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日主題快速掃描: 水銀危及十分之一美國孕婦
■[植物簡介]埔里杜鵑 (Rhododendron robropilosum) >>> 作者:陳建志
台灣的山高拔聳,萬物眾生可無法同時恭逢春神的到來。三月天,春風輕拂山麓平野間,既而順勢爬升,五月方臨雲表之上高山嶺。杜鵑爭發也隨春風腳步,一路渲染到高山。也讓我們一同乘著春風,一路拜訪滿山的杜鵑... 埔里杜鵑,台灣特有,性嗜陽而不耐陰,雄蕊五枚且花柱被毛是其特色,其學名乃依此特徵而命名為毛柱杜鵑(Rhododendron lasiostylum Hay.)。不過新版植物誌作者認為,其與南澳杜鵑(R. breviperulatum Hay.)差異不大,雖有變異,但不足以成立兩種,遂將其併入南澳杜鵑。 [美麗桌布:埔里杜鵑 一 二 ]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05-06.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05-10.html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05-01.html
環境信託基金會 李瑞玉 摘錄
環境信託基金會 王美惠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mar2001/2001L-03-05-09.html 作者:黃鴻松 (八色鳥協會理事) 從前我們與大自然的接觸來自於遊戲與幫農等勞動經驗,那同時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如今,與大自然的接觸竟要成為正式課程的一部份了...。 行經六龜轉入美濃龍肚庄迂迴古樸的街道,初初踏進龍肚國小的校門,開闊的前庭、兩側高聳的林木及四時綻放的花色,給人直覺這是一所具有歷史且正努力經營中的學校。 從日治的大正九年(1920)設瀰濃(美濃)公學校龍肚分校,龍肚國小為龍肚庄民擔任教化的工作奉獻了近80年...近三公頃的實習農場為學童們蘊含了豐富的生態資源,日後也為原本已寬闊的校園再增添一塊『大版圖』。 穿過川堂,真正的桃花源才呈現在眼前。美濃的名山—茶頂山就如同親切的長者展開厚實的雙臂歡迎來訪者。其實龍肚國小的師生每天想一親山的芳澤或要熱情擁抱山林,夢想就近在咫尺。在終戰後的數十年,校園後方的實習農場和周邊的山坡地在毫無人為的干預下,生物們放肆的自然的演替著,直到前任校長向縣府提出闢為運動公園的構想,才恍然想起龍肚國小還有這塊寶地。接任的現任校長在一次『美濃鎮綜合發展』的會議中,考量實地狀況後,提出研闢為『生態教學園』的構想...經過一年餘的建設,整座園區大抵完成。 一、生態中心: 為一造型別緻的兩樓半展示中心,一樓主要呈現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尤其著重美濃的溼地生態,並會與各界保育團體配合,定期更換活動展。二樓是研習活動的會議、討論、上課區,三樓是研究人員的研究及觀察記錄室。 二、生態觀察區: 是整座園區的實戰場,在不影響生物們活動的前提下,學員們可在『親水區』下水覓蜆仔、親手觸摸水生植物..,也可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到『沼澤區』一探究竟。沿著山坡地設有林間步道,全程有木梯、棧道,沿途有解說牌及戶外教室及討論區。 三、 學員宿舍: 為每年寒、暑假開辦的兒童生態營、教師研習營,提供遠道或夜間觀察的需求,於校園南邊設有一棟美輪美奐的學員宿舍,平日做為幼稚園的園區,活動期間則是住宿區... 本文摘綠自【美濃社區電子報】http://www4.nsysu.edu.tw/sccid/mpa ■[環境關懷事件]嘉義縣大林鎮反焚化爐興建自救會紀實 >>> 作者:許光廷 (嘉義縣大林鎮與雲林縣大埤鄉反對興建私營焚化爐自救會) ...大林小型一般廢棄物焚化廠興建的抗爭事件...因著民眾監督著地方民意代表要求廠商停工,透過鎮民代表、縣議員於代表會和縣議會中決議暫停興建,也將此案函請調查單位調查...