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育]IUCN主張應中止基因改造生物體 --﹥
泰國,曼谷,2004-11-22 (ENS)-
全世界最大保育組織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於22日發表聲明,要求停止釋出基因改造生物體(GMO)。於曼谷召開的世界自然保育大會上,來自1000個保育團體的代表針對114項提議進行討論,以決定IUCN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於基因改造生物體的問題,IUCN的討論最後成為兩種選項:是否應推動禁止基因改造生物體,或是協助建立基因改造生物體對環境之風險及衝擊的相關正確知識。在今天的會員事務會議(Members
Business Assembly)中,政府單位及非政府組織會員的代表們,以極大的比數差距通過禁止GMO的決議。
至於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的議題上,由野生動物監察機構「野生物貿易調查委員會」(TRAFFIC)所帶領的兩個工作坊,做出野生動植物的交易已達不永續地步的結論。
「有效的行動將需要系統性介入整個貿易流程,特別是針對市場操控者,而要如何讓消費者從野生動植物轉而選擇其他的永續性產品方面,我們也要有更多的了解。」TRAFFIC東亞區負責人科派翠克(Craig
Kirkpatrick)如此表示。
亞洲的野生生物貿易牽涉上千種動物及植物。如此大的貿易量,通常涉及了非法、失序及不永續貿易等現象。在許多案例中,控管的架構根本就不存在,或是囿於缺乏監控和強制執行。
TRAFFIC資料顯示,在中國及印度這兩個人口稠密的國家,由於經濟開發以及交通網路的興起,也開啟了更具效率的新興貿易管道。這些因素也將造成更大量的野生生物產品販售,並有更多的機會將野生生物從以往偏遠、無法到達的地區傳出。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2-04.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楊璧如、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201
◆[環境政策]美國國會通過2005年預算案:自然公園預算增加
乾淨水源預算減少 --﹥
美國,華盛頓特區,2004-11-22 (ENS)-
美國國會參、眾兩院於20日通過一項預算法案,在2005年財政年度中,給予各政府機關近1340億美元的預算,用以處理環境相關事務。此議案現已呈交白宮,預計布希總統將進一步簽署同意,使其成為正式法案。但保育人士對此預算案的許多內容表示失望。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2-05.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202
◆[其他]第12屆亞太經合會
永續發展、貿易及安全為討論核心 --﹥
智利,聖地牙哥,2004-11-22 (ENS)-
週末於聖地牙哥召開的第12屆亞太經合會上,各國共同發表的宣言中,主要重點乃放在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下的永續發展、加強安全以及對抗疾病三方面。各國領袖並呼籲,未來應促進區域性結構改革,以及增加經濟及技術方面的合作。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2-02.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php?id=04112203
◆台灣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5 --﹥
-
[生活環境]核廢料場悄悄在台東動工?
台電:誤會了 只在調查。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設施場址選定條例,立法院還沒有通過,但是在台東縣大武和達仁山區已經傳出有動工的情形,引起當地居民不安,台電公司後端營運處處長林明雄表示,民眾誤會了,目前所做的只是地質和水文調查,真正要動工必須等場址選定之後才能進行,而且至少還要5年的時間才會核定場址。
(台東 中廣新聞 網)
-
[生活環境]台南將軍溪底泥清除
成效顯著。台南將軍溪從去年開始進行河道的底泥清除工作,環保署補助台南縣政府進行將軍溪的底泥疏浚工程,一共清了802公里。此外當地原本廢棄的魚塭,民眾聽到政府有意設置人工濕地,立刻把地捐了出來,這種表面流動式溼地自然淨化港尾地區的水,也凝聚了他們的心。
(台南 民視)
-
[生活環境]商業環保
拒絕污染過度包裝。經濟部從今年開始、推廣綠色商業行銷,宣導減少包裝、拒絕污染、以及重複使用的環保概念。經過1年的輔導,商業司在全台評選出2個傳統市場及1家店舖,作為綠色商業的示範點。這些店家雖然不是大型企業,但是卻更彰顯即使是零售商店,也可以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台北 公共電視)
-
[生活環境]南科台南園區資源再生中心
獲ISO國際認證。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3日表示,南科台南園區資源再生中心已獲ISO14001 環境管理系統認證,國際驗證公司 SGS
24日將到南科授證,這是台灣各工業區首座獲得國際認證的廢棄物處置機構。 (台南 中央社)
