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資十年特刊
5之5期
2011.5.15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Taroko生態達人成長營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特刊編後語

環境資訊協會十年特刊今天是最後一期囉!感謝這五期來,執筆撰寫環境十年變遷單元的NGO先進、學者、媒體人、企業界從業者以及前任、現任政府官員,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角度,檢視環境問題的核心,探討解決的機會。

或許還有不少讀者不太了解環境資訊協會十年來所努力的工作,這方面,要推薦您細讀工作同仁試圖簡易整理的【環資十年功】單元,也請熟識的朋友,從中提供建議和指教。

若您看完十年來環境變遷的問題,也認同環資努力的方向,恭喜您,您已經找到屬於自己「一起守護環境的理由」,歡迎加入我們,出錢出力,繼續未下一個十年、百年、千禧年環境打拼。

檢索「環資十年特刊」所有內容,請看 http://e-info.org.tw/node/65617

 

【環境十年變遷之官方角度】優質環境對話空間的流失與創造

作者:葉俊榮(台大法律學院教授、前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執行長)

許多與台灣環境議題發展相關的研究,都將2000年看成一個分水嶺。在1990年到2000年的民主轉型期間,台灣的環境議題隨著社會運動與民主化獲得重視,許多重要的污染管制法律完成了立法,也順勢建立了影響深遠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除了來自國內民主化的政府體制變化與民間量能提升之外,國際上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也對台灣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國際在1992年舉行了地球高峰會,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台灣也隨即在1994年成立了全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這也是現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前身。歷經了激烈變動的轉型年代與來自國際刺激的90年代後,邁入千禧年後台灣的環境議題,面臨了多元又深沈的挑戰。我將在這篇短文中,從全球趨勢的發展與台灣在地的實踐,分享我對這十年來環境變遷的觀察與省思。

精采內文

【環境十年變遷之官方角度】因應劇變 水電油價、政策、學術 都要變革

作者:李鴻源(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這十年來,台灣氣候變遷明顯加劇,以賀伯與莫拉克颱風來說,兩個颱風都在八月初襲台,颱風來臨前都處於缺水告急的緊張狀態,颱風來臨時瞬間降下近一年雨量,暴雨成災,但在颱風過後,依舊面臨長時期缺水的尷尬局面。

很明顯的,可據以歸結出以下兩項事實:一、極端氣候已經趨於常態化;二、旱澇災情將會更趨頻繁。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議題,國際組織IPCC因此發展出兩種因應策略:一、調適(adaptation)二、減緩(mitigation)。前者點出我們需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後者則提醒我們需要透過政策,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以有效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精采內文

【環境十年變遷之官方角度】以國土計畫維護永續台灣的根基

作者:葉世文(營建署署長)

從千禧年迄今已經十年。這十年中全球發生了無數氣候災害,大地震及大海嘯或颶風和暴雨變得時有所聞,因為災害規模與發生頻率顯著增加,使得全球因天災死亡的人數不斷攀高,國際間莫不竭盡心思因應地球暖化造成的問題。台灣才從921大地震逐漸復甦,隨即遭受莫拉克颱風災害,另外,長期以來西部沿海地層下陷問題,加上近年的暴雨頻仍,讓災情一再重演。

今(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更造成嚴重複合型災害,核電廠爆炸輻射污染擴散,隨著大氣與海洋環流影響全球生態,防災、減災調適措施成了全球必須共同面對的環境考題。因此,永續發展的概念已修正為必須以健全的生態環境為基礎,社會與經濟才能持續發展。台灣身為地球村的一員,除藉由國土計畫及節能減碳等政策維護台灣環境的永續根基,並應積極透過區域或國際合作,減緩地球暖化與降低災害的發生。

精采內文

【環境十年變遷之官方角度】做好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 是一切發展的基礎

作者:沈世宏(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署長)

臺灣山川秀麗,生態多樣,土地富饒,四百年前被稱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自1960年代起,創造了經濟的奇蹟,然而在工業發展中所帶來的污染負荷,超越了環境承載極限,造成公害並危及國人健康。1970年代末期臺灣的環保意識開始萌芽,1980年代全國民眾環保意識逐漸提昇,以及各地風起雲湧的反公害運動,促使環保署於1987年8月22日成立,建立環保組織體系及制度、健全環保法規、推動環保政策及措施等,奠定環境保護發展宏模。

