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鮪魚有重金屬殘留 每週不宜逾5片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黑鮪魚有重金屬殘留 每週不宜逾5片

2015年05月19日
本報2015年3月27日台北訊,實習編輯陳盈竹整理報導

台灣人愛吃生魚片,特別在夏天時更是一個清涼的選擇,但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提醒民眾,因黑鮪魚等大型深海魚大多都有重金屬殘留,特別是具有神經毒性的甲基汞,若攝取過量則可能影響大腦功能。建議民眾在不攝取其他魚類的前提,每週食用黑鮪魚不宜超過80公克,相當於5片生魚片。

東港黑鮪魚生魚片。圖片來源:東港區漁會網頁

台灣綠色和平組織抽驗三井上引水產所販售的8件黑鮪魚生魚片,結果全數都驗出甲基汞殘留,雖然符合國內2ppm的標準,卻有7件含量超出日本0.3ppm的標準,約在0.3~1.14不等,而樣本中甲基汞含量最高的1.14生魚片,產地為台灣。另外,樣本也有4件被檢出鎘,含量為0.02ppm至0.03ppm,是未超標的。

甲基汞是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水銀的有機化合物。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表示,長期暴露在甲基汞中可能會影響孩童的大腦致力發展,對嬰幼兒與孕婦都會造成傷害。而大型的魚類更會有生物累積與生物放大作用,重金屬殘留濃度會更高。

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顏寧提到,過度撈捕黑鮪魚會危害海洋永續與食安問題。他指出根據聯合國農糧署研究發現,全球85%的經濟魚種已經面臨過度捕撈,而黑鮪魚更在過去60年內減少了96.4%。而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食品安全衛生委員會(JECFA),建議每公斤的成人,每星期是甲基汞應不超過1.6微克,換算成體重50公斤的成人每週攝取量為80微克,相當於80克的生魚片,約5片。

顏寧也提到,綠色和平已與三井上引水產交涉,希望業者能夠響應環境永續而逐步停售黑鮪魚,但業者僅以書面說明後還是公開販售,無視瀕危的黑鮪魚與海洋生態問題,以及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他在此也呼籲政府必須制定海洋採購策略,建立追蹤系統以便民眾認清漁貨產地,以及下修重金屬含量標準,才能保障民眾的食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