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07.3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溼地糧倉國際志工工作坊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年祭「瘋」觀光? 部落青年:初衷不對了

都蘭年祭,老人在聚會所聚集。賴品瑀攝

又到了暑夏時節,相信不少讀者計畫到風光明媚的花東地區來個小旅行。而由從台東南部一路向北輪流舉辦的「豐年祭」,可以接觸原住民,有歌舞可看並能享受小米酒等等風味餐,似乎很誘人,許多人甚至使用「瘋年祭」來形容這場狂歡可以盡情飲酒歌舞吃喝玩樂的觀光行程。

花蓮縣政府更強打「聯合豐年祭」,視為每年的觀光重頭戲。來自馬太鞍部落的Ingay Tali,以及太巴塱的Namoh Nofu,兩位阿美族青年卻非常不認同,他們上週五(27日)在「哲學星期五」論壇與公眾說明時,用的是「聯合豐年祭的迷思」這個題目,究竟當中有什麼認 識上的落差?他們心目中的「豐年祭」又該是什麼?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豐收饗宴Ilisin
太巴塱豐年祭的祖靈追尋
從semimusimuk看新傳統的建立
布農‧圍著小米作息

【蟲蟲的祕密】蝶蛹易容術

作者:李鍾旻 

蛹期是「完全變態」類昆蟲所特有的發育階段,牠們的生命過程歷經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皆有其各自的不同面貌。當然對蝴蝶而言,在發育為成蟲之前,也必須經過此一蟄伏的過程。蛹的階段雖然外表看似靜止,也不進食、不活動,然而此時卻是生理逐漸轉變重組的過渡時期,各種成蟲的構造器官正逐漸分化成熟,造就了幼蟲與成蟲間形態的大大不同。

當成蟲組織發育完成,成蟲隨即突破蛹殼羽化。脫離蛹殼的瞬間,通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因此在白天通常不容易目睹這樣的過程。初羽化的成蟲會攀附在蛹旁的合適位置(或蛹殼),將體液填充到翅膀中,伸展皺巴巴的翅膀。待翅伸展完全,靜待一段時間使其硬化定型,始能展翅飛行。在成蟲脫離蛹的同時,往往會伴隨著從腹部排出一些蛹期所累積的代謝廢物,稱為「蛹便」。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中颱蘇拉前進速度緩慢,影響台灣時間增長,沿途不斷「補充水分」,北部及東北部會有豪大雨。大雨考驗水庫的能耐,翡翠水庫淤積率僅5.85%,預估還可再用100年,但還是要注意上游生態保育及有效防制過度開發,這樣使用100年應該是OK的!颱風在台灣目前沒有造成太大的災情,但在菲律賓已引發大浪及暴雨,造成三人死亡及多處停電,當自然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 大家還是要提高警覺。

印尼的珊瑚生態嚴重崩解,70%的珊瑚正遭受破壞,海水的溫度上升造成珊瑚白化,人類不當的破壞行為,造成海洋生態危機。想保護環境,全民認股的大城濕地預規劃成國家及濕地,並轉型成生態休閒區,濕地是重要的資源,要兼具生態及產業, 明確的規範才能使這邊永續發展。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對財團說不

作者: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幾十年的經驗與例子可以證明,期待外來的財團投資而能讓部落族人站起來的想法並不實在。烏來、日月潭、梨山、谷關、太魯閣、阿里山、知本等,都是投資的老闆賺進大把鈔票,部落族人大都淪為底層的工人、店員、服務員,只能領取微薄薪酬的工作或臨時人員。若要質疑為何管理階層幾無族人充任,財團的答覆一定是部落族人的專業與資歷不足。這是部落族人將部落、土地與人文資源拱手讓人,不能自主思考籌劃部落產業的宿命。

原住民部落可以自己掌握土地與文化融攝而形成的獨特、永續的產業嗎?答案是可以的。看看司馬庫斯、達娜伊谷、達魯瑪克、霧台等部落,他們拒絕財團進入,而是一起思考、合作、策劃,終於建立自己的產業,自己掌握、收益,也許風險不小,收入起伏,土地文化資源操在自己手中,能夠永續經營,至少不必看別人的臉色工作。

