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2.10.30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公益贊助

白象

活動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台灣立報
破報
自從六輕來了電子報
Global Voice全球之聲
部落客報到
推薦瀏覽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中華民國總會
生態關懷者協會
青蛙小站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濕地保護聯盟
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海洋台灣

殯葬園區開挖 石虎不見了 後龍長輩「金不甘」

野外石虎族群常因人類淺山開發,日漸減少。(攝影:劉建男)

昨日上午,兩部由苗栗縣後龍鎮開來的遊覽車,停在台北市監察院門口,來自當地的鄉親,一個接一個魚貫下車。這些阿公阿嬤把寫著「冤」的布條綁在額 頭。他們是龍坑里的居民,為了反對十班坑殯葬園區開發,北上遞交陳情書,他們不解原為好山好水的鄉居生活,為何驟變使得世代子孫必須伴著焚骨的煙囪為鄰, 他們要求監察委員徹查,還他們公道。

當地居民開始關心石虎處境。年輕的杜先生說,以前大家都沒概念,經屏科大陳美汀老師主動聯繫,教導解說,現在居民都知道當地和石虎是共存的,也和苗栗縣自然保育學會以及陳美汀積極配合。黃先生說,現在看不到石虎了,還看得到白鼻心,「現在看到(石虎照片)金不甘(捨不得)。」

精彩內文

【相關連結】
路殺? 又見石虎倒臥血泊
怪手開上山坡 小石虎有家歸不得
淺山開發不斷 石虎保育網漏洞難補
化衝突為保育 苗栗養雞場加入石虎通報系統

生物多樣性|鳳梨花之鄉 富興保育兼顧產業發展

【社區保育開步走】:富興社區的故事
作者:廖靜蕙

花蓮縣台9線一路平坦往南延伸,海岸山脈、河流、農地以及稀疏的住家,好一幅田園風光。瑞穗鄉的富興社區就在261K旁,當你看到大鳳梨,意味著以生產鳳梨著稱的富興社區快到了。

富興是「旺旺來」鳳梨花全國最大產地,農民一年幾乎都只靠過年前一周採收賣出去的價錢最好,之後便任其腐敗。鳳梨必須兩年才能收成,農民為了增加產量以及縮短收長期間,會施打成長激素催熟,但富興以鳳梨花為主,則沒有催熟的需要。眼見可以當作糧食的作物放任腐壞,看在社區林業專案的經理人賴萌宏眼中,十分難受。於是他建議農民,採收由協會收購加工。

精采內文

環境大記事∣播報員:林子晴

現今葉菜類蔬菜常因氮肥使用過度而累積硝酸鹽,增加飲食致癌的風險,蔬菜汆燙過後硝酸鹽的含量降低50~80%,但環團認為,應從源頭減量並制定蔬菜硝酸鹽含量標準,來保護民眾的健康。而為了讓兒童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新加坡政府擬限播高脂、高鹽和高糖成分的食物廣告出現在兒童節目和雜誌中,從源頭改善新加坡人的飲食習慣。

藥廠除了關懷人類與動物的健康,對環境生態的永續也是刻不容緩,美商默沙東藥廠藉由生態工作假期保護蝶道,也在過程中學習大自然的奧妙,並清除外來種植物讓當地原生動植物有更舒適的生存環境。

環團上周指控美麗灣沙灘測到有重金屬超標,對人體造成危害,而環保署檢驗所提出報告表示重金屬並未超標,現今各說各話的情況下,環保署長表示若環團不相信,可再重啟調查。 環境汙染對於人體健康影響又有新發現,澳洲發表一項研究,證實燃燒生質柴油產生的廢棄會誘發呼吸疾病, 現在研究團隊正著手找出淨化生質燃料排放物的方法,降低對人類的傷害。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親海不等於侵海—台灣「侵海步道」面面觀

作者:munch

親近海岸是一件美好的事,在台灣早期海禁政策下,其實很多地方的海岸線,都讓人很陌生,譬如居住左營的朋友,總是會說從小到大根本沒見過左營海岸,因為軍港所在,好早就築起隔海的高牆,甚至在許多海岸線上,還能見到殘留的管制鐵絲網。

親近海岸的思維,民間大力推廣下,政府部門有所感,也開始規劃修建諸多海岸步道,希望提供更多遊客親海,但是「親海不等於侵海」,不當的步道規劃,不只像是拿錢丟水,更會造成諸多生態問題。在台灣,以下幾條「侵海步道」,幾乎成為傳奇,傳奇是建好就消失,更是成為國際笑柄。

精采內文

 

殯葬園區開挖石虎不見了 後龍長輩「金不甘」

本報2012年10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後龍阿嬤跟記者拜託,要把他們的處境告訴大家。昨(29)日上午,兩部由苗栗縣後龍鎮開來的遊覽車,停在台北市監察院門口,來自當地的鄉親,一個接一個魚貫下車。這些阿公阿嬤把寫著「冤」的布條綁在額頭。他們是龍坑里的居民,為了反對十班坑殯葬園區開發,北上遞交陳情書,他們不解原為好山好水的鄉居生活,為何驟變使得世代子孫必須伴著焚骨的煙囪為鄰,他們要求監察委員徹查,還他們公道。

