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鯨類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動物,他具有和陸上哺乳動物相同的生理特徵,例如用肺呼吸、胎生等,更具備了一些為適應水生環境所演化出的特殊生理構造。鬚鯨亞目主要的形態特徵是沒有牙齒,但是有具大的鯨鬚,可用來篩選浮游生物,所以為濾食性。齒鯨亞目的主要特徵為有牙齒,掠食性,且牙齒的數目與排列方式受到食性的影響會有所不同,全世界現存有13科約79種。以下為其詳細的分類地位: 動物界(kingdom Animal)
本文轉載自:海的巨人與精靈 http://whale.zo.ntu.edu.tw/ ◆[台灣新聞-環境政策]國內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邁向新紀元 --﹥ 稿源:環保署 鑒於塑膠袋使用氾濫,未來購物時,廠商將不能再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了。 根據環保署所研議的「分階段、範圍」逐步執行原則(推動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政策除第一階段外,各階段尚未公聽研商),各階段規範結帳時不得免費提供購物用塑膠袋(直接盛裝魚類、肉類、蔬菜等生鮮商品、熟食及由工廠製造之產品包裝除外)預計於2月公告實施,其對象包括,第一階段: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公營機構、軍事機關福利社、合作社或軍公教福利中心;預定4月22日(地球日)開始勸導實施,6月5日紀念世界環境日正式實施,第二階段:33平方公尺以上的綜合商品零售業(包括百貨公司業、超級市場業、連鎖式便利商店業、零售式量販業與連鎖速食店業);第三階段:非屬第二階段綜合商品零售業與洗衣店與麵包店。第二階段與第三階段實施時間,仍在研議中。若以韓國實施後減少60%之使用量計,第一至三階段管制對象每年使用購物用塑膠袋總量推估可減少達44.94%,對整體塑膠產量衝擊,以使用量最大PE為例,應不高於其總量之8.64%。三階段之管制對象估計約84500處,佔整體綜合商品零售業數量之28%以下,顯示本項政策的研擬,具「逐步管制,減少衝擊」的特性,並能充分達成限制使用政策工具之最大效益。 至於免洗餐具部分,第一階段以供應政府機關、公私立學校、公營事業及軍事機關餐食之餐廳、福利社或員工消費合作社等業者,以限制使用業者於用餐場所或營業場所內,不得提供免洗餐具,唯使用業者供外賣餐食或外購餐食方式供應者不在此限,環保署說所謂免洗餐具,係指一次性使用的餐具,包括紙製、塑膠或其他材質製成的杯、碗、盤、碟或餐盒等。第二階段實施對象一百五十平方公尺以上的餐飲業者,上述兩階段實施日期仍在研商中。 以「限制使用」方式來減少不易回收且對環境有重大污染的物品的氾濫使用,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推動廢棄物減量工作的重要政策工具,故環保署業將限制使用之規定列於新修正廢棄物清理法條文中,分階段、範圍逐步來推動。依據統計,我國每年消費型塑膠袋使用量估計約近二百億個,平均每人每天約使用2.5個,如以一般廢棄物中廢塑膠比例,近年來約佔百分之二十,相較於歐美先進國家不到百分之十,其比例高出一倍左右,而免洗餐具亦有同樣氾濫情況,為此環保署已研擬分三階段限制使用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以減輕環境負擔。 環保署說;長期以來塑膠袋質輕、價廉與耐用的特性已與一般生活密不可分,雖然處理廢棄塑膠袋所需的各種技術能力層級不高,但是由於國人使用習慣,大多數消費民眾直接與污染源接觸,如油污、顏料或沾污其他物質如金屬屑或纖維等,並不適合再生回收,其再利用價值亦低,使得廢塑膠袋的回收與再生處理除技術問題外,亦不具經濟可行性。目前我國垃圾處理政策多採焚化方式處理,大量廢塑膠袋進入焚化爐對於爐體維護與末端廢氣處理形成極大壓力,易造成爐體壽命縮短,如不完全燃燒時易造成有害氣體的產生,除不利於正常的焚化處理操作外,並有影響公眾安全健康之虞。故研擬源頭減量措施,減少塑膠袋產生,實為釜底抽薪的積極政策。 