從決議停工到協調賠償這段期間,自救會成員或當地居民都未被受邀參加會議,民眾的權益被輕忽... 廠商聲明此廢棄物焚化廠興建是經過合法申請的,但細究其中仍可發現可疑之處,像是焚化爐位置距離華興溪不到50公尺,土地的取得、土地變更過程、申請建築執照、使用執照,時間超乎異常的快速,以及和大林鎮鎮公所簽訂的合約中有說明「興建前需與當地民眾溝通取得共識」,但是在訪談當地民眾後,都說是廠商於施工後2個月才得知要在當地興建私營小型焚化爐廠,之前只聽說是要蓋「冷凍廠」,之後又改口稱是要蓋「竹筍工廠」,直到下游包商承包這工程後才承認是要興建「私營小型焚化爐廠」,這段興建的時間廠商想欲蓋彌彰,待完工後便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進廠焚燒。雖說是合法申請的投資,但過程仍是躲避合約的規範,粗糙的隱瞞手法卻仍大言不慚地在媒體前說要政府重視「根留台灣」的投資企業...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030801.htm 作者:蘇逸平 說實在的,這「鳥人」的身分背景一敘述下來,也真讓人覺得不憤世嫉俗也難了,他本人是個政府官員,平素便要時時面對那一套虛辭假言的官場文化。而在家庭方面,「鳥人」先生的父母親因為一句「我比較習慣住你們這裡」,一住便是十數年,老人家的年紀大了,脾性也不好,和父母間的磨擦成了家常便飯。 更雪上加霜的是,「鳥人」先生的太太後來還加入了只吃素菜和鴨蛋的宗教,將家人的飲食習慣弄了個人仰馬翻,苦不堪言... 後來,「鳥人」先生在朋友介紹下開始培養觀察鳥類生態的興趣,本來只是遷就長官的權宜之計,到後來卻深深地為自然生態之美吸引,並且讓自己的人生態度全然改觀。 「看看鳥兒在天空自在飛翔的樣子就知道了嘛!」「鳥人」先生笑道。「它們天天在那兒飛來飛去,不懂得股票,也不知道什麼叫做壓力,快快樂樂,也從來不用為生活忙碌。人一輩子就活那麼久,多一秒鐘的快樂,就多賺了這一秒,弘一大師不是說過嗎?『青菜蘿蔔是好的,太鹹也是好的。』,如果只因為吃得不好就氣上兩分鐘,就損失了兩分鐘快樂的機會了啊!」 這就是「鳥人」先生在冰河公園告訴我們的人生至理。當時的團員有多少人聽得進去只有天曉得,倒是我,日後只要生氣的時候,也總會在腦海中浮現「鳥人」的開朗笑容... 【相關文章】 本文摘錄自「大自然洗滌心靈」,蘇逸平著,水晶圖書出版 ●[活動訊息]「河川檢舉專線」0800-092-119 >>> 針對全台各河川污染事件的頻頻發生,經濟部水利處及時報文基金會,從即日起至五月中,設立一條為期三個月的「河川檢舉專線」,讓關心台灣河川的民眾,參與檢舉河川違法事實,大家一起來改善我們的河川。 透過這條專線,將收集民眾檢舉破壞河川的種種事實,交由相關單位盡速解決。同時也會結合中國時報的媒體力量,將各單位處理情形刊登在「河川意見廣場」上。此外,也會在基金會的網站上開闢討論區塊,由「時報河川保護小組」的專家學者們針對河川問題進行探討與建言。 如果您發現在溪流處有下列的問題:
請趕快拿起電話,撥打「河川檢舉專線」:0800-092-119 ( 諧音:你救河-119 ),或透過下列方式,共同加入「救河行動」,糾舉不法人士,遏止污染行為持續。 留言板網址:www.chinatimes.org.tw ●[活動訊息]大地與人的對話-昆蟲畫家邱承宗 3.9 >>>
昆蟲是大自然中勤奮的小工人,它們數量龐大,也是地球生物演化史裡頭的勝利者,歷經過多次慘烈的大滅絕,卻越來越興盛,在已知的一百萬種動物裡頭,昆蟲佔了其中的七十五萬種,科學家保守的估計,在原野裡頭,還有一千萬種以上沒有被描述過,自然也還沒有名字的昆蟲,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地位,重要極了!例如:有一大部份開花植物,它們的傳宗、授粉,就只能靠昆蟲來完成,但是大多數的昆蟲體型細小,人們很容易忽略它的存在,往往造物者在它身上,精心設計的美麗圖案,更容易被忽視了,這個時候,就有待昆蟲生態畫家去發掘它的美了。在接下來的節目中,我們要介紹的,就是一位昆蟲畫家,邱承宗先生,現在就讓我們去拜訪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