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5.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步道100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南方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及種原保存:30分

馬總統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及種原保存分數:30分
馬總統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及種原保存分數:30分

5月20日是總統就職日,6月5日是環境日,往例該公佈民國99年的永續發展指標(經常會延後),而永續發展指標可以轉換作政績,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試圖以民間的角度,先作一檢視。5月22日是生物多樣性日,我們就從評估中的生物多樣性此一面向談起。

我們認為:

政府至少納入此指標,有呼應到國際潮流,例如建立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建置種子庫設立等作為,生物基因多樣性的保存是有跟國際接軌,不落人後,基本上值得肯定。但在危及基因多樣性的基因改造方面,國家沒有明確的態度和立場,非常遺憾。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2011‧520總統就職周年專題:馬總統的環保成績單

環保救國 不只是減碳而已

馬總統上任一年環境成績 環保團體:劣、劣、劣

422地球日 環團會見馬總統提「四大問」

【移樹的故事】緬懷好時光 老荔枝樹在水碓重生

大家來採龍眼喔。圖片來源:江慶洲。

作者:廖靜蕙(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

走進水碓社區,數十棵老樹以及古宅相映成趣,時間彷彿凝結了。一棵棵老樹,圍繞著聚落,每棵老樹前都有標示著樹種、年齡及編號的指示牌,好像老樹的身分證,證明這裡的住戶除了人還包括這些老樹。巨大的樹冠在開始轉熱的午後,發揮了功用,讓人群自然而然地聚集到它的遮蔭下。

這個具有300年歷史的聚落,佔地約1.76公頃,是台中南屯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史保護區,曾獲客委會經費補助,規畫這個台中市第一個漢人聚落「水碓仔」的研究計畫。這裡也是從市區通往高鐵站必經之地,高鐵站的營運使它被劃入名為「高鐵門戶特區專案」的都市計畫內。

精采內文

農村草根行∣穿梭時空,相思未來

(攝影/卓馨怡)

作者: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

交大農學小組的田野筆記,以知性散文記錄相思寮在徵收中/年節前的人事、家園、村莊、與土地。這些筆記細膩地紀錄著居民在這兩種不同氛圍中的複雜情緒。一方面是徵收前的失眠、焦躁、不安與無奈。另一方面則是年節來臨前的忙碌、歡愉、團聚與盼望。每一個作者都是寫手,都能從看似細微的瑣事、庸常的器物、平凡的臉孔中,看見背後深刻濃厚的情感和意義,讓人因此產生對農村與土地的懷念與相思,也召喚出讀者對傳統人情與價值重新思考。我認為,在「發展」典範全面主宰人類思維的今天,功利的計算與策略性考量已然變成人民的習慣。這時,情感性的召喚與感動可能是衝破這個藩籬更有效的方式與作法。這篇文章能讓人重新思考土地的意義與價值,以及人活著的目的。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葉人豪

南極企鵝。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生物的浩劫還是持續在進行,根據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的研究,亞洲熊膽的交易依舊非常猖獗,中國人在傳統藥品及民俗療法的需求迷思仍然沒有減退。另外,由台灣和中國大陸合作的南極考察團,發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們發現由於南極磁場效應及冰原地形影響,汙染物到此就大多會被鎖住,造成了企鵝殘留了超標的戴奧辛

再來關注工程開發的消息,曾經被世界環保團體批得很嚴重的三峽大壩,中國大陸今首次承認三峽工程不利生態,對長江中下游帶來莫大影響。而在經歷莫拉克風災之後,高雄寶來溫泉區努力試圖重新振作,內政部長江宜樺卻說不宜開發!引起當地觀光業者大罵。

另外,由於歐洲的塑膠袋垃圾量爆增,歐盟擬立法全面禁用塑膠袋,目前雖然已有某些國家禁止商家提供或必須付費購買,但並沒有整體的規範。或許這也可以刺激台灣思考自己的作法是否還有改正的空間。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觀察《原住民族自治區法》審查

立法院外關心自治法的民眾聚集 ( 圖/龔靜雯  圖說/屋米)

 

作者: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由於種種跡象顯示,國民黨將要強行通過《行政院版自治區法草案》,「爭取真實自治聯盟」在5月13日動員,全國各地原住民齊集立法院表達反對的聲音,要求立法院退回這個被稱為「沒錢、沒權、沒土地」的版本。

原本,主事的朋友問我要不要以陳情代表的身分進入旁聽,自以身分不正確而婉拒,不過,在立委陳瑩、以及高金素梅的立委邀情下,不用佔6名代表的名額限制,還是答應前往做歷史見證。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陳姿穎‧網編:葉人豪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