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1-06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清水的紅土台地
自然人文 [自然人文]民族植物隨筆-檳榔 (中)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三芝-錫板村榕樹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嚮往.趣味.風景
寓教於樂 [開懷篇]梅樹開花
本會訊息 攝影賞析邀稿
自然書寫邀稿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清水的紅土台地 --﹥

作者:哨兵

清水的紅土台地屬北大肚山台地 是農民口中的看天田

像現在進入旱季 農夫多將田地整好在那邊 stand by 等著看天氣的情況

決定播種的時間及農作物 常見的有花生 地瓜 蘿蔔 芝麻 黃梔花及盤固拉木草

現在有釋迦 桃子 鳳梨 通天草 這一些跟當初我看到山上種西瓜一樣

讓我感到訝異 總以為西瓜要種在溪床的砂質土上

印象中 釋迦是東海岸的農產品 在知本附近

鳳梨以南台灣的關廟最為有名 怎麼清水也開始種了起來

這季節只見紅土地被馴服的相當平整 一片紅土地上 只一兩位農夫

在一兩塊園裡 無聲的耕作著 映照後方的藍天

讓人不禁要驚嘆 大地啊

經過多次的耕種 長年的施用肥料與農藥 紅土地變貧脊了

農民只好換用可以深根的犁 將底層的的土翻了上來 也是紅色的

那一塊塊的紅土 像是涉世未深一樣的有稜有角 映照著遠方的相思樹

啊 多麼寧靜的一片大地啊 真是美啊

站在已經鬆軟的紅土地 望著碉堡上的相思枯樹

夕陽餘暉 打在身上 已沒什麼熱度 加上風起 氣溫更低了

枯樹上方 有一顆白色的 月圓 

但紅土地上的人 單

[自然人文]民族植物隨筆-檳榔 (中) --﹥

檳榔祈祭  卑南族的生活中,除了食用外,祭祀及巫術都用得上。卑南族的海祭 、聚落灑淨祭、境界拒邪祭的祭品,檳榔是無可替代的物品。卑南族的巫師,施行巫術時,會使用珠子、鐵鍋片、香蕉葉等等,檳榔卻是用得最多的施巫用品。 

  檳榔除了其果實的運用之外,其樹幹亦是早年住屋柱子、桁樑的重要建材。

  「檳榔葉鞘」是各族群用來當作餐具的好材料,其把兩端固定,以竹枝穿過,製作得像一艘小船一樣,用來盛湯水。婦女為在田地裡工作的家人送點心飯食,只要隨身攜帶用竹筒裝的湯飯,到田地裡再倒入「檳榔船」。

[老樹巡禮]三芝-錫板村榕樹 --﹥

編號:北72∥樹種:榕∥高/公尺:20∥直徑:1.5∥年齡:100∥地點:三芝鄉錫板村小坑子路14鄰6號  位於三芝鄉錫板村小坑子路盧宅庭院內的老榕樹,在這片土地上已逾百年的歷史了,此樹以傘形方式生長茂密濃鬱,樹蔭覆蓋廣闊,樹幹上還附生了許多植物。

  據屋主盧先生說:此樹在阿公時代,原是種植在盆栽中的一棵小榕樹,一回不小心將盆子摔壞,於是將它移植在庭院小徑邊,時至今日,已過百年,回想日據時代,老榕樹下是開班授課的場所,當時依照不同的工作時間而分別開班,男生白天要下田工作,故在晚間上課,女生則因上午要做家事,而在下午時段讀書,朗朗書聲迴盪於田野鄉間,是當地重要的教育場所。

[專欄作家]嚮往.趣味.風景 --﹥

作家:賈福相

  如果嚮往、趣味和風景結合,就更健康、更活潑了。因為風景就在眼前。風景是真實的,只要去看、只要去嗅、只要去聽、只要去撫摸,舉手投足都是風景。

  騎馬的男生,不要馬不停蹄地窮跑,要欣賞一下岸上的風景、大樹、小草、曉風、殘月,空中有百靈,郊野裏有十里花香。揚帆的男生也應該看看水中的倒影、晚霞、朝霞,船邊的浪花是歌,水面上的落花是詩。游水的男生自然是辛苦了一些,這也不能抱怨,因為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馬騎,都有船坐。如果留意,水中自有風景,游魚洋洋,萋葭蒼蒼,水底是另一個世界。...

[開懷篇]梅樹開花 --﹥

英文課中,全班最用功的小白又坐在老師面前的第一個位置。

師曰:「suspect,嫌犯。」
小白於是隨手在筆記上寫下:「鹹飯。」

不小心瞄到小白筆記的老師不忍使小白難堪,
於是老師又抬高音量:「suspect,嫌疑犯。」

只見小白若有所悟,提筆將「鹹飯」改成「鹹魚飯」。

老師又說; 「Plum Blossom梅花」。
小白寫:「沒花」。

老師提高音量說:「PlumBlossom梅樹開花」。
小白一點沒含糊的馬上改正為「沒有樹開花.... 」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