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簡介]青帶鳳蝶 亮麗登場 --﹥
作者:伊蝶 (Edith)
九月初辛樂克颱風來襲,讓我們賺到星期五一天、星期六半天的颱風假。在家裏悶了兩天以後,第三天就驅車到野外去賞蝶囉!
這次幾乎抱著必勝的把握。為什麼那麼肯定呢?看那前兩天風雨有氣無力的,對蝴蝶不致造成什麼影響;第三天早晨又見陽光,蝶兒們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出來,覓食的覓食、求偶的求偶。
雖然預知這天一定會撞見許多蝴蝶,但是究竟會遇見哪些我也說不準。就算地點差不多,每一次出遊也都是全新的經驗,非常值得把它記錄下來。
當花兒趁著雨後綻放,青帶鳳蝶在其間活潑亂舞,我就知道,今天最HOT的主角,就屬青帶鳳蝶。想不到吧!平常高來高去,此刻卻暫留牠們的腳步,亮麗現身,走訪花間、駐足水湄,讓我拍得不亦樂乎。記得自從買了這台數位相機-黑金剛之後,拍到的蝴蝶幾乎都是蛺蝶類(包括蛺蝶、斑蝶、蛇目蝶),還沒有一次拍到這麼多鳳蝶呢。
這些青帶鳳蝶吸水時,幾乎都一小群一小群地聚在一起。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牠們很聰明,由於吸水時不像訪花那般總是迅速移轉,如果天敵來犯比較危險,因此會自成一個小圈圈,當有一隻突然受到驚嚇飛起,其他蝴蝶便會產生連鎖反應,一隻接著一隻飛起。因此雖然大家一起吸水時,並沒有指派哪一隻蝴蝶去”站崗”,但是這種方式對於兼顧自身的安全還是蠻有效的。
注意到沒?一起吸水的蝴蝶常是相同色系的:同種的灰褐色姬波紋小灰蝶彼此聚在一起;青帶鳳蝶常與青斑鳳蝶混在一起;黃色系的各種粉蝶也常相互參雜在一起。在張永仁所著「台灣賞蝶地圖」中看到一張很有趣的照片,不知誰扔了一個青黃相間顏色的飲料罐子在溪邊,青黃兩色分別招來「青斑鳳蝶」與「斑粉蝶」來旁吸水。
別意外!蝴蝶其實是大近視眼,也有可能把無生物看成生物。有次在龍珠灣咖啡館的陽台上,看到一隻雌大鳳蝶,沿著紅色非洲鳳仙一朵一朵依次吸蜜,順勢降臨在一朵也是紅色的玫瑰花上。此時我心想著:1、蝴蝶怎麼會對玫瑰花有興趣?2、那玫瑰花好像是假的!不一會兒,牠已經自知上當一溜煙轉身飛走了。我趨前一看,那朵果然是假花,不知道誰那麼無聊把它插在土裏,可惜那隻美麗的雌大鳳蝶走得太快,來不及給牠攝影存證。所以蝴蝶跟我們人類一樣,偶爾也會因為視力不好而鬧笑話的!
因此,當我看見有一隻離群獨自在那兒吸水,不與別的蝶形成小圈圈的青帶鳳蝶時,注意到牠旁邊藍色的塑膠袋,就大概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馬上不假思索地拿起相機,幫它們拍照留念囉!
