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本日主題: 美國國會為能源計畫陷入激戰
知性專題 [鯨豚簡介]適應-噴氣
環境新聞
(新聞檢索)
美國國會為能源計畫陷入激戰
二度環境評估結果 放寬馬考族人獵鯨限制
比利時宣佈它在歐盟環境部議會主席任期間 將優先執行的環境政策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8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8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3
理性關懷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獵捕響尾蛇-一項引起關注的美國傳統
[環境關懷事件]好的政績是把原來的傳統建築保留並應用
專  欄 [專欄作家-黃怡]動物與文學 (五)
活動訊息 [活動]2001年暑期「海洋國度」影像紀錄研習營
本會訊息 成立「台灣環境事件小組」,積極招募義工中
6月11日開始發行全文版啦!(全文版訂閱)

[鯨豚簡介]適應-噴氣 >>>

  鯨魚為哺乳類,必須以肺呼吸並且必須到水面上進行氣體交換。因此在以前,鯨魚在呼吸或噴氣時,桅頂的瞭望人便喊著“她在那兒噴氣”。早期捕鯨人認為鯨魚在噴水,實際上那是鯨魚吐氣時噴出的蒸氣。在強而有力的呼氣後接著吸氣,然後是短暫的停頓,才又再循環,常常一分鐘呼吸5或6次,直到鯨魚潛入海中。

  古代的水手警告不可碰觸到噴氣,外層是辛辣的,會使皮膚疼痛並且會脫皮,如同被燒傷一樣,萬一進入眼睛則會失明,遠離這種致命的有毒噴水是明智的。Herman Melville白鯨記的作者,在創作一篇關於永恆的論文時看到他頭上有霧氣,認為所有思考深奧的思想家會從思想深處發散出一種隱約可見的蒸氣。

  噴氣是由排出的氣體和冷凝的水氣組成的,也包含有從氣囊內皮跑出的細小油滴形成的乳劑,由氣管腺體分泌的黏液,以及肺釋出的表面劑(Surfactant)。表面劑是一種脂肪蛋白的混合物,能減少肺泡的表面張力,幫助肺的換氣。噴氣的確會形成多脂的薄膜,聞起來像是死壞的魚和污油的混合氣味。一則舊聖經文句說鯨魚的呼氣如此難聞,會造成腦部的疾病。

  噴氣依氣候季節的不同,鯨魚種類大小的不同而有相同的型態特徵。一個熟練的船長在好天氣時能夠判斷出他們捕捉的獵物。在冷天時,噴氣更為白而易見,遇強風時會被吹散。抹香鯨、藍鯨和長鬚鯨的噴氣最高(可達5-8公尺),次之(2-3公尺)為露脊鯨、長須鯨、灰鯨和大翅鯨,較低(1公尺)的是瓶鼻鯨和小須鯨。小型齒鯨的噴氣很難覺察或僅一瞬間而已。露脊鯨的噴氣為一對,抹香鯨則為單一向前的噴氣,藍鯨、長鬚鯨...的噴氣為單一而高。

  噴氣的頻率視鯨魚在做什麼而定。噴氣行為沒有妨礙時,大型的鯨魚通常會每分鐘做一次或多次有規模的呼吸,然後會潛水一段時間,一旦露出水面就會開始呼吸以除去乳酸和二氧化碳,同時肌肉中的肌球蛋白開始儲存氧氣,另外靜脈血可能也得到更多的氧氣以備下一次的潛水之用。

  有經驗的捕鯨人認為鯨魚在潛水前必須做許多次的噴水,如果遭到妨礙時,會閃開以調節所需的空氣。所以在鯨魚還沒有完成呼吸之前,無法做較長的潛水,是比較容易追捕的。有一些關於鯨魚的記載,尤其是抹香鯨,會攻擊捕鯨人且憤怒的打破船隻,可能是因為在牠們換氣時被妨礙了。

本文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美國國會為能源計畫陷入激戰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7-13 (ENS)- 布希總統的長期能源計畫如今美國國會為之陷入激戰。這禮拜布希的墨西哥灣鑽探油田計畫並未受到參議院反對,而得以順利進行。但是要開放鑽探國家紀念址區內的石油與天然氣的計畫,則似乎無法被接受。

