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6.2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舉世獨一淡水珊瑚 莫三比克指定為生態保護區


尼亞薩湖是世界第八大湖,擁有全球僅存淡水珊瑚礁。圖片來自:Consider Africa。

莫三比克政府9日宣布尼亞薩湖(Lake Niassa)成為生態保留區,並列入國際國際溼地公約保護之下,指定範圍包含了前述新設之保留區,以及週遭溼地與水系。這個獨特的生態系擁有世界唯一倖存的淡水珊瑚,超過1000種魚類,其中700種屬於當地特有種,豐富的鳥類生態,包含魚鷹、禿鷹、貓頭鷹與老鷹。

這是莫三比克的第一個淡水湖保護區。尼亞薩湖支持著週遭的居民,為了保護主要的食物與收入來源,當地居民成功的達成了多項讓步措施,包括在每年湖中的鮭魚以及其他物種產卵時,在河川實施禁漁,並且在繁殖季保護產卵場。 他們成立社區巡護隊,負責地區管理,並與海軍合作執法,處理非法捕魚、盜伐、非法移民、礦物盜採並打擊海盜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世界最大溼地保護區 座落剛果盆地

溼地與氣候密切相關

莫三比克獲國際組織資助 推動保育和生態旅遊

南非、辛巴威、莫三比克共設跨國界公園

我們的島∣ 搶救自然野溪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葉鎮中

八八風災挾帶巨大的土石,填滿秀麗的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依谷,殘破的景象,失去舊日的風華。風災之後,許多復健工程不斷進行,在經濟部推動「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的計劃下,全台溪流幾乎都面臨工程的進行。達娜依谷也在治山防洪計劃下,如同一個山谷大工地。

曾經守護達娜依谷的山美部落居民,面對自然災害破壞溪谷,整治河床的工程不斷發包進行,他們反 而希望重建工程緩慢一些,讓河流走出自己的方向,人類再來應用。山美部落長期推動達娜依谷生態旅遊,對自然保育有著一定的堅持,就算面對自然災害,進行野溪整治,也要求以自然生態工法施作,部落附近的野溪,以採集當地的岩石堆疊,保持自然生態的樣貌。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老樹


 

下星期蘭嶼將舉辦一場百年罕見18人座拼板舟大船下水祭典,這條「拜訪號」還將橫渡太平洋到台東再台灣海峽北上到台北,相信很多朋友一定早就準備好要去看了,多嘴的提醒一下,搶拍好照片外,禮貌跟尊重也不要忘了帶去,多用雙眼跟心靈感受吧。比起百年難得一見,老樹百年來一直默默存在、緩緩的生長著,「老樹巡禮展」值得一看,說不定自己家附近就有棵故事樹。

福島核災發生後,核電廠安全頓時成為全球矚目的課題。因此國際原子能總署提議由專家小組突擊檢查各國核電廠,畢竟各國自己拍胸脯打包票的誇口對於實際的狀況是沒有幫助的,法國近期在日本靜岡縣出產的綠茶中,檢驗出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高出歐盟標準1倍,並決定銷毀這批產品,類似的打擊恐怕只會繼續發生,核電事故的傷害太大了。最近全球很多食物遭到污染,不管是輻射、細菌、農藥還是化學物,相信很多標榜了「環保」、「有機」、「無毒」、「純天然」的產品都會比較受注意,而環保署將要著手擬定「綠色消費指引」清楚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這些號稱環保、無毒產品的真偽。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台灣夜鷹啼唱難忍受? 只要懂得因應,其實問題不大!

 

作者: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近年來,在高雄市各地乃至全國多個鄉鎮都有台灣夜鷹「都市化」的現象,鳥會也不斷地接獲民眾通報,其中有些人更不忘投訴一番,認為聲音太大、尖銳、造成干擾是最常出現的聲音;甚或有些對其鳴叫聲比較無法忍受的民眾會希望鳥會可以幫忙驅鳥,或提供方法以減少其出沒。再加上曾有些媒體以「擾民」的字眼加以報導,無意間使人鳥之間的關係更加緊繃…其實只要了解夜鷹為何選擇在住家附近鳴叫,便可以有效減少夜鷹在住家附近啼唱的行為。

