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1.10.1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宜蘭行健有機村 展現農民築夢力量

宜蘭縣三星鄉小村落行健村,位於安農溪與行健溪之間,當地農民努力推動有機農業,要將整個村都成為有機農業村。他們不靠政府政策示範、不靠政府補助,完全由農民自發自組合作社的行健夢想村,成為羅山村之後另一個有機村的代名詞。

在此背景下,12日三位來自國外的友人,美國社區支持型農業推手伊利莎白‧韓德森、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不丹農林部首席科學,也來一探行健村,與當地農民對話。農民對解決有機農法中除草的問題特別熱烈,韓德森表示,除草的方法因物種及土地、氣候條件而異,需要透過實作發展在地智慧。 他舉自己種植紅蘿蔔除草為例,在種植前就需先除幾次草,播種之後,數著發芽天數,在發芽前一天,在以火燒掉表面上的雜草,千辛萬苦迎接秧苗冒出頭來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宜蘭行健有機村  展現農民築夢力量(續篇)

國際友善農業推手 串訪土城彈藥庫

尋找小農的春天

支持在地小農與生態保育的「社區土地信託」

生物簡介∣都會叢林的遊俠:攀木蜥蜴

作者:呂軍逸

一大清早,都會公園裡陽光從葉縫中探照進來,落了一地的金黃,「一二,一二」,早起運動的阿公阿媽在公園裡運動著,有的打太極,有的在慢跑,樹枝上的蜥蜴看來也沒閒著,一上一下的做著伏地挺身,準備大打出手。

都市的公園裡頭,常常可以見到一群尾巴長長的蜥蜴在枝頭上跳來跳去,相互追逐,他們是可愛的攀木蜥蜴。攀木蜥蜴隸屬於舊大陸鬣蜥科(Agamidae),全世界約有四百多種,種類不算少。他們的尾巴一般不會自割,長長的尾巴和細細的腳趾是他們在樹枝間穿梭的最佳工具,往往一個溜煙就不見蹤影。目前在台灣共有短肢攀蜥、斯文豪氏攀蜥、黃口攀蜥、呂氏攀蜥以及牧氏攀蜥五種攀木蜥蜴,分類上皆屬攀蜥屬,不同種類在公母顏色上也有不同的差異。其中我們在都會公園或近郊山區最常見到斯文豪氏和黃口兩種攀蜥的身影。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頭條報導的行健村自力發展成有機農業村振奮人心,類似這樣的故事在台南後壁,土溝村曾經以「最後一頭水牛」為號召,凝聚農民改造農村,當時一批南藝大的學生加入行列,幫水牛「起厝」,打造新家。雖然水牛還是沒了,但水牛精神卻生根土地,那群學生也留在當地繼續出力。

東沙島日前發現新紀錄種火之島蜑螺,蜑螺是一群廣泛分布在潮間帶的生物,牠們怎麼在沒有河口或淡水注入的東沙島珊瑚環礁潟湖內建立族群?科學家還在研究。埋藏在西部南極洲冰原下的古代湖Ellsworth,也讓英國科學家好奇,因為湖中可能有氣候變遷和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重要線索,同時也可能有新物種的生物存在。泰國也可能想知道氣候變遷怎麼造成這場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上週末不巧碰上罕見的大潮期,泰國政府為了保住首都曼谷,加強擋水工事、疏濬河道,甚至動員千艘民船一齊發動引擎來引導河水,終於奏效,但曼谷外圍地區淪陷,慘遭洪水肆虐。身為世界重要糧倉的泰國遭難,糧食危機更急迫,然而台灣人去年浪費的食物總量275萬多噸,我們必須馬上改變習慣,才能幫助世界與自己度過難關。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美麗灣亂排污水 東縣環保局:違反水保法

作者:濱刺麥

本月初連日大雨,3日民眾發現美麗灣沙灘工地圍籬邊有許多濁流排出,且圍籬內的水泥堤岸、水池設施也積滿了水,若只是一般雨水則無關緊要,但這些雨水已經浸泡過工地的化學塗料、水泥、施工器材、廢棄土…之後再流出工地排入杉原灣,並非一般的積水外溢。

台東縣環保局5日會同環評承辦人前往美麗灣度村工地稽查,現場營建工地施工作業中,並有污水累積於工地內部低窪處,工地主任盧先生表示積水是前天暴雨導致。11日環保局指出,依據水土保持施工圖,工地有3處集水消能井,容量約105立方公尺,不足以收集暴雨所產生的雨水之逕流廢水,且依據水污法第18條、水汙染防治措施計畫,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9條第3項規定,「沉砂池應符合工地或作業場所範圍總面積乘以0.025以上」;美麗灣渡假村水污申請作業面積為9,700平方公尺,所以沉砂池容量須達242.5立方公尺容量,實際上僅有約105立方公尺,現場「逕流廢水管理不足」,環保局表示「請業者改善」,美麗灣渡假村違反水汙染防治法第18條規定,依法告發裁處。

精采內文

論壇∣秘境、公園、BOT 澎湖隘門沙灘BOT案登場

作者:munch

政府的觀光開發,有著一個模式。原本是居民生活或守護的優美秘境,在受人注意後,開始規劃公園、休憩站等設施提供公眾遊玩,等到知名度大增,就開始劃設園區,交給財團吞佔,封起區域推動BOT。

