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南屯近日來遭到日本菟絲子肆虐,大量植物被寄生而死亡。日本菟絲子是全寄生植物,本身不行光合作用,根葉皆已退化消失,只剩下黃色絲狀的莖,能攀附、覆蓋在其他植物上,長出吸足來吸收宿主養分。被寄生的植物最後會因營養不足及缺乏日曬而死亡。
日本菟絲子是外來種,可能是藉由植物進出口而入侵或是藥用引種後棄種。台灣最早發現日本菟絲子,是在1990年的南投縣信義鄉鄉。由於沒有天敵,加上生長、繁殖的速度極快,近年來數次傳出災情。
異形入侵 從台中開始
2004年9月23日,私立靜宜大學副校長陳玉峰在台中縣頭汴坑溪附近進行生態調查時,發現溪邊一棵山黃麻,被不明的黃色藤蔓覆蓋。陳玉峰立刻向農為會進行通報,並請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副教授楊國禎鑑定,確認該黃色藤蔓是日本菟絲子。
陳玉峰又指派靜宜大學生態研究所研究生許彩梁進行實地調查。而一個月之內,最初發現遭寄生的山黃麻已枯死,而日本菟絲子的蹤跡則遍佈南投縣、台中縣市,但卻呈點狀分布,而非面狀的蔓延。
經過調查後發現,這些菟絲子應是剛來到台灣,且可能是遊民眾主動引進的。原來中藥行常販賣的平原菟絲子(俗稱無根草)與日本菟絲子極為相似,導致許多民眾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助長了日本菟絲子的擴散。
但是農委會對陳玉峰「異形入侵發警報」的警告,卻只以「尚未達危害期」來回應,並未多加關注。
2008年5月,市民發現台北到南河濱公園有數十棵榕樹遭寄生,且其中幾棵樹已經瀕死。陸續在木柵、深坑一帶,又有人發現好幾處被日本菟絲子寄生的植物。
植物界吸血鬼
2013年10月,台灣生態學會秘書長蔡智豪再次呼籲有關當局正視日本菟絲子的問題,楊國禎表示,2004年日本菟絲子在台中太平區被發現時,只有兩處生長點,如今太平區已有超過數百顆的樹木被纏上,菟絲子很有可能已完全適應台灣的氣候。
成大講師廖國媖則指出,目前在台北、新竹、苗栗、彰化、雲林及嘉義等處出現的日本菟絲子,應該多是源自台中,主要是人為散布,加上環境合適。廖國媖也表示最佳防治方法一發現立即確實清除。由於菟絲子生命力強韌,如果清除不徹底,會從吸器再生,且掉落地面的斷莖會纏繞吸附地面的植物,因此切下的植株需燒死。
災情擴大 損失慘重
2014年4月,南投縣中寮鄉再次傳出日本菟絲子災情。大量荔枝、龍眼、榕樹等樹木被日本菟絲子纏繞,地方政府卻未做防治。中寮鄉長張永輝表示,由於地方經費不足,需要農委會補助才有能力防治。
南投縣縣政府農業處長陳瑞慶則指出,近年來對於外來種的防治工作、經費幾乎都投入到小花蔓澤蘭之上,對日本菟絲子尚未展開調查,對災害程度也不清楚,但會努力向中央爭取補助。
2014年8月,楊國禎發現日本菟絲子已蔓延至中橫公路,且已突破過去的「點狀」的零星分布,成為群聚性的「面狀」分布,其宿主除過去常見的龍眼、血桐等,日本菟絲子已能寄生在櫸木等大樹上。
南屯溪成「疫區」
2015年5月,台中市南屯溪一帶成為疫區,日本菟絲子到處蔓延,正式從山地入侵市區。台中市整府農業局坦承,由於預算有限,清除的速度比不上蔓延。
台中市居民則表示,3年前日本菟絲子只在南屯溪畔出現,如今連西屯也遍佈,卻遲遲不見政府來處理。目前主要由志工與民眾主動清除,但許多人不清楚日本菟絲子特性,拔除的藤蔓隨手丟棄,反而助長日本菟絲子的蔓延。
日本菟絲子生命力極強,亦天最多能長15公分左右。雖然害怕低溫,但台灣氣溫較高,即使冬天也不意殺死日本菟絲子。且日本菟絲子只要有斷莖掉落地面就極易再生,很難徹底根除,民眾主動防治終究有限,學者已多次提出警告,只能期待政府能夠正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