台灣夜鷹的鳴叫聲雖然高昂尖銳,對某些人來說卻可能樂在其中,當然也會有人受不了!但是由於牠們以空中的飛蟲為主食,能有效控制昆蟲的數量,特別是現在氣候變遷、各地溫度升高,蚊蟲生長更為繁盛,夜鷹能夠控制蚊蟲密度、維持生態平衡,稱牠們是都市的益鳥也不為過!其實只要我們做幾個簡單的動作、改變一下觀點,夜鷹鳴叫的問題並不大,始作俑者還是我們人類本身,夜鷹的啼唱其實是都市擴張的結果,或許可看做人鳥和諧共存的過渡現象。

精采內文

 

 
 

舉世獨一淡水珊瑚 莫三比克指定為生態保護區

摘譯自2011年6月12日ENS瑞士,格蘭報導;段譽豪編譯;蔡麗伶審校

尼亞薩湖畔的一片白色沙灘。圖片來自:Consider Africa。莫三比克政府9日宣布尼亞薩湖(Lake Niassa)成為生態保留區,以保護這個全球最大且生物多樣性最高湖泊的物種與自然棲地。

莫三比克也在9日批准將尼亞薩湖列入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拉姆薩公約)保護之下,指定範圍包含了前述新設之保留區,以及週遭溼地與水系。

這個獨特的生態系擁有世界唯一倖存的淡水珊瑚,超過1000種魚類,其中 700 種屬於當地特有種,豐富的鳥類生態,包含魚鷹、禿鷹、貓頭鷹與老鷹。

這個湖泊位於鳥類的遷徙路線上,鳥類利用湖泊邊緣作為中途轉運站,在歐洲與非洲之間遷徙。

這個東非大裂谷最南端的湖泊是世界第八大,也是非洲與第二深的湖泊。遼闊的平原延伸到湖泊南部,北方則是陡峭的山脈。湖面寬52英哩,南北長365英哩,又被稱做日曆湖。

尼亞薩湖中有許多慈鯛科魚類,例如這種李氏慈鯛 (Nimbochromis Livingstonii)。圖片來自:ENS報導 / James Riley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慈鯛科只分布在尼亞薩湖,在其他地方都找不到。而湖內不斷有新種被發現。

尼亞薩湖支持著週遭的居民,他們從事漁業、農業、養殖、狩獵、貿易與手工藝,讓尼亞薩湖面臨著過度開發的威脅。

為了協調人們以及保護自然資源的需要,以村落層級發展了各項監督機制,包括非法與過度捕撈監控,水土保持與森林砍伐,漁業管理以及減輕氣候變遷的影響。

為了保護主要的食物與收入來源,當地居民成功的達成了多項讓步措施,包括在每年湖中的鮭魚以及其他物種產卵時,在河川實施禁漁,並且在繁殖季保護產卵場。

他們成立社區巡護隊,負責地區管理,並且與莫三比克海軍合作執法,處理非法捕魚、盜伐、非法移民、礦物盜採並打擊海盜。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東非與南非區域計畫辦公室代表 Rubina Haroon 說,「保護尼亞薩湖對當地漁業有立即且持續的功效,提供了當地居民所需的食物也保障了他們的生計。」

Haroon 表示,「透過加入當地居民參與以及政府意願的創新用水管理方法,我們可以在當地特有魚種生活史中的關鍵階段給予保護。」

這是莫三比克的第一個淡水湖保護區,面積達47800公頃,另含相鄰的緩衝區89300公頃。

保護區由漁業部管理,並由旅遊部以及環境事務協調部支援。此生態系的保護使莫三比克北部的旅遊業得以發展,透過潛水、賞鳥、釣魚以及探險步道等吸引觀光客。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報導

Top

 

我們的島∣ 搶救自然野溪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葉鎮中

穿過山林,流過漱石,美麗的野溪,不僅是生物的家園,也是美麗的文學地景,更是社區村落發展生 態旅遊的重要區域。但是不斷推動的野溪整治,已經造成嚴重危害,讓野溪成為一條條水泥溝渠,失去 原有的美麗容顏。