苗栗縣政府與全安泰股份有限公司以BOO(Build-Own-Operate業者興建、擁有、營運)方式,在後龍鎮十班坑24公頃山坡地,變更地目,聯手開發「福祿壽殯葬園區」,預計以營運10年、回饋6000萬元給後龍鎮公所方式進行。

只是,殯葬園區就在主要道路旁,緊鄰2所國小、加油站以及聚落;其次,苗栗縣相關殯葬設施使用率不彰,並不需要新的設施;除此之外,此處涉及石虎重要棲息環境,環說書不但隻字未提,更遑論保育措施,似有登載不實之虞。凡此種種,居民認為苗栗縣政府未給予積極回應,因此決定訴諸法律,前進監察院是他們的第一步,後續也將針對環評過程提行政訴願。

居民舉牌:石虎又少一隻。當地居民堅決反對殯葬園區開發,已經埋鍋造飯達174天。群眾之中,有人高舉著石虎屍體圖片,這是最近新竹林管處公告,民眾在通霄路邊拍到石虎屍體。「通宵就在山的另一頭,」當地居民杜小姐說,在地緣上仍然有關。

除了石虎,二級保育類白鼻心也下山遭車撞死。杜小姐說,屏科大研究人員陳美汀告訴他們,石虎不會過馬路,路一開牠們就被隔離、出不來,再加上開發,石虎處境恐怕更艱險。

一旁居民表示,7月十班坑土地擾動,就有民眾在路邊看到遭撞死的石虎,只是來不及拍照,等通知找人來已不知屍身去向。或許是這些經驗,讓民眾知道一看到就要趕快拍照,對於石虎的敏感度提升了,這幾個月苗栗就發現流離失所的小石虎,或疑遭撞死的石虎。

隨著與研究人員的說明,當地居民開始關心石虎處境。年輕的杜先生說,以前大家都沒概念,經屏科大陳美汀老師主動聯繫,教導解說,現在居民都知道當地和石虎是共存的,也和苗栗縣自然保育學會以及陳美汀積極配合。

野外石虎族群常因人類淺山開發,日漸減少。(攝影:劉建男)

有幾位居民表示曾聽過半夜石虎擾動雞舍的聲音。住在龍坑里的83歲的黃先生說,20多歲曾養過一隻擅長狩獵的狗,這隻狗就曾咬死過一隻石虎。「以前少年不懂,不知道是石虎。石虎眼睛上面有兩條白色條紋,和貓不一樣」黃先生用手比自己的眼睛,作勢讓大家了解石虎的長相,「比貓更兇,看過好多次,一靠近就跑了,跑得好快。」黃先生說,現在看不到石虎了,還看得到白鼻心,「現在看到(石虎照片)金不甘(捨不得)。」

不過60年前,石虎族群數或許不到需要保護的程度。一旁民眾也都分享看過石虎的經驗,形容其外觀,比貓大,以前都叫山貓等等。

提到縣長劉政鴻,黃先生說,為了利益改變太多了。有一年劉政鴻沒選上立委,後龍老一輩人都落淚為他難過;再出來選,大家都咬牙挺他,沒想到選上後,卻對後龍人最不好。問他會不會後悔,他搖搖頭說,「養狗咬主人」代表內心的感受。

「人要活,石虎也要活,政府怎能如此殘忍對待這些動物。」來自大埔自救會的朱先生也來到現場支援,經歷過土地徵收的煎熬,居民的心情不難體會。他呼籲總統馬英九出面解決,不要躲在總統府了。

火葬場滾出後龍自救會顧問林一方表示,中部計畫區域法提及,中部區域目前納骨塔平均使用率為32%,未來火化需求數約為467,460位,扣除現況使用及未來需求,仍有45.66%使用量,並無增劃納骨塔相關用地的必要;而苗栗火葬場2座,使用率只有24-39%,骨灰存放設施使用率37-44%,墳墓使用率只有4%,絕無新增之必要。對於內政部只以「尊重地方權限」為由通過,自救會認為未善盡審查,批為共犯,也應列入調查。

居民稍後與監察委員黃煌雄會面,遞交陳情書,黃煌雄表示,將了解居民陳情資料,必要時將啟動調查。

Top

 

生物多樣性|鳳梨花之鄉 富興保育兼顧產業發展

【社區保育開步走】:富興社區的故事 作者:廖靜蕙

位於花蓮縣瑞穗鄉的富興社區以生產鳳梨著稱,也是全國生產「旺旺來」鳳梨花的最大產地。攝影:廖香璞。花蓮縣台9線一路平坦往南延伸,海岸山脈、河流、農地以及稀疏的住家,好一幅田園風光。瑞穗鄉的富興社區就在261K旁,當你看到大鳳梨,意味著以生產鳳梨著稱的富興社區快到了。進入海岸山脈旁的這個小村落前,不妨先到發展協會經營的富興客棧,讓社區媽媽奉上「鳳梨茶」,細細品嚐社區的「鳳梨苦瓜雞」、「鳳梨蝦球」和「旺來豬腳」,由此展開認識富興之旅。

