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十年變遷】因應環境劇變 水電油價、政策過程、學術風氣 都要變革 | 環境資訊中心
環資十年特刊

【環境十年變遷】因應環境劇變 水電油價、政策過程、學術風氣 都要變革

2011年05月15日
作者:李鴻源(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

李鴻源(公共工程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十年來,台灣氣候變遷明顯加劇,以賀伯與莫拉克颱風來說,兩個颱風都在八月初襲台,颱風來臨前都處於缺水告急的緊張狀態,颱風來臨時瞬間降下近一年雨量,暴雨成災,但在颱風過後,依舊面臨長時期缺水的尷尬局面。

很明顯的,可據以歸結出以下兩項事實:一、極端氣候已經趨於常態化;二、旱澇災情將會更趨頻繁。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議題,國際組織IPCC因此發展出兩種因應策略:一、調適(adaptation)二、減緩(mitigation)。前者點出我們需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後者則提醒我們需要透過政策,在產業結構上進行調整,以有效減緩溫室氣體排放。

低水電、低油價政策若不改變,一切都是空談

儘管近十年來公民環保意識抬頭,但卻一直無法在政治上獲得支持來發展出有力道的變革方案,這跟我們立法院藍綠對立的氛圍有關。不像歐洲國家的總理上台,談的是環境政策;台灣在社會認知普遍還是期待經濟發展的氛圍下,政治人物通常不願意冒著喪失選票的風險來大力推動相關環境政策。這就造就出每個人都可琅琅上口一套洋洋灑灑的環境說詞,但卻給不出一套實際可行的政策。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我們一直以來的低水費、低電價、低油價。因為低油價,相對鼓勵私家轎車的發展,而不是盡可能朝向大眾運輸系統規劃;其結果就是拼命開路,連帶破壞環境生態。

同樣的,低水、低電的政策若不調整,我們在談節水與節能政策,就很容易流於沒有效益的空談。因為水費太便宜了,產業界就不會努力發展出節水的技術與產業;因為電費太便宜了,在欠缺誘因之下,產業界自然也不會積極發展再生能源技術與再生能源產業。

唯有調整以上政策,才有機會讓台灣的產業升級,進而創造綠色商機,甚至進一步讓台灣往亞洲綠色產業中心的方向努力。

至於擔心流失選票的問題,其實也不是完全沒有解套的方法;例如只要採行「差別費率」,對於經濟弱勢族群等,透過政府補貼等方式來彈性因應,就可降低對於一般平民百姓在生計上的衝擊。

提昇公民意識,創造由下而上的對話機制

國外如英國、荷蘭等先進國家,他們的環境政策常常為我們所稱羨;但我們不應只羨幕人家的結果,而忽略了人家的過程。

這些國家過去也一度是拼經濟而犧牲環境的汙染大國,但透過其公民素養與對話機制,卻可以很成功的轉換社會的價值觀,進而往尊重自然環境的方向努力。反觀台灣,我們較欠缺彼此對話的文化,這就容易造成彼此不信任、甚至對立的狀態。

在建立彼此良性對話時,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我們必需學習彼此尊重,同時避免使用負面語言(negative language),不然,往往在溝通開始前就已經造成雙方的嫌隙與鴻溝。

當然,良好對話文化的形成,透過示範性計畫的實例演練,會是一個不錯的開始。以我自身曾經參與其中的中港大排整治工程來說,當初為了撤掉水溝蓋,必須減少四百多個停車位,車主一開始自然是極力反對。在我們花了100多個小時,陸續與當地學校、居民慢慢溝通後;他們不僅接受了替代方案(在步行約五分鐘處,幫車主另覓停車處),更出乎我們預料的是,他們甚至主動提議,中港大排沿線以後不要再讓車輛進入,好維護小朋友更安全的上下學空間。

這樣的溝通對話,就是要由下而上地形成團隊,建立彼此的夥伴關係,然後納入各種不同層次的對話,找到彼此共同的立基點。此外我們也將文史工作者納入工作團隊當中,希望藉此營造出新莊地區的新文化氛圍。總之當環境變好了、水質也改善了,透過密集溝通的過程,居民在公共議題上的公民素質也因此大幅提昇了;這就是一個雙贏而互惠的良性互動。

學術研究風氣,需要更為踏實

台灣在能源、水資源、替代產業等重大關鍵政策上,之所以顯得不夠周延,除了欠缺堅實的智庫外,台灣學術研究的氛圍不夠踏實,也是原因所在。

雖然台灣的學術研究機構,每年都推出大量的研究論文,但是這些研究論文卻都被束之高閣而未被政府採用;其原因就在於這些研究內容還不到位,距離政府可據以實施間,還有二、三年的研究落差。

當然,教育部以及國科會要為此負最大的責任,因為教授的評比與升等需看SCI論文出版的數量,造就大家重量不重質、挑小不做大的現象;這形同間接不鼓勵學者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政策。

台灣環境問題的邊界條件在中國大陸

其實談台灣的環境問題,無可迴避的一定需面對兩岸問題,因為我們邊界條件的另外一端,就在中國大陸。

台商在中國大陸發展已經是既定的事實,在此一市場與商機上,兩岸無法切割,如何積極尋求合作互補,才是較務實的做法。

而近年中國大陸積極厲行節能減碳,甚至所訂定的清潔生產規範都較台灣嚴格,是我們應當用心來因應的。舉例來說,中國南京大學的全球氣候變遷學院,是找一位經濟學的專家來領導,因為清潔生產是跨學院(工學院、法學院、商學院)的專業,必須納入生態經濟、循環經濟等思維,才有可能建立起一套「可操作的模式」。

台灣在這方面,是否能有效整合新的人才、技術,以及法律、金融等專業,將決定我們能否因應這波綠色產業的新局面,不然就將從此出局。

※ 本文由李鴻源口述,蔡錫昌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