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回顧
台灣國際

崔媽媽電子報

【設為首頁】

 

 

 

 

環境資訊協會知性版訂閱 新聞版訂閱 新聞檢索

2002-02-10 (摘要版)

 
自然書寫 [自然書寫]闖蕩江湖 回歸菜園
自然人文 [自然人文]大肚山上的台灣百合 (下)
老樹巡禮 [老樹巡禮]石門-山溪村雀榕
專  欄 [專欄作家-賈福相]薇薇和小依 (下)
寓教於樂 [開懷篇]不純砍頭
本會訊息 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攝影賞析邀稿自然書寫邀稿
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歡迎使用郵局儲金定期定額捐款

[自然書寫]闖蕩江湖 回歸菜園 --﹥

作者:哨兵

外婆家在清水的邊疆東山里 那村落沒幾戶人家 沒有太多的圍牆

但所有的人都知道自己家的界線 我們與鄰居之間

是以一條小小的土溝為界的 土溝是以經年累月的水流痕跡做為標記的

你家的園與我家的院子種竹子為界 是綠竹 長出來的綠竹筍好吃極了

家的邊疆是牛廄跟豬槽 還有一間有兩塊水泥板可以踩踏的傳統糞坑...

[自然人文]大肚山上的台灣百合 (下) --﹥

作者:楊國禎
攝影:楊國禎

照片九、艷紅鹿子百合花朵近攝/吳聖傑 攝影  已開花的台灣百合植株最高可達兩公尺左右,在稍有遮陰而光線較弱的地方會抽得較瘦長。蓮座狀時期需要多量的陽光行光合作用,以累積開花結果需要的養分,此時植株低矮,如有其他植物遮陰則不易生長,故百合多生長於草生地,越空曠的地方越有生長良好的可能,森林下則不見蹤影。依氣候條件,大肚山上應為森林所覆蓋,但乾旱的冬半年時常發生火災,火災後會先長為草生地,時間足夠的話會再演替為森林,但草生地在乾旱的冬半年會乾枯,此時又容易發生火災,燒掉草生地及草地裡逐漸長出的樹木小苗,這為百合創造優良的生長環境,當夏季百草興盛時,她已累積足夠的能量抽苔,花苔突出眾雜草的糾纏,開出顯著的花來招蜂傳粉,當秋風蕭瑟眾草乾枯時,突出的枝枒又充當具有薄翅的種子的撒播器,而土裡的鱗莖又是避開火燒的絕佳方式。...

[老樹巡禮]石門-山溪村雀榕 --﹥

編號:北96∥樹種:雀榕∥高/公尺:10∥直徑:3∥年齡:250∥地點:石門鄉山溪村大溪墘路聖明宮  石門鄉豬槽潭一帶,有一棵老樹號稱「千年豬神樹公」,不但以樹齡高、樹圍大出名,更以奇特的樹形吸引許多遊客前來一探究竟,也成為善男信女朝拜的對象。

  這棵老樹的樹幹上一處突出部分,無論遠觀或近看,都像是一隻豬的頭部,不但體型神似,眼耳口鼻皆具備完全,好似一隻豬從樹幹上探頭張望...

[專欄作家]薇薇和小依 (下) --﹥

作者:賈福相

  薇薇的出處是名正言順的,詩經中有許多砍柴割草和採菜的章句,都是我喜歡的,因為小時候我也砍過柴、割過草、採過菜。這些工作常常發生在假日,所以有一半是娛樂性的。在山坡、在河邊、在郊野,春假裏少男少女一塊兒去踏青,就這樣產生了那麼多美麗的戀歌。

  「彼採葛兮! 
   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又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在野菜和野花中,我很喜歡「薇」。薇是一種碗豆,像蔓生的苜宿,花有淺紅、淺藍或黃黃的白﹔葉子和花都可以食用。伯夷、叔齊跑到山上不食周粟就是靠食薇過日子的。我喜歡薇花、薇葉,也喜歡「薇薇」的發音。作為一個名字豈非頗有詩意。 ...

[開懷篇]不純砍頭 --﹥

一群遊客路過一養蜂場,
路旁招牌以醒目的紅漆字寫著「不純砍頭!」 

遊客甲:「不純砍頭?砍誰的頭啊?」 

遊客乙:「笨蛋,當然是老闆的頭了!」 

遊客丙:「泥才素笨蛋,當然是砍蜜蜂的頭囉!」 

此時,突然冒出''原本躲在樹叢旁的''老闆王麻子, 
左手拿著蜂蜜罐,右手亮出亮晶晶的斧頭。 

「你們都錯了...
誰敢說偶棉家的蜂蜜不純,就砍“你們”的頭!哈哈!」 

附注:有覺笑話不純者,砍頭也!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知性版範例訂閱 ★新聞版範例訂閱 ★目錄版範例訂閱

  對於知性版與新聞版的服務,您的想法是...
  

  姓名: 電子郵件:

  *請於上網連線時,再按"寄出"按鈕。

攝影賞析邀稿 --﹥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邀稿 --﹥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網站地圖‥
‥資料檢索‥

結盟授權網站

訂/退閱電子報



 


 

回首頁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 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Taiwan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
108台北市萬華區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