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0.8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如何託播活動訊息?
生物多樣性環境新聞志工培訓營,第一階段課程已於22日結束,感謝志工熱情參與,後續作業相關討論請至Google論壇。

電子報無法正常顯示,怎麼辦?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兩岸環團有共識:環保要紮根 社區帶頭幹

「思拓者教育諮詢中心」在北京西區「什剎海」成立「綠色生活館」,推廣環保生活。照片提供:「思拓者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吳敏。

【相關連結】

另類陸客團 海峽兩岸環保對話即將展開!

2008兩岸永續發展工作坊 中國NGO來台交流行程

遇見藍色東港溪 中國NGO看見社區實踐環境保育

頭一遭 兩岸參與「環境佈道師」培訓 探索經濟與生態雙贏

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邁入第三屆,今年以「社區環保」作為主題,昨(7日)於台大校友會館展開第一場論壇,分別有來自中國及台灣各地的環保團體進行交流。兩岸環團一致指出,如果要進一步深入紮根,最重要的是「不是要進去帶著社區幹,而是要融入民眾後,讓社區帶頭幹」。

兩岸與會環團人士有志一同認為,環保團體的角色是資源平台,提供資訊、人力,甚至是公部門溝通的介面,但由於人數有限,必得激發公民參與,讓在地居民長期合作、彼此信任,才能確保社區獨立穩定的運作,並深耕永續;兩岸都有精彩的社區參與故事,各自上演……精采內文

 
 
  透視中國環境:青藏高原生態移民的困境
中國開發種植生質能源作物;圖片來源:中外對話

作者:馮永鋒(光明日報科技部記者)

來自生態退化的青藏高原的許多牧民,期望移民到城鎮後生活會有所改善,但遷移的結果卻讓他們感到失望。

青藏高原的草原持續退化,中國政府認為當地牧民的牛羊是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從2003年開始了一項浩大的工作,把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注)地區的許多牧民遷移到城鎮邊緣,以給草原喘息的機會。但中外對話的記者發現,如果「後續產業」問題不解決,這些生態移民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

三江源生態移民工程總投資6.31億元,計畫移民16129戶,89358人,涉及青海十多個市縣和自治州。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已實際移民超過1萬戶,將近6萬人離開了家鄉。移民大部分搬遷到縣政府所在地的郊區,由政府統一提供住房和生活補貼。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高美鈴
計畫列入保護名單可愛島特有鳥類akikiki;圖片來源:Eric VanderWerf courtesy 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

最新一份國際性調查顯示,全球1/4哺乳動物面臨絕種威脅,其中亞洲陸生哺乳類情況最糟,棲息地被毀和獵殺是主因。為力挽頹勢,儘管大部分地區為私人所有,美國政府仍打算大手筆將夏威夷島可愛島上規劃為關鍵棲地,並將棲息島上的48種特有生物列為瀕危名單中

在此一波金融風暴中,美國對金融產業所編列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也惠及生產與投資再生能源的企業,使得來不易的綠色能源發展不致中輟。

台灣方面,則顯得民眾得自求多福點了!在花東青年向交通部強烈要求之下,台鐵才被動決定增開太魯閣號,花東人行的權益始得以伸張。另一方面,針對國內學童使用手機日益頻繁,恐影響大腦發育,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要求政府應立法防範,衛生署也應釐清腦瘤、癌症與使用手機或基地台等電磁輻射發射情形,並主動向國人告知。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環境信託:支持在地小農與生態保育的「社區土地信託」(上)

作者:舒詩偉(青芽兒雙月刊主編)

台灣的農村、農業,在許多方面,都呈現著散解。但在同時,又冒出不少「不甘心」、試圖開創新生機的新農民:有機農業、「穀東俱樂部」、綠色通路商店,以及諸多綠色營隊工作坊……或許,目前正值「世代交際」之際,至於未來會變成個什麼樣?誰也沒法說得準。

位於美國麻州南艾格麗蒙特郡的「土牛農園」,在面臨土地轉售時,倒是由全社區人士、保育團體等協力合作下,集體買了下來,然後承租給在地年輕農民,實施有機農耕,推動鄰近濕地的保育,帶動整個社區的凝聚與發展。這不也是另一種的開創?精采內文

 
 