二度環境評估結果 放寬馬考族人獵鯨限制 >>>

記者 Drew Snider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1-07-13 (ENS)- 華盛頓州印地安馬考族的捕鯨活動向來頗受爭議,不過根據美國海洋大氣總署之下的國家海洋漁業處今天所發表的最新環評報告,將放寬他們的獵鯨限制。這份研究發現他該族的獵捕活動並未造成顯著衝擊,不會影響灰鯨的整個族群、或是危及棲地與其他物種。

比利時宣佈它在歐盟環境部議會主席任期間 將優先執行的環境政策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1-07-13 (ENS)- 比利時環境部長Magda Aelvoet針對該國擔任歐盟環境部議會主席6個月期間的任務,發表了她的計劃。在一場歐盟國會環境委員會的演講中,她承諾將工作焦點放在找出方法,以達成「可持續性生產與消費模式」。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8 >>>

  • 水庫淤積 兩年減少一座澄清湖蓄水量:水庫更新改善及集水區保育五年計劃 將進行抽砂工程 畫訂水庫保護帶 植樹造林 水土保持等工作 (台灣 民 生報)
  • 防堵病死豬流通 農、衛、警一條鞭查緝(行政院已核定農委會所提「斃死豬非法轉供食用問題具體防範措施」) (台灣 聯合報)
  • 二仁溪熔煉業拆除 環保署工業局協助善後:工業局購買高縣工業區土地供業者遷廠;環保署協調各單位優先聘用失業員工 (台南 東森新聞報)
  • 環保署重申 五大流域養豬戶年底前全面拆除:養豬戶請領獎勵金期限延至八月底(目前完成拆除複勘 可發放補償金的達成率僅16%) (台灣 中國時 報)
  • 大城鄉濁水溪出海口及附近海埔新生地遭非法竊佔圍墾魚塭情況 死灰復燃 (去年經檢警單位大舉查緝 移送法辦數十名非法業者) (彰縣 中國時報)
  • 北市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一周年 環局公佈販售專用垃圾袋總收入為10億7千2百萬元 與隨水費附徵最後一年垃圾費收入相當 (北市 中國時報)
  • 衛武營都會公園 即將「森」呼吸:衛武營有遷建之議 高雄地區綠色環保團體 積極爭取開闢衛武營為自然森林公園 (高雄 中國時報)
  • 垃圾威脅金門海灘的生態(曾經是「水鳥天堂」的田墩海堤段,已因傾倒垃圾而遭到極嚴重的破壞) (金門 中國時報)
  • 恆春西台地日前豪大雨後,因山上發生坍方,出土大量螃蟹、貝類等化石,吸引民眾上山採集 (恆春 中國時報)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8 >>>

  • 亂棄巴西龜可影響生態 漁護署擬設收容中心接收(除設立收容中心外 亦積極考慮透過立法 禁止市民在郊野公園放生動物) (香港 明報)
  • 重慶珞璜電廠首創西部環保火力發電廠:脫硫率達95%以上 達國際標準;再製成裝飾材料的雙面石膏板 及混凝土摻合劑、水泥緩凝劑 (重慶 東方網)
  • 三峽大壩工程與生態環境建設同步:施工區土石方挖填平衡及建設中和建成後植被恢復 防護棄碴場和用料堆場 邊坡保護及水土保持 (三峽 科技日 報)
  • 廣徵大治三費改善環境:投資近億元治理廢氣 廢水 廢渣 又通過實施熱電並供 改善荔灣西片環境 取得經濟社會環境的共同效益 (廣州 大洋新聞)
  • 內蒙古牲畜存欄首次出現負增長:農業畜牧和草原管理部門的專家認為這是好的發展趨勢 可大大緩減草原載畜量過多的壓力 (內蒙古 華聲報)
  • 長江正在形成近岸污染帶(長江中下游沿江各省基本完成2000年工業企業治管 但沿江城市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一直停滯不前) (重慶 中新社)
  • 浙江全部取締報廢車輛回收拆解市場 (浙江 新華網)
  • 瓶裝水二次污染引起關注:隨機調查顯示 絕大多數飲用瓶(桶)裝水的用戶沒有清洗飲水機 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飲水機需要清洗 (廣州市 南方日 報)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1-07-13 >>>