富興是「旺旺來」鳳梨花全國最大產地,農民一年幾乎都只靠過年前一周採收賣出去的價錢最好,之後便任其腐敗。鳳梨必須兩年才能收成,農民為了增加產量以及縮短收長期間,會施打成長激素催熟,但富興以鳳梨花為主,則沒有催熟的需要。眼見可以當作糧食的作物放任腐壞,看在社區林業專案的經理人賴萌宏眼中,十分難受。於是他建議農民,採收由協會收購加工。

富興鳳梨興衰史

富興社區的鳳梨經歷外銷榮景,但60年代在台鳳公司倒閉後,鳳梨田逐漸沉寂,直到70年代,鳳梨花成為中小企業祭祀選擇,富興社區才又成為全台第一的鳳梨花產區。攝影:廖香璞。富興社區位於花蓮縣瑞穗鄉最北端,一邊是花東縱谷平原,另一邊則是如詩延伸的海岸山脈,這個海岸山脈下的小村落,因歷次的颱風豪雨將砂石帶入河岸,形成的河床地形,而稱為「溪仔底」,也因河床地形貧脊,因此只能種植甘藷、花生等旱作。

作為農村,富興能種的物種的作物不多。1966年,台灣鳳梨公司在花蓮玉里設置罐頭加工廠,以契作方式,在花蓮推廣鳳梨種植,由於保證收購金額高,農民都投入種植鳳梨,也為富興帶來生活與經濟的改善。只是好景不常,隨著產業結構改變、農村人口外移而提高生產成本,東南亞與非洲地區的廉價勢力崛起,鳳梨罐頭產業漸漸衰退,富興的鳳梨收購價格,逐年下滑,連台鳳工廠也關門大吉。

直到民國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中小企業欣欣向榮,傳統信仰中每逢初2、16,商號進行的祭祀中,鮮花供品成了保佑財源廣進的象徵,價格也水漲船高。而鳳梨花放上一個月也不容易壞,還能為室內增添鳳梨香,也比鮮花便宜多了。

鳳梨花再度為富興帶來契機,富興不久成為全台第一的鳳梨花產區,持續至今。

誰是賴萌宏

為了改造土鳳梨命運,原來從事畜牧的賴萌宏對鳳梨田農事知之甚詳。攝影:廖香璞1993年因為工作的關係,從新北市搬到花蓮的賴萌宏,在瑞穗養乳牛。原本就喜愛動物的他,不時到野外賞鳥,甚至捕鳥回來把玩,也打過獵,看過獵人如何利用狗去圍獵物,餓的骨瘦如柴的狗,看到獵物直流口水的景象,令他難忘,也逐漸打獵是怎麼回事,獵人又是如何操作的。

他細細描述一路所見,包括捕獸夾如何傷害野生動物,很多獸夾或陷阱裡的野生動物都經過多日的煎熬折磨之後才氣竭死亡,這些設下陷阱的獵人,根本不在乎,常常過了很多天才會去巡查,造成野生動物無謂犧牲。雖說打獵是原住民文化,但想到一個生命死前要受到這些緊迫,覺得十分殘忍,他還為此和認識的獵人溝通,要打獵就用獵槍,不要用獸夾和陷阱。

也因為這些見聞,賴萌宏決定要做保育,人家告訴他要做保育就要找林務局,不但要寫計畫,還得透過社區發展協會送案,因此,他投入社區,2009年開始透過社區加入社區林業保育計畫,今年預計申請第二階。

鳳梨的另一種風味

台農3號土鳳梨在食用鳳梨中屬酸中帶甜,做成土鳳梨酥更是絕配。不加酥油和冬瓜醬、冬瓜餡的作法,保留了完整的土鳳梨香氣,純樸的餅皮,反而襯托出土鳳梨的豐富味覺,也成了富興獨特的風味。

除了鳳梨酥,協會也陸續研發相關的加工品,並將收入回饋給社區,已具備合作經濟雛形。除了收購採收鳳梨花後被遺棄的土鳳梨,賴萌宏以社區名義向花蓮縣政府環保局申請一筆經費,租了3-4分地,以符合生態保育的種植方式,種起鳳梨來了,今年進入第3年,而前兩年種植的第一批鳳梨已採收,做成有機土鳳梨酥。

為了妥善利用採收鳳梨花後被遺棄的土鳳梨果實,賴萌宏與社區發展協會投入研發土鳳梨加工品,圖為土鳳梨酥,不添加酥油和冬瓜醬,更完整呈現土鳳梨的酸甜滋味。攝影:廖香璞。富興社區一手打造鳳梨魅力。