  兩岸環團有共識:環保要紮根 社區帶頭幹

本報2008年10月8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兩岸環保與永續發展論壇邁入第三屆,今年以「社區環保」作為主題,昨(7日)於台大校友會館展開第一場論壇,分別有來自中國及台灣各地的環保團體進行交流。投入環保運動二十餘年,擔任內蒙阿拉善生態協會副秘書長鄧儀分享時指出,如果要深入紮根,最重要的是「不是要進去帶著社區幹,而是要融入民眾後,讓社區帶頭幹」。

新故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長期進行災後重建的新故鄉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也表示,重視公民參與,才能深耕經營。環保團體的角色是資源平台,提供資訊、人力,甚至是公部門溝通的介面。以桃米生態村為例,經由在地居民創發願景、凝聚共識,才發展出兼具生產、生活與生態的案例。

而在北京都會區推行生活環保的「思拓者教育諮詢中心」主任吳敏指出,尊重社區的主體性來落實環保理念,才能進一步的擴大影響力。因此,在今年3月北京西區「什剎海」成立的「綠色生活館」正是在這樣的理念下,推動「家家布袋子」的活動,讓民眾在縫紉環保袋實作的經驗中,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而剛獲得「生命永續獎」的文山社區大學校長鄭秀娟也表示,社區大學一向以提供充分的知識交流與串聯為目的,尊重公民的主體判斷,同時提升公民的社區意識。例如在台南七股推動護沙的生態工作假期,或是關注農田休耕問題的公民會議,都是這項理念的實踐。

不只是在都會區,進入部落的原則也是相仿。荒野保護協會理事張菁砡以定點觀察、守護環境、建立行動網的經驗指出,環保團體的人數有限,為了與在地居民長期合作,彼此信任才能確保社區能獨立穩定的運作。

左為綠色圖騰會長楊秋莎,右為思拓者教育中心主任吳敏來自內蒙古額爾古納的「綠色圖騰生態保護協會」會長楊秋莎也進一步分享,藉由尊重當地原住民的信仰與文化,能讓工作推行起來事半功倍。例如在溫室氣體減量的議題上面,推出「綠色出行」活動,不但在報紙、廣播、電視台上有相當高的曝光度,與當地政府、企業等二十多個單位還簽署節能減排的承諾書,同時也配合在國際無車日中,發起自行車隊與步行人員進行環城活動,以提高教育宣導的效益。

在第一場論壇過後,十位中國大陸代表將陸續參訪台灣許多在地組織,包含鹽寮反核自救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屏東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青年樂生聯盟等十多個團體,並且在下週二(14日)於台大校友會館,進行最後的論壇分享,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參與。

Top

 
 
  透視中國環境:青藏高原生態移民的困境

作者:馮永鋒(光明日報科技部記者)

來自生態退化的青藏高原的許多牧民,期望移民到城鎮後生活會有所改善,但遷移的結果卻讓他們感到失望。

青藏高原的草原持續退化,中國政府認為當地牧民的牛羊是最大的破壞者,因此從2003年開始了一項浩大的工作,把三江源(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注)地區的許多牧民遷移到城鎮邊緣,以給草原喘息的機會。但中外對話的記者發現,如果「後續產業」問題不解決,這些生態移民的生活將越來越艱難。

三江源生態移民工程總投資6.31億元,計畫移民16129戶,89358人,涉及青海十多個市縣和自治州。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已實際移民超過1萬戶,將近6萬人離開了家鄉。移民大部分搬遷到縣政府所在地的郊區,由政府統一提供住房和生活補貼。

居住在城市邊緣的「外來者」

沿著蜿蜒的聶恰曲河往西走,便是號稱「萬里長江第一縣」的治多縣,著名的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就在其轄區內。治多縣索加鄉面積達8000平方公里,不僅是藏羚羊等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地,也是長江上游通天河的主要水源涵養區。作為「生態移民」計畫的一部分,治多縣從2005年開始,把一些牧民從索加鄉移到了治多縣城旁邊,從而在縣城邊形成了一個將近200戶的「移民村」。

治多縣城不大,但移民村與縣城仍隔著一小段距離,這隔離讓移民村的人與縣城本地人產生了心理距離。

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副秘書長扎多(全名哈希•扎西多傑)曾經是著名反盜獵英雄索南達傑的助手。身為「藏羚羊的保護神」,他曾獲得2006年度CCTV年度經濟人物的公益獎。

從索加鄉搬到治多縣城邊的人,不是扎多的親戚,就是他的朋友。記者隨著他一家一戶地拜訪了這些移民。政府提供的移民村房屋都蓋得一模一樣,每家院子中都有一口新淘出的井,房子中間有個爐子,這便是給移民們配置的全部家當。每戶每年的政府補貼是6000元人民幣(約900美元),另外再補1000元的牛糞費(燃料費),連續補10年,之後願意搬回老家的,可以再回去。