精采內文

 

年祭「瘋」觀光? 部落青年:初衷不對了

本報2012年7月31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又到了暑夏時節,相信不少讀者計畫到風光明媚的花東地區來個小旅行。而由從台東南部一路向北輪流舉辦的「豐年祭」,可以接觸原住民,有歌舞可看並能享受小米酒等等風味餐,似乎很誘人,許多人甚至使用「瘋年祭」來形容這場狂歡可以盡情飲酒歌舞吃喝玩樂的觀光行程。

2012都蘭年祭,青年跳護衛舞

花蓮縣政府更強打「聯合豐年祭」,視為每年的觀光重頭戲。來自馬太鞍部落的Ingay Tali,以及太巴塱的Namoh Nofu,兩位阿美族青年卻非常不認同,他們上週五(27日)在「哲學星期五」論壇與公眾說明時,用的是「聯合豐年祭的迷思」這個題目,究竟當中有什麼認識上的落差?他們心目中的「豐年祭」又該是什麼?

馬太鞍部落的Ingay Tali(右),以及太巴塱的Namoh Nofu(左)如果將豐年祭簡化解釋為「原住民的過年」能讓人有初步的認識,那麼請試想,不同文化傳統的河洛、客家族群,如何「聯合過新年」?或是將玉皇大帝、媽祖、關聖帝君、耶穌等神祉合併舉辦「聯合慶生大會」有人能接受嗎?花蓮縣舉辦的「聯合豐年祭」行之多年,將縣境內阿美族、泰雅族、太魯閣族、布農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6族合併辦理,企圖藉此發展觀光,兩位青年認為此舉將傳統祭儀簡化為歌舞展演,等於將文化商品化。

他們表示,每個群族甚至各族群中的每個部落,一年舉辦一次的祭典,內涵大不相同,光是以阿美族為例,北部阿美族普遍稱Malalikit,東海岸阿美族則稱為 Malikoda,中部阿美則稱為 Ilisin。名字不同,祭典的意義自然也大不同,並非都是「豐年祭」字面上的慶祝豐收,Ingay解釋,以「Ilisin」為例,lisin 的意思是「禁忌」,I 則是「在...之中」,也許「忌中」這個詞,還比較貼切一些,但這和漢族所認知的這個詞的含意,可就大不相同。

Namoh表示,傳統的祭典其實非常嚴肅,包括準備、迎靈、宴靈、送靈等階段。除了目前大家熟知的三到五天中的歌舞與儀式,長達一個月以上的準備期,其實才是部落傳承文化的重要時機,這當中包括了政治、軍事、經濟、教育、訓練等功能。他強調,以部落的角度來思考,就像每個獨立的小國家自行依照自己的條件與需求訓練自己的成員。所以有的部落上山學習打獵、戰鬥、有的練習捕魚、也有為了農事,祈求來年的生活能繼續順利運行,而非都是為了慶祝小米豐收。

會中,也討論到抱著觀光「豐年祭」心態的遊客帶給部落的困擾,最讓人頭痛的便屬入侵式的拍照行為,這些遊客可能會闖入祭典的場地中取景,設計場景、要求重演,甚至私自將照片作商業使用,傷害族人的智慧財產權,因此最近如蘭嶼與港口部落等,開始有所管制。再者就是因為將儀式當中為了取悅祖靈與老人的歌舞,誤以為是為觀光客演出的表演,而做出催促,或是大喊「我們不要看屁股!」要求圍圈的族人必須轉身面對他「好好表演」。

目前在花東行之有年、由政府主辦的聯合豐年祭,為了行銷觀光而作,轉變為有著濃厚的政治與金錢色彩,兩位青年認為初衷不對了,也連帶影響許多原有的文化內涵。例如今年花蓮縣政府派人穿著族服,以「報信」的形式,到鄉公所、飯店、車站向遊客宣傳聯合豐年祭訊息,便與原本部落間的報信意義相去深遠,Namoh對此感到非常憂心,「真正的祭典不見了,留下來的是一個充滿了刻板印象的、只給觀光客看的表演秀,唱歌、跳舞、喝酒,深植人心的原住民。」