花蓮七星潭、墾丁大灣、台東杉原海岸、三仙台海岸、以及未來的磯崎、金樽、加走灣、小野柳…等地,大概都是依循著秘境--公園--BOT的開發模式前進。 澎湖隘門沙灘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12公頃的BOT開發案,讓人們看清政府如何將一塊緊密連結社區的土地,一步步巧妙的轉到財團手中。

精采內文

 

國內外不同世代農民相聚行健村 結合農民與消費者架構社區農業

本報2011年10月18日宜蘭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行健有機夢想村推手張美。位於安農溪與行健溪之間宜蘭縣三星鄉安靜的小村落行健村,有位女士努力推動有機農業,要將整個村都成為有機農業村;在不靠政府政策示範、經費挹注,完全由農民自發自組合作社的行健夢想村,成為羅山村之後另一個有機村的代名詞。

在此背景下,12日三位來自國外的友人,美國社區支持型農業(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推手伊利莎白‧韓德森(Elizabeth Henderson)、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德查‧史雷佩德拉(Daycha Sirpatra)、不丹農林部首席科學家多傑‧旺楚克(Dorji Wangchhuk),也來一探行健有機夢想村,與當地農民對話。一開始,三位專家各自發表從事有機農業的經驗以及信念,並與現場農民分享討論,讓主持人不斷提醒時間到了!

張美致詞時說,「農民沒有賺很多錢,但米賣出去就很開心。」推有機農業,並非風和日麗的畫面,而是一個又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種植過程加倍辛勞,顆顆珍貴的稻米,如何包裝送到消費者手中,張美和夥伴們一一突破。透過多元就業計畫,合作社聘來專業經理人,讓不同專業分工,農民辛苦成果,只求全部賣完,溫暖消費者的肚腹。

從教育改變農民思考

米之神基金會創辦人德查以實際行動幫助泰國農民。(攝影:張信緯)張美幾年前去過泰國米之神基金會參訪,德查認出來,場面更顯得熱絡。德查簡短地介紹米之神基金會的任務以及這十幾年來的成果,因眼見泰國農民貧困的處境,以幫助農民,從貧窮負債的困境中拉出來為目的,研究了農民負債的原因,發現正是政府鼓勵以化學肥料及農業進行的慣行農業,相較於昂貴的農藥與肥料,稻米價格顯得便宜。 15年來,願意加入有機耕種的農友數處於停滯,他認為農民之所以不願意放棄化肥農藥,是因為商人以龐大的廣告不斷洗腦的結果。因此,米之神基金會推田野學校,從教育著手改變農民的思考方式。

米之神在泰國的農民學校雖取得政府認證,令德查不解的是,政府辦的農民學校仍不為所動,然慣行農法,使用化肥農藥那套。因此,米之神不斷濃縮課程,讓泰國農民易於取得與學習,抗衡這個使泰國農民落入貧困循環的農法。

德查難掩農地用藥的厭惡,他說下農藥是破壞土地。米之神光是教農民以收割後的稻梗留在田裡,就足以滋養土地了,甚至不需堆肥。而德查教導農民慣行改有機,也只以稻草利用微生物讓其發酵,用過一次就得以讓土地活化。他也舉例有一塊30年來使用慣行農法的土地,大家以為這塊地沒救了,結果做過一次,至今6年土地產量越來越好。

消費者願意支持的不僅是產品,還有維持農民生活的意願

韓德森說,CSA除了農民與消費者的組合還不夠,還要把環保團體以及媒體拉近來。韓德森介紹他位於紐約州的農場,離紐約市約需7小時車程。30多年前開始從事有機農業時,美國的有機農場規模很小,政府以及學術界都不看好。他從當時成立不久的美國東北有機農民協會和其他農民身上學習,他認為有機農民的團結合作很重要。

當韓德森從羅萍‧凡恩聽到CSA(社區支持型農業),覺得有趣就開始做。CSA是找到一群消費者願意和農民承擔生產過程的分險,不僅是跟農民買農產品,還願意支持農民的生活方式、維持他們的生活。

韓德森訪問超過國內外超過300個社區型農業的人,寫成《種好菜,過好生活》(IBSN 9789861205939),所得最大的心得是發現在社區支持型農業概念下,沒有任何農民的方法是相同的,很多細節都是按照當地的脈絡來安排,唯一不變的核心精神就是消費者與生產者互相的支持。韓德森現場致贈本書給行健有機夢想村,並由張美代表接受。

怎麼開始找到願意支持的消費者?張美提的問題,也是農民關心的議題,韓德森以自己的經驗出發,一開始是當的找到一個類似團體綠陣一樣,本來就是想要做這些事情的團體。此外,據他所知,其他CSA團體的經驗包括找環保團體、教堂(或廟宇)及托兒所,這類對健康食物本來就會關心的地方去介紹自己。

至於CSA的規模要多大呢?韓德森說,從5個人到上千人都可以,可依據在地的情況決定。而若要支撐一個CSA的1位專職農民和1位行政人員,大概需要120個股份。以韓德森為例,提供在半年間每周一次農產品的股份,一股為500元美金(但價格因內容而有差異),而除了股份收入外,還需兼農民市集設攤販售以及接受餐廳的訂單等收入維持。

 韓德森強調,CSA除了農民與消費者的組合還不夠,還要把環保團體以及媒體拉近來,讓CSA、有機天然農法的重要傳播出去。

不丹全有機 幸福快樂更重要

來自不丹的高級研究員多傑(右2)說,不丹以追求幸福快樂為目標。(攝影:吳信緯)多傑說他不像前兩位實際投入農業對農業有貢獻,他在農業部門工作是科學家也是官員。他主要研究香菇,大家都叫他香菇先生。不丹的耕作比較分散,而農民尚不知要合作,在不丹要組織農民無法發展像行健村這樣的組織。

