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哨兵
台灣地區的鄒族、布農、泰雅,以往並沒有嚼食檳榔的習俗,而平埔族和東部及南部的各族群,視檳榔為主要的嗜食品。其都喜食大且硬的檳榔,添加物為石灰、荖藤,這種吃法和越南人一樣。 檳榔在阿美族社會具有下列功能:招待訪客的心意;各種祭儀中的祭品;請親友或鄰居幫忙時的酬勞;訂親、結婚時不可或缺的禮物;表示愛意的象徵;違規賠罪的償金。在阿美族人的眼中,檳榔子(青仔)不只是食物,還有象徵意義:青仔內有水,味道很甜,好像母親的奶水,所以青仔像媽媽。其次,阿美族話的青仔(icep),和女性生殖器名稱相同。雅美人稱吃檳榔為(mamahen),以青仔象徵女孩,荖藤為男孩,白灰表愛情或感情,所以少男如果在夢中,見到認識的少女種檳榔和荖藤,表示和她有緣。當女人懷孕時,先生夢到自己種荖藤,表示會生兒子。夢見自己種下檳榔樹,則是生女的預兆。 排灣族部落,檳榔圍繞住家四周,因為檳榔在該族人的生活上有極大的重量,除了是交際應酬的必備食物,檳榔也是婚禮上不可缺少的禮品,以往排灣族平民家種的檳榔樹,第一把檳榔要獻給頭目,做為繳納地租的象徵。魯凱族以往的田地,檳榔和苧麻是必種的作物,該族以亭亭玉立的檳榔樹,形容端莊的淑女。
檳榔除了其果實的運用之外,其樹幹亦是早年住屋柱子、桁樑的重要建材。另外,俗稱半天筍的檳榔樹生長點及其花苞,則是難得的佳肴。連橫《雅言》一書:「半天筍,檳榔也。幹高兩三丈,葉如鳳尾,搖曳空中,遭風摧折,取其葉心,切片炒肉,較之春筍,味尤甘脆……,故非樹倒難扶,未易嘗此奇味也。」 「檳榔葉鞘」是各族群用來當作餐具的好材料,其把兩端固定,以竹枝穿過,製作得像一艘小船一樣,用來盛湯水。婦女為在田地裡工作的家人送點心飯食,只要隨身攜帶用竹筒裝的湯飯,到田地裡再倒入「檳榔船」。 本文轉載自【塔山自然實驗室】http://tnl.org.tw/
老榕樹四周是田野,種著一些作物,視野廣闊,前面一條小溪,不時傳來蛙鳴蟲聲,夏日來時,這裡總聚集許多人潮在此乘涼,或在溪邊抓蝦、戲水,熱鬧非凡! 據屋主盧先生說:此樹在阿公時代,原是種植在盆栽中的一棵小榕樹,一回不小心將盆子摔壞,於是將它移植在庭院小徑邊,時至今日,已過百年,回想日據時代,老榕樹下是開班授課的場所,當時依照不同的工作時間而分別開班,男生白天要下田工作,故在晚間上課,女生則因上午要做家事,而在下午時段讀書,朗朗書聲迴盪於田野鄉間,是當地重要的教育場所。 如欲拜訪這棵老樹,可走淡金公路,約17.5K處,進入三芝鄉後,到錫板村時會看到一個「智成堂」的牌樓,就在加油站的斜對面,往上走,首先會看到15鄰的牌子,繼續前進,經過了「美明玻璃纖維」後,就會看到14鄰的牌子,下去後選擇右邊的路直走,沒多久,就會發現它美麗的身影了。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家:賈福相 最近讀了錢穆一九五五年香港人生出版社的版本《人生十論》。錢先生在第一論中,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說:「人生是一種嚮往。」他又繼續說:「人生兩個基本的種往:一是戀愛,一是財富。」 讀這一論,使我想起了在小學和中學時的作文題目。那時我至少寫過五次「我的志願」。八歲的時候要作蔣委員長,十五歲的時候要作魯迅,十八歲的時候要作醫生。很想談戀愛,但是不敢寫。財富卻從來不是我的嚮往。 只談嚮往、只談志願、只談要求,總是有些空空的不著邊際。譬如說一群男孩們坐在洛水的下游大談洛神,嚮往著與洛神戀愛。可是洛神是位仙女,高不可及。充其量,這些孩子們可以作賦寫詩,想得厲害了,甚至可以走火入魔。 如果嚮往與趣味結合,嚮往就會由靜變動,由死變活,由不可及的「興嘆」而變為可能的追求。於是,手上有了汗,腳上有了泥。 趣味包括興趣和品味,因為興趣而有一個嚮往,才是自由,才是思考。譬如說那群思慕洛神的男孩子中,開始有人說洛神也只是個女子,我還是要摸她的手,吻她的髮,抱著她在山野裏跑來跑去,直到她喘不過氣來而大聲告饒;也有人會說,我的嚮往不是仙女,而是女廚,因為我的興趣是吃飯。 品味是一種風格,也可以說足一種策略,而達成嚮往的策略千萬,人人不同。譬如說那群男孩子中,有三個人決定了去找洛神,有的人騎馬,在岸上跑;有的人揚帆,在水上行;第三個人可能要游水。誰能夠找到洛神要靠運氣了,誰能夠戀愛成功則得看洛神自己了。因為她才是最後決定者。 如果嚮往、趣味和風景結合,就更健康、更活潑了。因為風景就在眼前。風景是真實的,只要去看、只要去嗅、只要去聽、只要去撫摸,舉手投足都是風景。 騎馬的男生,不要馬不停蹄地窮跑,要欣賞一下岸上的風景、大樹、小草、曉風、殘月,空中有百靈,郊野裏有十里花香。揚帆的男生也應該看看水中的倒影、晚霞、朝霞,船邊的浪花是歌,水面上的落花是詩。游水的男生自然是辛苦了一些,這也不能抱怨,因為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馬騎,都有船坐。如果留意,水中自有風景,游魚洋洋,萋葭蒼蒼,水底是另一個世界。 果真如此,有了嚮往、有了趣味,再有了風景,雖然找不到洛神,雖然被洛神拒絕而失戀了,生命中還是有詩有歌。 所以人生應該是嚮往、趣味和風景的大結合。 英文課中,全班最用功的小白又坐在老師面前的第一個位置。
師曰:「suspect,嫌犯。」
不小心瞄到小白筆記的老師不忍使小白難堪, 只見小白若有所悟,提筆將「鹹飯」改成「鹹魚飯」。
老師又說; 「Plum Blossom梅花」。
老師提高音量說:「PlumBlossom梅樹開花」。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