與環頸雉共生的農法

富興的鳳梨田孕育台灣野兔、環頸雉等生物棲地,見證無毒健康的環境。攝影:廖香璞無毒耕種的鳳梨田裡雖雜草蔓生,協會每個月也必須雇工以除草機加上人力除草,過程十分辛苦。但這樣的付出,在富興的鳳梨園裏,環頸雉、台灣野兔,還有已經快絕跡的棕三趾鶉(無尾鵪鶉),都會躲在鳳梨園裏,構築了與野生動物共生的生態農村樣貌。

賴萌宏期待在生態農法下,讓這些野生動物回到人類生活的環境周邊。「小孩子看到野生動物都很高興,這是天性,那種驚豔的感覺」嘗試以有機方式栽種鳳梨,除了讓消費者有多一項健康的選擇之外,賴萌宏更以善待土地及土地上生存的生物為本。

再見棕三趾鶉

賴萌宏到富興定居1993年至今快20年時間,以前這裡很多棕三趾鶉、無尾鵪鶉、台灣野兔,幾乎已經絕跡。剛到富興的時候,棕三趾鶉親鳥帶幼鳥過馬路的畫面經常可以看見,現在卻連棕三趾鶉的蹤跡都難得一見。他認為這與農藥和殺草劑有關,只是要解開農藥、化學肥料、殺草劑的使用習慣談何容易。

棕三趾鶉又名台灣三趾鶉,是台灣特有亞種,並未列入保育類名單。食性以植物種子及昆蟲為主,以地面活動為主,甚少飛行,棲息於樹林底層或乾燥之草叢地帶,築巢於茂密草叢中,抱卵育雛有雄鳥擔綱。

好山好水不如來趟生態旅遊

為了讓社區居民體會到保育的好處,賴萌宏認為必須結合產業,他計畫發展生態旅遊。富興社區是一個大約500人左右的小村莊,人口組成阿美族、閩南和客家各佔1/3,以阿美族人與客家人最早遷入。閩南人則多為日治時期因糖廠蔗作而設立大和移民村後,由宜蘭等地遷入。

2011年起,賴萌宏組織拉吉哈幹部落族人,訓練解說導覽。「拉吉哈幹」阿美語是杜紅花「cihak」的意思,社區中不乏杜紅花的蹤影,賴萌宏從阿美植物文化著手整理成解說導覽的教材,目前10位解說員都是部落族人。

富興社區是一個大約500人左右的小村莊,人口組成阿美族、閩南和客家各佔1/3,以阿美族人與客家人最早遷入。為了讓社區居民體會到保育的好處,賴萌宏認為必須結合產業,並訓練社區裡的阿美族人解說導覽。攝影:廖香璞

賴萌宏將生態旅遊分3個系列:農事體驗、原住民文化體驗以及無具野炊,農事體驗包括幫忙鳳梨田裡的簡單農務,幫鳳梨套袋、施肥,或採果。

原住民文化則以打糯米麻糬、一邊教唱阿美古調,賴萌宏也為此收集了阿美古調。其次是編織,無論是太魯閣峽谷的苧麻或阿美族的月桃,進行藤編,完成的作品可讓參加者帶回紀念。

生態旅遊的其中一個系列是體驗原民文化,無論是太魯閣峽谷的苧麻或阿美族的月桃,讓遊客進行藤編,完成的作品可讓參加者帶回紀念。

野炊則帶著參加者沿著三條溪,一邊採集一邊解說植物的特性,包括食、衣、住、行、樂的運用,採集的對象也會以再生能力強的植物,並在野外進行野炊,並且是無具野炊,只帶一個鍋子,以竹刀搞定一餐;包著鹹豬肉的糯米糰,以阿美族的吃法,保證過癮。

提到保育,賴萌宏認為應涵蓋環境、棲地,而非只是動物植物,生態旅遊解說的重點擺在海岸山脈的介紹,在地又會關係到在地人,歷史、如何影響到農以及植物特色,環境、人文、地理之關聯。

以有機鳳梨進行生態保育標章認證

最近,社區透過林務局跟台糖租了5甲地,計畫租給居民種植當地古早時期的傳統作物。居民承租不需要租金,但必須以無毒方式耕種,農產品無論自用或銷售都可以,協會也將幫忙銷售。

賴萌宏認為以前的人會種的物種,必定適合此地的土壤特性,例如以前種過花生、地瓜、玉米、甘蔗、大豆以及小米,他期待恢復這種適地適種的精神,也讓作物多樣化。隨著地方產業復甦,賴萌宏期待更多人才回流,共同守護富興不可替代、無以倫比的價值。

※ 本文與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汆燙減少蔬菜硝酸鹽 環團:治標不治本

本報2012年10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氮元素雖為蔬菜重要養分,但是過度施肥會讓硝酸鹽累積在蔬菜中,也會破壞環境。葉菜類蔬菜常因氮肥使用過度而累積硝酸鹽,增加飲食中致癌風險。為了減少市售蔬菜硝酸鹽含量,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實驗證實,以溫水浸泡10分鐘或熱水汆燙,可使數種蔬菜硝酸鹽含量下降50~80%。這份用心卻未獲消費者團體青睞,主婦聯盟基金會認為蔬菜硝酸鹽應源頭減量,並制訂蔬菜硝酸鹽含量標準。