  • 30年前未卸下的螺栓 影響核電廠安全性(反應爐輻射外洩)
  • 引水灌溉提案將威脅魚的生存 參議院投票否決
  • 環保團體抗議哥斯大黎加石油開採計劃
  • 報告指出:參眾兩院若通過承認京都議定書 美國反而可以省錢
  • 研究指出鮭魚復育的10條重要河流
  • 海洋科學家探測奧勒岡州阿斯扥里亞峽谷的深度
  • 太陽表面活動愈來愈頻繁 可能增加美國多雲天氣的機會
  • 紐約州承諾1百萬美元改善香普蘭湖水品質
  • 孟山都生科公司科技主管 讚賞農夫是保護環境的一份子
  • 釣魚人士釣到pikeminnow 可獲得獎勵金 又可拯救瀕危鮭魚(編按:pikeminnow,鯉科,北美本土魚種,會捕食幼鮭等魚類)

[生物的未來-野生動植物保育]獵捕響尾蛇-一項引起關注的美國傳統 >>>

  三月中旬是美國捕捉響尾蛇的季節,有兩千隻的響尾蛇在此季節中會被捕捉,這對地方上的經濟及社會意義重大,卻也引起保育人士的關切。根據一份為TRAFFIC USA準備的新報告指出,在至少八個州裡,響尾蛇的逮捕與獵殺,已是超過四十年的慣例。此報告名為"評論響尾蛇商業化:逮捕響尾蛇與響尾蛇貿易",是現今最發人醒思的報告之一。它記錄了捕殺結果及各地的交易,並涵蓋了在德州、新墨西哥州及賓州的第一手監視報導。 

  捕捉是週末的公眾活動,此活動收取門票,有響尾蛇表演、食物販售,有時還有最長最大的響尾蛇即興表演和競賽。這些蛇有時不只是秀場的主角,還會是小攤上的佳餚。 

  捕捉響尾蛇帶來十分可觀的收入。例如,每年德州的甜水鎮THE SWEETWATER的捕捉都帶來數萬元的收入以捐給慈善事業。在美國,蛇的捕殺幾乎不受到法令約束的。而且,響尾蛇古物製品貿易的成長及響尾蛇皮製品的製造,已在官方的控制之外,因此逮捕響尾蛇引起迫切的關切。 

  響尾蛇及其器官在美國及國際上是十分大宗的貿易。一條一磅重的西方鑽石背響尾蛇(CROTALUS ATROX)是八州裡遭到捕殺的四種蛇類之一,賣價達21美元,生皮達12美元。這種蛇對德州來說,是一種吉祥物。牠在德州,新墨西哥州,奧克拉荷馬州都遭到捕殺。

  響尾蛇的總貿易量達一年125,000條,逮捕的規模受市場對蛇皮需求的影響,而蛇肉、蛇頭、響尾、膽囊及內臟總是帶來許多附加利益。 

  收集及補捉響尾蛇的方法同樣受到關切。有的方法導致生態的破壞,有的使一年不如一年的響尾蛇族群更備受威脅。例如,德州及奧克拉荷馬州的捕捉人噴灑汽化汽油深入蛇穴以引出響尾蛇,這種方式會傷害環境,並且會危害或殺害其他穴居動物。捕捉之後,蛇被緊包運送,然後在聚集處展示,許多都因擠壓而死亡。

  這份TRAFFIC報告在二月公布,時值響尾蛇捕獵季節。報告中首先建議商業捕捉應申請執照,執照中應限制捕捉的蛇種、大小及數量,並要求捕殺者對所捕蛇類和數量做報告,同時要限定處理、運送及捕捉方法。 

  其他的建議包括禁止使用汽油捕捉,並且應對美國西南的捕捉規模多加研究,特別是對西南鑽石背響尾蛇的衝擊。 

  TRAFFIC USA 及WWF US 建議成立一個研討會探討美國北部響尾蛇商業捕捉的情形。研討會的成員應包括獵人、逮捕活動的相關人士和組織者、蛇類俱樂部、蛇皮販、保育人士、州及聯邦機構代表。 