對於「不丹有沒有有機農業」這個問題,多傑說不丹大多都是有機農業,幾乎不用農藥化肥。他認為,不丹和台灣的發展歷史很不同,但都是小國家,應有些機會交換意見。

多傑幾次發言,都引起現場的笑聲,他說,不丹發展過程不強調追求物質的快樂,而是精神層次的平靜與快樂。這句台灣熟知的句子,再度由不丹人自己說出來,讓與會者心有戚戚焉。這種相知的心情,也延續到餐桌上,大家邊用餐,繼續分享耕種心得。(上篇)

欣賞這篇新聞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生物簡介∣都會叢林的遊俠:攀木蜥蜴

作者:呂軍逸

※ 編按:生物多樣性其實不只發生在遠山深海中!世界上有超過30億人居住在都市地區,在生活周遭,其實有許多不同的生命型態與我們共存,有時我們視而不見,有時我們將其視為不共戴天之敵。然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東西,都在大自然的生態系裡佔有一席之地,各有其角色、功能,若是細細觀察,也能發現宇宙共通的道理或法則。本週生物簡介專欄將帶您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幾種生活中的兩棲、爬蟲類, 或能領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之趣味。

一大清早,都會公園裡陽光從葉縫中探照進來,落了一地的金黃,「一二,一二」,早起運動的阿公阿媽在公園裡運動著,有的打太極,有的在慢跑,樹枝上的蜥蜴看來也沒閒著,一上一下的做著伏地挺身,準備大打出手。

都會遊俠

黃口攀蜥的雄蜥身體兩側可見黃綠色的縱紋,是台灣最小型的攀蜥種類。攝影:呂軍逸。都市的公園裡頭,常常可以見到一群尾巴長長的蜥蜴在枝頭上跳來跳去,相互追逐,他們是可愛的攀木蜥蜴。攀木蜥蜴隸屬於舊大陸鬣蜥科(Agamidae),全世界約有四百多種,種類不算少。他們的尾巴一般不會自割,長長的尾巴和細細的腳趾是他們在樹枝間穿梭的最佳工具,往往一個溜煙就不見蹤影。目前在台灣共有短肢攀蜥、斯文豪氏攀蜥、黃口攀蜥、呂氏攀蜥以及牧氏攀蜥五種攀木蜥蜴,分類上皆屬攀蜥屬,不同種類在公母顏色上也有不同的差異。其中我們在都會公園或近郊山區最常見到斯文豪氏和黃口兩種攀蜥的身影。

林間「蜥」戲

夜間觀察時,樹枝上常常可以看見睡得正香甜的斯文豪氏攀蜥。攝影:呂軍逸。一隻身上帶有黃色縱紋的攀木蜥蜴在枝頭上曬著溫暖的陽光,他是台灣體型最大型也是最常見的斯文豪氏攀蜥的雄蜥,長長的尾巴,咖啡色的身軀,和樹木的顏色相近,要不是體側的黃色斑紋,還真是不容易發現他們。這隻雄蜥身體曬熱了,張開了嘴散熱,相當可愛,正當我看著入神時,另一棵樹上的雄蜥悄悄的靠近,原先占據枝頭的雄蜥早有警覺,眼睛緊盯著這號入侵者,情勢也逐漸緊張了起來。

被視為入侵者的這隻攀蜥,其實是來挑戰的,他爬上了那隻雄蜥棲息的同一根樹幹上,進入了警戒範圍,面對挑戰者,兩隻雄蜥都用前腳撐起了身軀,做出伏地挺身的示威姿勢,喉囊擴張,下巴白色的斑紋也更加明顯,戰爭一觸即發。

看來雙方都不是省油的燈,豎起了背上的鬣鱗,互看了一眼,挑戰者率先往前衝去,經過了一番追咬扭打,較為弱勢的雄蜥跑到了枝幹較低的地方,戰勝者倒是昂起了首,一副驕傲的模樣,身上花紋也更加鮮豔。

每到春末夏季正值繁殖季節時,常可見到山區和公園的樹上有不少的雄性斯文豪氏攀蜥在枝頭間互較高低,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蜥蜴們在林間追逐嬉戲。當然他們不止對同類會擺出威嚇的姿勢,有一次筆者就觀察到一隻松鼠和一隻雄蜥在地上對峙,松鼠大概覺得好奇有趣,攀蜥倒是隨時想溜之大吉的模樣,看見松鼠,他照樣拱起了身,豎起了鬣,有模有樣的做起了伏地挺身。看著松鼠似乎絲毫沒有被嚇到的模樣,就這樣僵持了五六分鐘,攀蜥見苗頭不對,快速跑到最近的一個樹洞中躲了起來。

