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孟琬瑜 [與鮭魚共泳] 第二次數魚,深深覺得鮭魚的迷人之處,在於牠們本身就很具古典美: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2/na02022401.htm 作者:Owana (紐西蘭 毛利族) anguru 是我的聖山 這是過去毛利人介紹自己的方式,但是白種人來了之後卻教我們這樣介紹自己:哈囉,很高興見到你,我的名字是……。在我們傳統的自我介紹裡,去榮耀自己的出生背景是很重要的。因此,首先你會介紹自己的故鄉,然後自己的部落,最後才是自己的家庭。這種介紹方式表現出對自己出生本源的尊敬,同時也提供給陌生人有關你自己的歷史、認同、與部落所在的一些基本概念。 白種人任意地稱呼我們毛利人,這個名字無論在英語或我們的母語中都不是一個直接的翻譯。我們稱呼我們族人—Tangata Whenua,意即大地的子民。...白種人把我們的土地叫紐西蘭,但我們稱它叫Aotearoa,它是白雲的故鄉。 本文轉載自【原住民族電子報】http://tat.2u.com.tw/
由前來上香的老婆婆口中得知,在許久以前,土地公廟尚未興建,伴著老雀榕的是三顆大石頭公供人朝拜,之後由當地的善男信女們出資興建成土地公廟,供奉著福德正神以祈求平安,只是不知何時原先的土地公被請到外地,卻再也沒回來...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哲學博士的定義要進一步從「哲學」和「博士」分開來探討。 「哲學」在字典上的解釋相當含混不清,大致說來是對真理、智慧、信仰、知識和行為的大原則的追求。但什麼是大原則,什麼是真理、什麼是錯與對、什麼是智慧呢?有人說哲學就是思想,譬如說羅丹最有名的雕塑是「沉思者」(Thethinker)後來有人叫「沉思者」為「哲學家」(The philosopher)。 每一個哲學家都會對「哲學」有自己的定義,但十個哲學家是絕不會同意同一個定義的。哲學家是要對所有的既訂章法有所懷疑,他們注重方法論,找尋證據,追求革新,在理論上有些像中國的「道」,恍兮惚兮的流動,是一種不可名狀的大原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022401.htm
有一天,國文老師出了一道題目,要大家做一首有關於"鳥"的詩。 於是ㄋㄟ...志民就寫了: 鳥 鳥飛 鳥會飛 鳥真的會飛 鳥實在真的很會飛 老師給的評語則如下: 魚 摸魚 妳摸魚 妳真的摸魚 妳實在真的很會摸魚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