2012都蘭年祭,老人在聚會所聚集

由於有民眾在會前表示希望能當場學習原住民豐年祭歌舞,Ingay論壇終了時回應,「不行不行,現在你知道歌舞是為了取悅祖靈,請神容易送神難,這不能亂跳的!」對於這兩位部落青年而言,他們歡迎大家接觸原住民文化,但更要呼籲,請不要將自己的想像與刻板印象強加在別人的文化傳統上。

Top

 

【蟲蟲的祕密】蝶蛹易容術

作者:李鍾旻

※ 編按:常言「女大十八變」,用來形容女孩長成女人後,外貌、氣質都漸成熟,與孩童時期迥異,而這種狀況在昆蟲的世界裡可是見怪不怪,外表型態的改變之大,可說個個都像醜小鴨變天鵝一般,其中關鍵的「蛹」時期,凝聚了等待蛻變的能量。你可曾仔細觀察過這些蛹?為了躲避天敵威脅,蛹的易容術又有多出神入化呢?且看今日專欄。

蛹期是「完全變態」類昆蟲所特有的發育階段,牠們的生命過程歷經卵、幼蟲、蛹、成蟲,每個階段皆有其各自的不同面貌。當然對蝴蝶而言,在發育為成蟲之前,也必須經過此一蟄伏的過程。蛹的階段雖然外表看似靜止,也不進食、不活動,然而此時卻是生理逐漸轉變重組的過渡時期,各種成蟲的構造器官正逐漸分化成熟,造就了幼蟲與成蟲間形態的大大不同。

圖一:初羽化的大鳳蝶。

生命的轉捩點

蝶類幼蟲在經歷多次蛻皮,待終齡幼蟲成熟,將會停止進食並開始找尋適當的化蛹場所,這些場所包括寄主植物本身或其周圍隱蔽的枝條。決定地點後,幼蟲接著便吐絲固定住自己的身體,蛻去舊皮。一段時間後,外表逐漸硬化定型,完成化蛹。蛹期間幾乎不活動,僅有腹部能略微運動。

蝴蝶的蛹期依種類、季節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非越冬期的蛹,可能幾個星期即羽化,若進入休眠越冬狀態則可達數個月,直至春季氣溫回暖時方結束休眠。舉例來說,大鳳蝶的蛹在秋季時,大約2週內便羽化;在冬季氣溫較低時,蛹期則可長達3個月。影響休眠的因素,一般與季節的溫度、日照長短的變化有關。

圖二:玉帶鳳蝶的化蛹過程。順序:左→右。

破蛹而出的瞬間

當成體發育即將成熟,蛹的外觀便漸漸透出發育中成蟲的體色,尤其若隱若現的翅膀的花紋往往特別明顯。此時,猶如成蟲的軀體藏在一只略呈透明的蛹殼中。當體色隨著時日逐漸轉深,意味離羽化的日子也愈來愈近。而在羽化前的數個小時,通常成蟲軀體與蛹殼之間的空隙也將逐漸增加(剝離),也就是可見「肉」似乎不再緊貼著「殼」。

當成蟲組織發育完成,成蟲隨即突破蛹殼羽化。脫離蛹殼的瞬間,通常發生在夜間或清晨;因此在白天通常不容易目睹這樣的過程。初羽化的成蟲會攀附在蛹旁的合適位置(或蛹殼),將體液填充到翅膀中,伸展皺巴巴的翅膀。待翅伸展完全,靜待一段時間使其硬化定型,始能展翅飛行。在成蟲脫離蛹的同時,往往會伴隨著從腹部排出一些蛹期所累積的代謝廢物,稱為「蛹便」。

