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1.10.7







近期活動

【生物多樣性講座】小C漂流記—— 海洋廢棄物的冒險旅程
2011台灣民族誌影展,試煉與重生
台灣猛禽研究會10月8日墾丁生態講座:飛向猛禽的天空
原民千年 台灣巴萊 血淚控訴音樂會
PLES電影放影會(三):「退潮」& 「太平路上的相思寮」
尋找啄木鳥家族~樹木保育志工培訓計畫 第2-3期開始招生(10/14截止)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聯合國量化研究 保護雨林物超所值

一對從獵人手中救出的母子,目前收容於蘇門答臘Bohorok紅毛猩猩中心。
照片來源: Hulman Simangunsong網路相簿

在蘇門答臘存活的野生紅毛猩猩數量,已從1900年的85,000隻銳減到目前的6,600隻以下。若數量持續下降,紅毛猩猩將是現存人猿類動物第一個在野外滅絕的物種,最快會在2015年消失。

一份聯合國研究報告指出,保育紅毛猩猩主要棲息的雨林所獲得的利潤,比起伐林種油棕櫚所得的利潤,要高出兩倍。報告中以現行碳交易價格來估算,蘇門答臘沿海、富有泥炭的森林,也是紅毛猩猩密集聚集的地方,一公頃的價值達2.2萬美元;其保存的碳,在交易市場上價格約是7,420 到22,090美元之間。若是種植棕櫚油樹,同樣的土地,一公頃價值卻是低於7,400美元。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蘇門達臘紅毛猩猩和森林保育經濟學》報告英文版

森林砍伐持續 印尼紅毛猩猩逐年減少

捍衛印尼紅猩猩的未來──保存現有雨林的可能策略

歐盟通過數項永續性生質燃料計畫

綠色人物∣親子同遊山林心就更緊密

作者:古國廷

第一次遇到小瑀魚是在陽明山二子坪,她只有四歲,是個甜美的小女孩,大家都喜歡逗她、跟她聊天。有人就問她,妳最喜歡的顏色是甚麼,你猜她怎麼回答?

「只要是大自然的顏色我都喜歡!」小瑀魚不假思索,大聲的回答。 此時大家陷入一陣沉默,因為這答案超乎預期,因為常人想到的答案不外乎藍色、紅色或黃色等。但小瑀魚的回答卻像一種誠摯的宣告,表達她發自內心對大自然的喜愛。

讓人好奇的是,究竟怎樣的家庭環境和教育方式,會讓一個才四歲的小孩,對大自然有這麼深的依戀。然而當接觸過她的父母與大她三歲的哥哥小咕嚕時,會對小瑀魚的反應一點也不意外。

精采內文

步道旅情∣盡覽鐵道傳奇——獨立山步道

作者:劉香君;攝影:葉品妤

獨立山步道位於嘉義縣竹崎鄉緞繻村,是竹崎鄉三條古道之一,與塘湖嶺古道、大坑山古道並稱。日治時代,日本人為了開發阿里山豐富的林業資源,修建了阿里山森林鐵路,居民也紛紛改用鐵路運送物資,使得古道的交通功能喪失,而逐日荒蕪於蔓草之中。所幸獨立山古道經過嘉義林管處的修復,使它光華再現,成為人氣指數極高的登山步道之一。

獨立山步道分為兩個不同路段,從竹崎鄉緞繻村松腳經樟腦寮到紅南坑,是早期即有的古道;另一段為嘉義林管處於民國86年開闢,從紅南坑到獨立山頂的環狀新建步道。

精采內文

【看啥小魚可以吃】平價的鮮味:文蛤

作者:張泰迪(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文蛤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DHA與EPA等Omega-3脂肪酸,有利於心血管健康,並含有對人體肝臟有利的牛磺酸,不只如此文蛤還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它能治「瘡、癤腫毒,消積塊,解酒毒」等病。既營養又平價的文蛤,不管是加薑絲煮湯、炒九層塔、或與絲瓜拌炒,都能輕鬆嚐到鮮甜的滋味。

文蛤在生態系統中恰如其分的扮演濾食者角色,維持濕地水質清澈,當外在環境不好時,把自己關禁閉停止生長,等待雨過天青,如此逆來順受,堪稱「潮間帶的阿信」,也是沿岸水質的指標。如今因為人類污染海洋、破壞棲地,野生文蛤的數量大幅減少,我們如此蹧蹋大海賜給我們的珍貴禮物,倘若有一天文蛤消失在台灣的海岸,那人類還有辦法生存下去嗎?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濟州島江汀村面臨更加嚴重的破壞,6日韓國海軍開始在生命之岩Gureombi上進行爆破試驗!焦急的抗議人士前仆後繼地遭到警方逮捕,警察局已人滿為患。昨日彰化縣農民再度到行政院,要求行政院撤銷中科四期調度農業用水工程。想守護家鄉卻面臨國家機器的暴力壓迫,這樣的心情大家能體會嗎?現擔任看守土城愛綠聯盟理事長楊木萬也決定參選立委,想從制度內做改革。

為了學童的健康,各國紛紛提出解決辦法,法國開始嚴格規定學童營養午餐不得提供蕃茄醬和美乃滋等醬料,更規定每天孩子在學校必須吃一頓有4到5道菜的營養午餐,已解決目前現在有2成學童因貧窮營養不足的窘境。美國將10月5日訂為「全美步行上學日」,除了增加小胖子的運動量,也節能減碳。除了學校,家庭能為孩子做些什麼呢?今天綠色人物,讓我們看看一個熱愛自然的四口之家。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印度高科技綠色革命的省思

作者:汪恒祥 (紐約州律師)

藉由高科技研發出的新種籽、化學肥和水利灌溉,人類宣稱發動了增加糧食生產的綠色革命。

人口眾多的印度,1947年獨立初期,糧食自給自足是個不可及的夢想,政府又缺乏外匯進口糧食,只得仰賴美國的援助,因此一直處於匱乏的邊緣,當然期待能有一場增產糧食的綠色革命。1967年,當時的總理甘地夫人見到墨西哥的成效,引進了18000噸高科技的變種的小麥種籽分給農民,當年奇跡似的,農民的收穫竟然堆滿了糧倉,之後,更加倍地引進其他高科技種籽。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