青帶鳳蝶小檔案
-
學 名:Graphium sarpedon
-
別 名:青鳳蝶
-
大陸中文名:青樟鳳蝶、竹青蝶
-
近 親:青斑鳳蝶、寬青帶鳳蝶、綠斑鳳蝶
-
分 布:台灣平地至中海拔山區
-
展翅寬:5-6公分
-
幼蟲食草:樟科的樟樹、大葉楠
|
本文原刊載於2002/10/08【e蝶網電子報】第69期
http://udnpaper.com/udnpp/1129/12414/web/
◆[台灣環境-生態保育]拯救黑面琵鷺 保育人士請遊客協助搜尋 --﹥
本報訊
連日來,黑面琵鷺的死因,引起大家的震撼與熱切的討論。不論是最初的凍死說,或是吃到病死魚而中毒,或是吃到因不當清理漁池所用的有機磷農藥或氰酸鉀過量致死的其他魚蝦,這種種的可能原因,都還有待專業人士的查証。但是,部份愛鳥人士也提出為何只發現黑面琵鷺死亡,卻沒有發現小白鷺等同樣吃魚蝦的鷺科或其他水鳥的死屍,感到十分不解。為此,農委會、台南縣農業局及防治所、特有生物中心已共同進行黑面琵鷺遺體的解剖,以儘快查明死因,才能有效進行正確的保育行動。
關心黑面琵鷺的保育人士,對於農委會、台南縣政府、衛生署…等各單位,能夠迅速派遣相關人員,包含學者專家、獸醫…等下來協助一事,給予肯定。但是,其仍然強調黑面琵鷺是國際公認的保育類鳥種,也是多次成為台灣政府向國際宣傳的重點,台灣新版護照的內頁即是以黑面琵鷺為底圖的。這次的死亡事件如果處理不當,將會造成台灣的國際形象受損,因此,建議政府應趁此機會,迅速建立保育的救難體系與程序,進一步提昇保育救災的效率,同時釐清地方與中央的權責,以有效的結合保育團體及相關資源。
雖然黑面琵鷺的死因還不清楚,但是,進行必要的預防措施卻是目前最重要的工作。目前,台南縣政府及當地的保育團體,包含濕地保護聯盟、台南環保聯盟、台南鳥會…等,共同在台南的七股苗圃成立臨時急救與收容中心,但為了提供更好的照護,已於今天移往台南縣的家畜防治中心進行救護。每天前往黑面琵鷺保護區及外圍的漁塭巡視,希望能及早發現待救援的黑面琵鷺,目前中心已收容十餘隻的黑面琵鷺。
由於鳥類是十分敏感而且脆弱的動物,一般人如果沒有正確的捕捉方法,很容易造成黑面琵鷺受傷,甚至過度緊張而粹死。因此,中心呼籲民眾來到七股賞鳥的時候,請共同留意是否有看起來行動不良的白鷺或黑面琵鷺。發現病傷鳥的民眾請與台南縣的家畜防治中心進行救護聯絡,電話:06-6324829,地址:台南新營市長榮路一段501號,也可與七股苗圃聯絡06-7880014,由其代為處理及轉送防治中心。
◆[生態保育]地球上近半面積仍為荒野區域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2-12-05
(ENS)-
根據「國際保育組織」近來的報告指出,荒野地區仍覆蓋了地球上近半面積,但這些地區的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極小部分。該報告中指定的37處荒野地區佔了陸地面積的46%,但扣除人口密集的市區後,居住人數卻只佔全球人口的2.4%。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05-06.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0501
◆[環境政策]為防止漏油事件再度發生
歐盟將66艘船隻列入黑名單 --﹥
比利時,布魯塞爾,2002-12-05
(ENS)- 在11月發生「聲望號」漏油事件後,歐盟執委會將66艘不合標準的船隻列入黑名單。根據即將實行的歐洲海事安全規範,這些船隻將不能行駛於歐洲海域。黑名單中包括了分屬13國的天然氣與化學品運輸輪、散裝貨輪、油輪及客輪。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05-03.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0502
◆[環境政策]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署新任署長出身IFAW --﹥
肯亞,奈洛比,2002-12-05
(ENS)- 麥克瓦米西(Michael Wamithi)這位同時具有政府及非營利部門工作經驗的動物保育學家,被選為「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署」署長,填補因前任署長退休所留下的職缺。麥克已在保護署工作14年,現職「國際動物福利基金會」(IFAW)東非區主管。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05-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0503
◆[生活環境]非洲飢荒對世界和平及安全造成威脅 --﹥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2002-12-05
(ENS)-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於5日宣布,挪威已捐贈衣索比亞1百公噸的高熱量乾糧,供給營養不足的兒童、孕婦及哺乳中的婦女。目前非洲正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有4千萬人處於飢荒。聯合國相關部會警告安理會,此次糧食危機會對和平及安全帶來威脅。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05-01.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2120504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2-12-11 --﹥