精采內文

【環資十年功】My Heart 讓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守護家園的理由

陳瑞賓(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看完紀柏舟導演所製作的動畫「光之塔」,故事裡頭的父親,把小小孩送到一艘小船,小小孩划著船出去,傍晚回來時,跳到父親的身上,兩人開心地跌坐在地上的景像,讓我不自覺得想起家裡才一歲半的小孩,開始會爬到我身上跳來跳去的樣子。小小孩每次出門,坐的船越來越大,出門的時間越來越久,也慢慢變成大小孩。父親每天守著信箱,讀著遠方寄回來的信,隨著歲月流逝而年邁。最後,遠方歸來的小孩,發現家門口信箱裡積滿了信,衝進房子裡看到躺在病床上,卻對著他微笑的父親,抱著父親坐在鋼琴前彈完最後一曲。不久,太太抱著襁褓中的嬰兒,坐在他身旁,聽著琴音,嬰兒的笑容,溶化了我的心。

精采內文

【環資十年功】Pass Your Love to the Earth 傳愛地球不落人後

作者:夏道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副秘書長)

作為地球日在台灣的發動者,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近十年的推動,從網站的規畫可真切地看到社會的變化。早年多為介紹地球日的專文,及自行規畫的專題;近年則大幅譯介國外行動方案、與國內響應活動,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團體,開始主動規畫呼應地球日主題的活動;同時,來電詢問的電話及電子郵件亦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可見地球日在台灣已逐漸發酵,大眾對環境之關心也開始萌芽。

精采內文

【環資好友賀電】

王俊秀(台灣環保聯盟會長、清華大學教授):十年了,環資會已經由一個資訊平台,進而朝向公民行動平台努力,我覺得這是十年來最大的進步。

藉由資訊傳播,環資會讓環境保護運動,從人類中心走到生命中心再進到生態中心,讓更多人透過這個資訊平台自我教育,然後展開公民行動。

而公民行動,也不再是以往走上街頭的抗爭,是更具體的作為與解決方法,就是信託運動,環資會努力推動的「白海豚」,就是一個典範的建立,有7萬多人滿心歡喜的、願意的透過認股的方式來救助白海豚。

環資會也利用平台來教育政府,公共財可以讓民眾購得,這是給政府一個思考、反省的機會,英國已經這樣再作了,「白海豚」將是我們的開始,我們將價格轉換為價值。

楊國禎(靜宜大學生態系副教授):環境資訊協會十歲生日快樂!十年了,能做到目前的成就很不容易,但也期許協會更上一層樓,在資訊傳遞上,能夠提供更深度更完整的訊息,以發揮更大的功效。

Oliver Maurice(International National Trusts Organisation):It is wonderful to be able to share in the celebrations of TEIA's 10th
anniversary, albeit from a distance!

I first knew about TEIA through meeting 3 of their staff, including
Hsiu-ju, in England when they were on a fact finding tour, learning from
other conservation bodies including the National Trust. It was not long
after that they decided to join the International National Trusts
Organisation and they invited me to visit Taiwan to help with some
specific issues and to spread the word about the National Trust
movement.

My visit took place in April last year and during the 12 days I was
there I became enormously impressed by the scale and variety of their
work, the contacts they had made and the influence that they appeared to
have.

I was specifically involved in the campaign to protect the Dachen
Wetlands from the totally unsustainable proposal to site a petrochemical
factory on the land and thus, most likely, to destroy the livelihoods of
the oyster fishermen, the bio diversity of the wetlands themselves and
to render the Pink Dolphin extinct.

So, on 19 May there is cause for a double celebration. Firstly the 10th
anniversary and secondly the achievements of TEIA, with others, to
persuade the President to intervene and put an end to this proposal.

What TEIA has achieved in 10 years is remarkable; may you continue the
good work and ensure that the non-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s in Taiwan grow in strength and influence. I wish you all the very best for the future.

Sunny Lewis(Editor in Chief, Environment News Service): Happy 10th anniversary TEIA! May your activities benefit the planet and all its inhabitants for many years to come.

尹仑(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与传统知识研究会):
十年资讯传绿音, 两岸环保自然情; 关注气候转基因, 共护生物多样性!

