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是天然基改生物? 天然、人為大不同!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番薯是天然基改生物? 天然、人為大不同!

2015年05月19日
作者:郭華仁(台灣大學農藝系教授)

※ 本文轉載自 作者Facebook

最近登出的研究論文指出,許多番薯都透過生基因水平移轉(horizontal gene transfer,HGT)而含有農桿菌的一些基因,作者認為番薯可以說是自然產生的基改生物,因此值得再思考一下,基改生物是否有害健康。

番薯。圖片來源: IAN Chen

這篇論文可把鼓吹基改的人樂得忘本了,真是可笑之至。

番薯是自然的基改生物?

基改鼓吹者只拿「番薯是自然的基改生物」大肆作證他們向來硬拗的說詞:基改技術與傳統育種沒有兩樣,所以是安全的,卻忘掉了這篇論文也再度證實了水平移轉的確會發生,雖然這本來就是學術界的常識。

記得嗎,早在十多年前基改作物問世不久,就有學者認為這些轉殖進入農作物的基因,例如抗抗生素基因,在環境中可能發生HGT轉給其他細菌,甚或在生物體的腸道內水平轉移到腸壁細胞。對於越來越多的基改風險報告視而不見,這些硬拗博士(spin doctor)一直重複(紡車輪spinning the wheel)說不可能發生這樣的水平移轉,所以安全無虞,現在見獵心喜,卻忘了是自打嘴巴。

那麼番薯是算是基改生物嗎?這就怎麼看我們如何定義「基因改造生物體GMO」了。番薯若算是基改生物的話,那人也是基因改造的,所有的動植物,細胞內的粒線體都是細菌被吞進細胞後自然形成的,這是大自然的力量,是生物自然的形成。硬要說這也是天然的基因改造的話,那我們只能說,這與大家討論的,許多學者有疑慮的人為的基因改造,在定義上、過程上、以及危害上完全不同。

天然基改vs人為基改

假設番薯、人都算是「天然基因改造生物」,那目前進口的基改黃豆這類的就是「人為基因改造生物」。接著再來討論兩者有何重大的不同,才不會被有心人誤導。

天然基改生物當然沒有經過人為干預,不過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在幾百萬年以來的演化歷史來講,雖然基因水平移轉並非不常見,然而每一次的發生都只是個例,就是說發生在單一生物體,被轉移的單一生物體通常是體細胞,除非用無性繁殖,否則不會遺傳下去。即使遺傳下去,數量也不會一下子變得很大,而轉進去的基因也可能沒甚麼害處。透過很長久的演化、適應,才有今天的番薯。

然而我們擔心的人為基改食物,在定義上指的是透過遺傳工程技術,人為做出來的基改生物。人為基改生物的產生是人類科學上很大的突破,而且基因轉殖的技術就在人為的條件下讓細菌發生基因水平移轉。每次的基因轉殖都同時把超過4種以上來源不同的細菌、病毒等基因同時轉殖到單一細胞上,而非真正的一個生物體。透過人為的組織培養再把這個經轉殖的細胞培養成基因改造生物個體,然後透過人為的栽培繁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大量地種到世界各地。

自然界底下難有這樣的人為的水平移轉條件,4個不同微生物的基因可以同時發生水平移轉進入同一個生物體,又可以大量繁殖,那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人為基改的風險

大家最關心的其實是人為基改生物是否可能有健康風險。人為基改生物至少有兩個可能的健康風險,一個是外來的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是否會導致過敏,另一個是各種基改技術都要用上一個啟動基因(promoter)。這個啟動基因來自病毒,可以讓其旁邊的基因一直進行工作而產出蛋白質。

由於生物體有很多基因在長年的演化或人為選種的過程中關掉沒有作用,其中有有可能在過去是會產生毒性物質的。基改科技無法指定外來基因要插在哪個位置,是不精準的。因此基改作物除了加入外源基因產生新的蛋白質以外,也可能把作物已經關掉的基因給重新啟動,產生多年來已未再出現過的(或許有毒的)蛋白質。

現在問題來了,這些人為基因改造作物才會有的蛋白質,包括已知的那個外源基因所表現的蛋白質,或者關掉而被重新啟動產生的蛋白質,會不會有健康風險呢?當然會。杜邦公司曾做了一個基改黃豆,想提高其營養成分,結果卻皮下注射試驗顯示會導致過敏,因此大錢白花了,卻不敢送審推出。

設想一下,若這個人為基改黃豆至過敏的能力只有1/4,皮下注射可能就顯現不出過敏症狀,因此可能審核通過,然後就上市給人吃了,那吃了一段時間以後,人得到過敏的機會也是有的。

何況政府的審核方式有嚴重的瑕疵。通常政府審查委員會都先看基改公司提供的書面資料,認為沒問題就過關,認為有問題才要求廠商自行做小動物試驗,把試驗結果送給委員會審查,當然公司是不會送他們認為可能不會過關的報告吧。審查通過就過關,不通過廠商就再進行試驗送審。

審查基準大有問題

即使委員會過關,問題還很大。因為來自美國的審查基準有問題。

該審查基準採用實質等同概念,認為只要外源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不會導致過敏就沒事,該轉殖項就算可安全食用。這樣的基準有個學術名詞,「one gene one enzyme (polypeptide)」,插入一個外來基因只會產生一種蛋白質。可是這是老掉牙的說法,約30年前學術界就知道一個基因可能產生好幾的蛋白質,更何況多了一個起動基因,更會產生一些未知的蛋白質,而這些蛋白質的健康風險根本沒有做過試驗。

就是那個號稱做過風險試驗的外源基因所產生的蛋白質,審查委員會所認可的試驗方法也不可靠。

因為試驗都是培養原來基因所在細菌(例如產生毒蛋白的細菌),然後純化出該毒蛋白,混在一般(非基改)飼料中餵小老鼠,進行不超過90天的評估。這個方法其實很不可靠,除了上段所說未明蛋白質沒有納入以外,就是那已知的毒蛋白也有問題。政府認為既然同一基因,所以由原來細菌產生,或者由傳殖作物所產生,兩者的蛋白質是一模一樣的,可以取代,培養細菌萃取毒蛋白可以讓廠商節省經費。

問題是兩者會有些許的不同,在學術界早已是常識了。此外,90天的試驗期間也無法查出長期性風險。

所以,不要再說番薯也是基因改造生物了。聽到有人說,那我們只能回他,那是天然的基因改造,不是人為的。天然的上好。

番薯研究的中文詳細說明請見慈濟大學葉綠舒老師的大作:〈原來我們一直在吃基改蕃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