-
[土地及水文]避免竹科缺水
部分農田將休耕。經濟部水利署已決定新竹地區頭前溪下游3000公頃農田,明年第一期稻作休耕,以節省水源。
(新竹 中時電子報)
-
[土地及水文]翡翠水庫水位續降
陳伸賢:已協調石門支援。翡翠水庫水位續降,經濟部水利署副署長陳伸賢今天表示,已協調石門水庫增加供應板新用水量,未來將會協調石門灌區一期作部份休耕。北部若須實施限水,最快將在明年初。
(台北 中央社)
-
[能源議題]台電將配合政策
遷離蘭嶼核廢。台電公司副總經理鄭安弘10日表示,台電在境內、境外找尋低放射核廢最終處置場,一旦最終處置場蓋好,蘭嶼核廢即可遷離。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黑面琵鷺集體暴斃
相關單位全力搶救。國際保育候鳥黑面琵鷺9日發生集體暴斃,迄10日上午為止,臺南縣市已發現55隻黑琵發病,確定死亡者達37隻,臺南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初步驗證黑琵胃部內容物含有毒素;另外並進行內臟組織切片檢查、細菌分離,但估計須3-5天才有結果,屆時即能判定死因是否與肉毒桿菌有關。
(台南 中時晚報)
-
[生活環境]私設捕獸夾
抓狗宰殺。高雄市環保局看管所養的狗,被人裝獸夾獵捕,雖然沒有當場抓到偷狗賊,不過發現大批獸夾,磨刀石,顯然這些狗是當場宰殺,送到狗肉店。
(高雄 華視新聞)
-
[其他]原住民國有地上蓋房子 揚言「奪回祖先的土地」。三、四百名阿美族原住民,最近在花蓮壽豐鄉志學村的一塊國有土地上劃地搭建臨時房屋,準備進行長期的「還我土地」抗爭,他們宣稱要奪回這個曾經屬於他們祖先的土地,並希望政府重視原住民的居住權。
(花蓮 東森新聞)
環境資訊協會 王茹涵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2-12-11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11 --﹥
-
[生態保育]廣西發現世界瀕危動物白頭葉猴化石。近日在廣西扶綏縣 盆珍稀動物保護區的溶洞裡,發現了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頭葉猴頭骨化石。化石對研究這一珍稀靈長類動物的演變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白頭葉猴為中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哺乳動物,目前僅存700多隻。
(南寧 新華社)
-
[生態保育]中國紅樹林衰減趨勢得到遏止。
(廣西 華聲報)
-
[生態保育]長春出現食人魚
一旦蔓延將危害生態環境。 (南寧 新文化報)
-
[生態保育]在消失數百年後麋鹿重回黃河岸邊。中國計劃在河南原陽建立麋鹿散養自然保護區,人工培育麋鹿再放回大自然。麋鹿俗稱“四不像”,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已瀕臨絕種。
(鄭州 新華網)
-
[其他]中國唯一的濕地科學專業期刊於明年公開出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創辦《濕地科學》學術科技期刊,明年開始國內外公開發行。內容包括有關研究濕地形成與演化規律、濕地發生發展規律、濕地生態、濕地保護與管理、濕地研究的理論與方法。
(長春 新華社)
-
[生活環境]中國加強沙塵天氣預警監測。為進一步加強對沙塵天氣的聯合防預,做好沙塵天氣的監測、預報、警報及服務工作,全國沙塵暴專家委員會10日在北京成立。
(北京 新華社)
-
[生活環境]廣西抽查:去斑類化妝品逾三成汞嚴重超標。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監督所日前對去斑類化妝品汞含量進行了抽查:50種去斑類化妝品中,16種汞含量嚴重超標,占抽查品的32%。
(南寧 新華網)
環境資訊協會 王茹涵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2-12-11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2-12-05 --﹥
-
[全球變遷]針對全球暖化議題
保育團體聯合控告環保署
-
[環境政策]為保護海龜
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區將限制流刺網捕魚
-
[生態保育]美加簽定協議
將嘉惠育空河的鮭魚及漁民
-
[生態保育]阿拉斯加Kodiak野生動物保護區對大眾開放
-
[生態保育]因非法捕撈紅魽
一漁民被處以罰款
-
[生活環境]抗議遊輪新增觀光停靠點
夏威夷社區團體提起訴訟
-
[生活環境]廢輪胎的回收利用十分成功
-
[生物科技]國務院為基改作物辯護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com/ens/dec2002/2002-12-05-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王茹涵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2-12-05
▲[南非地球高峰會]《從里約到約堡、從約堡到寶島》台灣永續發展的下一步?
