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蝴蝶簡介]臺灣黑星小灰蝶 Megisba malaya sikkima Moore --﹥ 作者:黃行七 (中華蝴蝶保育學會)
其分佈全島的平地至低山地帶,是為數頗多的普遍種,只是體型太小比較無法引人注目。 臺灣黑星小灰蝶的寄主植物為大戟科的血桐、野桐和白匏子等,其幼蟲僅攝食植物的嫩芽及花苞。 本種的寄主植物大都是「先驅植物」也就是遭受破壞地區首先長出的植物,在臺灣這種天然或人為的崩塌地非常多,相對的這些植物在低山帶也生長很多,所以臺灣黑星小灰蝶的數量也是不少,尤其當秋季這些植物在開花期間,食物增加了,其族群量也隨著增多。成蝶吸食花蜜,雄蝶也有吸水習性,不過不會跟某些小灰蝶一樣,聚集大量的個體擠在一起吸水。本蝶種的中文名稱其實是一個錯誤,就像許多中名為臺灣的蝴蝶一樣,並不是臺灣的特有種,像本種的種小名為馬來亞,故有學者稱之為馬來黑星小灰蝶,這名稱應該是比較貼切及合理的。 [美麗桌布:臺灣黑星小灰蝶] 本專欄由本刊與中華蝴蝶保育學會共同規劃。 ◆[台灣新聞-生活環境]朴子溪將打造為生態河川 為河川污染整治年揭序幕 --﹥ 稿源:環保署 環保署將今(91)年訂為河川污染整治年,計畫從91年起3年內,投入30億元,改善9條重點河川的水質,由減少污染源及打造生態河川著手;其中包括事業管制、非點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處理、建立河川生態園區增加民眾親水空間、髒亂點消除及環境整頓等。為有效分配資源,環保署依水體的用途、重要性、污染程度及污染來源,選擇優先整治的河川,研擬具體改善策略及措施,91年至93年優先選定的重點河川包括高屏溪、朴子溪、北港溪、中港溪、客雅溪、典寶溪、南崁溪、二仁溪及將軍溪等9條,其中朴子溪將以建立河川生態園區,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為主要目標。 環保署表示,本項河川污染整治計畫強調責任區制,將9條河川分屬4個責任區負責,由該責任區統籌流域內污染源調查、策略擬訂及成效的追蹤檢討。過去,環保署係以污染來源作為責任分工之方式,即以工業廢水、畜牧廢水、生活污水、工業區管制等作為業務分工的依據。然每一條河川的水體用途、污染程度、當地民眾的參與意願等特性皆不相同,所面對的問題亦有所差異,故單一污染源的管理策略要一體適用於所有河川,執行上有所困難。本計畫重大的突破為打破過去以污染來源作為責任分工的方式,強調橫向連繫的責任區制,由責任區的負責單位結合地方政府,擔負轄區內所有污染整治的責任,以利全面掌握污染整治的內容及執行進度。另外,環保署認為相關部會的協助及民眾的參與亦為成敗的關鍵所在,將加強部會協調及協請環保團體、學者專家等參與污染防治工作,全程並鼓勵民眾參與。 9條重點河川已進行先期規劃的朴子溪,環保署說;全長61公里,於民國90年下半年起開始規劃朴子溪流域污染整治計畫,目前具體成效為水體分類水質標準達成率已經從88年的29%上升至90年的43%,且自整治計畫實施以來,90年下半年之水質達成率為51%,已較上半年的35%大幅提昇16%,已初具整治成效。 環保署強調;整治河川首要工作為阻絕污染物進入水體,環保單位除鎖定流域內工業污染源外,自90年9月起,環保人員進行養豬廢水處理評鑑輔導,共計評鑑養豬場113場、201場次,至91年1月,廢水處理設備正常開機操作率約達90%,已較評鑑前的43.3%提高一倍有餘。另環保單位商請台糖公司蒜頭糖廠提前於90年10月底停養豬隻3萬頭,加上民間養豬場自動停養3500頭,共計削減污染量達24%。為避免垃圾污染河川,目前已移除沿岸16處大型髒亂點,總計清除堆積垃圾22988噸。今年將陸續封閉復育朴子溪沿岸新港及太保兩處垃圾場。除為達到河面無垃圾的目標外,每月亦將清除河面垃圾40噸,以加速整治成效。 為建立河川生態園區,確保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並提供民眾休閒遊憩的去處,嘉義縣將於今年底在朴子溪下游完成一處3公頃面積的親水生態園區,另對4處約13公頃生態園區進行細部設計。完成後除了能提供民眾更多的親水休閒空間,並能達到保育及復育當地自然資源及環境的目的。另外,環保署將引進生態工法,於朴子溪中洋子河段導引溪水至河岸高灘地漫流,並藉由地面植被與土壤微生物吸收與分解污染物,每天可自然處理2000噸污水。同時進行水中曝氣輔助工法,將空氣打入河水中,增加水中溶氧量並加速有機物的分解,以達水質有效的提昇。 另為解決流域內都會區生活污水污染的問題,環保署已協調內政部營建署等單位加速污水下水道系統的建設。目前嘉義市污水下水道系統第一期實施計畫業經核定並推動執行北港路A主幹管建設。