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山之旅]草山今昔─前山公園、後山公園、苗圃之旅(二十二) --﹥
作者:陳世一
◎遊客中心和苗圃
「當時的造林樹種主要是相思樹、琉球松、黑松、柳杉等樹,我們旁邊的苗圃就是供應人工造林樹苗的園地,砍下來的木材大多作礦坑支柱或薪炭材,少部份也有紙漿、電線桿或器具用材。」...
台灣一頁頁砍伐森林的滄桑歷史,就代表著一個個外來政權對台灣血脈根源的壓榨和剝削。還好,在蘊育樹苗種源的苗圃,也讓我們嗅到了原生樹種的新生力量。
近年來,國家公園在路樹栽植方面,多以本地的原生樹種為主,一九九一年建成菁山苗圃,以培育陽明山區的原生樹苗,一九九五年並續建第二苗圃,來培育更多的原生樹種種源。...
本文轉載自「陽明山之旅」,陳世一著,晨星出版社。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yang/2002/ya02022201.htm
◆[生態保育]捕魚技術精進反造成魚群數量銳減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麻州,波士頓,2002-02-18 (ENS)-
新近發表的報告指出,漁民利用從軍事技術發展而來的新式捕魚技術,反造成具商業價值的魚群數量加速衰退。這份報告發表於本週在波士頓舉行的科學研討會中,其中提及,儘管人們在捕魚方面投注更多努力,北大西洋及美國其他主要漁場的漁獲量卻日益減少。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8-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1801
◆[全球變遷]氣候暖化恐將影響未來的冬季奧運會 --﹥
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02-02-18
(ENS)- 2002年冬季奧運會高山滑雪競賽熱鬧登場,競賽場地位於雪窪滑雪場,密實的積雪深度達65英吋(約1.65米)。然而,世界資源協會表示在全球暖化的效應之下,降雪狀況將變得不穩定,或是積雪厚度不足,如此恐怕會影響未來冬季奧運會的舉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8-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1802
◆[其他]多數上市公司作假帳隱瞞環保債務 --﹥
記者
Donald Sutherland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2-18 (ENS)-
美國環保署在2001年1月曾發起一項全國性運動,要求公開招股公司(即上市公司)必須依法對股東公開所積欠的環保罰款。然而在經過一年多之後,大多數曾違反聯邦環保法令的上市公司仍未能確實做到將資訊公開化。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8-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18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
-
[生活環境]為解決每年秋冬困擾台東市民的「風飛砂」問題,台東縣政府及經濟部水利處第八河川局分別採取抗砂行動,其中縣府防砂推動小組完成實施計畫;第八河川局則繼上年度以四億五千萬元辦理相關工程後,本年度將再投入三億元加強。經推動小組與第八河川局等單位「會診」後,認為標、本兼治風砂之道包括:策略性增加卑南溪高灘地縮小裸露地表、加強堤防植被降低東北季風「跑道效應」、噴灌加速植被草木生長、加強沿海防風林復育、加強管理工程及採砂業、防止農漁業濫墾用等
(台東 聯合 報)
-
[生活環境]台東縣池上鄉大坡池現有遊憩設施,被部分地方人士批評為大而無當,鄉公所因而委託顧問公司重新整體規劃,昨天提出期初報告,地方人士熱烈參與。顧問公司表示,此計畫若能順利執行,池上鄉可望成為「台灣的香格里拉」
(台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彰化縣環保局20日發表員林大排水溝、番雅溝、洋子厝溪及舊濁水溪去年第四季水質監測結果,這四條河流仍受到嚴重汙染;環保局將實施分級管制稽查計畫,加緊監控汙染源
(彰化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發明「積體水路」的中央研究院院士許靖華21日到金門縣政府介紹他的設計,希望能在金門試驗以解決水資源不足情形,縣長李炷烽原則同意爭取中央的支持推動,希望達到開源的效果
(金門 中央社)
-
[生活環境]久旱不雨,苗栗農田春耕出現缺水問題
(苗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嘉義市世賢路的綠帶最近出現大量的「紅姬緣椿象」,嘉義大學植物保護系主任蕭美鳳研判可能是受到暖冬影響,因而大量繁殖,附近已經有台灣欒樹受重害而枯萎
(嘉義 中央社)
-