八八風災挾帶巨大的土石,填滿秀麗的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依谷,殘破的景象,失去舊日的風華。風 災之後,許多復健工程不斷進行,在經濟部推動「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的計劃下,全台溪流幾乎 都面臨工程的進行。達娜依谷也在治山防洪計劃下,如同一個山谷大工地。

曾經守護達娜依谷的山美部落居民,面對自然災害破壞溪谷,整治河床的工程不斷發包進行,他們反 而希望重建工程緩慢一些,讓河流走出自己的方向,人類再來應用。山美部落長期推動達娜依谷生態旅 遊,對自然保育有著一定的堅持,就算面對自然災害,進行野溪整治,也要求以自然生態工法施作,部 落附近的野溪,以採集當地的岩石堆疊,保持自然生態的樣貌。

「越自然越美麗」,一直是山美部落的信念,縱使自然災害侵襲,也必須從自然裡找尋未來生機。達 娜依谷面對天災,依舊強調自然保育的重要,但是在屏東縣內埔鄉的五溝水,美麗的野溪,沒有自然災 害破壞,卻將要毀於人類工程。

家住五溝水社區,長期投身環境運動的朱玉璽老師,形容五溝水是湧泉之溪,卻因為一項治水工程, 計劃將五溝水下游七百多公尺的自然河道,大幅拓寬,破壞原有面貌。

沿著五溝水野溪前行,自然的河岸,茂密的樹林,不僅造就自然美景,更是生物重要的棲地,是五溝 水重要的自然資產。傍水而生的五溝水社區,早是遠近馳名的客家聚落,社區裡不僅保有許多歷史老屋 ,居民也細說著溪水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千里步道協會推動五溝水生態旅遊,希望將五溝水的「水生活 」意象,介紹給外界,積極保護五溝水的美麗。

許多人希望保護自然美麗的五溝水,但是政府依舊執意野溪整治的進行,一場動工前的說明會,在赤 山農場防洪治水中游的萬金社區召開。這項新赤永久屋聯外排水工程,因應赤山農場興建永久屋,同時 解決地區的淹水問題,規劃在農場邊挖掘滯洪池,上游萬金社區加寬地下涵管,以及下游五溝水社區拓 寬野溪河道,疏引暴洪進入河流。

面對治水工程,居民意見不一,認為政府沒有先溝通就規劃,朱玉璽更提出改道作法,避免引導洪水 進入社區,造成更大危害。對於保護五溝水野溪,朱玉璽提出善用野溪周遭的濕地,作為天然滯洪池, 不僅保護自然,也能疏導洪患。負責規劃開發的屏東縣水利處,面對居民的質疑,表示計畫將持續推動 ,另外河道開挖,不會破壞生態。

五溝水社區裡,每座過河的橋頭,都有守河護土的伯公廟,居民日日虔誠到廟前膜拜。面對相伴故鄉 的野溪,面臨危機,希望保存五溝水社區意象的社區團體,也說出不捨。

保護野溪,不只是保護生態,更是保護社區重要的自然資源,在高雄市美濃區的磨刀河野溪,有個美 麗的保育故事。

潺潺的溪流聲中,朗讀著文學大師鍾理和的名著字句,增添野溪的文學意象,也讓人體驗了鍾理和名 著「笠山農場」的自然生活。鐘理和筆下的美麗野溪,其實也是生態豐富的物種棲地,沿著野溪緩步上 行,可以看見許多美麗的植物。這條野溪區域,還有稀有珍貴的食蟹獴,溪床沿途都可以看見捕食螃蟹 的痕跡。

這條珍貴野溪,其實也面臨整治的壓力,因為野溪上游的果農想開路,政府想一併整治野溪。在美濃 鄉親與環保團體的阻擋下,工程被暫緩,因為人們無法想像,文學筆下美麗野溪變成溝渠,生態世界豐 富物種走向滅亡,將是多大的傷害。

被暫時搶救下來的野溪,命運未定,但是美濃當地居民與社團,都希望以野溪的文學意象、自然生態 ,創造地區發展的願景。政府對於野溪整治,太過偏重防洪治水,防範土石流的災害思考,常常忽視野 溪存在的生態功能,以及作為社區生態資源的價值,讓珍貴的自然野溪變成水泥溝渠。