(七) --﹥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教授)
9月1日(星期天)
約堡高峰會第一週的最後一天,TANGOs兵分三路,有些人去Sandton City,有些人去Ubuntu village,我們則有六個人前往附近的一處野生動物園,到動物園的車程約二個小時,真是久呀。剛到動物園時,看不到一丁點動物,只見一小堆冀便,Ben說那是獅子的大便,誰曉得!不過,開呀開呀,終於看到獅子在籠子裏面進食的景象,之後果然就看到更多的動物。
首先看到較多的是猴子,這些猴子不怕生,如果你給牠們食物,他們還會更接近你。其次我們到了鳥園,據說大約有八十種不同的鳥,鳥叫聲的確很大。離開鳥園之後沿路看到許多不同的動物:羚羊、鹿、鴕鳥、犀牛、斑馬等,真不愧是野生動物園,該園面積大約850公頃,據說是德國人所擁有。
中午在園內用餐,用完餐又開了二個鐘頭回到Sandton Convention Center,百評等人要去購物,我則去IUCN參訪。IUCN一樓的確有相當多資料,不過大部份是動植物方面的保育資料,五點左右,不經意到了Earth day的攤位,一看,原來就是生態足跡(ecological footprint)的攤位,但生態足跡的討論是今天下午一點半到五點,可惜錯過了,不過倒是碰到Mathis Wackernagel本人!Mathis個兒滿高的,也很健談,我們二個人合照時,他還建議我們二個共同舉腳拍照,真有意思。我問了Mathis二個問題,一個是環境空間與生態足跡之間的差別,另一個則是希望邀請他來台灣。 他說環境空間相對而言較個體,分成好幾個部份分別計算,不像生態足跡可以算出一個總體,此外,生態足跡不是規範性的(normative),生態足跡是要我們知道自己消費了多少,然後與其他人比較這種消費究竟是不是具公平性!至於說來不來台灣其實還言之過早,不過我說我會寄一本翻譯的書給他,他開玩笑地說他會仔細看有沒有錯字!真是一個幽默又開朗的人。另外也跟他談到繼續翻譯他的書的事,他說這個要和行政人員再洽談,看來只好回台灣再說了。
晚上在車上,聽王俊秀說領取了一千張通行證之後,還要抽出一百五十張Green pass才能進入主會場,這真的有點過份,或許到時候還會有別人(或團體)會進行抗爭,我覺得約堡其實應該可以找到更大的場地,否則這真是太有問題了。
明天開始的是正式會議,但我們大部份人則要回台灣。或許十年後再見了!話說回來,佳倫說日本明年三月邀請我們出席他們一個有關水的國際會議,加油了,或許用這種方式台灣才能在不同的場合表達我們更多的聲音。
【文章連載】
▲《從里約到約堡、從約堡到寶島》台灣永續發展的下一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稿源:2002.9.30行政院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從里約到約堡、從約堡到寶島》台灣永續發展的下一步?-參加二○○二年「地球高峰會議」出國報告(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活動]2002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綠意靜默
(The Silence of Green) --﹥
時 間:12月13日(五) 下午5:00-5:50
地 點:台北總統戲院
導 演:安德列‧侯瓦 (Andreas Horvath)
國 別:奧地利
索 票:誠品書店
承 辦:中華民國影像運動電影協會
「大屠殺!這根本就是大屠殺!」導演安德列‧侯瓦進行訪問時,一位農民如此吶喊著。2001年開始之際,電視與報紙媒體頭條大幅刊載動物罹患口蹄疫的新聞,成堆燃燒的柴火和動物屍體的影像使群眾大為震驚,有些人感到極度憤怒,並且開始議論有關犧牲獻祭儀式的問題,認為這彷彿回到異教崇拜的年代。相較於其他國家,英國鄉村的疫情顯得更為慘重,幾乎整個農業都捲入這股驚嚇疑雲之中。
詳情請參閱 http://www.2002tidf.org.tw/home.html
●[活動]森林生態攝影巡迴展-台北地區 --﹥
時 間:即日起至12月29日
地 點: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台北市南海路41號)
主 辦: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協 辦:國立科學教育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東縣原住民文化會館
由農委會林務局與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聯合主辦的台灣森林生態影像展,是為表彰生態攝影者為台灣珍貴的自然景觀、動、植物資源留下真善美的記錄,並呈現對台灣自然生態保育所作的成績與努力。透過系列活動、出版品與影像觀摩展傳送出去,間接展示我生態保育之成果。培育更多的自然愛好者投入生態攝影的行列。激發全民參與生態保育、關心綠色台灣。此巡迴展自2002年12月1日至2003年4月期間於北、中、南、東地區巡迴展覽進行『攝影展巡迴展』,展出內容為「森林顯影」攝影比賽暨「森林百景網路票選」得獎作品及生態攝影名家作品邀展,以呈現台灣森林生態的完整面貌。
詳情請參閱 http://www.csnp.org.tw/activity/forest_image/focus4_01.htm
●[遊行]核四公投,千里苦行
(中壢地區) --﹥
時 間:12月15日(日) 下午1:00-5:30
集 合:中壢後火車站
主 辦:核四公投促進會 02-23657804
核四公投促進會公開宣佈,核四公投運動決定於2002年9月21日,往後每週六、日,為期一年,50星期的千里苦行的行動。期待透過再一次的千里苦行,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人民做主的基本權利。同時,我們要求政府早日舉辦核四公投,最遲於2004年總統選舉時同步舉辦。
詳情請參閱 http://green.csie.ntu.edu.tw/humeco/1Act/2002Dec07.html#2002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