青海省格爾木市南郊的「昆侖民族文化村」,主要接收來自「黃河第一縣」曲麻萊縣的生態移民,兩個鄉7個村約240戶人家遷居在這裡。他們和治多縣的生態移民一樣,住在城市邊緣,卻不是城市人口。雖然他們的孩子可以到城鎮的學校上學,他們可以到城鎮的醫院看病,但在心理上,他們還是這個城市的外來者,行政上也屬原來的鄉政府管轄。

生態移民的生存狀況堪憂

才仁洛桑原來是曲麻萊縣曲麻河鄉措池村的村長。2005年,他和許多村民一樣,一聽到移民的消息,覺得很高興,因為從生活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城市裡更便利。可移下來後,他發現一家人今後的生計是個很大的問題,「這裡什麼都要買,而在牧場上,我們需要買的東西很少,牛羊什麼都給我們提供了。我們在老家燒牛糞,這裡燒的是煤和天然氣;我們在老家到河邊打水,這裡用自來水,可一天只供應1個小時;我們在老家隨便可以上廁所,不會有什麼污染,這裡倒是安裝了抽水馬桶,可由於沒有水,抽水馬桶根本沒法用。」

讓他更擔心的移民村今後的出路,「大家到這裡住著之後,賣掉了牛羊,拆掉了房子,牧場交給了國家。可下來之後,我們都找不到工作,許多家庭全家成天在家閒著。」

格爾木原來很少有藏族居住,因此南郊的移民村在當地顯得格外的惹眼。按照「規劃」,這個村子有許多公用設施,可大部分都沒有建成。2006年搬下來時,建好的垃圾收集坑,由於一直沒有人把垃圾運走,很快就填滿了,發出惡臭。村民沒有辦法,只好在一個空地裡挖了個大坑,把垃圾扔到這個大坑中。

困難重重的「後續產業」

曲麻萊縣、治多縣、格爾木市一直都在關注移民村的發展,希望把「後續產業」做好。有時候政府也派出調研組,希望找出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但受困於資金、技術和方法,突破口至今沒找到,移民經常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

曲麻萊縣一位領導幹部認為,牧民搬到城市邊上,他們本身就是極好的「旅遊資源」,應當在格爾木市、曲麻萊縣等城鎮邊的移民村中,發展特色旅遊產業,吸引城市居民過來旅遊,「把高原馬牽起來,把藏族舞蹈跳起來,把牧民帳篷搭起來」。昆侖民族文化村真有移民投資建設了幾個帳篷,從移民中招收一些青少年當服務員,唱歌跳舞給客人看,但開業之後遊客很少。

移民村裡隨便走上幾步,就會遇上一個小賣部,畢竟這是最不需要特殊技能的謀生手段了,但生意都十分清冷,難以維持下去。有些村民實在找不到出路,就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替沒有移民的人放牧,一年也能得到少許的收益。

昆侖民族文化村曾辦了一個嘛呢石雕刻廠,本來想賣給遊客的,可一來遊客稀少,二來石頭相對笨重,結果大多數都滯銷了。又想辦一個服裝廠,可由於資金缺乏,啟動也頗為困難。

扎多的新思路

作為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副秘書長的扎多,比別人有更多的擔心。他不知道,移民村的村民們能否真正融入城鎮的生活;而10年之後如果重回草原,移民們又是否還能適應原來的生活。

他說,實際上,傳統的藏族生活方式、尤其是宗教傳統對於環境是相當友好的,藏傳佛教提倡尊重生命和自然,其「神山聖湖」的教義與現代的環保理念高度契合。用藏族傳統和文化和宗教來號召當地牧民與種種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行為抗爭,牧民們會非常容易理解和擁護。三江源生態保護協會和「保護國際」組織這幾年的合作,也證明了這種保護方式非常有效。

「如果當地人能夠成為當地的環境守衛者,在不移民的情況下實現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是不是還一定要把他們搬下來?」 也許,這也是解決目前移民困境的一個新思路。

注:三江源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位於中國西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總面積為30.25萬平方公里,現有人口55.6萬人,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歷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豐美、湖泊星羅密佈、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但近幾十年來,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乾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森林遭到嚴重破壞,受威脅的生物物種占總類的20%以上,部分地區的人類已難以生存,被迫搬遷他鄉。

※本文轉載自中外對話網站,原發表日期2008年10月2日
※看中英文對照,並和中外讀者一起討論,請點此連結

Top

 
 