台北市衛生局於昨(29日)舉辦記者會,發表實驗成果,衛生局檢驗室以市面上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葉菜類,青江菜、小白菜以及萵苣進行減量實驗,以溫水(約40-45℃)浸泡10分鐘後,可使青江菜硝酸鹽含量自3000 ppm降低至1500 ppm(百萬分比);小白菜自750 ppm降低至300 ppm,整體而言降低50~60%。

熱水汆燙(燙熟約2-3分鐘)部分,可使青江菜硝酸鹽含量自7500 ppm降低至1500 ppm ;小白菜自7500 ppm降低至3000 ppm;萵苣自1500 ppm降低至750 ppm,整體而言降低50~80%。

另外,實驗也證明以清洗浸泡20分鐘無法減少硝酸鹽的含量。

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檢驗室主任許朝凱表示,此次針對5種硝酸鹽含量較高的蔬菜進行實驗,溫水浸泡不但能減少硝酸鹽,也能減少農藥含量。不過此項研究並未考慮營養因素。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認為,要求民眾食用前以溫水浸泡或熱水汆燙等作法解決蔬菜硝酸鹽問題,只是治標不能治本。而溫水浸泡或熱水汆燙蔬菜,雖然會使蔬菜本身硝酸鹽含量下降,也會使水溶性維生素隨之流失;加上高溫使蔬菜變色,不僅難看也影響口感,並不符合國人烹調及飲食習慣。

國內尚未針對蔬菜中硝酸鹽含量制定容許含量,歐盟則已針對菠菜及萵苣規定容許含量在2000-4500 ppm以下。主婦聯盟表示,國內外研究指出,人體硝酸鹽的攝取來源80%以上由蔬菜而來,但政府卻未針對蔬菜訂定硝酸鹽限量標準。

主婦聯盟指出,國人都知道香腸、火腿、熱狗、臘肉等加工肉製品最好少吃,因為含有食品添加物硝酸鹽,卻不知葉菜中的硝酸鹽含量卻遠高於加工肉品,對人體的健康風險影響更高。

「我們不明白為何政府管肉不管菜?」主婦聯盟表示,政府對加工肉品硝酸鹽含量早訂有國家標準,衛生署規定香腸等肉製品及魚肉製品食品添加物硝酸鹽每公斤為70 ppm(mg/kg)以下,而市售葉菜的硝酸鹽含量可能高達5,000~10,000ppm(mg/kg)。

主婦聯盟要求政府盡快訂出蔬菜硝酸鹽安全含量標準,要求農民合理化施肥,以維護土地環境、水源及蔬菜減少硝酸鹽污染,保障國人健康。

※ 註:硝酸鹽進入人體口腔及消化系統時,會與唾液中的細菌及消化酶作用形成亞硝酸鹽,而亞硝酸鹽進入胃部可能轉化為致癌性很強的亞硝胺。

Top

 

兒童垃圾食物廣告 星擬限播

摘錄自2012年10月29日中央社報導

為了讓兒童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新加坡政府研擬從明年開始,限制讓高脂肪、高鹽分和高糖分的食物廣告出現在兒童節目和兒童雜誌。

新加坡推行「健康生活運動」今年邁入20周年,不過調查顯示,每年有8%的小一新生超重,目前每3個患有糖尿病的兒童,就有2個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在2010年的全國調查中,每10個新加坡人當中有1個過胖,每10人中有7人攝取超量的卡路里。

為了從源頭改善新加坡人的健康飲食習慣,衛生部長顏金勇日前表示,政府準備從明年起限制讓高脂肪、高鹽分和高糖分的食物廣告,出現在以12歲以下兒童為主要訴求目標的兒童節目和兒童雜誌。

顏金勇說,飲食習慣通常在小時候養成,兒童希望父母購買的食品通常受到廣告影響,因此有必要制定飲食廣告準則。準則將註明哪些食物屬於高脂肪、高鹽分和高糖分,衛生部已經開始和業者進行溝通,11月開始將在網路上徵求民眾的意見。

全世界已經有不少國家限制垃圾食物廣告在兒童頻道或是兒童看電視的黃金時段播放,英國、瑞典、挪威、加拿大都有相關規定。

美國迪士尼今年6月也宣布,自家頻道針對12歲以下兒童的節目,將限制播放垃圾食品廣告。

Top

 

默沙東綠色行動 生態工作假期護蝶道

本報2012年10月30日台北訊,張玉梅、林琳報導

除了關懷人類與動物的健康,環境生態的永續保護也刻不容緩!美商默沙東藥廠上週五(26日)發起志工日參與「劍南蝴蝶步道‧棲地維護生態工作假期」,此活動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合辦。志工們隨著解說員去觀察、聆聽、學習大自然的奧妙外;同時更扮演了大自然的守護者,捲起衣袖,為台北市區的劍南蝶園清除外來種植物,替當地的原生動、植物們營造一個更舒適的生存環境。

