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里約到約堡、從約堡到寶島》台灣永續發展的下一步? (五) 作者:李永展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系教授) 8月29日(星期四) 今天繼續來到象牙公園鎮,我們首先還是以參訪腳踏車相關計畫為主。這個腳踏車店是一家合作社,共有八個人共同擁有。腳踏車的零件或主體主要來自歐美等國的捐贈,經過整修之後,再賣給當地人(依車況作決定)。當地人大部份是用買的,而外地人則可以租用(我們這次只花二十塊RM)。當合作社缺貨時,則透過Annie(EcoCity計畫主持人)向國外要求捐贈(圖20.1-2)。我們問店主有沒有其他類似的店,店主說沒有,我們也請教是不是鼓勵更多類似的店,他們說他們並不畏懼競爭。希望這是真的,果如此,社區民眾才能真正享受到競爭的好處。 一行人到了社區中心後,旁邊就是一家超級市場,大夥很好奇為何緊鄰社區中心旁邊會有這麼一家超市。問了生態城市計畫的顧問之後,才了解到超市的擁有者並非本地人,這顯示了資本主義與共同生產合作社(Co-operative)的經營方式在這裡的微妙關係(圖21)。 顧問說,當初這家超市進駐之後,主要是想藉由鄰近社區中心之便吸引更多人購物。但如果社區居民都能認同生產合作社的作法,那麼漸漸便沒有人願意去超市消費,因為在超市消費一方面只是讓外地人享受本地人辛苦生產之後的所得,而且很有可能其產品並不是永續性產品(例如可能不是有機作物)。如果愈來愈多社區居民認同這個作法,那麼超市的生意愈來愈不好之後,除非改變策略(例如與社區合作協力),否則勢將無法生存下去。這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反思的對照,也可看出生態城市計畫的雄心壯志。 參觀社區中心之後(大體上與昨天的內容沒什麼不同),我們便騎腳踏車到社區外地參訪。南非原住民祖魯族的圓形家屋(圖22)非常符合綠建築的原則,所有材料都是植物,例如家屋的底部是竹子,覆蓋物則是竹枝。如果能把竹枝上的葉子清除乾淨,水便不容易滲漏,而枝葉之間的空隙則可以通風,不致於在屋內煮食時會有二氧化碳或煙迷漫。入口處必須彎腰才能進來,而入口處的裡面則有防止獅子的樹葉。不過,入口處的設置並沒有考慮到風向,這點倒是值得向他們建議。 下午趕回SCC後,用完餐沒多久便馬上召開「全球華人永續發展論壇」。我們去了將近十人(不包括薛荷玉、林佳穎、及葉鎮中等媒體在內)。大家自我介紹之後便開始自由交談,不過,說實在的,對論壇內容及方式都完全沒有談到,或許下次再詳細談談後續該如何作。 傍晚請大家喝咖啡後便前往SCC參加Side Events。由於議程和原先的議程草稿不一樣,所以王俊秀、賴芬蘭、及我到Ballroom 3原本以為要參加Social Indicators的討論,但後來改為永續發展的國際法之相關議題。 晚上回去車上,或許是咖啡在發酵,所以鄭百評亢奮地介紹環境資訊協會。結果可想而知,每個團體都是經費窘困,都需要幫忙,所以民間團體應策動政府集中某筆款項作為「永續發展基金」,讓民間團體申請參與相關活動的經費來源。(2002-11-27) 【文章連載】 稿源:2002.9.30行政院各機關因公出國人員出國報告書《從里約到約堡、從約堡到寶島》台灣永續發展的下一步?-參加二○○二年「地球高峰會議」出國報告(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