本文摘錄自【野生動植物網http://www.wow.org.tw/

[環境關懷事件]好的政績是把原來的傳統建築保留並應用 >>>

稿源:搶救嘉義稅務出張所(舊縣議會)行動陣線

  前任文建會副主委,目前擔任交通大學文學院院長、文化環境文教基金會負責人的人類學博士:陳其南於7月11日早上蒞臨嘉義市舊縣議會勘察。

  經張峻憲理事長介紹到舊縣議會的面磚是來自北投窯場且手工的技術之可貴時,來自雲科大空間設計系的教授,也是現任雲林縣歷史建築保存協會理事長的蘇明修教授補充此面磚的防空效果,接著並提出一份新舊並存的建議書向陳博士講解並表達不被市政府接受的無耐(此案是將拆除舊建築的預算轉變來請建築師變更設計)。

  經詢問其意見時,陳其南教授開始就其提倡社區總體營造的專業角度來表示看法:『據我了解,嘉義市在日治時代就留下許多可貴的資產,而這棟建築物我們先撇開是不是古蹟的爭議話題,光就傳統建築的角度來講:這一棟所謂的稅務出張所,或前面那一棟被改裝過的市政府,這些都是非常可以應用的文化資產,例如:嘉義市出了那麼多畫家:陳澄波、林玉山等,可是嘉義市卻沒有保有傳統的美術館,而這裡正是值得考慮的一處。而且目前台灣傳統建築已越來越少,尤其是嘉義市;因此既然有發現就應該儘全力去保留。』

  接著陳其南教授繼續一邊看著,一邊講述幾個例子:『嘉義市政府應該學學宜蘭縣政府,宜蘭是個算是偏遠的地方,先人留下來有價值的東西其實比嘉義市少很多,可是他們連舊縣政府(殘破不堪)也保留下來;甚至連縣長的公館也保下來,現在成為整個縣治歷史的展示區,宜蘭保留許多我們都覺得不怎樣(歷史都不怎麼久)的老厝,可是當今台灣經濟稍微蕭條時,宜蘭反而因為這些老厝而成為文化觀光勝地。我們嘉義市更是有這個機會,就我以前擔任文建會副主委的經驗,所以只要嘉義市政府願意來保留,文建會補助經費來讓這兒煥然一新,讓這裡變成嘉義市新景點是可行的。』

  接著陳教授繼續有感而發的呼籲:『政治人物或市民不要以為把舊的拆掉蓋新的就是政績,就是比較好;現在時代不一樣了!!大家會覺得珍惜的政績是把原來的傳統建築留下來應用,那才會讓後代留念;宜蘭縣過往保留老厝越多的政治人物並不會因為沒有蓋大建設就無法延續政治生命,反而個個擔任現在中央高層;所以希望文化界繼續加油!!市民也能來關心如何打造文化的家園。』 

[專欄作家]動物與文學 (五) >>>

作者:黃怡 (本文係作者於1999年11月在台大演講的講稿)

、關於動物的文學(美國部份)

  或許是美國的立國歷史短暫,祇有兩百多年,和歐陸根源於希臘的兩千多年文明相形之下,美國人與大自然的互動是較為原始的,因此近代的許多與動物相關的文學,都出現在美國。

  譬如梭羅(Henry D.Thoreau,1817∼1862)的<<湖濱散記>>,是美國自然寫作的濫觴,而且直到今天都還受到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

  「太陽,風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寫的純潔和恩惠!它們永遠貢獻這樣的康健,這樣的歡樂!對我們人類這樣的同情,大自然時常受到感動,太陽黯淡了,風像活人一樣悲嘆,雲端裡落下淚雨,樹木脫下葉子,到仲夏還穿著縞素... 我不該與土地相往還嗎?我自己不也是綠樹與青葉嗎?」

  「每一個早晨都是一個愉快的邀請,使我的生活跟大自然同樣簡單。我向曙光頂禮... 在湖中洗澡,這是個很有宗教意味的運動。對於精力充沛的思想都要追隨太陽步伐的人,白晝是個永恆的黎明。」

  「我有時經驗到了,在任何大自然的事物中,即使是最可憐的憤世嫉俗之人和最憂鬱的人,也能找到最甜密溫柔、最天真鼓舞的伴侶。... 當我享受著季節的友誼時,我就相信,生命不可能成為一個重壓。」

  梭羅的書中,當然寫著蟲魚鳥獸,不過更重要的是他素樸的自然哲學,至今感動著讀者。很多荒野維護運動的支持者,集資募款買地,為的就是使之保持荒野的現狀,永遠為蟲魚鳥獸所居住,而期待人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就像梭羅一樣,是個友善的過客。