為了解前述塑膠袋之限用民眾及業者之觀感及配合意願,本署特委託蓋洛普公司於今年十一月份作民意調查,結果顯示,80%民眾表示購物用塑膠袋使用氾濫,但卻有57%民眾經常使用店家所提供的塑膠袋;92%民眾明瞭塑膠袋不適合採回收再生方式減少環境衝擊;高達78%民眾相信限制使用政策能有效減少塑膠袋的過度濫用;在配合工作方面,90%民眾與85%業者願意配合本項政策,其中「環保因素」的考量是配合最主要的原因,41%業者會在結帳時詢問消費者是否需要後再提供塑膠袋;並有77%業者願意贈送並鼓勵環保購物袋的使用。此項民調結果除印證上述限制使用政策已普遍受到社會主流民意的支持,並顯示本項政策推動的重要性。 對照衝擊分析與民調結果,推動購物用塑膠袋限制使用政策已具推動的成熟環境;環保署目前亦正接觸國內知名企業與部分地方政府(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宜蘭縣、新竹縣、嘉義市)表示願意將第二階段限制使用措施,提前併同第一階段實施。在民眾及各界大力配合下,咸信將可大幅提振社會整體環保意識,並對我國廢棄物源頭減量工作產生加乘效果,應為深具可行性、重要性與指標性的環保政策。 ◆[環境政策]法院裁示:新英格蘭底棲魚類應受進一步保護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04 (ENS)- 聯邦法官已作成裁定,認為國家漁業管理者未能遵守國會制定的法案,以保護新英格蘭地區的底棲魚類。而在5個環保團體聯名提起的訴訟案中,地方法院的裁定將使漁業活動受到新的限制,其目的在防止過度撈捕與減少意外漁獲量。(編按:意外漁獲,或稱混獲,係指漁民使用的漁具沒有選擇性,往往將非目標魚種補上船,而其中有些魚類則可能因受政府管制或商業價值低而遭丟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04-07.html ◆[環境政策]歐盟輪值主席國西班牙表示 氣候變遷問題列為優先考量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04-02.html ◆[能源議題]再生燃料將可解決經濟與環境問題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1-04 (ENS)- 一項獨立分析報告指出,透過立法推動再生燃料,將可在2016年為美國帶來3,000億美元的經濟收益,並創造30萬個工作機會。這項由國家生化柴油委員會贊助的研究,發現提高使用美國自產的生化柴油與酒精燃料,在未來15年將可額外創造710億美元的收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04-06.html ◆[其他]澳洲野火燒不盡 消防員疲於奔命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04-01.html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曾秋莉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jan2002/2002L-01-04-09.html 作者:趙世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
我請淑娟每天餵牠吃一些蔬菜。淑娟是我們學門的得力助手,年輕的家庭主婦。她每天會上市場買菜,煮菜時,總不會忘了我的大蝸牛,會留一些青菜來餵我這隻超級寵物。剛開始也不知牠喜歡吃什麼,試了幾次,發現牠酷愛高麗菜和空心菜。 讓淑娟很納悶的是,牠偶而會絕食,對新鮮的蔬菜一點胃口也沒有,我開玩笑的說:「牠可能在絕食抗議,每天都吃同樣的菜色,又沒休閒,悶都悶死,你最好帶牠出去遛遛,讓牠打打牙祭,換換口味,或者給牠找個伴!」。 淑娟信以為真,把牠抓到溫室遛蝸牛,怕牠離家出走,只讓牠在溫室中遛達遛達。在溫室中,牠又開始生龍活虎,幸好從沒有越獄或夜不歸營。每天遛半個小時的蝸牛,也是淑娟的一項工作,遛著遛著,也遛出許多蝸牛經,觀察到許多非洲蝸牛的特殊行為和食性,現在她可是一位蝸牛專家,常替我解決民眾或學校自然老師有關蝸牛和貝類的問題。 令淑娟納悶的是,為什麼牠有時吃菜,有時又不吃?百思不解。給牠一個「老伴」後(這個老伴年紀不到牠的一半),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常常「小倆口」一起絕食。 有一天,淑娟突然跑來告訴我,她懷疑可能是農藥的問題,我想了一下,蠻有道理。於是開始用水耕蔬菜,或從朋友菜園取來沒有農藥的菜來餵,從此都沒有絕食的問題,讓我們更確信是農藥在作怪。 從那時起,每天吃飯總會想起我的大蝸牛,看到青菜時,巴不得自己變成一隻非洲蝸牛。 