吃芒果,還是吃芝麻湯圓

台灣攀木蜥蜴為雌雄二型性,圖為均一擴散型的黃口攀蜥雌蜥。攝影:呂軍逸。另一種生長在近郊山區的則為黃口攀蜥,同時也是台灣最小型的攀木蜥蜴。別看他們瘦弱的身形,生氣起來和特有種的斯文豪氏攀蜥比較起來,可是一點也不遜色。黃口攀蜥屬於台灣的特有亞種攀蜥,還有三個不同的亞種分布在日本的琉球群島。由於黃口攀蜥喜愛較隱蔽的棲息環境,因此在一些較為開闊的公園和人工的綠地上無法和大型的斯文豪氏攀蜥競爭而被取代。常常會有人難以分辨黃口和斯文豪氏攀蜥,我總會笑著說,你看看他們是吃芒果還是芝麻湯圓。黃口攀蜥的名字由來顧名思義就是口腔的外緣和舌頭是黃色的,就像芒果的顏色,相較於斯文豪氏攀蜥,口腔外緣為白色,內部呈黑色,就像是芝麻湯圓一樣,相當有趣。

虛張聲勢

當遭遇危險時,黃口攀蜥張開大嘴,擺出伏地挺身的威嚇預備姿勢。攝影:呂軍逸。有一天,我利用午後閒暇,散步到北市的親山步道,突然一隻雄黃口攀蜥跳到我的身上,大概誤認為我是個樹枝,緩緩沿著我衣服向上爬,爬到手臂上時,看見了我的大眼睛正盯著他,大概也嚇了一大跳,脹起了橘紅色的喉垂帶,打開了「黃」盆大口,和我對峙著,仿佛就在跟我說:「我可不是好欺負的啊!」下次在都會公園或近郊看見了這兩種迷人的小蜥蜴,不妨也觀察一下他們伏地挺身和虛張聲勢的有趣模樣吧!

【來看看城市裡還有什麼小東西】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欣賞這篇新聞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無形精神 世代傳承 水牛的消失與重生

摘錄自2011年10月16日中國時報報導

台南後壁的土溝農村曾經以「最後一頭水牛」為號召,凝聚農民改造農村,打響名號;一批台南藝術大學的學生也加入行列,幫水牛「起厝」,打造新家。如今水牛沒了,水牛精神卻生根土地。

呂耀中等4位南藝大的前後期畢業生,退伍後,選擇繼續留在這個偏僻的小農村,分別開了兩家藝術與設計公司,召喚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村改造的藝術行動,成為新時代的「水牛之子」。

民國90年起,一群土溝村的青壯輩農民開始關心農村營造,他們不願看到農村衰敗,幾番腦力激盪後,從兒時記憶找回農村價值,當時村裡的清秀伯還養著全村僅剩的一頭水牛,就以「最後一頭水牛」為出發點,進行一系列農村復興的改造運動。「水牛是一把鑰匙,打開了社區營造大門,也凝聚了村民的認同與感情。」當地社造要角、前土溝村長張佳惠說,全村只有一千多人,過去極盛時期,曾經養了3百多頭水牛,幾乎家家戶戶都養水牛,水牛和農民的情感很濃厚。透過水牛的概念,重溫昔日的回憶,重新找回人與人的感情,找回農村的人情味,也發現社區有多麼美麗,肯定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了認同,才有自信,才有尊嚴。」

土溝居民邀請石雕師雕刻水牛,打造水牛公園,成為居民共同活動的地方,也是土溝村的精神象徵,並且整理與修復老農車,舉辦一系列水牛或牛車有關的活動,包括牛車踩街、為水牛祝壽等,社區活動的演講台特別搭在牛車上面,連前副總統呂秀蓮等官員都曾在牛車上致詞。

土溝農村文化營造協會總幹事蘇朝基也說,全村都為了水牛動了起來,未來當地農特產品也可打出「水牛牌」名號,「水牛成為土溝的象徵,連我們協會的圖案與名片上面都有一頭水牛標誌。」張佳惠說:「我們希望能傳承的是無形的水牛精神,不是有形的水牛。最後一頭水牛消失了,社區的志工反而都變成老牛了,水牛精神永遠不會消失。」

不僅是土溝村民化身為「水牛」,就連曾經參與社造的外來年輕人,也變成了傳承水牛精神的力量。68年次的呂耀中,綽號「小黑」,原本是台中都會區長大的小孩,但身上的黝黑膚色,就像農民經歷風吹日曬的印記,注定愛上農村的宿命。他從研究所一年級就參與土溝的農村改造行動,有一年,颱風吹倒了清秀伯的牛棚,呂耀中帶領學弟妹為水牛蓋新家,以失傳將近40年的「傳統土埆工法」興建,整個過程寫成《水牛起厝》一書,也得到青輔會的「青年公共參與獎」社區行動類獎項。

四個大男孩來自台中、高雄與屏東等地,不約而同都選在土溝繼續築夢,彼此合作,有人負責建築與設計,有人負責藝術策展。他們發揮所長,號召青年籌組「田園藝術特攻隊」,以公共藝術設計涼亭、座椅、農用棚架等設施,提倡「優雅農夫生活運動」,顛覆傳統社會對農村的刻板印象,讓農村注入青春、時尚與藝術的力量。

土溝,一個曾被忽視的地方,一個曾經被傾倒廢土的農村。因為一頭水牛扭轉了命運,喚回了社區共同的回憶,也帶來了更多年輕人的活力。如今這股力量仍在繼續延燒中。

 Top

 
 

火之島蜑螺 東沙新紀錄種

本報2011年10月18日台北訊,王鎮中整理報導

火之島蜑螺,蘇俊育攝。東沙島周邊海域棲息各種螺、貝類,日前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邱郁文助理教授研究團隊,採集到外殼型態上屬於河蜑螺屬的物種,經分子資料的比對分析,發現為火之島蜑螺(Neritina siquijorensis),是東沙島新紀錄種。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火之島蜑(ㄉㄢˋ)螺的原始紀錄是在菲律賓宿霧南方Siquijor島的溪流環境所發現,Siquijor在菲律賓語中為「火」之意,中文名稱暫稱為火之島蜑螺。