許多野溪地處偏遠,從規劃到動工,常常不被關心,造成野溪的巨大破壞。應該多關心台灣野溪生態 ,因為這些土地的微血管,一旦消亡,將是全面生態的崩解。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

Top

 
 
 

蘭嶼最大拼板舟 25日大船下水

摘錄自2011年6月19日聯合報台東縣報導

本月25日台東縣離島蘭嶼將舉辦一場百年罕見18人座拼板舟大船下水祭典,為蘭嶼引入大批觀光人潮。蘭嶼鄉公所預估,這場下水典禮,將創下蘭嶼有始以來最大的旅遊盛況及單日經濟產值;秘書黃正德表示,25日大船正式下水當天,島上外來遊客預計可達2000人。

慶祝建國百年,蘭嶼鄉長江多利去年底爭取內政部補助經費,今年初動員島上東清部落老、中、青三代數十人,合力打造18人座拼板舟,命名為「拜訪號」,大船已在日前建造完成。

雅美人依俗舉辦盛大船下水祭典,祭典進行過程中,船主須坐在新船上,由族人合力抬著新船前往海邊,途中族人會不斷進行「蠻阿威」及拋接船,這是雅美人為新 造大船下水,進行特有的驅邪、祈福儀式。「拜訪號」預定25日下水、29日從蘭嶼橫渡太平洋到台東,7月1日南下屏東墾丁,再順著台灣海峽北上,7月16 日航抵終點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碼頭,舉辦蘭嶼之夜。

Top

 

特展:百奇老樹故事多 見證台灣古今興衰

本報2011年6月2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建國百年台灣老樹巡禮展」融合文化、藝術與生態保育觀念。圖片來自:林務局。

聯合國將2011年訂為「國際森林年」,期許在森林管理、保育及永續發展上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林務局則以老樹為號召推「國際森林年-建國百年台灣老樹巡禮展」回應。18日開幕記者會,以「老樹百奇」、「老樹就在我家旁」、「老樹達人」、「國際森林年嘉年華會」等互動展示區,讓民眾體會生態保育與在地文化緊密連結的重要性。

前林務局局長顏仁德可說是台灣老樹保護的重要推手,20年來,台灣由800棵老樹認列,增加到4000棵登記為老樹。他說全台已有17個縣市已有樹保自治條例,他期待各縣市都能自訂自治條例,「讓老樹不因開發而遭到移除!」

參與老樹研究多年的「老樹達人」中興大學植物學系退休教授陳明義表示,台灣各地都有許多「有故事」的老樹,在探訪老樹的過程中,聽過許多感人故事。他說:「一棵老樹見證台灣古今興衰,在歡慶建國百年之際,更要透過這100棵老樹的故事,見證台灣百年歷史更迭、文化傳承,以及在地文化價值,學習與自然萬物共存。」

林務局代理局長李桃生現場擔任「老樹百奇」導覽員,他說,每棵老樹都有豐富的生態系,人文以及歷史;老一輩的人都會聚集在社區中的老樹下,說自己的奮鬥的故事,他鼓勵每個人和社區所在的老樹交朋友,訴說故事。

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學會理事長謝長富表示,百年老樹除了喚起許多人的童年記憶,有極深的文化傳承意涵之外,更具有生態保育及預防風災的重要功能。由於台灣地處西太平洋颱風盛行區,容易受颱風侵襲而釀成各種災害,百餘年來,這些盤根錯節的老樹,默默涵養水土、守護台灣,降低風災引發的傷害與損失。

老樹:以故事滋養生命

「老樹百奇」由老樹達人、專家一致推薦的全國最具特色百棵老樹,林務局保育組長管立豪表示,以百奇取代百大,目的是要每個縣市都有老樹入列,而不要帶有競賽意味。有些縣市老樹或許不足已列入百大,但藉由參展,激發民眾愛護老樹的情感。

林務局除了展示每棵樹的樣貌,也編寫每棵樹的故事。例如,位於台中市南區舊稱「番婆庄」樹德里的榕樹,號稱最大膽的榕樹,是由正榕與鳥榕合抱而成,並將土地公廟三面包埋,形成特殊的樹包廟景觀。