今年年初,寒流來襲,年輕那隻離家出走,至今音訊全無。年老的那隻從此鬱鬱寡歡,最後也「掛」了。死的時候殼長14.2公分,我估計牠最少活了15歲,養了一年多,長不到1公分。 我希望牠是壽終正寢,而不是因農藥殘留而終。 農藥殘留,也留給我們許多思考的空間…。 《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資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作者:搞怪小孩 看到12/24(一)自由廣場登載鍾淑姬小姐的文章"其實我們要的不多",談到要清水溝竟然是這樣的困難,電話轉過一個又一個的單位,推過來踢過去,就是沒有人會即時處理。又再想起前幾天自來水管爆裂的新聞,水就這樣源源不停地流掉,同樣也是從小滲漏居民就電話不斷反映,也沒人即時處理。 聽到看到這些,真的很令人生氣,怎麼這樣麻木不仁又互踢皮球?但是,我們除了生氣,又能怎麼辦?又能做些什麼?這些,促使我把自己的經驗和想法快些打字,提供大家參考。 曾經,我家門前的自來水管也是這樣從小滲漏到變成一個大坑洞,打了許多電話依然不見來修理,我就用了數位相機拍了實際的狀況,直接用e-mail傳到台中自來水總公司,很快地一兩天就修好了,還收到回覆的e-mail,告知已經於何時何日派人修理。速度很令人滿意;但是,柏油舖得不夠用心,很快就凹了下去。 曾經,在我經常慢跑的路徑旁,看到堆了許多的垃圾和廢棄家具,好久沒有被清理掉;直接連上鄉公所的網站信箱留言,告知何處堆了垃圾,請速處理。看了幾天、一星期、兩星期,終於消失了。雖然慢,還是處理掉了,還立了警察局的禁止亂倒垃圾的牌子。 說這兩個經驗,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數位相機和e-mail是很好用的。現在,我有問題或想反映狀況,常常用這樣的方式。環保署網站的留言都還會在內部列管,一定要處理才能結案。這樣的方式,一定留下證據;撥電話,要如何舉證呢?很麻煩。 新的時代,不是換了政黨執政就從此民主進步了,也不是政務官一直上台下台就能努力革新,這個社會的生活水準的提升、環境品質的改善,是需要更多人參與,看著大事小事,不能把自己的事情全部交給投票選出來的政治人物。 新的時代,我們要開始累積作主人的能力,學習去推動改變,向上提升而不要向下沉淪。.政治人物,也請看到民間活躍的、積極的的大大小小團體或個人,大家都在快速進步。過去奮勇向前的政治人物為台灣打開禁忌和封閉,讓社會開放自由了;.期待繼續努力,不要成為台灣社會進步的拖油瓶、絆腳石。 大家加油。數位相機和e-mail也可以參與、促進台灣社會的改革與進步。(2001.12.25) ●[活動]2002花蓮冬令綠色生態營 --﹥ 時 間:2002年01月22日 以營隊方式,帶領青年走出戶外,親近自然,並學習如何尊重自然,珍惜生命,愛護大地,一同來關懷這片生我養我育我的土地。報名對象以大專青年及社會青年為主,歡迎大家來親近東部的好山好水! 詳情請參閱 http://demo.fiorile.org/e-info/news/normal/view.php?id=1548 ●[研討會]2002年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 --﹥ 時 間:2002年2月4日-5日 一年一度的『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又將到來,本屆大會仍延續上屆辦理論文報告及壁報比賽,且嘗試增辦野生動物生態攝影比賽(此項目有獎金喔),歡迎大家早早報名,報名截止日期為1月10日。 詳情請參閱 http://www.nmns.edu.tw/New/Temp/Animal_Behavior/seminar.htm
播出時間:1月10日(四) 下午3:45~4:00 米埔保護區一共分為好幾個區域,最外圍是外露的灘地供鳥類棲息,再過來就是一塊香港佔地最大的紅樹林,總面積超過100公頃,而全香港共有八種的紅樹林,米埔就有七種,可說是紅樹林種類最齊全的保護區,本集節目,我們看到和台灣關渡很類似的水筆仔,以及特殊的「縫葉鳥」,縫葉鳥因為害怕其他鳥類入侵,當牠們要下蛋時,就會把葉子縫起來,十分有趣,不如我們一起去紅樹林看看這些可愛的鳥兒們吧!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明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