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9日
一期作改種有機毛豆 省水好收入打下好基礎
每年為台灣賺進20億台幣外匯的毛豆,種植過程用水量約水稻的1/4,經濟效益優,以有機種植更對環境友善,有這麼多好處,農委會農糧署與慈心基金會合作,輔導「黃金廊道」沿線農民轉作,搭配二期作水稻,開創省水、省肥,友善土地的糧食生產模式。 海洋保育需求迫切 民間反對軍警替代文官
民間積極呼籲設置海洋保育署,也獲得立法院黨團初步共識,然而,上週五(15)針對海洋保育署組織法進行協商時,海巡署副署長卻要求將「軍警文併用」納入海洋保育署組織法內,此舉讓民間團體憂心,海保署的成立成了軍警系統安插職位,將保育海洋的心力付之一炬,今到立法院高舉「支持海保署 反對軍警違憲擔任文官」海報,呼籲朝野落實海洋保育初衷。 漂洋過海躲盜獵? 美團體:德州牧場可安置南非白犀牛
保育人士指出,白犀牛和大象等非洲野生動物的盜獵情況空前嚴重。美國外來野生物種協會(Exotic Wildlife Association,EWA)提議,將1,000隻南非白犀牛移至美國氣候相似的環境──德州。 生物多樣性|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台灣山地霧林之美
潮濕、涼爽、陰暗,是大部分人進入山地霧林的第一印象,山地霧林多半位於熱帶或亞熱帶臨海的山地區域,其特徵是每天週期性雲霧、以及充滿附生植物的森林樹冠層,由海岸來的潮濕空氣在沿著山地爬升之後,由於溫度下降,而形成濃厚雲霧帶,通常霧氣生成在中午過後。 公共論壇|番薯是天然基改生物? 天然、人為大不同!
最近登出的研究論文指出,許多番薯都透過生基因水平移轉(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而含有農桿菌的一些基因,作者認為番薯可以說是自然產生的基改生物,因此值得再思考一下,基改生物是否有害健康。 近期活動×行動參與推薦讀者回應 |誰決定土地的命運? 知本溼地受難記黃文宏:1640年,Katratripul族人就曾跟來自大員(台南)的外國人在這裡接觸過,Pakaruku(巴卡魯固)家族在這裡跟外國人一同飲酒、一同抽著手捲菸,看過了火槍的威力,這裡擁有的是東部原住民首次與荷蘭人接觸的一段歷史。深刻的歷史記憶透過口耳相傳,在這天傳到了我的心中。
訂閱 /
{unsubscribe}退訂{/unsubscribe} /
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
|
加入Facebook粉絲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