台中市南區樹德里的榕樹號稱最大膽的榕樹,它將土地公廟包埋,你說大不大膽?圖片來自:特生中心網站。

而在高雄縣六龜區有一棵高齡160歲的台灣原生種民族植物,卻有一個洋名叫做克蘭樹,這是紀念荷蘭植物學家C. Kleinhoff。克蘭樹屬於梧桐科,它可是南部原住民的聖樹!排灣族人常以它來製造繩索、刀鞘以及農漁具,有機會到中興村尾庄路,記得來看看這棵「堅強的克蘭樹」。

屏東縣萬巒鄉萬金天主堂旁,和教堂同樣具有百年歷史的雞蛋花樹則有個神聖的名號「萬福聖母瑪麗亞的祈禱」,優雅的體態變化萬千,與教堂相互輝映,在南台灣自成格局,成為人們訪問此地的印象之一。

林務局表示,老樹巡禮展展出時間自即日起至年底,除了巡展,為鼓勵更多人關懷老樹、重視生態保育與文化傳承議題,林務局還特別舉辦「感動老樹圖文網路票選活動」,歡迎所有民眾上傳自己的老樹故事,並開放網路投票,得獎者最高可獲3萬元獎金,請點選感動老樹圖文票選活動洽詢。

位於彰化市茄苳路的老茄苳,每年大甲媽祖南下遶境時都會在此短暫停留,接受信眾膜拜,是最親民的老茄苳。圖片來自:林務局。     苗栗縣公館鄉有樟樹與茄苳兩巨木一起生活了約300年,是至死不渝的老朋友。圖片來自:林務局。

Top

 

國際原子能總署提議 擬突擊檢查各國核電廠

摘錄自2011年6月19日中廣新聞網報導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為了檢驗全球各地核電廠的安全性,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目前正在研擬,由專家小組對各國的核電廠,進行突擊檢查。消息指出,原能總署署長將在20號的維也納部長級會議上,表明這項提案,並希望獲得各成員國的理解。

由於目前各國核電廠的安全措施,是由各國政府各自負責。福島核災發生後,核電廠安全頓時成為全球矚目的課題。國際原能總署因此也希望能在這個時候,透過派遣「突擊檢查小組」,督促各國強化核電廠的安全管理。

Top

 

日本綠茶遭拒 茶農籲檢討法規

摘錄自2011年6月19日大紀元報導

法國近期在日本靜岡縣出產的綠茶中,檢驗出放射性物質銫含量高出歐盟標準1倍,並決定銷毀這批產品。日本政府對此表示,相信這些作為飲料之用的茶葉不會造成健康危害,但日本茶葉的形象卻已深受打擊。這批茶葉是歐盟17日在日本進口的綠茶中檢驗出每公斤1,038貝克的放射性物質銫,而歐盟標準為每公斤500貝克。

6月初,日本禁止櫪木縣、千葉縣、神奈川縣部份地區,及整個茨城縣的綠茶銷售,因其銫含量高於每公斤500貝克的規定。現在,距發生核事故電廠近400公里外的靜岡縣,日本最重要的綠茶產區也受到打擊。

日本的茶葉外銷協會則呼籲政府修改這個標準。不像最早被禁售的農產菠菜,泡茶每次只需使用一點。現在政府檢驗每公斤乾燥茶業的放射性物質含量,而非最終的茶水。如果以茶水計算,一個人每天喝200杯茶(半公斤茶葉)一整年以上才會出現健康危害。日本政府對此表示,將在夏天檢視茶葉銷售的安全規範。

Top

 

天然無毒標語 不能隨便用

摘錄自2011年6月19日聯合晚報台北報導

塑化劑風暴衝擊,強調無化學、天然有機的產品熱賣,但這些東西果真沒有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嗎?為此,環保署最近著手擬定「綠色消費指引」,藉此保障消費者權益及健康。

環保署表示「綠色消費指引」,是要全面改革消費者錯誤習慣,不能只求方便,而增加塑化劑及其他有毒物的污染機率。還有不少市售商品都打著有機、無毒、純天然等宣傳標語,即使價格貴一點,民眾仍會願意購買,但環保署抽查發現,部分產品有欺騙消費者之嫌。

環保署管考處簡任技正李金靖指出,初步研擬的「綠色消費指引」中,清楚教導消費者如何辨識這些號稱環保、無毒產品的真偽。一旦公告之後,業者必須遵循規範,如果要以「環保」、「有機」、「無毒」、「純天然」等字樣作為宣傳,就需提出證明。

 Top

 

論壇∣台灣夜鷹啼唱難忍受? 只要懂得因應,其實問題不大!

