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簡介]臺灣黑星小灰蝶
Megisba malaya sikkima Moore --﹥
作者:黃行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攝影:徐有正
本種的寄主植物大都是「先驅植物」也就是遭受破壞地區首先長出的植物,在臺灣這種天然或人為的崩塌地非常多,相對的這些植物在低山帶也生長很多,所以臺灣黑星小灰蝶的數量也是不少,尤其當秋季這些植物在開花期間,食物增加了,其族群量也隨著增多。成蝶吸食花蜜,雄蝶也有吸水習性,不過不會跟某些小灰蝶一樣,聚集大量的個體擠在一起吸水。本蝶種的中文名稱其實是一個錯誤,就像許多中名為臺灣的蝴蝶一樣,並不是臺灣的特有種,像本種的種小名為馬來亞,故有學者稱之為馬來黑星小灰蝶,這名稱應該是比較貼切及合理的。
[美麗桌布:臺灣黑星小灰蝶]
本專欄由本刊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共同規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http://butterfly.kingnet.com.tw/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topic/butterfly/Megisba-malaya/Megisba-malaya.htm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朴子溪將打造為生態河川 為河川污染整治年揭序幕 --﹥
稿源:環保署
環保署將今(91)年訂為河川污染整治年,計畫從91年起3年內,投入30億元,改善9條重點河川的水質,由減少污染源及打造生態河川著手;其中包括事業管制、非點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處理、建立河川生態園區增加民眾親水空間、髒亂點消除及環境整頓等。
為建立河川生態園區,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並提供民眾休閒遊憩的去處,嘉義縣將於今年底在朴子溪下游完成一處3公頃面積的親水生態園區,另對4處約13公頃生態園區進行細部設計。完成後除了能提供民眾更多的親水休閒空間,並能達到保育及復育當地自然資源及環境的目的。另外,環保署將引進生態工法,於朴子溪中洋子河段導引溪水至河岸高灘地漫流,並藉由地面植被與土壤微生物吸收與分解污染物,每天可自然處理2000噸污水。同時進行水中曝氣輔助工法,將空氣打入河水中,增加水中溶氧量並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以達水質有效的提昇。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news/taiwan/2002/ta02022701.htm
◆[環境政策]貿易管制清單再擴充
各國得拒絕危險化學品進口 --﹥
瑞士,日內瓦,2002-02-21
(ENS)-
在鹿特丹公約規範下的全球化學品貿易管制清單中,科學家建議再增列一種殺蟲劑。各國專家代表亦討論到,未來還有可能再擴充管制清單,包含多種農藥及5種石綿,依據鹿特丹公約,各國得以拒絕清單中的化學品輸入境內。(編按:鹿特丹公約要求特定有害化學物質在進出口前,進口國應獲得事先通報並同意後始得輸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10.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2101
◆[環境政策]美國工兵部反對拆除蛇河水壩 --﹥
美國,華盛頓州,瓦拉瓦拉,2002-02-21
(ENS)-
關於蛇河下游水壩拆除以改善鮭魚迴流通道一案,美國陸軍工兵部在最後定版的報告中,不出所料地提出反對水壩拆除的意見。保育團體警告,完整保留水壩可能會導致鮭魚及硬頭鱒從蛇河水域中絕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7.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2102
◆[環境政策]年度投票紀錄報告出爐
國會兩黨立場兩極化 --﹥
記者
Cat Lazaroff 報導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2-21 (ENS)- 「2001年全國環境議題紀錄報告」指出,在布希入主白宮的頭一年裡,民主、共和兩黨國會議員在環境議題上出現過去20年來最為嚴重的分歧。這項結果由「保育議題投票紀錄聯盟」(League
of Conservation Voters)於週三發表,其中詳細紀錄了每位國會議員在過去一年來的投票紀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6.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2103
◆[生態保育]全世界10處最多樣的珊瑚礁群遭人為破壞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2-21
(ENS)- 總部設於華盛頓的保育組織發表2份新報告指出,由於人類炸魚、毒魚、過度撈捕、以及陸上活動產生的沉積物與污染物,造成世界各地的珊瑚礁逐漸消失。在印尼、菲律賓、巴布亞新幾內亞、澳洲、和日本南部所組成的海洋三角帶裡,珊瑚礁所承受的壓力最為嚴重。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1.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2104
◆[生態保育]非洲母獅先後收養2劍羚
甚已鎖定下個目標 --﹥
記者
Jennifer Wanjiru 報導
肯亞,薩布魯禁獵保留區,2002-02-21 (ENS)-
肯亞薩布魯禁獵保留區在今年元月因收養一隻小劍羚而為國際所矚目的母獅,如今再度成為媒體焦點。這隻母獅在本週又領養一頭幼劍羚。劍羚屬羚羊類,長著一副又長又直的角,通常是獅子的獵物。
