目前尚無防止非法採伐木材產品進口入歐盟的法律。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種樹減碳 海岸造林成效彰

摘錄自2008年10月22日民視新聞網報導

全球正推廣種樹來造林減碳,林木專家注意到海岸是相當適合的造林地,而且利用樹木的根還能改善鹽分過多的土壤,6年來的海岸造林已完成500公頃。

翠綠樹林將南台灣的沿海彩繪成一幅美麗風景畫,眼前這片渾然天成的林木,其實是以人工方式,耗時7年精心栽培的成果,特別選種耐風吹的木麻黃,能防風外,更重要的是利用其深根來牢牢抓住沿海地區的土壤。

木麻黃、還有罕見的台灣海桐、相思樹等台灣原生樹木,多樣化林相意外吸引了豐富的生態加入。

為了在海風強勁的沿海造林,工作人員得利用特製防風籬保護幼苗,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後,6年來終於完成500公頃的造林成果,雖已有階段性成果,造林人員依舊致力於增加林木面積,期待在台灣沿海四周築起一道綠色奇蹟。

Top

 
 
  聯合國:海平面上升 威脅亞洲城市

摘錄自2008年10月22日中央社曼谷報導

聯合國22日公布世界城市狀態報告指出,亞洲許多城市面臨氣候變遷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危機,發展中世界受此危機衝擊的城市,超過半數位在亞洲,必須從事更多工作以減輕其對人口與資產的進一步影響。

報告指出,東南亞超過三分之一城市的人口住在海拔低的海岸地區(高於海平面不到10公尺),更容易受到海水上升的衝擊。

聯合國報告指出,海港城市例如孟買、上海,都有高密度人口與經濟資產,如果減緩計畫無法實施,這些城市將在地理與經濟面受到嚴重影響。

根據統計,2070年以前,位於河水三角洲區的都市人口,例如達卡、加爾各答、仰光等城市,會成為暴露於海平面上升風險中的城市,孟加拉、中國、泰國、越南與印度等國的海港城市,也會列入資產暴露於海平面上升風險最高的級別中。

聯合國呼籲世界各國,採取創新的都市計畫與管理方法,解決海平面上升的挑戰。

Top

 
 
  第一屆亞洲濕地大會 各國專家齊聚台灣──亞洲濕地連結全球 跨界合作採取行動

本報2008年10月23日台北訊,夏道緣報導

第一屆亞洲濕地大會今(23)明兩日於台北舉辦,邀請全球知名學者專家及聯合國官員,以「Asian Wetlands Global Position」(亞洲濕地、連結全球)為主題共同探討全球濕地保育議題,吸引近500人報名參加。受邀貴賓之一,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前會長Patrick Megonigal博士指出,相信本次和亞洲其他國家研商管理議題可供世界納入參考,並透過亞洲國家彼此和其他地區的合作方式,將有助於持續了解濕地價值,並研擬管理對策。

目前台灣擁有75處國家重要濕地,公部門與非政府組織近年來在濕地管理上均累積許多經驗,因此大會以濕地生態與經濟、濕地復育與技術、濕地經營與管理、全球及地方社區參與及教育等主題進行研討。主辦單位內政部營建署署長葉世文強調,今年為國際濕地年,期待藉由本次大會連結全球,讓世界了解台灣的努力,並學習國際的經驗。

此次為首度於亞洲舉辦的濕地大會,籌備之初即獲各界期盼。主辦單位預計於第二天大會尾聲提出「亞洲濕地保育宣言」,強調「亞洲溼地、連結全球、共同危機、立即行動」,跨越國與國間的界線,以「健康濕地、健康經濟」、「良好之溼地管理係建立在健全濕地科學研究上」、「濕地保護需要國際合作」、「地方行動涉及所有相關人士之利益」等四項行動,扭轉亞洲濕地在面臨人類開發所產生之負面影響,包括入侵種、工業排放之污染物、與氣候變遷。