[生活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1日指出,為避免疫病蟲害自中國侵入,防檢局將特別加強對中國農產品之輸入檢疫,除在金馬等離島地區設立檢疫站外,並將積極建立兩岸檢疫證明文件認證制度,促進兩岸檢疫業務溝通、協商與互惠,並實施大陸地區產地檢疫查證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所轄四百七十二公頃林班地種植日本杉,疏伐時發現樹心會由紅轉黑,是否影響材質則很難斷定,但初步研判不會傳染
(屏東 聯合報)
-
[生活環境]台灣北部山區造林面積多達一萬五千公頃、約三千萬棵的柳杉,近來發現砍伐的柳杉中有八成罹患「黑心症」,由於找不到原因,且「黑心柳杉」經濟效益大不如前,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決定除保留雪霸國家公園的柳杉,其他山區的的柳杉將逐步砍除。台大森林系教授王亞男表示,她沒聽過柳杉黑心症這個名詞,但柳杉砍下來後,有些心材會變紅,有些會變黑,文獻記載心材變黑的柳杉,可能與接觸空氣後有關。剛退休的農委會林業處長陳溪洲也表示,他接觸林業五十多年,沒聽過柳杉黑心症的名詞,因為它並不是病,砍下來心材有黑色痕跡,可能與品種或氣候有關,但它並不會腐爛,因此即使有黑心現象,它仍活得好好的,有些人反而喜歡有黑心的木板
(新竹 聯合報)
-
[生活環境]經濟部工業局長施顏祥21日拜訪高雄縣長楊秋興時表示,配合大寮鄉大發工業區內設置特殊事業廢棄物處理中心,將以專案訂定回饋辦法,此外,也願配合縣府致力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廠商投資
(高雄 聯合報)
-
[生活環境]位於南投縣竹山鎮的台大實驗林熱帶樹木標本園區,經農業委員會納入五年農業發展計畫後,將列入六大國家植物園體系,未來可望建立為中部地區本土植物資源基地與瀕危植物資源遷地保育中心,同時將設置自然教室結合社區教學資源,營造完整的教學園區與生態旅遊
(南投 中央社)
-
[環境政策]去年大量的河川漂流木,引起民眾搶撈甚至黑道介入,宜蘭縣農業局昨天邀請各鄉鎮市公所討論,決定訂定漂流木打撈申請自治規則,明確劃分各河流的打撈區段供民眾申請,縣政府也可收取價金,增加縣庫收入。縣政府強調,這項辦法向農委會林務局報備後,經縣長批准即可實施,民眾未經申請打撈國有林木,依違反森林法移送法辦
(宜蘭 聯合報)
-
[環境政策]台北市長馬英九21日視察北投區水磨坑溪及貴子坑溪上游整治工程時表示,防止土石流災害再度發生,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也需要市民共同關心,他當場指示市府建設局建立居民參與的預警機制,一同保衛家園安全
(台北 中央社)
-
[環境政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最近通知各鄉鎮公所,今年起停止受理依造林獎勵辦法提出的造林申請,引起花蓮縣山區許多耕種山坡地的農民質疑,認為政府停辦獎勵造林,莫非已不重視山坡地水土保持?八十五年本省中部發生賀伯颱風,釀成重大災情後,政府訂定全民造林獎勵辦法,以鼓勵民眾推行造林綠化,藉以達到國土保安、涵養水源及山坡地水土保持,減少水災損失。此項獎勵造林辦法自八十八年起才開始執行,今年起即喊停
(花蓮 聯合報)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2-22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2 --﹥
-
[生活環境]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北京大力推廣使用清潔燃料汽車,北京市長劉淇表示,隨實施「奧運會行動規劃」,至2007年,北京市90%的公共汽車和70%的出租車都將使用清潔燃料,而提供加氣服務的加氣站也將有168座
(北京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根據中共國土資源部21日公布的「2001年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去年中國耕地面積為十九億一千四百萬畝,一年內減少了九百四十一萬畝。耕地減少的去向,按面積排序依次是生態退耕、建設佔用耕地、農業結構調整調減耕地和災毀耕地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南京從今年起至2005年,大規模實施老城環境整治工程,以期為市民營造更加優良的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更好地展現南京融山、水、城、林為一體的城市特色
(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甘肅河西走廊20日受揚沙天氣的影響,西北古城蘭州遭遇2002年第一場浮塵天氣,市區內能見度降低
(甘肅 京華時報)
-
[生活環境]最新調查顯示,由於大部分養殖場未能對畜禽糞便進行有效的處理和利用,迅速發展的畜禽養殖業正成為中國新的污染大戶。1999年中國全國畜禽糞便產生量約為19億噸,是工業固體廢棄物的2.4倍
(北京 新華網)
-