(編按:相關報導請見1/18電子報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503)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2.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22105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7 --﹥
-
[生物科技]行政院施政報告指6年內生物科技產值可達2500億元
(台灣 智富網)
-
[生活環境]水保局在花蓮南投設立水土保持教學園區
(台灣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立委檢舉板新水廠污染郝龍斌承諾週內調查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因應免洗餐具陸續禁用
衛署推動餐具清洗規範 (台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污油濫倒 彰化縣陳厝仔溝渠遭污染
(彰化縣 中央日報)
-
[生活環境]高雄環保人士要求召開進口廢五金公聽會
(高雄 中央社)
-
[生活環境]德雜誌撰文:台灣流浪狗收容所如死牢
台北市動檢所要求修法讓社區共養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態保育]宜縣雙連埤濕地保護評估已完成
購置費用將高達一億三千萬 (宜蘭 台灣新生報)
-
[生態保育]彰濱工業區轉型為經濟特區造成濕地生態危機
引發保育界關切 (彰化 中國時報)
-
[環境政策]30億元的9條河川污染整治計劃
朴子溪列為優先整治 (台灣 東森 新聞網)
-
[環境政策]南投縣長向中央要求採砂權下放
三月將修法成為地方財源 (南投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02-27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7 --﹥
-
[生活環境]"環保110"研製成功
中國的環境監測技術獲新突破 (中國 新華網)
-
[生活環境]江西進入中共建國以來人口增長速度最低時期
(江西 中國廣播網)
-
[生活環境]新疆確定今年重點
治理企業八十家企業年底前須完成治汙目標 (新疆
中國環境報)
-
[生活環境]廣東省將在三年內全面禁止獵捕野生鳥類
(廣東 大洋網)
-
[生活環境]環保團體稱美國輸出高科技廢料對中國等造成污染
(中國 中國新聞網)
-
[生態保育]清華師生反思"黑熊事件"
人文教育不足 (北京 中國新聞社)
-
[生態保育]湖南即將啟動拯救野生華南虎工程
(湖南 新華社)
-
[生態保育]廣西北海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列入國際濕地名錄
(廣西 中國新聞社)
-
[環境政策]16.8億元國債 投資阻截京津風沙源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吉林將投資385個億建設生態省 (吉林
新華社)
-
[土地及水文]黃土高原 世界水土流失嚴重 (陝西
中國青年報)
-
[其他]環境較差經濟落後
中國發展成本全球最高 (北京 中國新聞社)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02-27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02-21 --﹥
-
[生活環境]東岸乾旱氣候持續增強
-
[生活環境]Action礦業公司提撥信託基金
逕流污染防治有保障
-
[環境政策]參議員林柏曼抨擊布希的環境政策
-
[生態保育]研究員完成全球草食動物多樣性分布圖
-
[生態保育]將強勢雄性撤離
可促進生物基因多樣化
-
[能源議題]加州電力公司提交乾淨能源發展計畫
極具歷史性意義
-
[全球變遷]全球暖化減緩海流流速
歐洲氣溫恐將轉冷
-
[其他]月球引力牽動深海潮汐
可帶動海水循環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9.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莫聞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02-21
■[生物的未來-動植物保育]爭取人權長大的民進黨內閣,別忘了黑暗中的動物──受刑狗的哭號,穿透台灣天空 --﹥
作者:劉威良
正當大家歡喜過新年的時刻,不知有沒有人想到,台灣每年要無意義地殘殺掉至少12萬隻的狗。30隻狗堆積起來,就是一座直徑2公尺高1公尺的小山,12 萬隻狗堆起來就是8公里長的直徑,比內湖垃圾山還大還驚人,可以淹沒整個台北市。而這樣的數字,每年都產生,農委會的屠殺政策,確保每年這個數字不會少只有增。想想看,每年12萬多的無辜生命,不是因為人要吃要穿或要用而殺,而是因為人要玩賞牠,人的無知與無情,不斷地被生,也不斷地被犧牲,即使不可憐其生存,我們台灣島也容不下每年如此龐大垃圾的負擔!...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uwanimal/2002/uw02022701.htm
●[節目預告]大地與人的對話-台東大埔社區 --﹥
播出時間:2月28日(四) 下午3:45~4:00
播出頻道:大愛電視台
只有讓環保貼近生活,才有可能落實環保,本集節目要介紹一個環保社區─大埔。大埔社區位於台東池上,風光秀麗,共有200多戶,約一千居民,他們在三年前就被評選為環保示範社區。這裡不但全面推行資源回收,最特別的,是資源回收,以物易物。社區裏有兩三家早餐店兼收舊報紙、空瓶罐,鄰居們拿東西來,就可以換饅頭豆漿回去。
大埔的社區理事長,熱衷環保,義工們出來打掃,整理環境,他大力推動以腳踏車代步,種種做法,都令人一新耳目。現在,我們就到台東池上去看一看。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