作者:社團法人高雄市野鳥學會

近年來,在高雄市各地乃至全國多個鄉鎮都有台灣夜鷹「都市化」的現象,鳥會也不斷地接獲民眾通報,其中有些人更不忘投訴一番,認為聲音太大、尖銳、造成干擾是最常出現的聲音;甚或有些對其鳴叫聲比較無法忍受的民眾會希望鳥會可以幫忙驅鳥,或提供方法以減少其出沒。再加上曾有些媒體以「擾民」的字眼加以報導,無意間使人鳥之間的關係更加緊繃…其實只要了解夜鷹為何選擇在住家附近鳴叫,便可以有效減少夜鷹在住家附近啼唱的行為。

台灣夜鷹,辛啟昭拍攝台灣夜鷹,辛啟昭拍攝

根據調查研究及鳥友觀察回報,我們知道台灣夜鷹在都市裡的鳴唱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進行繁殖,其偏好將卵產在少有人跡活動的屋頂平坦地面,尤其最喜歡在學校或較大的機關頂樓產卵繁殖,有些會利用一般住家的樓頂。

要防止夜鷹來頂樓繁殖的主要方法是「利用頂樓」!自然界裡沒有浪費的空間!因為頂樓少有人利用活動,所以夜鷹覺得安全好用!讓夜鷹覺得頂樓有人活動、不安全,便不會下來產卵繁殖了!可行的方式有:到頂樓運動、曬衣服、種菜、栽種盆栽、甚至開闢屋頂花園、草皮、裝設太陽能板等方式。既可以防止夜鷹下蛋,更可以達到降溫、綠美化、收集雨水、節能減碳的效果。

然而要頻繁地上頂樓干擾夜鷹佔據地盤的工作,在許多學校或大型公務機關可能有實質上的困難,插上旗幟令其無法停棲、鳴叫,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辦法。這個方法必須及早進行,一旦夜鷹已經鳴叫了一段時間,確定繁殖區甚或已經產卵之後再加以干擾,則可能中斷其繁殖,因而造成雄鳥重新開始鳴叫、求偶。根據其繁殖季調查顯示,每年台灣夜鷹應可繁殖兩次,繁殖期集中在每年的1月到8月左右,各地略有先後不同,但只要過了這段時間,牠們便會離開都市,也不再每晚發出鳴叫聲。

最後,台灣夜鷹的鳴叫聲雖然分貝大、聲音尖銳,但卻沒有穿透性,若已經來不及阻止其繁殖,其實我們只要做一些簡單的措施,就可以輕鬆地阻絕其聲音的干擾。首先,我們可以將面對其鳴唱位置的門窗關上,或換裝隔音氣密窗,這樣便可以有效地減少其聲音進入屋內;再則,也可以使用耳塞,讓自己不再聽見其鳴叫聲。

台灣夜鷹的鳴叫聲雖然高昂尖銳,對某些人來說卻可能樂在其中,當然也會有人受不了!但是由於牠們以空中的飛蟲為主食,能有效控制昆蟲的數量,特別是現在氣候變遷、各地溫度升高,蚊蟲生長更為繁盛,夜鷹能夠控制蚊蟲密度、維持生態平衡,稱牠們是都市的益鳥也不為過!其實只要我們做幾個簡單的動作、改變一下觀點,夜鷹鳴叫的問題並不大,始作俑者者還是我們人類本身,夜鷹的啼唱其實是都市擴張的結果,或許可看做人鳥和諧共存的過渡現象。

與夜鷹共存小撇步:

常到頂樓活動、曬衣、散步、聊天、、、
在頂樓種菜、種花、開闢屋頂花園、種植草皮
設置太陽光電板,遮陰又發電
在夜鷹停棲處設置三角布旗,阻止其停棲
改裝氣密窗
睡覺時裝耳塞
請勿使用具攻擊性的方式來驅鳥,以免不小心造成傷害,並觸犯野生動物保育法。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