  至於前面所提到的傑克倫敦(1876∼1916)幾個小說,則是人類文學史上描寫美洲灰狼及阿拉斯加犬的最成功作品。傑克倫敦是自學出身的,做過水手,去淘過金,在美國西岸洛磯山脈一帶出沒,對當地動物的親身相處經驗,是他寫作這幾本書時的最大本錢。他書中的人和動物,都必須倚靠大自然生活,而大自然有時是朋友,有時是敵人,生存意志使人和動物的生命力表現出無比堅韌的一面,據說他喜讀達爾文、史賓塞與馬克斯的作品,故藉著小說情節的鋪設,也檢討到生物世界中弱肉強食的緊張關係。

  「白牙從荒野而來,在那裡,軟弱的東西早就消滅了... ,白牙用整個身體,用身體的每個部份,用精神和肉體的一切力量,用所有的動物原有的韌性,緊緊抓住了生命。」(<<白牙>>,1900版)當時的美國人,正面臨著適者生存的試鍊與艱辛,他的作品就好像一種活力的泉源,故出版後大受歡迎。但今天閱讀傑克倫敦寫的關於動物的小說,則是另一種意義,他像是遙遠年代中的生命之記錄者,讓人類認識到荒野中的人與動物,確有其一段光輝的歷史,而其所煥發出的價值,並不因為科技文明的進步而稍減。

  再往後的美國作家,譬如史坦貝克(John Steiback,1902∼1968)雖然也在小說中記錄大自然(<<小紅駒>>、<<人鼠之間>>等),但動物這時已變成了寓意的性質,不再具有牠們的主體性。或者如海明威,小說中的動物皆已成為被征服的角色,作家以牠們做為評估人類力量的尺度器,像是<<老人與海>>中的鯊魚,老人根本志不在擄魚而歸,魚祇是他證實自己意志的一個工具。海明威小說中唯一的例外,是在<<激流中的島嶼>>(Island in the Streams,遺作)中的小孩在與一條魚搏鬥失敗後,跟爸爸說:「我很難過,但是我也很高興牠逃脫了。」

  一般說來,美國人寫動物的文學,以動物為中心的特徵是比較顯著的。譬如近年來十分暢銷的<<狗的秘密生活>>是很好的例子,不以人的動機去揣度動物的思想,可說是正確了解動物的最重要態度。

【文章連載】
 動物與文學 (一) (二) (三) (四) (五)

本文轉載自【黃怡網站http://residence.educities.edu.tw/lifeplus/index.html

[活動]2001年暑期「海洋國度」影像紀錄研習營 >>>

  時 間:7月30日至9月4日止
  地 點:花蓮市民權路37號(雅士都飯店旁)
  費 用:一人新台幣1500元整。(內含講義費與保險)
  主 辦: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03-8334-133

  暑期即將來臨,基金會為配合教育部九年一貫政策,採取新式參與式錄影(Participatory Video)的方式,使學生經由攝影課程之研習,自行創作以「海洋國度」為主題之人文式紀錄片,祈使學生在暑假透過對於海洋文化與影像紀錄的鑽研,進而對四面環海的台灣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詳情請參閱: http://www.kuroshio.org.tw/html/summer_video.htm

[本會訊息]成立「台灣環境事件小組」,積極招募義工中 >>>

  歷史,永遠都是長長的故事。

  在環境資訊電子報發行週年之際,回顧一年來全球環境新聞的點點滴滴,不免有感於台灣環境事件的發展,不論是公害抗爭、溼地及保護區的破壞消失或辛苦保育,以及許多延宕多年的重大事件,多是資料散落,缺乏整理。

  對於初接觸環境事件的人們,可能難以想像台灣的環境運動,並不是趕流行的三五年的工夫,而已經是二三十年的投入。

  對於許許多多對環保生態議題還有些陌生的人來說,在遇到需要為環境付出些許代價之時,他們要的,並不是情感或道德的「環境至上」,而是對事情的充份理解。

  因此,要有人說故事,要有人寫歷史。台灣環境事件小組於是誕生。 

  這個企圖其實是個浩大的工作,因此,我們急需您的投入與參與。

詳情請參閱:http://www.e-info.org.tw/~ecostory/
歡迎有興趣加入義工者,請以e-mail 與我們連絡: ecostory@e-info.org.tw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