此外,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與內政部營建署亦將簽署「2008-2009年區域行動計畫(RSPA)備忘錄」,以「亞洲濕地宣言」為基礎,短期目標計畫將透過研討講習、安排人員互訪訓練,並推動成立台灣濕地學會、同時建立及整合全國濕地資源之平臺基礎,發展台灣濕地保育及教育環境;長期則以建立亞洲濕地保育之區域性行動計畫聯盟為目標,建立亞洲濕地發展中心之軟硬體設施及管理機制,加強跨領域之科學合作長期平台,以持續推動亞太地區濕地相關活動之合作。

本次大會除兩天研討會、論壇外,並分至台北關渡自然公園及台南七股潟湖,安排國家重要溼地參訪及工作坊,與城市導覽。26日上午祐生基金會亦辦理一場由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分會主席Prof. Isidro T. Savillo主講的「Asian Wetlands Global Position」專題演講。此為2005年國際濕地科學家學會亞洲委員會成立後,在台舉辦第一屆亞洲濕地大會,因此備受國內濕地保育與教育之各領域相關人士重視。

※相關訊息請詳見亞洲濕地大會官方網站

Top

 
  走山的人:走上蘭嶼祈禱山 俯瞰椰油的大地情懷

文字/攝影:阿紫


俯瞰椰油村

都市人到底有多渴望海洋?

當我們每天汲汲營營的在水泥辦公室裡,總感覺那湛藍的海水離我們好遠、好遠。

在蘭嶼,海洋幾乎觸手可得,只要打開窗戶,放眼就是大海。海不止保護了達悟人,也把整個民族性包覆得更強。

那是椰油,你搭船上岸所遇到的第一個村莊。

在大地音樂的環繞中,為您發表「走山的人」第八季的第4篇文章:蘭嶼椰油祈禱山……


蘭嶼秋海棠

到咬牙切齒

黑潮帶來了飛魚,也帶來南島文化,南島生物的多樣性,使得島上出現許多特有種,而這些特有種也只有在蘭嶼和綠島才可見到。

記得上次冬天來,在往朗島的路上,看到整片秋海棠長滿石壁旁,那季節未開花,但葉子很大、很大。


避風港的飛魚標誌

而這次夏天來,在五孔洞前方的一處三角公路礁岩上,發現一株昂首挺立的蘭嶼秋海棠,她的嬌豔,令環島中的我不得不停下來欣賞拍照。

要面對海風、抗鹽抗旱,難怪葉片演化成如此碩大,才能貯存水份來抵抗自然的環境。達悟人叫它為esem,意思指吃起來酸得咬牙切齒,婦女和小孩食慾不振時,才會煮來吃。


島上處處可見的羊群

但只取葉柄或葉片,不食用花梗,因為老一輩流傳下來,吃花梗會耳聾聲啞,這樣的取食方式,讓蘭嶼秋海棠得以繁衍,繼續在春夏時盛開綻放。聽朋友說,當地餐廳還有道野菜就叫涼拌秋海棠,不知道吃起來會不會還像達悟人口中形容的咬牙切齒呢!


椰油祈禱山

畏與信仰

蘭嶼,一個禁忌很多的地方,當然換個角度來講,那是對大地的尊敬,同時也構成了民族性的一大特色。

島上的教堂密集,就好像台灣本島的土地公廟一樣。因為信仰的關係,祈禱山也就這麼自然而然的產生了。


十字架的祈禱山

不只椰油,東清也有祈禱山。

但我喜歡這裡的視野,可以看整個椰油村、整個開元港。來這看夕陽,很美、感覺很幸福。

坐在草地上,朋友告訴我,那顆饅頭山其實是個墓場,是海葬的不歸路。眼前的這巨大十字架,正像天使般守護這塊島嶼。

在旅人眼中,這兒不只是供人靜心祈禱的山,也是一座可以吹風看海、令人沉思的山。


東清村三號前方的涼台

和朋友聊著,很難得的愜意。多想時間就這麼留住,陳建年的音樂一直在腦海裡盤旋著……

傾聽 風兒吹過草原旋律
   吶喊 聲音圍繞在山谷迴聲
  潛入 藍色深海 和魚兒遊戲
  享受生命 重回純真的大地情懷

這裡應該算是私房路線,遊客們走環島公路一般是不知道的。從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椰油村視野,而達悟人依其山形,為其取了個「屁股山」的名字。


