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1 年2月15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能源發展綱領政策評估說明書」14日在環保署舉行公聽會,經濟部能源局提出未來10年我國能源發展策略的兩個方案。拿到這份說明書後第一個覺得比較好奇的是,相較於國外至少都提出到2050的目標,為什麼我們的能源政策只到2020年?只有10年的思考會不會窄化了政策領域?
另外,能源局指提出這份報告是遵循2008年「永續能源政策綱領」、「98全國能源會議」,但這兩個會議的共識都要求為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應提升再生能源比例,而且產業結構朝高附加價值及低耗能方向調整。
但能源局的政策評估卻包含國光石化等高排碳產業,而且到2020年再生能源預估占全國比重不到10%,之前還爆發太陽光電收購價格下跌的爭議,這樣又如何能達到上位政策的目標?
以程序言,98全國能源會議在「
能源管理與效率提升」的子議題一的共同意見:「進行政策環評時應召開聽證會」,不是現在這種公聽會的形式,然而卻在未遵守這個共識結論下進入政策環評公聽會程序,環保團體當場質疑,這是政府失信於民。
而能源局提出兩個方案,方案一「核能機組除役」會增加高排碳化石能源。方案二「核能機組延役」是相較低碳的結構,且評估以方案二為較佳方案。
但這兩個方案卻都強調會增加燃煤機組,環保團體一算發現,方案一 (核電除役) 到2020年排碳3億3千萬公噸,方案二 (核電延役)
排碳3億2千400萬公噸,兩者相差才1.6%。方案二真的「相較低碳」?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當場質疑,政府是否清楚告訴民眾,是否願意為了這一點點減碳成效而冒核電的風險?這個政策對綠能沒有突破性發展,只是為火電、核電等傳統能源護航。
另一個受到最多質疑的是,能源局指出去年民調結果,70%民眾支持方案二 (核能延役),只有12.4%支持方案一
(核能除役),無法想像為何差異這麼大。環保團體質疑這個民調大有問題,民調份數只有1000份,各項影響評估調查也只回收89份,沒有代表性。而且這麼複雜的能源問題如何用電話訪問?
太陽光電公會理事長賴增華質疑,政策沒有宣導,人民如何知道有多少選項?人民在沒有充分了解、也不清楚選項的風險、且沒有充分宣導前所做的民調都沒有意義。台綜院院長吳再益則認為這個民調有足夠代表性。
另一個爭議的數據是,馬總統上任後提出能源效率目標2%,讓民眾覺得這是一個「要努力」的目標,但2007、2010這兩年的能源密集度下降幅度超過3.5%。而2005到2010平均下降幅度2.35%,為何目標還是只訂在2%?
將舉行延續會議、專家會議
主席、環保署副署長邱文彥表示,2月24日上午9:30再舉行延續會議,擬定一些議題,後續要開能源政策環評的專家會議。在上周五(11日)舉行的石化政策環評公聽會,環保團體也要求舉行專家會議,但邱文彥表示過去無此例,要再研議。
我國能源供給以化石、進口為主
能源局統計,我國2009年能源供給13,806萬公秉油當量,其中石油占51.82%、煤炭30.45%、天然氣8.62%、核能8.72%。自產能源,包括再生能源、石油、天然氣等只有87.5萬公秉油當量。整體而言,我國的能源結構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而且99.4%都要依賴進口,自產能源只有0.6%。
在能源消費結構方面,工業部門還是主要的消費部門,占52.5%,其次是運輸部門13.2%、住宅部門11.6%、服務業11.5%。而且工業部門又以能源密集產業為主,2009年能源密集工業占工業部門六成。
能源局預估到2020年,以2006到2020年平均經濟成長率4.09%計算,能源供給從13,806萬提高到2010年的17,271萬公秉油當量。
能源結構汙染排放量大
能源局分析,我國能源結構導致的環境衝擊大,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排放量大,2007年分別占全國排放比例41%、40%、28%。燃煤加燃油排放的戴奧辛也占全國16.8%,且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另外重金屬排放以鉛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砷、鎘、汞。
能源局所作各項衝擊評估,民眾關心最多的環境問題是有毒或有害物質傳輸、輻射及化學災害風險,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提醒應考量民眾健康衝擊。
為核能延役護航?
本次能源局規畫的兩個方案都定出核四第一機組今年運轉、第二機組明年運轉。方案二讓舊的核能機組延役,用意是考量減碳。預估到2020年核能發電從1,203萬公秉油當量,提高到1,725萬公秉油當量。
立委田秋堇辦公室主任張智傑指出,把核能視為低碳能源並非98能源會議共識。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李卓翰質疑,環境基本法已明訂推動非核家園,這本報告完全違反其精神。
能源局綜合計畫組專門委員蔡志亮說,核能只是一個選項,有核廢料問題,但國際間又當作減碳手段,我國對於核能發展是個不確定問題,但核四商轉時程依行政院的計劃目前不變。
環團:能源政策無減碳決心
能源局對於再生能源的規劃是從2009年的306萬千瓦,提高到2020年的638萬千瓦,成長6.9%,以太陽光電、風力發電為主,不到總量的一成。環保團體認為這個目標太保守,如何達到政策目標?能源局綜合計畫組專門委員蔡志亮表示,未來每兩年會檢討修正一次。
太陽光電公會理事長賴增華指出,消耗能源部門應訂出不同電價基礎,在討論能源政策之前應先檢討電業沒效率的問題、民營電廠收購問題、台電虧損問題,這些都沒釐清就討論政策是沒意義的。他建議,電價也應該是能源政策的控管要項,把國人如何減少用電當成一個議題來討論。
崔愫欣批這個政策完全看不到突破性的永續觀點,一味放任能源部門排碳增加,尤其這個能源政策還放入國光石化等高排碳產業。能源效率目標只有2%,導致2020年能源需求量較2010年成長23%。
對這個說法吳再益不以為然,他表示過去20年能源效率提升只有0.5不到,全球也不到2%,我國訂2%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 本文同步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