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茹琪 常會想來花蓮溪口,那是一個最終的、最好的心靈平靜的休憩站,因為那裡的"動"和不"平靜",是個重新竊取力量的地方。那裡充滿生命,海和石頭的力量那麼驚人,每當我站在那裡,總被那股力量所震懾、吸引、著迷.....在那兒,連石頭和海都會發出聲音,讓你無法不去感受自然界另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那樣的不可思議、令人著迷.....蒙上灰塵的心和感官會在此被海水洗滌。 那裡是兩個生態系的交會,兩股力量的交疊。在這裡生命的確獲得更多能量,不可言喻,難以形容,除非你站在那裡。...(2002.1.6)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sunday/nature/2002/na02031701.htm
老樹位於大坪國小的校園內,樹形優美,枝葉茂密,掩蓋成蔭,根據附近區民描述,當他們還是學生時,老樹已在校區中佇立,據說學校成立時是由一位學生從附近的山林中移植過來的,學校成立於民國十一年,推算起來,老樹已經百餘歲了。... 本文摘錄【老樹巡禮-台北縣珍貴樹木】
http://www.csnp.org.tw/ 作者:賈福相 他的許多畫家朋友,包括高更、羅丹、潤俄、馬蒂斯都常來看他。他們談自然、談花樹、談東方藝術和歐洲畫風,他們喝醉了,就批評爭論,有時就睡在蓮池旁,與塞納河上的星月夢著同樣的夢,顏色、光采、形狀和動作,都浸沉在感覺和印象裏。... 他晚年的畫,有粗重的筆觸、強烈的色彩、自由的表現,由意到筆,不再經過視覺的媒介,完成了真正的自己。像晚年的貝多芬寫交響樂和絃樂四重奏時,不再經過聽覺的媒介,完成了純真和永恆。...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reviewer/chia/2002/ch02031701.htm
★[本會訊息]新年度新思維-知性版及新聞版開放申請中 --﹥ 新年新氣象,環境資訊電子報將提供給您一個更貼心的服務! 打今年度1月1日起,我們將更針對您的需求,新增[環境資訊電子報-知性版]、[環境資訊電子報-新聞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目錄版]。 這是因為部分讀者可能僅偏好閱讀具''教育性''的[知性專題],像是[鳥類簡介]、[蛙類簡介]、[植物簡介]...等專欄﹔又或者部分人士在時間有限下,優先關注''即時性''的[環境新聞],包括國內外環境新聞及[環境關懷事件]等。 另外,如果您擔心電子報有收信過慢的困擾,我們還將提供最精簡的每日[目錄版]﹔如此,可免漏接訊息的焦慮,目錄頁上的標題索引可隨時讓您上網連線查閱。 當然,不必懷疑,原來的[環境資訊電子報-全文版]及[環境資訊電子報-摘要版]也都還在囉。 大家可以各依需求,維持原來''多樣貌''的風格﹔或有更''個性化''的新選擇。
「攝影賞析」是我們繼「自然書寫」之後,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 這回,我們期望藉由「以影像為主體」的「生態攝影作品賞析」,引導讀者進入攝影者拍攝時的生態觀察現場與生態情境之中,讓讀者得以更生活化的方式瞭解豐富多采的生態現象,且靜心感受身歷其境的驚喜吧。 歡迎各界投稿,並請搭配500-1000字左右的文稿,敘訴拍攝時的週邊生態環境與心得。 自然書寫是我們在週日開的一個專欄,想來大家都有與自然相處的經驗-安靜的、沉潛的、活潑的、會心的、輕快愉悅的、充滿無限慰藉的,無論是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概或與大化同一的自在,更或是充滿無限驚奇與驚喜的發現...說說你與自然相處的經驗與故事吧,歡迎大家的投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