-
[生活環境]環署新決定
環境荷爾蒙 依毒物列管。環保署23日決定,將把清潔劑中常有的壬基苯酚、及作為塑膠製品中塑化劑的鄰苯二甲酸等「環境荷爾蒙」,公告為列管的毒性化學物質,未來購買、使用、運送,都必須受到嚴格管制。學界認為,這類化學物被釋出到環境中,是人類過去40年來癌症發生率增高、精子濃度下降、不孕的主因,甚至被懷疑與兒童的性早熟、過動、自閉等異常有關。
(台北 民生報)
-
[生活環境]標示過敏物質
包裝食品明年先上路。消基會日前赴日本考察,發現日本政府為了消費者健康,推行「食品過敏物質標示制度」,食品內含蛋、牛乳、小麥、蕎麥、花生等5種原料,須在包裝與容器上清楚標示。據日本統計,7%的消費者有食物過敏困擾。衛生署將從明年起邀集專家學者調查國人食物過敏原,年中對包裝食品強制標示,供消費者選購參考。在此之前,衛生署會鼓勵廠商主動標示。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大甲重金屬污米
收割銷毀。大甲鎮大埔路附近有3公頃餘的2期稻作,慘遭重金屬鎳污染,環保局、鎮公所及製造污染廠商等人員,23日強制收割,將污米運送后里焚化爐焚燒;環保局指出,受害的農民每公頃賠償1萬9230元,為有效遏止污染,環保局要求廠方遷廠。
(台中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草屯擬設廚餘堆肥場居民反對。草屯鎮公所規畫在平林橋下河川地設置1座廣達6公頃的廚餘回收堆肥場,並向經濟部水利署申請撥用土地,卻引起土城里居民反彈,認為堆肥場位處草屯地區的水源上游,將會污染下游廣大農田,揚言反對到底。
(南投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萬人牽手護河「柔性」抗爭。由於側環快道路永和段採高架方式規劃,引發當地住戶對住家景觀恐遭破壞的憂慮,沿線居民聯合組成自救會,訂27日上午在新店溪畔腳踏車木棧道及福和運動公園大會師,舉辦「萬人牽手護河嘉年華會」,以柔性且另類的抗議方式,表達反對高架道路破壞河岸景觀及生態。
(台北 中國時報)
-
[生活環境]五股溼地新危機
越野機車入侵。台北縣二重疏洪道五股溼地生態園區才剛被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選定為生態工法示範區,但繼月初發現外勞網鳥捕魚,近日又被越野機車當成練習場,生態再度被破壞侵擾。
(台北 聯合報)
-
[生態保育]去年森林災害發生近500次
創近5年新高。行政院主計處24日表示,包括濫墾、盜伐、火災等對森林災害,在92年計有491次,創下近5年新高記錄,其中以濫墾及盜伐佔多數,高達291次,主因是屏東林區管理處田寮地區清查舊有非法占墾案。以受害面積計算,則以火災受害面積最大。
(台北 中央社)
-
[生態保育]蛙類
在921災區重生。經過連續4年的調查追蹤,農委會特有生物保育中心發現,受921地震震災及土石流影響的台中縣和平鄉烏石坑地區,蛙類等野生動物隨當地環境復育而逐漸恢復生機中。目前觀察到蛙類族群從7種、37隻次,增加為12種、458隻次,較地震前增加。
(台北 中國時報)
-
[其他]工研院:全台溫泉資源普查
供擬案管理參考。本報報導台灣溫泉業現況與問題,受到各界矚目,工研院能資所也接到不少業界的回應電話,工研院能資所表示,溫泉是有限的資源,為維持良好品質,除總量管制外,循環淨化利用也是永續利用的方法之一。能資所強調,能資所受水利署委託,以3年時間普查台灣地區溫泉資源,將供未來擬定管理方案參考;能資所未對個別業者的溫泉做調查。
(新竹市 聯合報)
-
[其他]生態資源
台灣經濟發展最好出路。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如何兼籌並顧?23日在永續森林論壇系列座談會:「生態保育vs.經濟發展-談纜車、步道的建設對地方經濟發展和台灣山林所造成的衝擊與影響」會上,與會學者專家都認為,歐洲各國當下流行的不是「現代」的東西,而是「古文化」,不是在賣人工東西,而是在賣自然的東西,愈自然東西,愈流行,愈有出路,台灣豐富的生態與活的文化資源,是經濟發展最好的資源,也是未來台灣的出路。
(台北 中國時報)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0&d=2004-11-25
◆中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5 --﹥
-
[土地及水文]廣西南寧將投資3億元建10個專項水利工程。南寧市水利局透露,南寧市2004─2005年度冬春水利建設計劃總投資3.033億元,計劃完成包括水庫除險加固、堤防工程、河道疏濬等10個專項907處工程,以提高水利基礎設施水平,增加抗旱水源。
(廣西 新桂網)
-
[全球變遷]青藏高原凍土呈逐漸退化趨勢
可能造成生態惡化。由於受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近年來青藏高原凍土呈逐漸退化趨勢。在退化過程中,凍土涵養水源的功能減弱或喪失,從而引發和加劇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並有可能造成青藏高原生態的進一步惡化。
(西寧 人民日報)
-
[能源議題]吳敬璉:「重型化」的快跑將使中國遭遇能源危機。中國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網站上發表署名1篇題目為「注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謹防結構調整中出現片面追求重型化的傾向」的文章。他認為,中國今年進口石油數量已近逼1億噸,面對石油與電力的極度缺乏,以「重化工」為主導的粗放型增長,不會長期有效地解決就業問題,反而只會引起全國性的能源損耗。
