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9.29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新地圖顯示氣候變遷跡象

新版地圖顯示氣候變遷,圖片節錄自衛報報導

可能你從未聽過Uunartog Qeqertaq這座島,因為它是全世界最新的島,當北極圈北方約340哩的冰層因地球暖化退去時,此島於2006年出現在格林蘭島的東岸。這座新的島從伊努伊特語(Inuit)翻譯為暖島(Warming Island),9月15日已列入世界地圖集的最新版本中。

過去幾年來世界上最大的自然變化大部份可在極地區域發現,極地區域是氣候變遷最為極端的地區。格林蘭島的周緣明顯呈現褐色,而隨著拉爾森B和威爾金冰架斷裂崩塌,南極洲變小了。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NASA冰橋行動 監看極地冰層變化

北極冰層消失 提早30年

南極洲冰架消失 北極圈冰架20年融掉1/4台灣

阿拉斯加地理定位更新 大陸棚外擴100海里

【氣候變遷Q&A】(18) 地球暖化會持續到什麼程度?

本報2011年9月29日綜合外電報導,陳巾眉編譯,蔡麗伶審校

沒有人可以斷定未來幾年、幾十年、幾世紀後,地球到底會變得多溫暖。部分原因在於,無法知道未來人類會排放多少溫室氣體。也是因為科學家無法預測氣候變化對於增加的溫室氣體量之敏感程度。還有一些其他的不確地性,像是海洋和陸地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變化,以及不同的回饋途徑可能會因為人為排放溫室氣體而造成暖化加速。因為這些不確定因素,科學家通常會提供不同溫室氣體排放情境下,未來溫度可能的變化範圍。

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 ∣北京居民試驗「低碳家庭」

作者:周維(中外對話北京辦公室助理編輯)

今年夏天,有21戶北京家庭參加了自然之友組織的低碳家庭「宜居要好房,好房要節能」活動,開始對自家的住宅進行低碳節能改造的實驗。自然之友專案通過評審篩選,支持每個家庭改造中體現低碳節能的部分,為他們提供最高10000元人民幣的改造補助經費,並發放溫濕度計和電力計,要求每個家庭測量記錄改造前後的能耗值,幫助其實現節能30%的目標。近日,各個家庭的改造進入收尾階段,自然之友專案小組的探訪工作也開始了。

參加低碳節能改造的家庭大部分住在陳舊的公寓裡,這些建築的牆體和窗戶通常保溫性能差,冬冷夏熱,對取暖和空調的依賴很高,能源消耗大。因此更換隔音保暖的塑鋼窗成為21戶家庭的首要需求。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陳玉峰從事山林保育30餘年,是目前許多環保人士的恩師,日前他公開演講自身從事環保、搶救森林運動的心路歷程,當中表示,環境問題要從政策面、法制面與政治面著手,才能治本。例如在國光石化攻防期間,成本效益分析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因為我國對開發的效益與成本還沒有一套計算方式,因此環保署舉辦研討會,希望由學界制定一個成本效益分析準則,以後好理性客觀的討論政策。

到了選舉,藍綠為了老農津貼是否加碼一千元鬧得不可開交,但有老農感嘆只有選舉才關心,而後面的農業問題將如何解決卻看不到。反觀日本,為了吸引年輕人加入務農隊伍,決定以一年150萬日圓(約台幣60萬元)的補貼,讓年輕人捲起衣袖、下田工作

馬總統得意宣布,全國2520個中央政府機關、旅遊景點、交通運輸節點將設置「iTaiwan」wifi熱點,供民眾免費上網,這麼密集的熱點數量及覆蓋面積是世界第一,真的需要這樣便利嗎?是否若干年後我國的腦癌率也世界第一?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請陳文茜護生,而非放生!

作者:林瑞珠(紀錄片工作者、動保及環保工作者)

9月21日自由時報刊登一則「走私中國畫眉 影響生態違動保法送辦」的新聞,報導不肖業者引進中國畫眉鳥,因放生或逃出而與本地畫眉鳥交配,成為強勢物種,進而影響台灣畫眉鳥生態。這讓我聯想到這一期《時報周刊》有一篇陳文茜所寫《在放生的旅途中》一文,以感性的書寫方式,歌頌著「放生」的功德與感動,好似已然治癒她那「公眾的困惑與獨自的悲傷」的病症,實在令人感到不寒而慄。

這樣一位社會名流尚且如此不解時下放生的真相,真令人擔心她所行文之處,不知會影響多少對放生一知半解的民眾,盲目跟隨放生團體做出不智的舉動,以致「放死」,而讓她的粉絲因無知與而造下集體殺業,那環保團體與動保團體多年來不斷倡議反對盲目放生的運動,豈不枉然。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