屁股山的山形

地情懷

那年,陳建年的配樂「海有多深」把我帶到蘭嶼,進而開啟一連串的邂逅與機緣。

這年,陳建年「蘭嶼椰油篇:大地」,又再次讓我重返蘭嶼;從一開始的旋律,我的心就被拉到這座小島來了。

或許,旅行總是需要一股衝動吧。


青青草原

蘭嶼人說野百合是Pipiyakakawon,意思是冬天就要結束了,春天馬上就來了,所以當野百合綻開的時候,春天就要來了;而春天一來,飛魚季也就來了。

我想,吸引我毅然再訪蘭嶼的力量,青青草原上盛開的野百合也是其中之一吧! 


從青青草原俯看老人岩

看著草原上迎風搖曳、等待著春天的野百合,想到小說裡寫的一句:「等待,是生命中最美的動詞。」

等待飛魚季,等待夏天的蔚藍海洋,等待下次重逢的青青草原……

【下篇預告】走訪菁桐古道 百年煤礦之城的濃郁秋味

Top

  論壇:半屏山沈砂滯洪池疑案

作者:高雄市綠色協會

請建設局要求段錦浩委員,基於利益迴避理由,辭去半屏山舊礦區善後處理水土保持相關案件審查委員職務。

半屏山沈砂滯洪池水土保持計畫一案,由於超挖及施工與原設計圖七成以上相異,加上綠化植栽樹種與原設計不同,涉及盜賣國有礦石等因素,經過十年無法結案。究其基本原因為原水土保持監造技術未認真監造,導致開挖的沈砂池與設計圖嚴重相左。

然而市府在追究相關責任時,往往力不從心或求償無法成功,令人疑惑;最近環保團體發現本案主要原規劃設計及審查委員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段錦浩教授,為本案水土保持監造技術張曉康先生碩士研究的的指導教授,且兩人十年來仍有水土保持計劃研究案之合作關係。明顯違反利益迴避法的基本倫理。故要求市府要求段錦浩委員退出半屏山舊礦區水土保持相關審查業務。

由於監造技師監造太離譜,市府建設局特別於87年6月19日發函要求施工時技師要現場監造(詳見八十七高市建設三字第020017);;並於去年半屏山舊礦區善後處理南區變更設計水土保持計畫完工檢查(第一次)限期改正會議結論中,要求建設局三科依水土保持法及技師法相關規定函送張曉康技師由相關單位處理。

但10月2日召開半屏山舊礦區善後處理水土保持修正計畫變更設設審查會議中,段錦浩委員於會中公開力挺本案水土保持技師張曉康,謂其於本案監造十分盡責,比台灣其他80%的水土保持案的監造都還要好,會有問題都是水泥業者亂搞。

對相關水土保持疑慮,例如日後必須每年不斷清淤的結構性缺陷問題,今年大雨池水溢流過防災土堤等,以及半屏山後巷產生滲漏問題,段錦浩委員都以強勢,及權威姿態保證百年千年都沒問題,其大包大攬的態度,與學術審查的態度明顯相異。

並於會議結尾突然要求承辦科長,讓本案於當日審查通過結案,幸虧本案承辦人員基於職責,並未當場允諾,要求廠商補正資料送府再做判定。

對於段教授如此有違常理的行為,乃於會後上網尋找資料,發現原來張曉康技師為段錦浩教授的得意門生,兩人十五年來關係密切,除80年初的研究所指導教授關係外,於半屏山水土保持計劃執行間,兩人仍為夥伴關係,例如共同執行(1996),「南投縣陳有蘭溪沿岸賀伯颱風災害初步調查報告」計劃、2001 年共同出版「梳子壩與廢輪胎應用於台灣土石流治理工程」。

依《公務人員利益迴避法》第五、六、七條要求段錦浩委員自行請辭迴避半屏山水土保持相關案件審理;或由市府建設局依該法第10、12、13條規定強迫迴避。

此外依讓法第11條規定:民意代表以外之公職人員於自行迴避前,對該項事務所為之同意、否決、決定、建議、提案、調查等行為均屬無效,應由其職務代理人重新為之。請建設局另聘公正委員,重新調整半屏山水土保持審查小組名單,重新檢視半屏山水土保持修正計畫。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