小花蔓澤蘭掛在遠離棧道的樹上,志工們只好出動「傢伙」,想方設法把它們撈下來,拯救被攀附的原生植物。

大自然的捉迷藏 細心觀察就是一個大千世界

台灣曾被譽為蝴蝶王國,但近年來因為蝴蝶棲地受到人為干擾破壞過度,因此蝴蝶數量也逐年下降。棲地維護講師王祈水分享,要復育蝴蝶之前,應該要先思考,如何先復育蝴蝶的棲地,恢復當地的生態環境與植物生長,才能提供當地原生蝴蝶,一個健康的家。

一草一木都蘊藏不同的生存智慧。解說講師沿途導覽使用活潑逗趣的方式,介紹自然環境與生物的奇聞佚事,提供志工新奇、豐富的大自然知識新奇。志工們紛紛激出小孩般的好奇心,眼睛炯炯有神地觀察著蝴蝶與生態和平共存的生態智慧。

此次活動更包含「小花蔓澤蘭植物染體驗」活動,讓志工們將親手採摘的小花蔓澤蘭葉子打成汁後,將每個人精心設計的手帕浸染,就可輕鬆擁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植物染手帕!

外來種入侵!小花蔓澤蘭

劍南蝴蝶步道,蝴蝶生態非常豐富,但也因為易達性高,人為侵擾也比較嚴重,其中包括不當放生,造成的外來種擴張問題。棲地維護講師吳瑞生表示,尤其以小花蔓澤蘭為嚴重,在國外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卻曾經一度被台灣當成寶的植物,若隨意採摘,未經妥善處置,反倒會使小花蔓澤蘭擴張生長領域。

志工們將眼前這堆像小山般高的小花蔓澤蘭葉子一一拔下,準備將其打成 小花蔓澤蘭汁,浸染手帕。因此,清除外來種的任務更為重要與慎重,為了便利清除作業,志工分為三組分開進行,一組於劍南蝶園木棧道旁,清除攀附在其他植物上方的小花蔓澤蘭;另外兩組則是協助甲蟲區和蝴蝶牧場的環境的清理,割除步道的芒草、槭葉牽牛和過度生長的大花咸豐草等,不僅提供民眾有更安全整潔的區域可以觀察自然生態,也替未來種植蝴蝶寄主蜜源植物,準備了一個較為寬廣的育苗空間。

志工王薏婷分享,這個活動讓原本來自不同部門、不相識的隊友之間,建立革命情感,在沒有清除眼前所及的外來種敵人小花蔓澤蘭前,絕不輕言放棄。志工李閎洋表示,在清理工作結束後,看到許多蝴蝶從別處紛紛飛來,感覺特別的感動!

志工們展現合作無間的團隊精神,儘管上衣、褲子飽受鬼針草的侵襲,大家仍然激起鬥志將外來種連根拔除。最後統計,美商默沙東藥廠志工共清出25大袋的外來種植物,志工不畏鬼針草的威脅,在烈陽照射下展現超高效率的成果。

生態工作假期 讓愛護環境的心慢慢發酵

滿載而歸的一天,志工展現不同花樣的植物染手帕!志工蔡淑華表示,自己參與志工的經驗很多元,但都沒有像今天的服務活動那麼「寓教於樂」。平常在路邊看到習以為常的「雜草」,從來沒想到它是所謂的「外來種」,經過今天的體驗後,她很怕自己染上「職業病」,看到路邊的大花咸豐草就會產生斬草除根的念頭。朱毓婷也說,透過今天志工服務的活動,已經迫不及待想帶親朋好友來劍南步道分享生態之美。

默沙東公共關係經理李賜蘭強調,此次生態工作假期並非只有一次,更期許默沙東志工日全年無休,365天不打烊,一起做志工。

Top

 

美麗灣重金屬 環署:未超標

摘錄自2012年10月30日聯合報報導

環保團體上周指控美麗灣沙灘測到重金屬鉻超標六倍,環保署環境檢驗所29日提出檢驗報告,指美麗灣沙灘的重金屬並未超標;美麗灣飯店副總經理朱膺州表示「天理昭昭」,這是環保署重甩造假的環保團體一記耳光。

環境檢驗所所長阮國棟表示,10月24日會同環保署南區督察大隊及台東縣環保局,進行台東美麗灣度假村杉原灣沙灘採取樣本,共採取5個樣本,包括地球公民基金會等民間團體取樣的地點。針對土壤樣本中重金屬總量及重金屬檢測等項目進行檢驗,所有測驗值都符合管制標準。

地球公民基金會與台南社大等環團日前指稱,10月初在台東杉原美麗灣度假村前沙灘,檢測到重金屬鉻超標約六倍,開發業者美麗灣代表則強調自行檢測的結果符合標準,雙方各說各話。

環保署長沈世宏昨天在立法院表示,環保署檢驗報告顯示,當地沙灘沒有重金屬汙染問題。如果環保團體不相信,可再邀請各方信任的專家討論,或甚至重啟調查。

Top

 