圖三:無尾鳳蝶在夜間的連續羽化過程。順序:左下→右上。

懸掛、絲帶各有千秋

蝶類結蛹的類型一般分為兩種。「垂蛹」的形式為以絲連繫尾端,呈懸掛的姿態。「帶蛹」則為腹部朝下,腹部末端被固定於物體上,胸部並有一條環狀絲線支撐著軀體。此外,在蛾類中尚有蛹包覆在繭內(完繭蛹)或化蛹於土中(地下蛹)等不同形式。

各種蝴蝶的蛹,皆有其獨特的外表,有些種類外表與環境色彩類似,有的則具有特異的醒目外表。例如許多鳳蝶的蛹,色彩常與週遭植物類似,能讓自身隱蔽在環境中,減少遭受天敵捕食的機會。紫斑蝶類因體內具有毒素,牠們的蛹通常具有亮麗的金屬光澤,能藉以示警,讓捕獵者留下深刻印象。

圖四:垂蛹。

圖五:帶蛹。

破蛹而出的蛻變,是蝶蛾發育為成蟲的必經之途。儘管成功的長為成蟲,但並非所有蝴蝶都能順利的交配並繁殖後代。成蟲階段仍須面對各種的天敵威脅,以及變幻莫測的天候。不過生命仍有機會找到出口,這也好比凡事總得歷經磨練。且讓我們滿心期待,找尋在郊野山間與牠們相遇的時光,親眼見證這些蝶兒們所活躍的生命章節。

【蟲蟲們的秘密花園】

※ 專題介紹:自然生態有時像是人生,看似尋常,但仔細觀察、探究,卻都能發現其中的驚喜和隱藏的意義,而這些驚喜和意義往往是組成生命的要素,值得我們推敲、了解。生物簡介特專欄規劃此專題,為讀者一一揭露昆蟲們的小秘密。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中颱蘇拉龜速增強 影響台灣時間增長

本報2012年7月31日台北訊,王鎮中報導

蘇拉颱風動態圖(中央氣象局  提供)中度颱風蘇拉持續朝台灣逼近,中央氣象局30日晚發佈海上警報後,由於路徑轉偏北,且行進速度緩慢、沿途不斷「補充水分」,31日凌晨威力持續增強,不但由輕度變為中度、報風半徑也擴大。受外圍環流影響,北部、東北部地區已有豪雨出現,未來幾天,除了北部、東北部與東部要防大雨外,桃竹苗山區更要提高警覺。

中度颱風,編號第9號(國際命名:SAOLA,中文譯名:蘇拉),31日8時中心位置在,北緯 21.2度,東經 124.0 度,即在鵝鑾鼻的東南東方約330公里之海面上。暴風半徑 220 公里,以每小時8公里速度,向北北西進行。預計1日8時中心位置在,北緯 22.8度,東經 123.6 度, 即在鵝鑾鼻的東北東方約 290 公里之海面上。

警戒區域有:巴士海峽、臺灣東南部海面(含綠島、蘭嶼海面)及臺灣東北部海面航行及作業船隻應嚴加戒備。

蘇拉颱風外圍環流已造成東北部降下大雨(中央氣象局  提供)豪雨特報:受颱風外圍環流影響,31日臺灣東北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北部及東部地區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中部及東南部地區有局部性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防範坍方、落石及瞬間大雨。
      
臺灣東北部、東部、東南部、綠島、蘭嶼及恆春半島濱海地區已有長浪出現,請避免前往海邊活動;臺灣沿海地區及北部地區將有較強陣風,請注意。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副主任林秀雯指出,蘇拉是個「中心不強、外圍風大、還在組織中」的颱風,而且因缺乏導引氣流,未來兩天速度都會相當慢。林秀雯特別指出,氣象局比對過去資料,二○○五年的中度颱風馬莎,路徑也與蘇拉類似,觀察當年資料,除了北部、東北部與東部,桃竹苗山區累積雨量也在八百至一千兩百毫米間,雨量相當驚人,這些地區民眾一定要提高警覺。

Top

 

