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楊宗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雙花蟛蜞菊在蘭嶼也是全島可見,達悟語(雅美話)叫做「anoyui」,除了是當地人認知的「羊的食物」外,「anoyui」也出現在「新屋落成祭等歌謠」中,用以表達勤勞的人常常會在海邊活動,故將生長快速的雙花蟛蜞菊踏出一條路徑來。由此可知雙花蟛蜞菊在蘭嶼是如何的眾多囉!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topic/plant/Wedelia-biflora/Wedelia-biflora-2.htm ◆[生態保育]南非宣判斯洛伐克籍陸龜盜獵者有罪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03.html ◆[生態保育]印度決關閉公園,捉拿獵象兇手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05.html ◆[土地及水文]非洲官員為乾淨水質集資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01.html ◆[其他]美國政府為家園安全尋找資金來源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06.html ◆[其他]聯合國聲明:養殖漁業有助於緩和糧食短缺問題 --﹥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10.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0-09.html ■[生活的未來-環境與經濟]這不是選擇魚或農場的問題 (上) --﹥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對於已失去永續性、導致環境毀滅和社會功能失調的農耕方式,我們該怎麼辦?... 20世紀開始,一種新的模式浮現:...各行各業篤信越大越好,尤其是農業,人們要過度負荷的土壤產出巨大的收穫量。 越來越不肥沃的土壤被施以合成肥料,這通常用的是石化工業的副產品;接著田地施灑殺蟲劑和除草劑,而化學製品會帶走水份,因此要再灌以大量的水,好補充土壤的溼度。種出來的食物又要經過重重加工,再運送到遠方去賣,而大部分養分在製程中流失。食品消費者與農場動物所產生的廢棄物也不再施用在土地上,反而是用水沖掉、被焚燒成為空氣中的灰塵,或排入河川海洋。 這些土地的生產力下降了...「破碎的、...能源密集的、高度消耗性,以及受到毒害的循環。」...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24g.html ■[環境關懷事件]世紀之旅-訪日本二大公害地 (二) --﹥ 作者:李秀容 (台灣環境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現在痛痛病患大都已經去逝,工廠也已經停止開礦,並轉由國外進口原料。新建不久的「清流會館」位於荻島口斜對面,是由受害者及當地居民所成立,展示他們半個世紀以來的抗爭經過及公害訴訟成果。 在這裡我認識了一位負重若輕的勇者-小松義久先生,由於他的執著及耐性,此地的受害者及居民才起而反對礦業污染,也才有後來的公害防止協定書,義務辯護律師正力喜之助先生說出我心裡想說的話:「他真是我的英雄!」。 11月25日下午艷陽照射在不知火海,粼粼的海水映照著水俁村小鎮的詭異氣氛。想起十幾年前剛參與台灣的環境保護運動時,一張母親懷抱著躺在桌上宛若洋娃娃的水俁病女兒的照片,那是水俁病受害者的母親Fumic Sakamoto女士帶著她的先天性水俁病女兒Shinobu遠赴瑞典參加「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時所照的;著名的美國攝影師尤金.史密斯先生也曾在這裡攝影報導記錄了四年,他的照片寫實深刻地打動了世界,他卻被製造污染的日本窒素公司所雇的暴民打成殘廢,水俁病震驚了當時亞洲工業經濟第一的日本,同時也成為世界環境污染的象徵。