 
全球1/4哺乳動物面臨絕種威脅 亞洲陸生哺乳類情況最糟

摘錄自2008年10月7日路透社巴塞隆納報導

6日公布的一份國際性調查顯示,全球哺乳動物有1/4正面臨滅絕威脅,棲息地被毀和獵殺是主因。

這份由1700名研究人員彙整、迄今最完整的調查報告顯示出,現今5487種哺乳動物有一半的族群數量正在減少。哺乳動物體型差異從大如藍鯨、小到泰國如昆蟲般大的大黃蜂蝙蝠。

研究負責人希柏(Jan Schipper)向路透表示:「哺乳動物減少速度比我們所想的還快,目前全球每四種哺乳動物就有一種面臨絕種威脅。」這份報告屬於瀕臨絕種物種「紅色名單」報告的一部分,在巴塞隆納(Barcelona)發表。

他說,亞洲陸生哺乳動物的情況最糟,如紅毛猩猩正受到伐林帶來的威脅;亞洲地區80%的靈長類都瀕危。

Top

 
 
  保育夏威夷特有生物 從保全生態系統下手

摘譯自2008年10月5日ENS美國,夏威夷,檀香山報導;鄭佳宜編譯;莫聞審校

美國聯邦政府目前打算將夏威夷可愛島(Kauai)上48種特有生物列入瀕危物種名單,並規劃關鍵棲地。對此,保育人士反應不一。有支持者擁護漁業暨野生動物局這次保全整個生態系統的作法,另一種聲音則認為此案早在柯林頓時期便已提出,只是遭布希政府擱置。

這項計劃由美國內政部長坎培松(Dirk Kempthome)在9月底公佈,計畫列入保護名單的生物包括45種植物、兩種可愛島鳥類akikiki和akeke'e,以及夏威夷紋翅蠅。

坎培松表示,這份計畫「應用了新發展的生態系統途徑(ecosystem-based approach)來保育物種。」「透過強調這些生態系統普遍面臨的危機,有助於我們更有效率地專注在保育和復育這些共享的棲地。這套整合途徑不僅有助於復育名單上的物種,同一生態社群的其他物種也會一同受益。」

這些物種分布在六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從山地雨林、潮溼低地到乾燥懸崖,涵蓋27674英畝、共22個不相通的地理區域將被劃分為關鍵棲地。

實際上只有1646英畝屬於新的關鍵棲地,根據漁業暨野生動物局說法,剩下26028英畝和現有的關鍵棲地重疊。

這次提出的關鍵棲地主要在夏威夷州,其中5970英畝屬於私人土地,分由12個不同的地主持有。

一些保育學者認為這次計畫符合政府先前保護物種的承諾。

辛格勒(Marjorie Ziegler)執掌有58年歷史的夏威夷火奴魯魯保育委員會,他對此表示:「我們對這次的生態系統途徑頗為滿意,因其頗為合理。這是政府第一次結合動植物一起保育,並將生態系統途徑用於復育。」

生物多樣性中心資深律師司涅佗(Mike Senatore)則抱持不同看法,尤其針對坎培松強調此舉乃新措施表達反對:「早在柯林頓政府就已針對保育物種發展實行一套生態系統途徑,但遭布希政府全盤擱置。這次名單上,即使不是全部也有絕大多數物種屬於漁業暨野生動物局保護先前決定從瀕危物種法案上除名的數百種物種,生物多樣性中心早已將它們列為請願立法保育的名單,並敦促政府介入保育。」

計畫列入保護名單可愛島特有鳥類akeke'e;圖片來源:American Bird Conservancy其他保育團體也曾要求政府保育稀有鳥類。

美國鳥類保育協會和夏威夷鳥類專家凡得瓦(Eric VanderWerf)都曾為這些這些物種請願,'akikiki和'akeke'e兩種特有鳥從2000年開始急遽減少,到2007年估計只剩下1400和3500隻。

漁業暨野生動物局太平洋島嶼辦公室的田野主管藍儂(Patrick Leonard)説:「接下來幾年,我們計畫以這套生態系統途徑劃出更多關鍵棲地,以涵括夏威夷島嶼全部特有種的棲地。」

根據該計畫,針對歐胡島和大島各有一項規則,茂宜島、莫洛凱島和拉拿夷島則適用同一項規則,另有一項規則是針對棲息在不只一個島嶼的夏威夷物種;每項規則會列出各個物種的瀕危狀態,「倘若可行,」藍儂表示,也會針對物種建議關鍵棲地。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美國7000億紓困方案 同步擴大再生能源租稅優惠

