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孟琬瑜 [啟航]
北橫和中橫宜蘭支線,還留下一些坍塌的路面尚未完全修復。 太陽翻過東邊的稜線之後就很溫暖,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2/na02021701.htm 作者:楊國禎 一棵日本櫻花嫁接在野生的山櫻花上,嫁接的原理在於使兩種植物間韌皮部內的篩管及木質部內的導管可以連通...這種嫁接的技術,在古代已有紀錄,所謂「橘越淮而為枳」就是這個原因,一個北方的官員被貶到南方,當他任滿要回北方時,便把好吃的橘子帶回北方去栽種,沒想到卻長出不好吃的枳殼來,用來說一個人換了地方就變樣(壞)了。因為橘子的根很容易爛掉,農民就把橘子嫁接到根強壯枳殼上,當越過了淮河(冬天一月平均氣溫0℃的等溫線)後,嫁接在枳殼上的橘子不能忍受冬天的寒冷而死亡,能渡過寒冬的枳殼,來春發芽生長開花,長出不好吃的枳殼,古代文人只讀書,四肢不勤,五榖不分,無法了解箇中因由,產生了錯誤的解釋。...
本文係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植物生態學課程片段。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後來我也讀成了哲學博士,並且知道了在西方的大學裏,各科各系的博士都是哲學博士(Doctor of phylosophy),專門行業則另寫在學位之下,堅如說哲學博士之下可列「電技工程」或「神經生理」或「比較文學」,有時候分工更細,譬如說哲學博士之下可寫「微生物學」,而微生物學之下再寫「遺傳工程」。 有的大學除哲學博士之外也頒其他的博士學位,例如法律博士、教育博士或音樂博士,這些專業學位比較注重實用,對研究論文的要求輕一點,往往是為技術或行政人員而設的。而哲學博士最重要的則是論文研究。...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021701.htm 一位魔術師在一艘小郵輪上工作,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這兩年來,他每天晚上都有秀場,觀眾們都喜歡他。不過,因為觀眾群經常的更換。所以他也就不必要急著學新戲法了。但是,幾年下來,坐在後排的鸚鵡經過長期的觀察,終於看出了魔術師戲法的破綻,常常當眾拆穿魔術師的把戲。 舉例說來,當魔術師把一束花變不見時,這隻鸚鵡會大叫說:『在他的後面!在他的後面!』 這可弄得魔術師火冒三丈,可是他卻束手無策,因為鸚鵡是船長的,他根本動不了牠一根寒毛。 話說有一天,這艘船漏水了,就在沉船前的千鈞一髮之際,魔術師設法游到一塊飄在水面上的木板,然後抓住木板。而這隻鸚鵡還正站在木板的另一端。他們兩個就這麼樣一路大眼瞪小眼的不說一句話。 就這樣在水上飄流了三天。 就在第四天的早晨,這隻鸚鵡終於忍不住看著魔術師說:『算了,算了,我投降了!你說吧,你到底把船變到那裡去了哩!』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