對該溪上游水源區的生活污水污染問題,環保署由日本環境省國立環境研究所引進「非都會區生活污水土壤式生物處理設施」,利用該設備免操作、免維護的優點,且處理效率可達三級處理之水準,能有效控制水源區生活污水的污染,改善水源區的水體水質。 河川污染整治另一重點為推動全民環保,今年度環保署將補助嘉義縣政府進行20個社區水環境守望,並執行「河川生態調查、建立河川環境生物指標與生態資料庫建立、推動生物分類技能養訓」,藉由環保生態教育的過程中,使民眾認知保護河川及自然生態的重要性,進而增加民眾的參與感及認同感。經由軟、硬體整治的努力,環保署預期朴子溪流域在最短的時間內,必可回復往日風景秀麗,自然生態豐富的多樣風貌。 ◆[環境政策]貿易管制清單再擴充 各國得拒絕危險化學品進口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10.html ◆[環境政策]美國工兵部反對拆除蛇河水壩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7.html ◆[環境政策]年度投票紀錄報告出爐 國會兩黨立場兩極化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02-21 (ENS)- 「2001年全國環境議題紀錄報告」指出,在布希入主白宮的頭一年裡,民主、共和兩黨國會議員在環境議題上出現過去20年來最為嚴重的分歧。這項結果由「保育議題投票紀錄聯盟」(League of Conservation Voters)於週三發表,其中詳細紀錄了每位國會議員在過去一年來的投票紀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6.html ◆[生態保育]全世界10處最多樣的珊瑚礁群遭人為破壞 --﹥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1.html ◆[生態保育]非洲母獅先後收養2劍羚 甚已鎖定下個目標 --﹥
肯亞,薩布魯禁獵保留區,2002-02-21 (ENS)- 肯亞薩布魯禁獵保留區在今年元月因收養一隻小劍羚而為國際所矚目的母獅,如今再度成為媒體焦點。這隻母獅在本週又領養一頭幼劍羚。劍羚屬羚羊類,長著一副又長又直的角,通常是獅子的獵物。 (編按:相關報導請見1/18電子報 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011503)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2.html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環境資訊協會 陳瑞賓 摘錄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feb2002/2002L-02-21-09.html ■[生物的未來-動植物保育]爭取人權長大的民進黨內閣,別忘了黑暗中的動物──受刑狗的哭號,穿透台灣天空 --﹥ 作者:劉威良 正當大家歡喜過新年的時刻,不知有沒有人想到,台灣每年要無意義地殘殺掉至少12萬隻的狗。30隻狗堆積起來,就是一座直徑2公尺高1公尺的小山,12 萬隻狗堆起來就是8公里長的直徑,比內湖垃圾山還大還驚人,可以淹沒整個台北市。而這樣的數字,每年都產生,農委會的屠殺政策,確保每年這個數字不會少只有增。想想看,每年12萬多的無辜生命,不是因為人要吃要穿或要用而殺,而是因為人要玩賞牠,人的無知與無情,不斷地被生,也不斷地被犧牲,即使不可憐其生存,我們台灣島也容不下每年如此龐大垃圾的負擔! 據農委會官方的說法,殺一隻狗要花五千元的成本殺,政府每年光編預算就要用掉6億元殺狗,全世界也只有台灣政府,這樣有錢而殘暴,殺狗預算世界第一。台灣一年要屠殺至少十二萬隻的狗,而流浪狗的問題仍不能因撲殺而解決,到底屠殺的意義在哪裡?台灣從過去沒有人權,走到有人權的今天,儘管人權還不是最好,但至少,現在台灣講什麼也不用被抓去關。而台灣的動物權,長久不見天日,裡面生瘡長蛆,過去沒有政治人過問,現在也僅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在做秀。再加上近來政府鼓勵博奕自己做莊,分下來的公益金,若沒有好好利用與嚴格監督使用,恐怕對公立動物死刑場來說,並不能達到真正改善的目的,完全加惠不到可憐的流浪動物身上,到時可能會用更多的錢來砸死動物,讓牠們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現在公立死刑場即使延長七天可以不死,也因環境條件差而多染嚴重傳染病,即是一例。 