(鉅亨網)
-
[能源議題]越南對中國探勘北部灣石油表達不滿。對於越南要求中國取消在南中國海的石油開採計劃,並指責該計劃將會侵犯越南主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23日表示,中國在北部灣灣口進行的石油探勘活動屬於正常作業,越南對中方的指責沒有依據。
不過章啟月表示,中國政府願與越南就此問題繼續保持對話和溝通,共同解決問題。 (北京 中央社)
-
[生態保育]為恢復長江口生態資源
年末2萬隻人工蟹將放生。為了全面恢復長江口的生態資源,東海研究所已著手進行天然中華絨螯蟹的資源修復工作。今年12月20日,首批2萬隻長江品系人工養殖的大閘蟹將放生到長江口,預計明年可增加天然蟹苗2000
-3000斤。幾年後,長江口野生中華絨螯蟹資源有望得以復原。 (江蘇 新聞晨報)
-
[生態保育]錢塘江首次爆發藍藻污染
浙江關閉458家排污企業。由於受氨氮濃度高和氣溫、水文等條件影響,今年錢塘江流域部分地區首次爆發了藍藻。23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關閉企業458家及對控制環境污染提出了4個「一律」:凡是沒有通過環境影響審批、超過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區域、新增的排污指標、增加排污量的項目,一律不核准、不備案、不審批。
(浙江 新華網)
-
[生態保育]亞行、全球環境基金擬貸款保護三江平原濕地。亞行正計劃與全球環境基金共同提供1筆5400萬美元的貸款,協助中國恢復和保護東北地區的三江平原濕地。如獲亞行董事會批准,該項目將成為亞行第1個用於濕地恢復的貸款項目。
(北京 新華社)
-
[環境政策]1705萬畝草場禁牧3江源退牧還草工程初戰告捷。截至目前,3江源地區已有7366戶、33567名牧民從退化嚴重的草原搬遷出來,1705萬畝草場實現了全面禁牧,3江源退牧還草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政府引導、群眾自願、分步實施、積極穩妥的原則下,搬遷出的牧民將告別游牧生活,根據牧民的意願,他們中的一部分將進入城鎮社區定居,一部分在草場適度聚居,另有一部分則打算異地自主安置,徹底脫離草場。
(西寧 新華社)
環境資訊協會 莊潔 摘錄
標題:http://news2.ngo.org.tw/php/etfnewsdb.php?c=1&d=2004-11-25
◆美國環境新聞掃瞄:2004-11-22 --﹥
-
[生活環境]大峽谷氾濫 當地生態系統獲改善
-
[生活環境]美國五州郡發現黃豆斑病
-
[生活環境]農民基因改造作物指南 教導農民了解基改作物的風險
-
[生活環境]亞仕蘭化學公司造成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俄亥俄州環保署將召開公聽會
-
[生態保育]北美斑點梟仍面臨絕種威脅
-
[環境政策]為使安那科西亞河免受未經處理的廢水污染
環保署提告訴
-
[環境政策]違反紐約地下水儲存槽規定 超值公司(Super
Value)遭罰款
-
[能源議題]美國環保署提供中國乾淨柴油科技 協助中國改造公車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ens-newswire.com/ens/nov2004/2004-11-22-09.asp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謝芳怡 譯,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譯稿請見:http://news2.ngo.org.tw/php/ensnewsdb.php?d=2004-11-22
■[環境的未來]生態工法其實就是心態工法 --﹥
作者:謝蕙蓮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日前聽聞針對國土保安、防災與復育的「生態工法與生物多樣性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草案遭國科會推遲,又據報載公共工程委員會編列生態工法推動工作案經費遭立法院委員會全數刪除,使有識之士憂心忡忡,更為短視的國家科技發展視野與忽略生物多樣重要性的工程心態感到扼腕……生態工法,其實就是心態工法。它是源自人類對環境破壞的省思,是人類基於對生態系統的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人類的永續發展,採取以生態原理為基礎,安全、防災為導向的生態系統工程都屬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issue/environ/2004/en04112501.htm
▲[走山的人]走向羊頭山 挑戰百岳老么逐夢記 (下) --﹥
作者:紫秋千
攝影:寂寞的飛鼠登山隊
有些人遠遠落後,有些則已經往山頂趕路急攻,而最常的時候是自己孤獨的走著,那種內心的感受很難用言語去形容。我穿梭在芒草叢裡,只能堅定的咬緊牙根一步一步往前走去。
一座一座的假山頭,一段又一段的箭竹林,有時前方霧鎖,有時旁邊有咬人貓猙獰等候,有時拉繩子全身使力,有時腳又得忍住疲累以免跌倒,大多的時候,都是拭去臉上的汗水,這一戰堪稱投入登山領域以來面臨最大的體能考驗!