火之島蜑螺,蘇俊育攝。蜑螺是一群廣泛分布在潮間帶的生物,分別棲息在不同的潮間帶環境,從岩礁、礫灘、河口、沙灘或泥灘上的岩石,甚至海草床及紅樹林都有其蹤跡。

東沙環礁的環境,主要為珊瑚礁、潟湖等地形,並擁有豐富的海草床,從過去的調查中發現,東沙共紀錄2屬11種的蜑螺,主要為「蜑螺屬」及「水彩蜑螺屬」,前者多棲息在硬底質的棲地,後者則偏好在海草床。

東沙海草床,陳慧如攝。

海管處表示,火之島蜑螺是目前東沙島上唯一發現的「河蜑螺屬」生物,在沒有河口或淡水注入的珊瑚環礁潟湖內,其擴散是否與黑潮洋流有關?又如何在東沙島上建立族群?需進一步調查研究。

因島嶼隔離的特性,東沙的生物得以遠離人為的干擾,在天然環境下保存族群,而地理位置亦讓南、北方大陸的生物有機會隨著洋流交會於此,豐富東沙海域生物的多樣性,國家公園的設立更有效的保護生物與棲地的環境。

欣賞這篇新聞嗎?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需要您的幫助!

Top

 

南極洲地下湖 氣候變遷重要線索

本報2011年10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黃健強編譯,蔡麗伶、洪美惠審校

埋藏在西部南極洲冰原下的古代湖Ellsworth,由於冰原覆蓋,讓地熱保留其中,使湖水不致結凍。英國科學家認為,湖中可能有氣候變遷和未來海平面上升的重要線索,同時也可能有新物種的生物存在。

南極大陸蘊藏許多科學家亟欲探查的奧秘。圖為資料照,取自《那些極境教我的是》,陳維滄攝。

Ellsworth湖埋藏在冰層底下3公里,可說是世界上最遙遠、且最危險的環境之一。根據路透社報導,英國工程師團隊計畫在10月底前往,此計畫的第一階段已花費700萬英鎊。

該團隊準備要在明年11月進行開挖作業,從河床上蒐集湖水和沉積物樣本。這將有助於科學家評估西南極洲冰原的穩定度和未來的海平面高度。

德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冰河地理學家Mike Bentley表示,如果人類能發現冰原消退或坍塌的線索,就能瞭解是甚麼情況使未來的西南極洲冰原消退。

此外,此環境的溫度可達攝氏零下25度。許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在這黑暗、貧瘠又特殊隔絕的環境中有新的獨特微生物繁殖生長。

該團隊期望可發現病毒、細菌、單細胞的古菌(archea),以及稱作真核細胞(eukaryotes)的複合細胞有機生物。這些生物型態可以讓人類更加瞭解地球生命起源、演化和限制。

英國南極探險隊的科學家表示,在湖中找到的生物,可能隔絕於其他生物圈以外長達100萬年,這可讓人們瞭解有關地球上生物可能的起源和其發展的限制,以及地球外環境其他生物的演化線索。

如果科學家甚麼都沒有找到,也會是更重要的發現,因為人們就能知道在這樣的環境下,地球上是沒有任何生物可以生存的。

但有些專家擔心進入這樣未與外界接觸的環境中,可能會永久地改變這個環境的生態。該團隊則回應,為了避免汙染,Ellsworth湖調查計畫的水分探測和熱水鑽取,將會運用太空科技的乾淨技術。

此計畫主要由英國的資環境調查委員會所贊助,希望可以從南極洲387個地下冰湖的其中之一率先取得樣本和量測結果。

自從1990年衛星資料揭開南極洲隱密的地理網絡以來,許多研究團隊爭相前往南極洲的湖進行研究。近期的研究團隊包括俄羅斯科學考察隊,他們在2月夏末縮短作業後,被迫延至12月再開始在東南極洲的Vostock湖進行鑽取作業。而美國則有一項計畫要在西南極洲的Whilland冰河進行研究,不過,直到明年之前可能都無法鑽到地下湖的位置。

※ 參考資料:路透社報導

Top

 

保衛曼谷 千艘民船齊發引擎引水

摘錄自2011年10月17日東森新聞報導

泰國面臨50年來最嚴重的水患,兩個月來將近300人罹難,850萬人受災。這個週末又碰上罕見的大潮期,泰國政府加強擋水工事、疏濬河道,甚至動員千艘民船一齊發動引擎來引導河水,蔚為奇觀。還好防洪屏障奏效,首都曼谷以及主要工業區暫時逃過水劫,但也導致曼谷外圍地區淪陷,慘遭洪水肆虐。

泰國面臨半世紀以來最嚴重水患,61個省份連續兩個月淹水,超過850萬人受災,有些地方水深超過三公尺,受災最嚴重的大城省Ayutthaya,四大工業區全泡水,本田工廠只剩下廠房屋頂露出水面,許多古蹟寺廟也淹水,就連首都曼谷也飽受威脅。

曼谷地勢低,離海平面只有2公尺,又碰上暹邏灣的大潮期,湄南河水位創下3百年來最高,為了保護曼谷,當局跟惡水展開抗戰,士兵堆沙包,上千艘民船還一起發動引擎,導引水流。