研究:生質柴油廢氣 也會誘發呼吸疾病

摘譯自2012年10月19日ENS澳洲,布里斯本報導;陳雅琦編譯;蔡麗伶審校

位於西澳卡爾古利的生物柴油幫浦(Photo by Darren Anderson)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發表一項研究,證實燃燒生質柴油產生的複合物質會導致人體呼吸疾病。

生質柴油是化石柴油的替代能源,然而,科學家表示,此次研究發現可能為此帶來限制。

「隨著石化燃料存量的減少,可再生能源的發展變得極為重要。」博士後研究員蘇拉斯基(Nicholas Surawski)表示:「然而在採用新運輸能源的同時,我們應該格外小心,避面導致不被樂見的呼吸疾病。」

研究團隊檢視了不同種類的生質柴油,包括由大豆、菜籽油、牛油和羊油製成的。科學家們使用昆士蘭科技大學研發的專業分析監測儀器,他們發現:燃燒帶有高比例生質柴油的柴油燃料,會產生較多與呼吸疾病相關的氣體成分。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稱作「活性氧自由基」,它們在排放氣體的微小煤煙顆粒表面形成。

活性氧自由基可以導致一種叫作「氧化壓力」的細胞傷害,長期下來,這會進一步導致嚴重的呼吸疾病。

研究團隊現在正著手找出淨化生質燃料排放物的方法。蘇拉斯基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現在,我們必須辨別氣體中導致疾病問題的成分,然後能進一步找出解決之道。」

佐蘭列斯托夫斯基帶領的研究團隊現在正聚焦於了解「活性氧自由基」如何在排放氣體中產生,並了解如何去除它們。

這項研究在去年發表於《環境科學與科技》(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期刊。

生質柴油可以單純的形式用作車輛的燃料,然而大多時候,生質柴油以混合物的形式被使用,以減少微粒狀物質、一氧化碳以及柴油車所排放出的碳氫化合物。

生質柴油的消費者包括了城市的大眾運輸車輛、生太敏感區的港口船務營運商、地下煤礦、發電站,以及侷限或封閉空間裡的車輛或機械使用者。

為求減少溫室氣體所帶來的效益,澳洲越來越多採礦業和運輸公司正試著使用生質柴油和石化柴油所組成的混合柴油,其中生質柴油的濃度為20%到100%。在澳洲,越來越多的供應站提供含有生質柴油的混合柴油。

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的研究目標不只是提供運輸產業對環境有正面影響的燃料,同時也要降低燃料對呼吸健康所帶來的負擔。

Top

 

論壇|親海不等於侵海—台灣「侵海步道」面面觀

作者:munch

1345_nEO_IMG

親近海岸是一件美好的事,在台灣早期海禁政策下,其實很多地方的海岸線,都讓人很陌生,譬如居住左營的朋友,總是會說從小到大根本沒見過左營海岸,因為軍港所在,好早就築起隔海的高牆,甚至在許多海岸線上,還能見到殘留的管制鐵絲網。

解嚴後,海岸管制漸漸取消,一些親海的活動不斷展開,好的是一些海岸縱走活動,成為認識台灣作為海洋國家的珍貴,壞的是像美麗灣、夏都之流,直接佔據沙灘的飯店,開始四處滋生,擋都擋不完。

親近海岸的思維,民間大力推廣下,政府部門有所感,也開始規劃修建諸多海岸步道,希望提供更多遊客親海,但是「親海不等於侵海」,不當的步道規劃,不只像是拿錢丟水,更會造成諸多生態問題。

在台灣,以下幾條「侵海步道」,幾乎成為傳奇,傳奇是建好就消失,更是成為國際笑柄。

澎湖望安。沙灘步道(已拆除)

首先登場,就是澎湖望安島的網峖沙灘,有著白沙瀾海的美景,2003年政府為了促進觀光,開始沿著沙灘建造一條水泥步道,方便遊客行走,觀賞海岸美景。但是計劃不如變化,這種穿鞋不沾沙的沙灘觀光,在發現水泥步道佈滿風飄細沙後,讓高跟鞋美女、皮鞋紳士,走在步道上像滑冰,摔了一些人後,發現不實用。

更糟是,網峖口沙灘是全台綠觿龜重要的生產棲地,綠觿龜在夜間上岸,賣力的爬過沙灘,來到馬鞍籐和沙灘的交界處,挖洞產下珍貴的龜卵,為延續族群作努力。沒想到,這條水泥步道興建,擋住綠觿龜前進方向,光滑的水泥,讓綠觿龜無法施力爬過去,也無法挖地產卵,成為生態大浩劫。

整件事,在國際保育會議上曝光,媒體開始關注,成為台灣保育工作的大笑柄,於是緊急的拆除步道,讓整件事暗暗落幕。

金門新湖。漁港步道

接續,在2006年的金門新湖漁港,為了推動漁港觀光,在突出的海岬上,興建一條通往碉堡的觀光步道,前段舖上枕木,後段舖上石板,興建完成也是剪綵慶祝一番,一條美麗親海步道的出現。

但是海洋不給面子,在潮差可達六公尺的金門,加上冬季暴浪,拍上岸的巨浪,把鋪設的石板都掀開,成為危險的步道,遊客走步道不是親海,變成探險,必須小心翼翼的通過,以免摔傷。後來,聽說一再維修,一再破壞,現今不知還在不在,或是改用何種「超強」工法?