羊頭山,標高3035,有著一顆編號6354的三等三角點,除了單攻的路線外,最常的是和北二段的畢祿山連峰縱走,偶爾雲開的時候,鋸山的裂齒狀隱約可見。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crawler/2004/cr04112501.htm
▲[生物多樣性]外來入侵動物 --﹥
作者:颺如思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外來入侵動物有的是人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帶進來,但絕大多數入侵種動物,都是人類特意引進,後因管理不善逸出或是不負責任丟棄,因而破壞生態平衡,降低生物多樣性。對比於昆蟲意外的入侵,往往讓人更為痛心。入侵動物的來源以下我們根據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方面,簡單區分外來動物的來源,並舉例說明入侵種的危害。
全文詳見:http://e-info.org.tw/column/biodiv/2004/bi04112501.htm
●[活動]慶祝國際無消費日 --﹥
時 間:11月27日(六) 下午2:00-5:00
地 點:台北市天母天和一號公園
(忠誠路底與天母東路口)
主 辦: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
台北市士林區天和里辦公室等單位
聯 絡:江慧儀 0932-136758
E-mail: 523@523.org.tw
用一天不消費的行動、從過度消費的慾望中清醒、思考過度消費對環境的影響。把家中不需要用到的好東西(乾淨冬衣、文具、書),與飽受土石流災害的五峰鄉原住民朋友分享!或者帶你喜愛但用不上的東西來參加以物(務)易物!你將得到滿滿幸福感以及不過度消費的快樂。
詳情請參閱
http://buynothingday.ngo.org.tw/
●[活動]烏來思源生態之旅:加九寮溪順訪烏來畢卡索 --﹥
時 間:12月2日(四)
地 點:台北縣烏來
主 辦:523登山會 02-25557523
E-mail: 523@523.org.tw
加九寮溪為烏來南勢溪支流,活動將沿著加九寮溪登山步道,探訪這個擁有醉人風光的原始小溪,烏來畢卡索顏有德,泰雅族人,位居於偏僻的產業道路旁,其畫作充滿豐富色彩以及童年快樂回憶。
詳情請參閱
http://523.org.tw/act/93/oldman/index_0412.htm
●[活動]賞蕨半日遊 --﹥
時 間:12月4日(六)
地 點:台北圓山
集 合:台北市中山北路劍潭公車站牌
主 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 02-23638959
E-mail: nature.trail@msa.hinet.net
台灣素有蕨類王國之美稱,蕞爾小島卻擁有600多種蕨類,不但種密度是世界之冠,演化歧異也很高。蕨類細緻多變的葉形,小巧可愛的孢子囊群,令人深深為之著迷。請隨我們走入天然教室,揭開蕨類神祕的面紗,欣賞蕨類有趣、迷人的世界!