不過看不見的威脅更讓災民心驚,上百隻鱷魚逃出養殖場,當局懸賞捉拿,泰國銀行估計,這場水患可能造成19億到26億美元經濟損失,除了美國從日本調派26架直升機協助泰國之外,聯合國也準備協助賑災。

Top

 

國內一年浪費食物 低收入戶可吃20年

摘錄自2011年10月17日自由時報報導

台灣人去年浪費的食物總量275萬多噸,足以讓台灣26萬低收入戶人口吃上20年!家扶基金會布此驚人數據,呼籲國人響應「一百元過一天」的儉樸生活,外出用餐吃多少、點多少,養成打包好習慣,將省下的資源濟助窮苦人。

家扶副執行長何素秋感嘆,世界銀行報告指出,全世界1/5、大約14億窮人,每天只靠1.25美元維生,而台灣卻有很多人浪費資源。

家扶表示,聯合國農糧組織的「全球糧食耗損與糧食浪費報告」顯示,供人類食用的產品中,每年有1/3、約13億公噸遭浪費或損害。在歐洲和北美已開發國家,每人每年約浪費95至115公斤的糧食量;而在非洲、東亞及東南亞,每人每年糧食浪費約6至11公斤。

何素秋說,環保署統計,去年台灣廚餘產量平均每人每年浪費約121公斤,超出歐美國家平均值的一成,更是非洲等開發中國家的20倍之多,一年浪費的食物量足以讓台灣低收入戶人口吃上20年。

對此,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總隊長陳咸亨說明,國人平均每人每日廚餘約0.33公斤,換算一年就相當於121公斤;但其中有些是不得不捨棄的廚餘,像是煮菜時挑掉的菜葉,或是水果的果皮。而一般民眾可以努力的方向,像是餐廳用餐時,剩下的菜餚,可以打包回家吃;另外,煮菜準備食材時,吃多少、用多少,就準備多少,從源頭減量,應可改善廚餘量。

Top

 

論壇∣美麗灣亂排污水 東縣環保局:違反水保法

作者:濱刺麥

涉及規避環評、違法施工的台東美麗灣渡假村,日前遭民眾檢舉排放污水,5日經台東縣環保局現勘發現,工地「現場逕流廢水管理不足」,集水消能井容量未達法定規定,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18條規定,依法告發裁處。

本月初連日大雨,3日民眾發現美麗灣沙灘工地圍籬邊有許多濁流排出,且圍籬內的水泥堤岸、水池設施也積滿了水,若只是一般雨水則無關緊要,但這些雨水已經浸泡過工地的化學塗料、水泥、施工器材、廢棄土…之後再流出工地排入杉原灣,並非一般的積水外溢。

美麗灣工地污水直接滲透沙灘或溢流出去!

美麗灣工地污水直接滲透沙灘或溢流出去

台東縣環保局5日會同環評承辦人前往美麗灣度村工地稽查,現場營建工地施工作業中,並有污水累積於工地內部低窪處,工地主任盧先生表示積水是前天暴雨導致。11日環保局指出,依據水土保持施工圖,工地有3處集水消能井,容量約105立方公尺,不足以收集暴雨所產生的雨水之逕流廢水,且依據水污法第18條、水汙染防治措施計畫,及檢測申報管理辦法第9條第3項規定,「沉砂池應符合工地或作業場所範圍總面積乘以0.025以上」;美麗灣渡假村水污申請作業面積為9,700平方公尺,所以沉砂池容量須達242.5立方公尺容量,實際上僅有約105立方公尺,現場「逕流廢水管理不足」,環保局表示「請業者改善」,美麗灣渡假村違反水汙染防治法第18條規定,依法告發裁處。

照片中央方孔群即為污水處理設施位置

照片中央方孔群即為污水處理設施位置

美麗灣渡假村工地自去年(2010)夏天不顧法院停工判決,逕自復工至今,每逢大雨便積水難消,今年春天開始在沙灘上建造水池,將天然累積的沙灘挖除、換成耗能的水泥堤岸,雖然業者用圍籬隔離工地,但是只是擋住表面的人流動線,若圍籬內有汙水,則是直接滲透至沙灘中,水量大則衝破圍籬底部,形成地面逕流排入海中。今年度5至10月「海水浴場開放期間」,使用美麗灣提供的淋浴間的民眾,更不知道自己製造的汙水未經處理,直接被排到停車場旁邊的溝渠,順著溝渠流入海中。向來打著「環保」口號的美麗灣渡假村,施工期間的汙水處理顯然不太環保!

違法趕工中的美麗灣度假村,將廢土露天堆積一旁,只要下雨變成為濁流入大海!

違法趕工中的美麗灣渡假村,將廢土露天堆積一旁,只要下雨變成為濁流入大海

附註:《水污染防治法》第46條:違反依第13條第4項或第18條所定辦法、第28條第一項規定者,處新臺幣1萬元以上60萬元以下罰鍰,並通知限期補正或改善,屆期仍未補正或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情節重大者,得命其停工或停業;必要時,並得廢止其排放許可證、簡易排放許可文件或勒令歇業。

保護東海岸 救救台灣的天堂 就從反美麗灣開始!

美麗灣渡假村的「特例」一旦通過,其他開發案將「比照辦理」

東海岸開發潮將衝擊民眾生活環境品質,造成不可回復性的傷害!