陳柱勝(廈門海峽導報):和環資會很有緣,2009年,廈門環保界的朋友介紹給我,問我是否要參加環資會舉辦的兩岸媒體交流,我欣然報名,於是認識了璧如姐。手續辦到一半時,我工作的單位通知我當年年底赴台灣駐點,遺憾當年未能成行。

去年初,我終於去台灣駐點了,璧如姐很熱情,幾次約我見面,都因我的工作未能實現,深感愧疚。終於在彭主編結婚的當天,我見到環資會一群熱心、有愛、善良、快樂的兄弟姐妹們,實感榮幸。

值環資會十週年之際,謹祝環資會蒸蒸日上,讓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好!

陈统奎(南风窗时政记者、海南岛博学生态村发展理事会创会理事长):感恩台湾环境资讯协会。2009年“绿眼看台湾”,为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也开创了海南岛“博学生态村”,更让博学生态村与台湾桃米生态村缔结了姊妹村,这是两岸第一例。为了一个绿色星球,为了两岸发展,我们相遇,相知,相助。祝福台湾的朋友,明天一定更美好!

李冰(上海绿洲生态保护交流中心):数年努力,构筑两岸NGO沟通桥梁!喜闻十周年庆典,欣愿环境资讯协会绿树常青,硕果累累!

張濤(天津綠色之友):今年是"环资十年"。真是巧的很,今年也是天津绿色之友成立十周年,作为绿友十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一项活动zz潮白河工作假期也于4月30日结束了。十期工作假期下来,看着千余棵新栽桃树、柳树,看着千余人走过的背影,又想到了千里之外的台湾环资学会的老师们。

没有他们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没有工作假期第一次来到天津。就没有这已吐新绿的绿友林。十年了,我们曾天各一方,坚守我们共同的绿色梦想,终于今天有了一个美丽交汇,如此的灿烂与倏忽。

康洪莉(上海野鳥會):感谢台湾环境资讯协会搭建起两岸保护交流的平台! 同一个地球,一脉相承的文化,我们携手共进。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环境保护之花终将因各位的努力,开遍各地!

姜玫瑰(绿主妇):又是一个山花烂漫的红五月,在这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祝福两岸环保永续发展10周年的生日。希望在今后的发展中,两岸环保永续发展一年比一年壮大。环保同仁一如既往手拉手,永续发展年年有创新。

張忠民(河北知音):2007年6月26日21:55:06 我收到来自台湾的一封邮件,从此,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就成为我真实了解台湾的领路人。 这封邮件发自台湾环境资讯协会,邀请我参加第二届"两岸环保与永续发展论坛"。我当时心情很激动,能够去台湾!而且是参加环保活动!做梦也想不到啊!

接下来,就是行前的准备。按照台湾环境资讯协会介绍的程序,我开始办理各种手续,同时与大陆各地的同行伙伴保持联系。没想到,办理过程十分无奈,我跑了很多机关,没有一家能给我帮助,各地通行伙伴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为此,我曾经一度认为台湾之行没有希望了。好在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对两岸交流的丰富经验,给了我信心与方法。我们几乎每天都通过邮件交流手续办理的现况,我们这里朝令夕改,变数横生,而台湾环境资讯协会的工作有条不紊。

突破重重困难,终于实现了台湾环境资讯协会预定的论坛行程。当我在台北见到谢璧如、耿璐、小陈时,内心充满感动,感谢你们的热情、专业、付出……。

劉毅(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欣闻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十周岁生日,作为今年亦将过十周岁生日的中国红树林保育联盟(CMCN)的负责人,特发贺文,遥祝生日快乐,未来继续合作,共促发展。

与环资会结缘,始于2007年两岸环保与永续发展论坛。对于CMCN和我个人,环资会的重要作用在于以下三个层面:一、推动两岸环境交流和NGO互动;二、生态工作假期模式和环境信托理念传播;三、大量环境资讯和信息分享。感谢环资会一路的支持和伴随成长。

唯有分享才能了解;唯有传播才能扎根;唯有互动才能共鸣!