[環境政策]中共美國同意在今年內舉行商貿聯合會議,並且共同成立環保工作組,分別就雙方的貿易問題和京都議定書內容深入交換意見
(北京 中央社)
-
[全球變遷]最近半世紀共發生14次聖嬰現象。聖嬰現象一般持續一年,短的僅半年,1950年以來最長的一起事件持續了約一年半
(北京 新華網)
-
[全球變遷]來自中國氣象局的氣候專家最近透露,種種跡象顯示,今年春季有可能爆發聖嬰現象
(北京 新華網)
-
[全球變遷]據瀋陽中心氣象臺表示,遼寧省大部地區21日的最高氣溫達到了6-12℃,瀋陽市達到了8.1℃。專家說,今年1月份以來該省出現的這種暖冬天氣創下了50年來的歷史同期最高紀錄
(遼寧 遼瀋日報)
-
[其他]歷時八年編纂成書的《浙江省林業志》21日在杭州舉行首發儀式,這是該省歷史上首部記述林業門類與歷史的專書
(浙江 人民網)
環境資訊協會 黃怡碧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2-22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18 --﹥
-
[生活環境]防堵污染物擴散 加州Casmalia超級基金污染場址挹注近700萬美元
-
[生活環境]油漆承包商非法傾倒含鉛廢棄物
-
[環境政策]加州謀求與路易斯安那州交換油礦租約
-
[環境政策]環保署將解除舊金山灣區公路限建措施
-
[生態保育]生態學者呼籲:調整經濟制度以利推展保育工作
-
[生態保育]亞洲長角天牛侵蝕紐約中央公園林木
-
[生態保育]2001年鯊魚攻擊事件並未升高
-
[生態保育]佛羅里達州政府計畫收購黑豹棲地
-
[能源議題]核電廠安全狀況及管制成果
核管會發表報告
-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趨勢有可能持續好幾世紀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18-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2-18
▲[黑潮觀點]一把「野火」燒出問題! --﹥
作者:王緒昂
焚化爐環評審查會上,花蓮市代發言表示焚化爐是解決垃圾的最好方法,相信以現今的科技一定能夠發展出乾淨無臭味的焚化爐,但是希望不要蓋在花蓮市……。赤裸裸說明了島上居民自私又迷戀科技的本質。現在,許多先進國家都已注意到焚化、掩埋並無法消弭垃圾問題,燃燒後並非所有垃圾都灰飛煙滅,剩下大量有毒灰渣的處理仍是問題,若埋入地下依舊會毒害土地。科技無法排除困難,還是回到根本從垃圾減量與增加回收利用著手。但花蓮縣政府堅持要依既定政策建焚化爐,並和廠商簽訂20年每日400噸垃圾保證量──這是穩賠不賺的契約:在環保局「垃圾不落地」與「垃圾分類」政策下,資源回收率正在提高,往後不可回收的垃圾量只會逐年減少,想餵飽焚化爐幾乎是天方夜譚……(本文原刊載於新觀念雜誌No.164,頁60~61)
海洋的.生態的.環境的.文化的.後山的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kuroshio/2002/ku02022201.htm
●[讀者投書]哪些化妝品不用動物實驗? --﹥
稿源:關懷生命協會
在台灣,法令上把化粧品分為二種:一為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化粧品(簡稱含藥化粧品),否則列為一般化粧品。依我國法令,一般化妝品雖然沒有規定須經動物實驗,但是由於化妝品原料大都來自進口,而消費者還不具有動保意識,因此廠商並沒有刻意選擇免於動物實驗的化妝品原料。另外,含藥化粧品則不論為輸入或國產,均須向衛生署辦理查驗登記(其中須附有多種動物實驗報告),經核准發給許可證後始得輸入或製售。
換言之,消費者若要選擇「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化妝品,只好選擇屬於一般化妝品的外國品牌了。為了讓愛美又仁慈的女性(或男性)朋友們有「人道」選擇的機會,本會特地蒐集在台灣上市之化妝品品牌,並根據PETA(美國人道對待動物協會)所提供的資料,一一比對之後擬出「免於殘酷」(Cruelty free)的化妝品品牌...
本文轉載自【台灣動物之聲電子報】http://www.lca.org.tw/index.asp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ply/2002/re020222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告別神山 --﹥
播出時間:2月23日(六)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這兩個月,我們節目連續介紹了一系列馬來西亞神山的豐富生態和山巔的壯闊美景,不知道觀眾是否也躍躍欲試,想親自體驗神山之美?其實,與其出國到各地走馬看花,還不如選擇到這裡進行一趟真正的生態旅遊,看看和台灣迥然不同的生態,對愛好大自然的人來說,這裡不啻是一處可以細細品嚐的好景點,本集節目,我們就要告別神山,繼續展開熱帶雨林的行程。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