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物趣聞/科博館科普專欄]且看渦鞭毛藻如何遊戲人間 --﹥ 作者:李曼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
十多年前,發生在台灣的西施舌中毒事件,元兇就是稱為「微小亞歷山大」的渦鞭毛藻。「微小亞歷山大」所產生的神經毒,雖不直接危害濾食維生的西施舌,卻間接危害食用西施舌的人們,才引起軒然大波,讓人們見識到渦鞭毛藻的可怕。 其實好的渦鞭毛藻也是很多的,與珊瑚共生的蟲黃藻,牠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95℅貢獻給珊瑚;幫助珊瑚吸收海水中的稀有資源-磷與氮;處理回收珊瑚的代謝廢物,因為蟲黃藻與珊瑚的共同努力,讓極度貧瘠的大洋中也能創造出一座座生氣盎然的珊瑚礁,讓無數的海洋生物在此棲息、成長。...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fspecies/2001/fs01121801.htm ◆[環境政策]水力發電革新聯盟呼籲 改進發電水壩執照的審查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3-06.html ◆[生態保育]白令海發現俄黑手黨盜捕活動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3-02.html ◆[生態保育]大火摧毀挪威鯨魚肉品加工廠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3-03.html ◆[生態保育]聯合國指定2002年為國際山地保護年 --﹥
美國,紐約州,紐約,2001-12-13 (ENS)- 聯合國於週二指出,由於戰爭、衝突、以及山地居民的貧困,造成山區生態系統破壞,其中生物亦大量滅絕。鑒於全球山地森林逐漸消失,聯國決指定2002年為國際山地保護年。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3-07.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1/2001L-12-13-09.html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報上一直在討論著恐怖份子要利用農藥噴灑機來散佈生化武器的消息,但是其中很少人提到農藥噴灑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只不過平時使用駕駛這種飛機的不是恐怖份子,而是持有合法執照的使用者,每天將致命的化學農藥灑在我們的土地上以及孩子的身上。... 殺蟲劑並不僅使用於農作物上,...殺蟲劑的殘留物會污染室內環境的表層,並且會殘留在地毯上和灰塵中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一些常在校園中使用的除草劑,甚至可以在泥土中存留1至5年不等。 根據過去20年來的研究發現,殺蟲劑會導不孕症、先天性疾病以及神經系統的失調。... 不到10%,甚至有人說不到1%的農藥量,是真正噴灑在農作物上,其餘的都飄散在空氣中了,影響好幾哩以外的居民和動植物。... 全文與圖片詳見:http://www.ens.lycos.com/ens/sep2001/2001L-09-30g.html 美化環境基金會/提供 你知道嗎?「加到滿的強制加油」作法,可是會造成油氣逸散的,使得加油站及周遭的空氣中,增加許多汽油揮發出的污染物,包括了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等等的致癌物。 根據調查,台灣每年從1800多個加油站逸散出來的揮發性有機物質(VOC)超過二萬八千多公噸,超過國內所有半導體業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量九倍之多,占各行業總排放量的百分之六以上。 當服務人員問你「加多少油?」,請記得告訴他「不加滿,只要八分滿」,讓油氣可以回收再利用,而不要進到您和加油者的體內吧! 相關網站連結 http://env.ngo.org.tw/gas/ ▲[專欄作家]「傷痕地文印象」一次賀伯的飛航體驗 (一) --﹥ 作家:陳玉峰 總有一天,假設我們還有後代,且恰巧也是這塊土地的管理者,或將在扼腕悲痛之餘,譴責這代人的無知、貪婪、暴力與荒謬。 農業永遠是任何國家的基盤產業,依據人口及土地面積比例,必須制定最小量的保全制度,焉有聽任政客為酬庸分贓,一時權宜卻犧牲永世基業的道理? 全文詳見:http://news.ngo.org.tw/reviewer/yufeng/2001/re-yufeng01121801.htm ●[研討會]【看世界 疼台灣】自然生態研討會 --﹥ 時 間:2001-12-19(三) 早上09:00至下午17:30 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同時也是台灣生態關懷年,為勾勒台灣生態藍圖,並供做教育界九年一貫教學參考,特聘請國內生態學者專家,以自然生態為主軸,介紹台灣本土特殊的「動物」、「植物」與「自然景觀」,邀請以台灣師範大學為主的教育單位,分享推廣實務經驗。 詳情請參閱 http://gaia.org.tw/news/a20011219.htm ●[活動]招募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分類志工 --﹥ 時 間:2001-12-12~12-20 環境資訊電子報亟需志工協助分類過去一萬多筆尚未被分類的新聞,如果有興趣,請儘速與我們聯絡!謝謝大家! 時 間:90年10月18日至91年4月17日 16件來自南美洲特有哺乳動物展品其共同特徵就是體型巨大,早在1830年,就引起達爾文的注意與研究,並以「前所未見的怪獸」稱之。其中多種著名的巨獸即是由達爾文所發現的,包括體型巨大、坐在地上就可以吃到樹頂上葉子的大地懶;體型壯碩如犀牛,但是並沒有長角的箭齒獸;另一種是體型似駱駝,但有長鼻子以攫取樹葉為食的滑距獸;以及身披厚重盔甲外殼,保護身軀免受敵人侵犯的雕齒獸。 在為期6個月的特展中,觀眾將可見到數萬年前來自南美洲的滅絕巨獸,也可經由各種哺乳動物的標本,進一步瞭解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家族、哺乳動物的崛起與興盛、哺乳動物的特徵與分類以及探索哺乳動物演化的奧秘。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mns.edu.tw/New/PubLib/NewsLetter/167/01.htm
播出時間:12月19日(三) 下午3:45~4:00 在台灣有樹蔭的綠色隧道並不多見,南投的集集有一條樟樹隧道,雲林的古坑也有一條長一公里的芒果樹隧道,進到雲林縣古坑鄉,這條芒果樹隧道就像忽隱忽現的桃花源,美不勝收。 華山舊名大湖底,抬頭仰望,黛青的山上,一陣氤氳繚繞,猶如置身湖底。歷經兩次的大地震後,土石流沖垮了村民的家園,為了重建家園,華山社區投入生態村的想法因此產生,今天節目,我們就去拜訪這個綠美化成功的華山社區,看看這群愛鄉人的美麗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