馬祖鐵板。海底步道

再來,在馬祖鐵板海岸,有一條被當地人笑稱為「摩西步道」的海岸步道。這條步道位於馬祖風景管理處下方的海岸線上,連通北海坑道和大漢據點,早期駐軍時,確實有一條戰備小徑,但是後來要興建步道時,當地居民都說建不成,因為海岸在滑落。

政府不聽勸也不死心,用當初軍民打坑洞的毅力,沿著海岸建起一條步道,為了配合地景,擋住暴浪,還將步道建成壕溝式,一路沿著海灣興建。但是這條造價不低的步道,工程中就發現真的地盤劃落,於是又沿岸放置石籠,阻止海岸滑落,但是事於願違,崩落的海岸,讓步道泡進海中,大潮時只露出入口階梯,根本無法通行。

2006年前往,看見步道就荒廢在海岸,居民當笑柄介紹,說可能要中秋滿月大退潮時,這條摩西海底步道才會出現,只是看著精細石砌變成泡水步道,浪費多少人民納稅錢?又有誰為不當工程負責?

台東東河。海岸步道

最後,就是台東太平洋海岸步道,整個步道計畫是營建署規劃全台親海海岸步道的一環,台東縣首先徵選過關,進行施工。在政府計劃中,分成兩期施工,第一期從富岡到加路蘭,總經費五千萬,沿著堤坊、崖頂興建,除了處處看見消波塊,工程安全上沒有太大問題。

但是到了第二期,從新蘭漁港到加母子灣,總經費五千萬,沿著海岸興建步道。除了一些觀海景點進行美化,特別挑了新蘭漁港南方沙灘,以及加母子灣沙灘,作了兩段沙灘步道。但是台東不只有颱風登陸,冬季也常有暴浪沖岸。

原先在崖頂風景據點,作作美化工程,居民還沒話說,但是下降到沙灘作海岸步道,大家就覺得愚蠢,住台東的人,誰不知道台東浪特別大。果不其然,今年二月在新蘭漁港舉辦第二期步道的啟用儀式,未料八月颱風一來,二段海岸步道都被毀損。

新蘭漁港端的海岸步道,石頭、漂流木全都打到步道上。

一段以石籠支撐的步道,下方開始淘空,面臨崩毀。

更扯是,步道荒廢到長滿馬鞍籐,遮蓋水泥步道,甚至還爬上沙灘涼椅。

步道倒底毀壞多久?多久沒有使用?能夠長滿青草籐蔓,爛透的蚊子步道,官員還闊言步道提昇觀光人潮。

在加母子灣的沙灘步道更是離奇,走下沙灘的石板步道毀損。

沙灘上的步道早已不見縱影,只剩下一些傾倒的解說牌,成為沙灘不該有的廢棄物。

沙灘該不該建步道,已有爭議,更何況台東沙灘多屬保持原始樣貌,沙灘生態豐富,甚至也會有海龜上岸,如此水泥步道,會不會和澎湖一樣,改日又成為國際笑柄!

更離譜是,暴浪毀步道,台東縣府不知不知停止工程,避免浪費,竟然保持著維修花小錢,年年壞年年修的心態,去維繫一條拿錢丟海的親海步道。這條步道當地居民嘲諷,建好就消失,真的很神秘!

台灣幾條侵海步道,耗資興建卻草草收場,一再地毀壞,卻沒有記取教訓。

親海不是侵海,海岸是萬物的。

這些不當侵海步道的興建,反映著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生態思維的「半套挪用」,就是當千里步道等組織團體,提出合於生態、友善親近的海岸漫遊的思維,落到政府的工程思維,馬上化作一筆筆建設標案,以水泥、石板來興建步道,卻不知真正的自然步道,應該是取自自然、維護自然,甚至去除沙灘垃圾、障礙物,方便行走即可。

這種端著生態思維的「親海」,變成粗暴工程的「侵海」,就是現今政府端著環境思維搞工程的「半套挪用」,還大言不慚的作廣告、自吹自擂。

台灣海岸很美!更需細心維護,當親海的思維被提出,親海不是侵海,人們必須謙卑,更需為萬物思量,海岸不只是觀光,更有生活與生態,才能真正落實友善海岸的親海行動。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9332233‧ Fax:+886-2-2933-2059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隆街38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陳建志‧總編輯:陳瑞賓
編輯:王鎮中、彭瑞祥、賴品瑀、林子晴、葉人豪、詹嘉紋‧網編:林子晴
※感謝保誠科技贊助虛擬主機發送本電子報
※感謝各界志工與捐款者支持,詳洽徵信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