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8.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台灣小麥4年有成 「大豆特攻隊」同步成軍


玉里本土小麥4月間收割景象,照片來源:行動化生產履歷系

因應全球糧荒、基因作物襲台,台灣本土小麥復耕運動已超過4年,一群農友、產、官、學近80人上週五(26日)齊聚雲林莿桐喜願麵包坊,共同回顧發 起人施明煌形容為「麥田狂想 4.0」的復耕成果。同一時間,一群農友組成的「大豆特攻隊」也正式宣告成軍,啟動「大豆春秋元年」,要鼓勵台灣農友種植本土非基改黃豆。

全球化下,基因改造食物逐漸蠶食台灣糧食作物市場。幸而在「麥田狂想計畫」參與農友的堅持下,歷經4年多的實踐,本土非基改小麥製品已逐漸出現在台 灣的市場。然而,透過當日的回顧,農友也提供實踐過程中諸多不足與改善空間,供各界參考。施明煌認為,農民如要與契作者長期合作,農民保種能力應逐漸提 升,否則將會是契作者的大負擔。尤其建議產銷班的農友,可以依照保種計畫的需求,向農業部門申請相關補助與設備。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老少傳承割稻趣 全台首座「無基改農區」在富里宣誓揭牌

西部首座無基改農區 苗栗苑裡85位農民響應

後壁無基改農區 百名農友挺

灣寶小麥收割囉!

法律人談環保∣ 以書面意見參與政府的決策過程

作者:田蒙潔(美國密蘇里州律師)

1969年,美國國會制定國家環境政策法,首創環評制度,但並沒有明定實施環評的程序。1971年4月23日,國家環境政策法的主管機關—環境品質委員會,公佈「環評程序指導原則」,對公民參與的規劃原則上和美國行政程序法一樣,藉「通知」和提出「意見」或「書面意見」參與政府環評的決策過程。

我國的行政程序法和環評法都受到美國法的影響,我國行政程序法第154條保障「每一位公民」參與行政法規制定過程的權利,參與的方式是「通知」和「書面意見」;我國環評法第8條和第9條保障「當地居民」參與環評的機會,參與的方式也是「通知」和「書面意見」。

除了美國和我國以「通知」和提供「書面意見」的方式,保障公民參與政府環評決策過程的權利,大多數的環評國際公約也都採取相同的方式,例如1985年歐盟簽署的環境影響評估指引,1991年由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主導、在芬蘭艾斯浦簽署的跨國環境影響評估公約(Convention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a Transboundary Context,簡稱艾斯浦公約),1998年的阿胡斯公約等。

精采內文

我們的島∣ 幸福水雉方程式

採訪、撰稿:陳佳利;攝影、剪輯:陳添寶

原本全台灣都有水雉的蹤影,後來因為開發,族群數量急速下降,全台一度少到只剩50多隻,1980年代,高鐵路線原本計畫經過牠們的重要棲地葫蘆埤,環評決議必須進行棲地補償,就在離葫蘆埤不遠的一處蔗田中,把15公頃的旱田,改造成適合水雉棲息的人工濕地,剛開始定位為復育區,10多年來園區內的水雉數量越來越多,而園區的定位也從復育區轉為生態教育園區,成為最容易近距離觀察水雉的地方。專業的解說,讓民眾更進一步了解菱角鳥,設備完善的賞鳥亭,許多人在這裡第一次親眼看到水雉。

園區的另一頭,一個很特別的活動正在舉行,講師教大家搗碎菱角殼來造紙。天然素材組合成美麗的手抄紙,一張張沐浴在陽光下,活動的目的,是希望大家吃菱角救水雉,因為水雉的一生與菱角產業密不可分。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主任翁榮炫說,「鼓勵大家多消費菱角,因為有消費,農人就願意種,產業留下來,水雉的未來才會延續。」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播報員:賴品瑀

本土小麥吹起反攻的號角教人開心,但新竹縣竹東鎮農會26日舉行稻米評鑑,得到冠亞軍的農地位於二重埔、三重埔,已經被縣府列為預定徵收地,之後恐怕再也不能參賽,大家也吃不到冠軍米了。

《賽德克‧巴萊》即將上映,相信很多朋友已期待很久,登山好手兼文史專家楊南郡上週末發表新書《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內容便是早期賽德克族等原住民打獵及東、西來往的重要通道,霧社事件就發生在那裡。而位於新竹縣尖石鄉的高台水庫和比麟水庫興建計劃,當地居民還在奮力反抗,不願自己失了根,水利署表示「不貿然興建」。全球氣候越來越極端的狀況下,興建更多的水庫也會帶來危險,全中國逾4萬水庫超過設計使用年限,且維護不善,超過25%的城市與鄉村都面臨著災難性洪水威脅。

人類吵雜的海洋活動,打擾了海洋生物,聯合國現在啟動一項長達十年的調查,希望能對海洋噪音有所管理。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奪農用水 真要硬幹?

作者:莊芳華(圳寮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被譽為「蓬萊仙島」的台灣,氣溫不斷飆升,逃避酷熱的人,都躲到冷氣房裡納涼了,而種田人依然頂著大日頭到農田「上班」。

在學術界積極推廣「有機田園綠生產」的明道大學陳世雄校長,曾經在濁水溪畔,拍攝電線桿林立的農田景象,他感嘆說:「台灣有全世界最荒唐怪誕的景觀,每塊農地矗立一根電線桿,上面安裝電錶,底下裝個抽水機抽水,電桿密度,已可列入金氏紀錄了。」

針對台灣農村這種「世界奇觀」,掌管農田水資源分配的水利官員,在電視上公開說:是農民自己貪圖便利太懶惰,其實農業用水很足夠,還有63%餘水,白白浪費流入海。真是如此嗎?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