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版
2012.03.27







近期活動

「綠色生活新世界~綠繪本推廣 綠繪本故事媽媽培訓(4/2截止)
光影瞬間 主婦聯盟跨越25影像展閉幕活動
「毒牛、病雞、可憐人!政府防疫破功,人民如何自救?」座談會
追尋春候鳥 澎湖生態之旅
0330搶救觀音藻礁現勘暨簡報活動
親近自然更要愛護自然——自然生態攝影的小關照講座
高雄市野鳥學會徵求碩士級專案工程師

活動訊息託播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4/29~5/1綠島 珊瑚礁體檢活動
2012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4/13截止)
本站與台大新聞所研究群合作「網友如何看待全球暖化議題」,邀請讀者線上填寫!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司馬限部落市集開張 雪霸之旅更添元氣

市集展售部落媽媽手工創作,每樣作品都是獨一無二

海拔780公尺的司馬限部落是個約200人的部落,16年前因為颱風造成附近山地疑似鬆動而計畫遷村,至今族人居住在相隔不遠的新房子裡,有些族人稱之為組合屋,有些則認為是永久屋,因為他們不符合災民/重建戶定義,這些屋舍就是新家了。

最近在苗栗縣政府結合部落市集輔導團隊積極推動下,族人自3月開始將所耕種的農產品以假日市集的方式擺攤展售,讓雪霸國家公園生態旅遊增加一個停駐點。市集由馬限部落關懷文化協會統籌,靈魂人物當屬總幹事李永光(尤帕斯)以及多乃雕刻工作坊負責人梁玉水(多乃)。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飲食革命者:上中下游三者的關係

漫遊司馬限、雪見

遷村?可以多一點溫柔

布農生活信託
2012地球日 美國的社區行動案例

本報2012年3月27日綜合外電報導,鄭凱方編譯;王智昱審校

地球日網絡發起了「社區運動」(也就是之前所謂的全球對談日),意圖透過民主機制來促進社區健康。這個運動立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任何人,無論種族、社會經濟地位,都有權擁有一個乾淨健康的環境。

地球日網絡相信,在社區或地區層級與非環運人士一同推動環境議題,特別是學生或低所得的社區居民,型塑環境知識和提昇運動的可親性,假以時日,這將成功轉變成國家或國際的環境行動。

精采內文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尋找台灣黑熊-卑南東稜調查記行(一)

作者:劉曼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專案執行)、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混雜著林班路、百岳、中級山的卑南東稜,無疑是一條精彩的路徑。在這過程當中我們從『疏失』中再度爬起、也見證了東稜上豐富的台灣黑熊痕跡。

從卑南主山到南橫公路這塊山區,橫跨高雄桃源鄉、台東延平鄉和海端鄉,黑熊資料闕如。除地處偏遠之外,較少登山者進入,加上此區屬於難度較高的探勘路線,於是我們刻意將行程安排在暑假,以集結登山好手前往調查。

原本的規劃是從卑南主山走到關東松山,再從武陵林道出來,以12天完成今年的重頭戲。然而在第四天卻發生意外,所幸化險為夷,也迫使這條路成為未竟之旅。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決定轉入延平林道撤出後,山林卻不斷地給予我們驚喜,讓卑南東稜這段路回憶起來特別有嚼勁。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播報員:賴品瑀

今日手機,明日垃圾?非洲電子廢料問題也日趨嚴重,估計至2017年,非洲整體電子廢棄物數量將超過歐洲,尤其在西非,電子廢物正以1年100萬噸的速度在累積。其實全世界只有13%的電子廢棄物有回收,怎麼確實回收與減少是一個大考驗。硫酸銅飼料事件在立法院發酵,立委批行政機關互踢皮球,環保署長沈世宏提出「菜刀論」又引起軒然大波,「化學安全管理署」成立的進度,也再受關注。但可以確定的事,虛應故事的官僚作風到處惹民怨,21日國科會副主委賀陳弘向彰化縣溪州農民宣布「中科四期調度使用農業用水計畫工程」暫時停工,但隔天莿仔埤圳旁又出現了機具與怪手,農民直罵中科局「欺上瞞下」。當台北的士林王家還在對都更做最後的反抗時,高雄也傳出鼓山哈瑪星新濱老屋、內惟李氏祖厝這兩棟70至90年老建築要被拆掉了

林務局利用最新型的紅外線自動數位相機,在台東鹿野山區拍攝到黑熊活動的影像,這珍貴的畫面,驗證了台東山區有相當數量的黑熊。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敗家行動全面啟動

作者:廖本全(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日前行政院農委會訂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經管國有林地變更為非公用財產處理要點」,並於3月13日以農林務字第1011720366號令公告生效。從食品安全到禽畜疫情再到國土山林開門,農委會直可謂喪盡天良,而台灣社會的保全危機已非兵臨城下,而是將隨時引爆、崩壞。

此舉,是山林政策由保育轉為開放與開發的急轉彎,國有林地一經變更為非公用財產,即轉由國有財產局管理,並可依國有財產法承租與讓售,讓本應積極管理的違法使用得以就地合法,也讓應優先回收復育的放租林地得以讓售。而農委會在政策制訂的過程,既未說明政策轉向、准許變更之因由,也未評估變更後的國土保安影響,更沒有開放公民參與討論,顯然是威權決策的復辟。

精采內文

論壇∣風險治理請讓公民參與—我思環保署回應周桂田教授一文

作者:蔡宛儒(研究助理)

日載報端環保署回應周桂田教授一文,表達政府對風險治理的重視,也想呈現民眾參與、專家代理機制的成果,但卻暴露政府對於風險治理與民眾參與淺薄的認識。近來美牛、瘦肉精、禽流感等議題,皆暴露台灣無法掌握外在危險處境的情形。未知與不確定性觸發風險社會的認知,民眾對於科學非侷限於數據,而是其背後的政治權力與政策制定過程。

科學專業呈現事實,但若事實去政治化、去脈絡化,邊緣化公民科學與常民知識,將產生政府與民眾間的認知斷裂。從中科三期、六輕、國光石化等議題中,公民參與過程往往僅為公聽會,對於實際決策並無參與空間。

精采內文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葉人豪、詹嘉紋‧網編:賴品瑀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