政府真的那麼官僚,完全沒有能力用活的政策解決狗的問題嗎?是台灣人殘忍,還是台灣政府殘忍,每年允許殘殺12萬無辜生命?不到一個月後的今天,是二二八紀念台灣人權的日子,它對台灣的歷史傷痛是不容抹滅的。這一個血流成河的屠殺事件,在政府漸漸的承認下,正在處理著我們的民族傷痛。每一個台灣人,無論對此事件的認識有多深,都不可否認地,二二八犧牲了許多生命,也造成了許多受難者及社會無以彌補的傷害。現今的台灣人,對過去這一段的歷史,除了要求公開事實真象,盡可能地補償受難者及家屬外,我們的社會應該從中學到什麼教訓呢?一個屠殺的事件背後代表著什麼意義?這樣強權時代的社會結構因素,在我們現今社會真的不復存在了嗎? 當年的台灣人,無論是哪個族群的人,因為他們的弱勢處境,成了強權欺壓弱勢下的犧牲者。在弱勢毫無抵抗能力的情況下,弱勢的受難者及整體社會的人民被迫害,被宰殺,被用最殘酷的手法去除。至今,我們仍無法說服自己接受,當年的屠殺有其必要性。現在的台灣政權,經過了五十多年的發展下來,仍不改威權野蠻的習性,只知道用屠殺來處理生命的問題,只是今天的對象不是人而是動物。有人說,宰殺狗是必要的,因為流浪狗太多。但是如果流浪狗數量,因為沒有一個理性的處理方式,而一直維持一百萬的數量長期存在在我們的社會,我們人民就必須要接受這套愚蠢而殘酷的政策,無限期地宰殺每年至少十二萬隻的狗的生命嗎?如果牠們的死能有助於台灣流浪狗的減少,我們願意忍痛接受,但是即使撲殺也根本無法減少狗的數量,請問撲滅除了製造更多的冤魂與垃圾,造成更多掩埋的土地污染,與火燒空氣污染外,還有什麼意義? 結合民間的資源大量結紮流浪狗,可以減少狗的數量,為什麼這樣一個活的政策,不被政府接受採用?其實問題的關鍵在於政府的決策心態是什麼。他們認為見一隻殺一隻,見兩隻殺一雙,眼不見為淨,這是他們的執行政策。可是,他們沒有想到,人民的棄犬與任意繁殖遠遠大於殺狗的數量。殺狗不論是否愛心人士照顧的,一律抓一律殺,讓愛心人士也對結紮感到非常無力。他們剛掏出腰包結紮,隔天即被抓,那麼她們結紮這些流浪犬的意義何在?政府沿襲一貫下來的威權心態屠殺流浪狗,這套屠殺的政策,沒有配合控制狗口買賣及完整的狗口管理,撲殺的狗的數量永遠比民間丟狗的速度少得多,流浪狗的數量不可能減少,屠殺只是虛應事實,這套屠殺政策至今只養肥處死犬隻的獸醫師團體與捕捉狗的包商,我們看不到台灣流浪狗會有減少的可能,而屠殺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二二八的慘痛經驗,為什麼我們要求政府認錯?成為過去的歷史事件,賠償、哀悼是補償性方式,難道我們政府就無需檢討了嗎?台灣政府的機制是強權與愚民,我們台灣人民應該不要再受騙,即使是民進黨政府,對動物的福利,我們也親眼看到,處理態度與國民黨如出一輒,他們的強權其實是一致地,人換了,黨換了,可是殘酷與嗜血的本質卻沒變,憑什麼要人民相信,民進黨不會有再一次的大屠殺?人都有權力慾望,民進黨政權得到了,而人道與良知卻被遺忘了。今日我們看到的政府,是個不能憐憫生命的殘暴政權,提不出人道措施處置流浪動物,他日當政者為自己權位爭奪時,會不暴露其本質?人民無武力,掌握國防武力的政府,若無憐憫的能力,那將是老百姓的大災難,過去發生在人的二二八事件,現在是狗在受,若殘忍的政府機制的本質不變,他日必定會再重現。 台灣政權的更替,並未讓台灣的統治者懂得檢討這件歷史的傷痕,使得導致上萬人的屠殺迫害的那個年代的殘暴政府的本質,現今仍重施故技地對台灣其他的弱勢展開最殘酷的屠殺。台灣流浪狗的撲殺政策就是這樣一個威權時代下的標準殘餘。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反省到這個錯誤地對待弱勢的方式,相對的也就不會真正的尊重弱勢,那麼這個社會遵循地也是那套強欺弱的原則,永遠不可能照顧到弱勢生命的福利。即便是換了新政權,如果不能真正看到,威權統治下的強權欺壓弱勢的處理模式要有所改變,那麼台灣人民就要時時擔心,那個批著羊皮的狼,隨時都會現出牠那張牙虎爪殘暴嗜血的本質。
播出時間:2月28日(四) 下午3:45~4:00 只有讓環保貼近生活,才有可能落實環保,本集節目要介紹一個環保社區─大埔。大埔社區位於台東池上,風光秀麗,共有200多戶,約一千居民,他們在三年前就被評選為環保示範社區。這裡不但全面推行資源回收,最特別的,是資源回收,以物易物。社區裏有兩三家早餐店兼收舊報紙、空瓶罐,鄰居們拿東西來,就可以換饅頭豆漿回去。 大埔的社區理事長,熱衷環保,義工們出來打掃,整理環境,他大力推動以腳踏車代步,種種做法,都令人一新耳目。現在,我們就到台東池上去看一看。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