汪愛民(安徽環保聯合會):喜闻台湾环境资讯协会10周年,请接受我衷心地祝贺: 祝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在保护环境的事业中,为人类生存环境、为两岸美丽的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徐定艷(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2009年,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第四届两岸环保与永续发展论坛,在台湾的所见所闻都成为人生最美好的回忆,同时看到台湾环境咨询协会在环境教育、栖地保育等领域做出的卓越成绩,深表敬佩!尤其是看到各位环境咨讯协会的同仁对于环境保护的热情以及创新性的工作手法,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

值此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十岁生日之际,送上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的深深敬意和祝福。希望台湾环资能像白杨树一样,根深叶茂,永远矗立向上,为地球环境造福。也希望两岸环保永续发展。

易曉武(上海自然之友):感谢环境资讯协会组织的"两岸环保论坛",让我有机会和台湾的环保组织和人士交流,有机会走进社区,走进民宿,近距离地观察学习台湾的环保行动,不仅环保,更重要地是接触了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到真实的台湾。

这样的活动对于增进两岸的了解,消除误会,实在是功德无量。

活动结束后,还不断收到环资会的邮件简报,虽然偶尔会嫌邮件太多,但正如亲人的唠叨,听着不耐烦,缺了却万万不可。这些资讯让我知道你们一直在前行,所以在海对岸的我,也要前行,不可偷懒,否则无脸见人。

相约一起同行,谁也不要偷懒。
祝环资会里帅哥更帅,美女更美。

寧永菊(北京自然之友):环境资讯协会搭建起大陆和台湾NGO之间的一座桥梁,让越来越的大陆NGO工作人员,有机会去台湾,并和台湾的NGO进行深度的交流,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希望环境咨询协会,继续推动此事业的发展。

通过环资会发来的简报,让我持续了解台湾NGO的动态,很是高兴,偶尔看到一条信息或一个熟悉人的名字,很是兴奋!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張穎(廈門綠十字):欣闻台湾环境资讯协会喜迎十周年,感慨万千!
作为NGO,走过十个年头,期间所经历的故事坐下来可以细数几天几夜,定是苦辣酸甜咸,百味杂陈,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个项目拓展,每一次内外交流,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功,都凝结着环资会大家庭每一个人的辛勤努力与不懈追求!

与道缘和壁如姐结缘于2009年的那次鼓浪屿研讨会,友谊的种子从此深植在彼此心田。了解环资会却是得益于2010年两岸环保NGO交流活动,真正感受到了环资会对环保事业的专注与专业,对合作伙伴的真诚与友爱!

收到人豪邮件时,仿佛一下子又把我拉回到2010年,那个伴着诸多的危险同时又无比幸运的台湾之行……纯朴善良的人们、同宗同源的文化,初次见面却如老朋友般熟悉,社区论坛,畅所欲言,惜别晚宴,热络沟通,仿佛有诉不尽的情话般不忍散场。

环保行动、生态人文、创意产业、美景美食,无不散发独特魅力,每张温暖的笑脸、各种感动的瞬间都历历在目,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见闻,经验教训,更是交流的喜悦、难舍的情谊!

张颖遥祝环资会的明天更美好!

程淑玲(蔚然大連):在台湾与璧如姐、人豪、司机大哥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我们一起遇到“梅姬”,走过风雨,看过城市,行走乡村…在行程中领略了真实的台湾。非常感谢环境资讯协会给了我们一次学习台湾环保经验的机会。

看到环境资讯协会的人朋友,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非常亲切自然。虽然不是很清楚环境资讯协会的十年历程,但看到大家,觉得这一定是个很让人喜欢的组织,有很多人都为它倾注心血。

祝环境资讯协会十周年生日快乐,期待以后可以帮它庆祝二十年、三十年、N十年的生日。

寧佐梅(中國綠色大學生論壇):十年環資,十年資訊。臺灣環境資訊協會以獨有的眼光和視野,向大眾提供最廣泛和最前沿的環境資訊,以此喚起公眾對於環境問題的瞭解和關心。同時環境資訊協會以自己獨有的力量,聯合社會環境友好之個人和團體,發出保護環境的呐喊,並以實際行動帶領公眾體會、關心並最終參與環境保護。臺灣環境資訊協會以自己辛勤的勞動承擔起讓公眾瞭解環境和環境問題的責任,十年不曾鬆懈,這一點叫我頗為感動。

2010年,我十分有幸能夠在環資會的精心安排之下,真真切切的感受一個個為保護環境而努力堅持的臺灣人,大家毫無保留的互相交換兩岸環境保護之經驗,我從中收穫滿滿。

在臺灣環境資訊協會十周年之際,謝意與祝願並呈,期待環資會在下一個十年為公眾瞭解、關心和參與環境保護作出更多努力。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特刊特聘編輯:朱惟君‧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