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121301.htm 作者:李根政 (高雄市教師會生態教育中心主任) 最近高屏一帶陸續發現多處有害事業廢棄物非法棄置場,檢警調聯合在已知的棄置點進行開挖,結果挖出台灣有害事業廢棄物恐怖的大黑洞,在汞污泥、集塵灰及各種彩色毒物陸續出土後,終於暴露全台毒物無政府狀態到處流竄的恐怖危機。 1998年11月台灣的台塑公司,卻將三千噸汞污泥,輸往柬埔寨,欺負貧窮的國家。隨後更於1999年1月在屏東縣、高雄縣陸續爆發未固化的汞污泥和含有劇毒的廢棄物,到處亂埋在水源區、農田、河川地。檢警調單位連日來不斷挖出各種彩色的劇毒,截至目前為止,它所造成的影響還無法估計,對於汞中毒引起的水俁病已是令人感到顫慄恐怖,更何況是其他不明的毒物呢? 根據三月十二日的新聞報導:屏東縣鯉魚山方圓一公里內最近一年傳出七、八起腎臟衰竭、肺炎等死亡的病例,而神經系統出狀況而正在治療的病例;光是萬丹鄉一地,在做物理治療的人就有十幾位之多。學術單位和衛生單位至今仍不敢說明致病的原因!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issue/against/2001/against-01121302.htm 作者:張岱屏 近十年來,廚餘回收儼然已經形成一種民間自主的風氣。從北到南,從都市到農村,大家彷彿如夢初醒般,發現廚餘回收的好處,到處都有人在嘗試、摸索,企圖將廚餘變黑金(有機肥),這潮流一步步從個人、民間社團,推展到地方政府。也因為這風氣是來自民間自主的嘗試,所以各自摸索出不同的方法,形成眾聲喧嘩的景象。到了今年,廚餘推肥的規模不再只是民間社團或個人,更擴及到全鄉,包括像雲林麥寮鄉、台中石岡鄉、汐止深坑等一百個社區,一場廚餘回收的革命就要展開。 全文詳見: http://e-info.org.tw/column/ourisland/2001/co-island01121301.htm ●[活動]深度旅遊七股黑面琵鷺生態體驗之旅 --﹥ 時間:2001-12-29(六) 歲末寒冬,正是候鳥遷息過渡來台的季節。每年10月到第二年的3月間,黑面琵鷺便會大批的遷息過境到七股作客。這次的旅遊行程主要以體驗自然,觀察冬候鳥黑面琵鷺的造訪、牠們的棲息環境(七股)等生態環境及尋訪人文歷史古蹟。 請當地的解說員導覽解說服務,乘坐竹筏直接體驗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半天一個主題景點的行程規劃,深度的生態旅遊。而能更深入的認識我們自己的這塊土地,愛這塊土地。 洽詢電話:02-28954177 #14 郭立吉 ●[研討會]北投社區生態、安全研討會 --﹥ 時 間:2001年12月13日(四) 下午1:30 北投曾是上天眷顧的好山好水,2001年卻發生幾次災禍:復興三路,溫泉路的土石流,納莉颱風的大淹水,台北藝術大學山坡崩塌等,除了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也給人們心靈嚴重的創傷,對於居住環境充滿疑慮與不安。我們能用什麼方法減少傷害?或者更進一步的預防災害的發生?希望大家一起來增進對社區安全─防救災觀念,探討如何培育環境的守護與重建,建構社區防救災的安全機制,期望為大地、為子孫留下一片安全的生活空間。報名電話:2891-7453,28930193 詳情請參閱 http://www.ptcf.org.tw 封面故事【搶救廚餘大作戰】
人與自然 丹山草欲燃系列一 【來自地底的消息】
陽明山是台灣唯一以火山景觀成立的國家公園,其完整性就算與中國大陸相比,也只僅次於長白山區。儘管大屯火山群的噴發活動已停息了二十萬年,但是存留下來的豐富景觀,卻是我們了解火山地形的最佳例證。 至今,大屯火山群是否會再度爆發,仍然沒有確切答案。科學家對大屯火山群的持續探索,除了是對火山活動的監視預測,還傳達著屬於這顆星球的,另一層深刻意義。 看守台灣 【向大自然借水】
播出時間:12月14日(五) 下午3:45~4:00 本集節目,我們跟著外景主持人林建寰,到了宜蘭的蘭陽溪賞鳥,林建寰是第一次當節目的外景主持人,但是一天豐富的賞鳥行程下來,他自己認為他的賞鳥知識增長不少,而且也非常喜歡接觸大自然。 台灣的生態十分豐富,只要你細細品嚐,自然美景俯拾即是。蘭陽溪口在很早以前是燕鴨保護區,所以這裡也是第一個水鳥保護區,我們跟著宜蘭鳥會的解說員看到了蒼鷺、魚鷹、高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