淤積率僅5.85% 翡翠水庫估可再用100年

摘錄自2012年7月30日自由時報報導

供應大台北用水最重要的翡翠水庫,完工至今25年的淤積率僅5.85%,遠低於水庫當初設計時的淤積率,推估水庫至民國176年的有效蓄水量仍可達七成以上,水庫至少應可再使用100年。

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劉銘龍表示,民國76年翡翠水庫完工,當初建造時估計的年淤積量是113.6萬立方公尺,如果照此標準,到現在的淤積量應是7.7%,不過,這25年水庫上游的生態保護做得不錯,水庫工作人員管理得宜,加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使得25年來水庫的實際淤積率只有5.85%,比當初預估的好很多。

未來水庫使用年限,非常難預估,因為不只和水庫的淤積情況有關,還牽涉水壩結構安全問題,目前水庫的結構安全無虞,所以水庫若好好使用,注意上游生態保育,有效防制濫墾、濫伐及過度開發,從現在開始再用一百年應是樂觀的。

至於水庫的陸巡及水巡,翡翠水庫目前有26人的駐衛警,但劉銘龍強調,駐衛警並無司法警察權,查緝盜獵、盜採等,還是有賴警察支援,他已和市警局協調,希望支援一個小隊約六至八人常駐水庫,協助巡邏;林國成贊同這項意見,答應全力協助促成。

Top

 

蘇拉颱風襲菲 至少3死6失蹤

摘錄自2012年7月30日中央日報報導

蘇拉颱風(Saola)30日掃過菲律賓,引發大浪並挾帶暴雨,至少造成3人死亡和多處停電,許多公司和學校被迫停班停課。

蘇拉颱風掃過菲律賓東北部,本已造成天候惡劣,而昨晚侵襲馬尼拉的另一低壓帶更使情況雪上加霜,出現龍捲風般的狂風和強大雷雨,導致許多地區斷電、低窪地區淹水。

根據馬尼拉氣象局,這個低氣壓已在中午散去,而蘇拉颱風也預計將遠離菲律賓,於2日撲向台灣。蘇拉的風速每小時105公里、瞬間最大陣風風速達每小時135公里。

民防部門的羅慕斯(Benito Ramos)表示,暴風雨已導致3人死亡6人失蹤,其中1名男性搭乘的渡輪昨晚在中部羅布倫省(Romblon)外海因海浪洶湧觸礁,他在搜救過程中因氣喘發作喪生。

Top

 

印尼珊瑚生態崩解 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本報2012年7月31日綜合外電報導,潘忠廷編譯,莫聞審校

圖片擷取自Bikya Masr網站印尼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塑造的迷人氛微,總是吸引不少國內外旅人駐足。然而根據印尼科學院( Indonesian Institute of Sciences)一項針對珊瑚體檢研究發現,印尼珊瑚正快速消失當中。

該研究指出,在全印尼77個採樣區域裡,有70%的珊瑚皆遭破壞,且若威脅持續且伴隨因海溫升高而產生的白化現象,則受威脅的珊瑚將超過90%,亟待政府正視海洋生態危機。

據估計亞洲境內的珊瑚大三角(Coral Triangle)已約有90%珊瑚面臨生存危機,肇因矛頭皆指向人類不當破壞行為。

全球約有1.3億人口仰賴珊瑚生態過活,不論是食物、工作或觀光所創造的收入,計畫主持人Lauretta Burke表示,在珊瑚大三角周邊沿海社區的食物來源與生活所需,高度仰賴珊瑚生態,珊瑚礁同時也削弱了因颶風所產生的大浪威力,守衛著居民的生命安全。但令人深感惋惜的是,該區域內珊瑚生存的威脅卻不斷增加。

※ 同步刊載印尼資訊中心臉書平台;參考資料:埃及Bikya Masr新聞網報導

Top

 

大城沿海地區為國家級濕地?李鴻源:還需討論

摘錄自2012年7月30日自由時報彰化報導

李鴻源30日前往彰化二林污水處理廠視察後,隨即前往大城沿海地區。針對部分人士提倡將大城、芳苑等鄉鎮的地區,劃為國家級濕地,轉型成生態休閒區。李鴻源對此表示,除了會把此地區是否劃為國家級濕地,透過各界討輪來決定,他也強調,即使此地區規劃成國家級濕地,也會把當地產業一併來規劃。