連署方式

1.請到facebook上搜尋〈保護東海岸,救救台灣的天堂〉按讚,並大聲說出你是台東人。 2.請加入:「反美麗灣大飯店,搶救花東海岸」連署資源平台
3.請填以下連署回條,說出您是否為台東人及您的意見,您也能加入守護東海岸志工行列唷!

Top

 

論壇∣秘境、公園、BOT 澎湖隘門沙灘BOT案登場

作者:munch

coast001

政府的觀光開發,有著一個模式。原本是居民生活或守護的優美秘境,在受人注意後,開始規劃公園、休憩站等設施提供公眾遊玩,等到知名度大增,就開始劃設園區,交給財團吞佔,封起區域推動BOT。

花蓮七星潭、墾丁大灣、台東杉原海岸、三仙台海岸、以及未來的磯崎、金樽、加走灣、小野柳…等地,大概都是依循著秘境--公園--BOT的開發模式前進。

澎湖隘門沙灘成為一個典型的例子,12公頃的BOT開發案,讓人們看清政府如何將一塊緊密連結社區的土地,一步步巧妙的轉到財團手中。

澎湖隘門沙灘位於馬公機場的大門入口處,早在澎湖山水、網峖等各大沙灘聞名時,隘門沙灘根本沒人知曉。

因為在早期,隘門沙灘只是隘門村民,下海捕魚的舟船停放處,綿延1百多公尺的沙灘,映著數百年來村民的足跡。

到了1977年,澎湖興建馬公機場,大量填地砂石,就近到隘門沙灘挖取,一車車載走隘門沙灘的砂石,留下許多像月球表面的坑洞,然後開始倒入建築廢棄物、垃圾等物件,沙灘形成一個髒亂荒涼的處所,那種殘破景象,誰都不會想到這裡開發、娛樂。

但是,政府眼中的棄土,卻是村民心中的故鄉。

殘破20多年的隘門沙灘,在村落漁業沒落後,村民更少前往,景況更加荒涼。10多年前老村長李天育當選後,開始進行整理,一開始只有一個單純想法,整理沙灘區域,讓村中的居民方便下海游泳,以及有些空間能夠早晨散步。

整理出小區域後,看著沙灘其它區域的殘破,心中更是難過。於是發動村民,開始長達10年的搶救沙灘行動,村民齊力移走垃圾,把一些坑洞慢慢填平,讓沙灘有個平坦的樣子。

 

2002年,來到隘門沙灘,清晨時看見李天育,駕駛著一台小型堆土機,前面拼裝著自己設計的鐵柵,方便清理沙灘上散佈的危險垃圾,以及刺腳的珊瑚殘骸,開始日復一日在沙灘上來回梳理,打造一塊遍佈星砂殘骸的金黃沙灘。

為了擔心冬季強風吹走細沙,老村長和村民齊力在冬天,在沙灘上架設欄沙網,讓東北季風帶不走砂土,保持沙灘的完整,等到春天來臨,去除攔砂網,讓村民與遊客共享這片美麗沙灘。

隘門沙灘出現了!完全依賴老村長李天育的推動,以及村民的合力下,整理一塊新生的美麗沙灘。

當隘門村自行整理沙灘,創造出一個新的優美秘境,成為一項美談,政府開始注意到這片沙灘。

原本,沙灘上沒有任何設施,完全開放居民與遊客自由進出,村民還好心的在沙灘上,放置躺椅,甚至小孩子的遊樂設施,方便遊客到沙灘遊玩。隘門沙灘成為澎湖人的榮耀,在澎湖許多老舊沙灘面臨流失的時刻,隘門沙灘成為澎湖馬公本島最大面積的沙灘 。

當沙灘開始有名,吸引許多遊客,政府就出現,開始規劃設計公園、停車場,以及服務站、廁所等設施。沙灘的簡易公園化,方便遊客到沙灘遊玩,沒什麼不好,但是讓居民不舒服的是,村民長期整理沙灘,政府無所幫助,等到沙灘出現,政府就跳出來宣示地權,甚至沒有太多商量,就不斷工程開發。  

2005年,隘門沙灘登上官方版澎湖旅遊資訊,正式成為澎湖旅遊景點,隘門居民看著大量的遊客,心想能不能將沙灘成為社區發展的核心,在長期以社區發展協會推動保護沙灘工作後,老村長李天育有了新的點子。

他召集村中長輩討論,經營沙灘的可能,因為長期守護的沙灘,擔心政府外標廠商經營旅遊中心,只為賺錢,不會真心保護沙灘,不如自己村民經營。於是在2006年,一項劃時代的創舉,在離島澎湖出現,由居民1千、1萬元的認股投資,成立隘門沙灘育樂公司,在正式登記後,參與競標,經營沙灘的娛樂與管理業務。換句話說,這是台灣第一例,由居民自行募股成立公司,進行公共區域的管理、經營。

6年來,李天育從第一任董事長交棒到新任董事長,居民的育樂公司,依舊秉持開放沙灘精神,只賺取飲料及水上設施的費用,賺到的錢一部份持續投入沙灘保護,一部份分紅持股村民。

在分工上,全體村民有著共識,經營沙灘必須連結到社區,沙灘上從事水上育樂、販賣簡餐,但是遊客的住宿與餐飲,必須分享到村民身上,鼓勵村民整理自己家園成立民宿,同時育樂公司也思考如何提昇,讓遊客從沙灘進入社區,瞭解數百年歷史隘門村的榮耀。  

在澎湖缺乏環境組織,推動生態與深度旅遊下,隘門育樂公司有著發展的瓶頸,老村長李天育曾經請教澎湖共生藻保育組織等團體,討論如何進行永續的生態旅遊,但是在村中人口老化,以及授課老師不易尋覓下,只能一步步走,等待村中青年回流,改變不同的經營模式。

 

但是,公園化之後,BOT來了!  