詳情請參閱
http://naturet.ngo.org.tw/naturet2/club/2003ferns.htm
●[活動]七股潟湖—四草鹽水溪生態觀察 --﹥
時 間:12月18-19日(六-日)
地 點:台南縣七股鄉
主 辦:台北市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 02-23661011
E-mail: tnature@ms48.hinet.net
七股潟湖位於台南縣七股鄉,不僅為全台最大的潟湖,且孕育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是非常優越天然的養殖場,並提供附近許多居民的生計所在。此外附近曾文溪口沼澤區的黑面琵鷺保護區,其每年來台避冬的黑面琵鷺數量高達數百餘隻,不僅為全球數量最多,也是最集中的區域。此次活動的解說老師為徐燕鈞老師及台南市紅樹林保護協會解說師資,對於黑面琵鷺及七股濕地、四草濕地等如數家珍,歡迎有興趣的夥伴踴躍報名。
詳情請參閱
http://myweb.hinet.net/home2/hermeshinet/4/8908~/observation-27.doc
●[課程]常見植物(食草)分科辨識 --﹥
時 間:12月7、14、21日(二) 晚上19:30-21:30
地 點:蝶會會館
(台北市士林區華齡街2巷27號3樓之10)
主 辦: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02-28814006
E-mail: butrfly@seed.net.tw
蝴蝶離不開植物,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學會利用簡單、快速的方法來辨別植物,相信是所有人的願望。沒有人可以認識所有植物,甚至所有科、屬;但是常見的植物科數有限,若能利用檢索表來辨別最常見、最重要且最大的幾個科別,則省時而實用,又可免除背誦之苦,本課程就是要為所有「愛屋及烏、愛蝶及草」的朋友們提供辨別植物的「捷徑」。
詳情請參閱
http://www.butterfly.org.tw/news_detail.php?news_id=286
●[講座]創新管理思潮講座:亞太企業如何回應企業社會責任議題之挑戰 --﹥
時 間:11月29日(一) 下午 2:00-5:00
地 點:工商協進會會議室
(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0號13樓)
主 講:Robert Hansor
(永灃環境管理顧問公司韓國分公司資深顧問)
主 辦:企業永續發展協會
聯 絡:02-27058859 莫冬立
E-mail: bcsd.roc@msa.hinet.net
亞太地區的企業由於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在環保與社會議題上,面臨日益增加的壓力。從過去成衣、製鞋與玩具等傳統產業在環保、勞工、安全與衛生等企業社會責任(CSR)領域所受到的壓力,到現在電子高科技產業也不得不正視CSR的發展潮流(2004年10月中旬
HP、IBM與Dell聯合發布全球首創的供應商CSR行為規約), 正說明了CSR已成為決定企業經營的風險和機會之重要因素。
本會議邀請Robert Hansor,一起來探討「為何亞太地區的企業會對於CSR愈來愈有興趣」、「企業如何更有組織地回應CSR挑戰」、「領先企業發揮CSR最大效益的成功竅門為何」等議題。
●[座談會]公投法通過一週年檢討 --﹥
時 間:11月26日(五) 上午10:00-12:00
地 點:台北市NGO會館
(北市青島東路8號)
主 辦:台灣環境保護聯盟
聯 絡:02-23692442 王小姐
E-mail: tepu.org@msa.hinet.net
11月27日是公投法通過一週年的日子。公投法為台灣公民投票制度設立了一個制度化的運作程序,對於能否深化台灣民主,落實主權在民具有重大影響。
遺憾的是,本法的諸多不完美設計,如議案之提案,連署人數門檻過高,實質上限制了人民發動公投的權利。
原本立意良好的法源,卻成為可看不可用的惡法。在此公投法通過一週年之際,正值第6屆立法委員選舉前夕,朝野對選後修改公投法也有諸多期待。我們選擇公投法通過一週年的前一天邀請專家學者,以及曾積極推動公投之非政府組織,一同來分享推動公投法的歷程與體檢公投法諸多缺失,為日後修法提供參考。
★[本會訊息]徵求「電子報暨網站編輯」 --﹥
熟悉Front Page、Photoshop等網頁製作軟體,以及HTML語法,將負責製作環境資訊電子報與網站維護,意者請將履歷寄至
being@e-info.org.tw。
★[本會訊息]徵求《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編採志工 --﹥
《2003年環境資訊年鑑》在最近出版了,感謝許許多多的志工,群策群力,共同合作才得以完成如此驚人的製作。
今年《2004年環境資訊年鑑》即將開工,其中的「環保名錄」編撰工作,以介紹台灣環保工作的推手(政府單位、學術單位、民間團體)、台灣地區的保護區、工業區/開發案(含科學園區、生技園區、礦區)、年度公共政策與法規、國際組織、環境指標及資料庫。歡迎有志者一同來參與。
★下載
志工簡歷表格
(此為執行檔,開啟後將自行解壓縮),請寄至pong@e-info.org.tw,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