彰化縣長卓伯源表示,濕地是彰化最重要的資源,期盼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能把相關利弊一起考慮進去,明確制定相關配套措施,才能永續發展。

Top

 

論壇∣對財團說不

作者: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

阿里山的緋櫻,取自公視我們的島日前遠雄集團在阿里山樂野向部落族人舉行設置休閒度假中心的說明會。這又是一個財團嗅出阿里山地區商機後的敏快反應。

開放陸客入台之後,幾個景點如台北101、故宮、中台禪寺、日月潭、阿里山、太魯閣等,成為陸客行程必到之地。將陸客看成搖錢樹的旅行社、餐廳、特產店與旅館等連鎖系統,很有默契的把陸客視為禁臠,知道他們對產業的存活很必要,卻短視近利,用殺雞取卵的方式安排陸客的遊台行程。「起的比雞早,吃的比豬糟,趕得比馬快,睡得比狗差」已經是大家熟悉的順口溜。

回想一下2、30年前,國內外旅遊興起,巴士到處奔馳,載著國人造訪各地風景區;到了觀光景點,免不了又被導遊、領隊帶進早已打點而有回扣的商店、餐廳,買一些魚目混珠的特產。如今我們用相同的方法「招待」到台灣遊覽的客人。

除了這些走較低廉消費的客層外,也有部分陸客走相對高價的賞玩路線,透過星級飯店與優質旅行社的安排。但這兩種模式對於絕大多數原住民部落而言,都是遠如天邊,毫無關連的陌生事。

即使部落擁有良好的生態景致、民俗風情與多元和善的款待方式,但是交通不便(道路狹隘、資訊不足等)、旅館或民宿設施不夠完備(多未合法)等因素,讓包括陸客的國內外旅遊者都不太能進入部落。這只是表面的說法,真實是部落的民宿、飲食、特產業者沒有跟壟斷國內旅遊產業的系統加盟,因此也就難以分得旅遊行業的一杯羹。加盟真是有利可圖嗎?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市面上七三、八二分帳的規矩,已經讓加入者奄奄一息,部落缺乏資金的業者根本難以撐住。但是已經加入者只好硬著頭皮撐著。

拜景觀人文殊異之美,許多原住民地區擁有適合發展觀光或文化旅遊的優越條件,但是在公部門的漠視下,部落族人徒然坐擁土地資源與在地主人的地位,卻沒有足夠的知識、資訊、技術與資金,掌握自己生活領域的產業發展;而擁有雄厚資本的財團,卻在公部門的縱容與掩護下,從容包裝其投資意圖,掩飾其牟利手法,施施然如慈善家之蒞臨,夸言將尊重地方的意見,配合大家的需求,而最動人的則是將要提供多少比例的工作給當地家庭。

幾十年的經驗與例子可以證明,期待外來的財團投資而能讓部落族人站起來的想法並不實在。烏來、日月潭、梨山、谷關、太魯閣、阿里山、知本等,都是投資的老闆賺進大把鈔票,部落族人大都淪為底層的工人、店員、服務員,只能領取微薄薪酬的工作或臨時人員。若要質疑為何管理階層幾無族人充任,財團的答覆一定是部落族人的專業與資歷不足。這是部落族人將部落、土地與人文資源拱手讓人,不能自主思考籌劃部落產業的宿命。

原住民部落可以自己掌握土地與文化融攝而形成的獨特、永續的產業嗎?答案是可以的。看看司馬庫斯、達娜伊谷、達魯瑪克、霧台等部落,他們拒絕財團進入,而是一起思考、合作、策劃,終於建立自己的產業,自己掌握、收益,也許風險不小,收入起伏,土地文化資源操在自己手中,能夠永續經營,至少不必看別人的臉色工作。

本文轉載於立報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