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樹的故事】綠色隧道不復見 尋訪台3線老樟樹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移樹的故事】綠色隧道不復見 尋訪台3線老樟樹

2011年05月19日
作者:廖靜蕙

編者前言:522生物多樣性日即將到來,今年適逢聯合國訂定的「國際森林年」,我們來看看都市裡的樹木們面對的待遇和處境,他們雖然不是森林,卻是許多人生命記憶中不可或缺,也是讓都市得以維持生物多樣性的的要素,就先從台3線的老樟樹開始吧...

4月中旬的苗栗大湖鎮上,空氣中飄著草苺殘留的甜味。台3線旁,草苺已過了採收的季節,田地上殘存的果實,任由在日曬下萎縮,化為土地肥沃的養分。草苺田緊鄰著柏油道路,沒有任何遮蔭。十幾年前,道路兩旁種滿樟樹,原有綠色隧道美稱之路段;隨著台3線拓寬,樟樹被移走了,徒留整齊的路面以及幾棵巨大樟樹任行人憑弔。

台3線的老樟樹,移植到雪霸汶水遊客中心大門口尚存22棵。

綠色隧道不見了

從事園藝業的藍梁文是苗栗藍山園藝負責人,小時候曾騎著腳踏車沿著由樟樹形成的綠色隧道去登山,長大後無法忘情於青山綠水、花草樹木,於是便以園藝為終生工作。此外,他也是雪霸國家公園的解說志工。對於這些移植的樟樹,長年的觀察接觸,眼見著這些樹的美麗與哀愁。

他說,當時政府雖曾提出幾個計畫,包括徵地留樹,但草苺業者不願意,因為樹會搶地,而且樹留下來,鳥就來了,而鳥會啄食草苺。利益衝突下,老樹被犧牲了。

藍梁文從過往的圖片看出,老樟樹是直接被挖起來,沒有帶一點土,這樣的設計,樹木根本活不了;而廠商心知肚明,因此便宜行事,以怪手移植,根系不及處理、倉促移植的結果,台3線198棵老樟樹十幾年來,存活了22棵,羅列在雪霸國家公園汶水遊客中心入口處(註)。可喜的是,有了國家公園的保護,它們不須再移植。

根系處理不及傷口過大 形同凌遲老樟樹

當初樟樹移植時切的傷口太深,至今傷口仍無法癒合。

藍梁文指著其中一棵樟樹,樹幹頂端殘留著移植時切割的傷口,至今仍無法癒合。沿著樹幹而下,樹皮剝落、樹幹上出現樹洞,一旦下雨,洞口甚至流出黑水,顯示樹幹已經腐朽、中空。外觀看起來似乎是健康的樟樹,內在卻持續腐朽。樹幹不斷被侵蝕的結果,什麼時候颱風來了,樹倒下來,都不足為奇了。

藍梁文指著樹幹上的樹洞,下雨後樹洞常流出黑水,代表樹幹內部逐漸中空。雖然樹幹也長出樹瘤(傷口癒合的痕跡),但過於巨大的傷口來不及癒合,從上面的切口開始,往下腐爛。這是一場修補與腐爛爭奪主導權之戰,兩者都在搶時間。

「切除的傷口最好不要超過10公分,5公分以內最理想」。藍梁文強調,傷口要做好殺菌工作,讓樹幹不要腐爛。

藍梁文認為這些樹看似存活著,也只是假象。它們不曉得何時終因撐不住腐壞的樹幹而倒下來,而倒下時會不會又造成災害。「如此形同凌遲的活著,不如砍除。」

斷根需充裕的時間

樹幹上的樹瘤雖代表癒合的痕跡,然而卻須與腐朽競賽。身為園藝商,藍梁文每次看到標案都十分掙扎,到底該不該標下來。照理說,樹木移植前要先處理根系,進行斷根,大約需要3-6個月時間,讓根系逐漸適應。但「政府在公共工程設計上,皆未將移植樹木所需的時間考慮進去,未預留斷根的時間。廠商往往只有2個月的時間可以處理。」

問題不是出在移植技術,出在時間以及工程所願意花費的成本。而工程單位只重視道路施工順利進行,對植物沒有感情,工程設計時未將斷根的時間考慮進去。因此,政府需制定一套更嚴格的移植標準、嚴格執行。

即使工程單位在制定合約時,提到必須保障移植的樹木存活率至少70%,否則扣除10%履約金。但很多承包商一開始就放棄了這10%的履約金,寧可死一棵補植一棵。然而,死一棵50公分的老樹,再補一棵5公分的小樹有意義嗎?更不用提情感因素,已非原來的那棵樹了,如何估計意義與價值?制定70%或80%的存活率意義不大。

樹木銀行的迷思

2003年,台灣首座樹木銀行在台北市成立,隨後林務局以及幾個地方政府也都陸續成立樹木銀行,猶如樹木的中途或安養之家。依據林務局以及台北市政府的解釋,樹木銀行都是為了安置「公共工程」必須暫時或永久移植的樹木。

苗栗縣樹木銀行則以造林為主,然而高鐵站的興建,將有一批樹木需另行移植安置,前途未卜。

藍梁文說,樹木銀行這個名詞聽起來很美。讓人以為當樹需要移植時,可以有個暫時安身立命、又受到照顧的地方,讓樹有個喘口氣的地方,直到找到合適的地方。但藍梁文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當工程遇到老樹時,政府認為有樹木銀行可以將樹移植過去,就不考慮其他可能,樹木銀行成了工程順利進行的工具。「有了樹木銀行,政府認為有個地方移植樹木,就不考慮現地移植了。」任意將樹送走,藍梁文以痛心形容之。

藍梁文也質疑,這些樹到了樹木銀行,真的被好好對待嗎?管理單位是否定期澆水、照顧這些樹木,進行病蟲害管理呢?移植後的管理做不好,「就像剛開完刀的老人,任其自生自滅。」難以存活。

讓老樹留原地

雪霸的老樟樹。「對樹木最好就是現地保留。」藍梁文說,這些樹能在這個地方存活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一定有合適的氣候、土壤條件;此外,還有文化歷史價值、民眾情感因素等等,不移植才是最上策。

隨著道路開發、拓寬,曾經覆滿道路兩旁形成綠色隧道的景色在台灣已不復見。民眾感傷綠色隧道不見了,不只因為失去老樹,更重要的是陪伴著民眾生活的記憶不復見了。

「樹木最好能原地保留,並且兼顧周邊文化與民眾情感。」剛完成台中市政府委託的案子,為每棵老樹認列寫故事還出版成書,藍梁文對樹木的情感,早已摸索出愛樹人的語言。他實際走訪每個老樹,只要走近老樹,就會看到人群聚集,就會聽到很多故事,老樹聚集了人群,匯集了每個人的生活點滴,也是人們記憶生命的方式。

註:台3線老樟樹一開始是移植到苗栗縣政府苗圃,之後雪霸國家公園成立,縣府曾舉辦「老樹返鄉」,剩餘的樟樹遂移植到汶水遊客中心。此時老樟樹只剩下22棵。

※【移樹的故事】系列報導

(1)綠色隧道不復見 尋訪台3線老樟樹
(2)緬懷好時光 老荔枝樹在水碓重生
(3)等待救贖 松菸以及寶湖老樹不知所終
(4)行道樹褪流行 黑板樹林歸隱大肚山
(5)又名樂園 老雨豆樹和它的朋友觸口歲月

※ 本文與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