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3.16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守護白海豚 第二階段認股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比福島進步 台電為核安掛保證?


福島當地標語:「核能發展豐富我們的未來」,圖片轉載自森住卓的部落格

福島核能電廠發生輻射洩漏意外,日本自由記者在當地拍下當地街町宛如鬼城,空盪盪的馬路上矗立著「核能發展豐富我們的未來」標語,格外諷刺。如果台灣發生類似強震,如何保證核電廠正常運轉、不會危及民眾安全?  

 

15日台電舉行記者會說明,同時開放媒體參觀核一廠。但台電說明都偏重在緊急事故時「備用」設備如何如何好,但備用設備在強烈地震、海嘯時安全性如何?備用設備只能是迫不得的措施,不能取代正常運轉,台灣核電廠的「正常」設備相較於日本又如何?這些台電並未說明。

精采內文

【相關連結】
福島核電事故 自由記者紀錄下政府掩蓋的數據
「8顆不定時炸彈」 環團:核廠總體檢
禁核聲起 德國關閉7座核電廠
世衛:日本核輻射恐對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環境信託|濁水溪口海埔地公益信託推動一年記

作者:溫于璇、孫秀如

2010年四月初,長期關注大城溼地的彰化環保聯盟結合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等團體,共同發動「全民認股119守護濁水溪」行動。決定以環境信託的方式,阻止每年將排放1200萬噸二氧化碳的國光石化進駐濁水溪西海岸的彰化大城溼地,並保護族群數量不到100隻,也是聯合國列為最高保育等級的台灣白海豚,這一場行動,是台灣首宗環境公益信託行動。

為何選擇環境公益信託作為行動方式?

一切的起因來自於:守護土地、守護永續希望。

由於傳聞國有財產局極有可能以1平方公尺100元的便宜價格,賣給國光石化公司超過2000公頃的泥質潮間灘地,建置八輕工業區,與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共同夾擊台灣母親之河-濁水溪,因此,環保團體們決定要以比每平方公尺100元 更高的價格,買下屬於全民的資產。

精采內文

步道旅情|畚箕湖懷舊之路——奮瑞古道

作者:劉香君;圖:葉品妤

生處21世紀的現代都會,只要一出門,馬上就有多樣的「代步」工具,載著您前往任何地點,不僅有可以自行駕馭的腳踏車、機車、汽車,還有大眾共同使用的公車、火車、捷運等,平整寬敞的柏油道路,條條通往世界各地。遙想過往,百年前的人們,一踏出家門,不是靠著兩雙腳,一步步走在先人開鑿的道路之上,就是騎著馬、駕著駱駝行走於山林、大漠之中。

人與道路之間的今古對比,一是快速、一是緩慢;然而人們行走於道路上的心緒與故事,今人對速度的無止盡追求,已經漸漸醞釀不出,那一個個、古早古早、人言口語流傳下的鄉野傳奇……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開花植物消失、殺蟲劑、空氣汙染和氣候變遷等等因素,造成了蜜蜂數量持續減少,這將使全球大部分糧食作物缺乏授粉者。人類可能從來沒有想過,再怎麼追求高科技,像小小蜜蜂的自然力量才是地球上70億人口深深依賴著的。

日本關東大地震後,福島核電廠危機重重,縱使官方一再強調不必擔心大量輻射外洩,但在當地採訪的自由記者提出了完全不同的事實。電廠所在的雙葉町目前有了超量的輻射,空蕩蕩的大馬路上只留著「核能發展豐富我們的未來」標語。全世界熱切關注福島核電廠的災情,同時也紛紛檢驗了自身的核能政策。整個歐洲大陸有約150座反應爐坐落在近75個核電廠中,歐盟召集了各國能源部長、國家核安官員及大型核電公司人員做緊急會商,希望能訂出聯合安全標準及災變處理方式。然而世界各國都對核電採取保守的態度,改回使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發電後,這些碳排放是否將引發氣候變遷,我們又該如何因應?我國的知名自然作家劉克襄也在此時提出呼籲臺灣應該檢討能源政策,在不要核能電廠之前,先談如何節能、與替代方案,才有辦法談關掉核能電廠。小島上的資源分配,是好好討論的時候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福島核電廠離台灣多遠?

作者:賴偉傑(作者為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理事)

記得離1986年發生車諾堡核災後沒幾年,當全世界都還餘悸猶存時,台灣卻宣布要重新啟動核四計畫,民間社會都嚇壞了,於是台灣興起一股捲動全民的反核運動。但在政黨惡鬥下,核四成了朝野攻防的戲碼,反核擁核的辯論從經濟到環境,彼此正當性道德性十足,但談論安全問題卻逐漸退位。

說實話,「已經很久沒有發生核子事故了,而且技術越來越進步,應該不會再發生了」,這種官方說法我雖然打從心裡不願意接受,但也不知如何反駁,隨著時間過去,漸漸的車諾堡跟三哩島事故漸漸失去了說服力,對大眾來說像是上個世紀的古老傳說而已。再後來這幾年來,核安並不是沒有問題,但在2000年核四興建成為政治議題後,只要提出對安全的疑慮,馬上就被扣上「又來了,還亂不夠嗎?」的帽子,輕易化解了台電或原能會必須面對質疑的壓力。媒體也興趣缺缺,大眾更無從關心或擔心起,反核沒了票房,政治人物也就追逐其他的議題。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