在隘門沙灘成為澎湖重要旅遊景點,BOT的風聲就是不斷展開,但是村民從來不知澎湖風景管理處,究竟要如何開發這片土地?  

2011年,隘門沙灘BOT案出現,幾場溝通座談,村民表達反對,認為沙灘該由村民來經營,不該壟斷給財團。直到9月,「隘門濱海渡假區促進民間投資開發計畫」出爐,公布在網路之上,但是村落居民根本不知道,沙灘渡假區的完整開發設計。

9月公布的開發規劃書,整個隘門沙灘BOT案,面積高達12公頃,期限40年,園區內將已興建的1.7公頃娛樂設施,以OT方式委外,並且另外規劃4.6公頃的餐飲住宿區,以BOT方式興建60間VILLA,140間房間的觀光旅館,以及SPA養生館、精品商店。  

10月開發計畫進入環評,多位環評委員前來現勘,卻發現4.6公傾的餐飲住宿區,竟然是要砍除近千棵數十年大樹的防風林,以及移走隘門村數百年的墓區,建設旅館設施。

獲邀前來的專家鄭明修博士,當場表示疑慮,說明過去曾有颱風,造成大浪來襲,淹沒海灘沿岸,防風林的設計就是為了抑止狂風暴潮,怎麼能任意砍除。同時,在隘門沙灘外,就有大量珊瑚礁群,旁邊尖山發電廠已有廢水排放,現今再加入大面積開發的渡假區污水,對於海洋生態,會不會有重大影響?  

另外,移走居民的祖先墳墓,環評委員也質疑,遷墓是民間大事,如果沒有獲得共識,一旦強遷,必定造成民怨,同時不解為何開發單位,要把住宿區設計在墓區上面,這樣的規劃,真的最好規劃?  

多位環評委員,現場認為這項BOT開發案,還有許多疑慮,未來在審查會上,必須詳細審查。   環評委員現勘時,澎湖風管處並未通知當地居民到場說明,甚至居民在獲悉後,也未主動到場關心,讓可以表達意見的機會,就這樣喪失。

尋找到老村長李天育,才知道村中許多幹部改選,內部對於BOT開發案態度不一,許多人慌張,卻沒有一個完整的對策。對於開發案,積極展開守護行動的人士,就是新成立海洋公民基金會的吳雙澤先生,一直尋找一個搶救的機會。  

吳雙澤在澎湖經營民宿及生態旅遊,長期推動澎湖民宿群計畫,認為澎湖發展該有整體思考,政府規劃好旅遊景點,協助民間經營優質住宿、餐飲的品質,業者提昇生態旅遊的內涵,讓經濟分享到整個澎湖居民,而不是引入財團,在一個個景點上劃設園區,澎湖早有青灣、漁翁島等太多BOT園區計畫失敗,現在竟然又想BOT隘門沙灘。  

對於隘門沙灘BOT案,當地人士表示,澎管處開發的12公傾渡假園區,只是一個開端,後續還有縣府規劃的都市更新,計畫將渡假區的週邊土地,大面積徵收開發,就是以隘門渡假區為核心,重新設立一個新的市鎮,在臨近機場又有觀光渡假區下,興建新的居住、旅遊、商業空間,澈底將隘門村邊緣化。  

在澎管處提出的規劃書上,園區的設計圖完全看不見隘門村的字眼,仿如這片沙灘遺世獨立,更沒人談十多年來,村民是如何救回這片沙灘,和沙灘有著多深的感情與希望連結。   一如看過開發案的隘門居民所言,十年清沙灘時,政府沒幫過忙,居民經營沙灘時,管制一大堆,現今BOT開發。竟然可以又砍樹又移墳,甚至設立圍牆圍起沙灘,這種獨厚財團的開發條件,讓苦心耕耘的居民,相當看不下去。

更重要是,當居民自立組成公司,學習經營自己的家園環境,政府非但沒有幫助,還引入BOT割離居民與土地的關係,無異是最壞的社區發展例子,讓一個有意願守護、經營自己故鄉的村落,完全希望落空。同時,也顯示政府對居民輕視的心態,認為只有財團才有能力經營,忽視居民的意願與力量。

但是真實上,財團並無何種高強能力,財團的優勢只是依賴政府在法令鬆綁下,特權提供的沙灘獨享園區,砍樹建VILLA等等條件,完全是從破壞生態、喪失土地正義所得的經營利益。如一位村民說,要財團依照不砍樹、不開發、海岸保育的現今管制方式經營,看看他們有多厲害?

從秘境—公園—BOT的開發模式,政府總是一步步吞食具有觀光利益的秘境,交給財團開發,同時割離居民與生活場域的關係,如同搶走沒落村落發展的浮木,交給財團當牟利的薪材。   隘門沙灘BOT案啟動了!讓人看見政府與財團的交歡,生態與居民的無助,在澎湖離島缺乏環境團體下,反抗的力道很微弱,希望有更多朋友能跨海助力,幫助這一個真心守護故鄉的隘門村落,也避免一塊海岸又遭破壞。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葉人豪、詹嘉紋、李詩婷、賴品瑀‧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