摘譯自ENS美國,華府報導;游珮綺編譯;莫聞審校

紐約州Maple Ridge風力發電區國旗飄揚一景 (圖片來源:PPM Energy)再生能源業者如今可鬆一口氣了,因為生產與投資再生能源的賦稅抵減延長案獲表決通過,經美國國會認可的各產業皆可受益,這也是美國對金融產業所編列7000億美元紓困方案的一部分。

「2008經濟穩定緊急法案」(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 EESA)繼上周三(1日)獲參議院認可後,上週五(3日)下午再獲眾議院以263對171票通過,布希總統隨即於2小時後簽署該法案。

眾議院議長加州民主黨員裴洛西(Nancy Pelosi)表示,「她很高興這個法案包括了延長清淨再生能源的賦稅抵減,這將有助於美國立即創造並維持50萬個高收入的工作。」

她說,「去年我們所提的能源法案中即包含了這個部分,但卻遭到參議院的否決,現在其已正式成為立法的一部份,並且獲得預算補助。我們努力爭取將賦稅抵減加入法案…因為這是創造就業機會主要利基。」

賦稅抵減計畫將使再生能源的生產賦稅抵減延長一年,投資賦稅抵減延長8年,而延長部分將從石油和天然氣產業的稅法變更中獲得部分補助。

美國風力發電協會政府與公共事務資深主任偉特史東(Greg Wetstone)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要向參中兩院中,曾在艱困的條件中努力爭取再生能源賦稅抵免延長的議員們,獻上最深的敬意。為了讓再生能源生產賦稅抵減以及小型渦輪投資賦稅抵減留在議程中,他們一直努力到最後,並終於推動法案的通過。」

偉特史東表示,「這些賦稅抵免對於風力發電的持續成長、美國的經濟和能源安全、以及邁出對抗全球暖化成功的第一步,都是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他說,「我們期待明年跟新的國會和行政團隊一起合作,塑造一個嚴謹、長期的清淨能源法案,以期能增加國內的可用能源,增加我們對清淨再生能源的需求,並且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花東青年向交通部要火車票 台鐵24日將增開太魯閣號

本報2008年10月8日台北訊

太魯閣號 (圖片來源 : WIKI)雙十節連續假期將至,東部幹線自強號座位早在開放訂票的幾分鐘內全部賣光,一群花東青年7日到交通部前要求北迴東部幹線「明年春節前每日單向1萬5千個座位」,在班次足夠下人人有座位,實現馬英九總統「花東幸福工程」的競選政見。

總統馬英九在競選期間曾兩度搭乘東部鐵路,對東部有些地方沒有雙軌、沒有電氣化的窘境,在電視辯論會上感嘆「很對不起東部人民」。然而上任四個多月以來,從端午、中秋到雙十節連假,東部幹線仍舊一票難求。花東青年在交通部前高唱「站火車」的在地創作歌曲,並要求交通部運研所限期做出花東鐵路營運分析與經營策略。

針對台鐵推諉目前太魯閣號使用已達飽和,規劃2010年採購48輛太魯閣號,綠黨召集人鍾寶珠質疑,政府花好幾千億元到處蓋公路,為何不能立刻解決台鐵問題。她呼籲真正愛花蓮的民代及議員們,也能一起來推動花東鐵路改善方案,無論蘇花高、蘇花替是否興建,改善北迴鐵路運能是花東人民普遍的共同心聲。

鍾寶珠進一步強調,交通部運研所應限期做出花東線運量及旅客使用特性分析,及包括車種、班次與座位等營運策略,他認為就算無法馬上增購太魯閣號達到每40分鐘一班車,至少也要讓大家過年有座位,而不是「站火車」站到腳發麻,以目前花東線每日單向約1萬1千個座位來估計,只要做好管理,就能提升至1萬5千個座位,人人有座位。

交通部台鐵管理局宣布自24日起,週五至週日每天花蓮至台北間南下、北上各加開兩班太魯閣號列車,預計週末每日單向可增加780個座位。台鐵也表示,月底增加班次約可使平日、假日對號列車座位提昇至7千、8千個。

花蓮後生會潘欣榮批評,台鐵的經營目的應是,藉由國家資源的投入,照顧偏遠地區安全、便捷、價廉的大眾運輸,以平衡城鄉發展、提供社會基本需求,將花蓮人搭車權利放在成本考量之上,透明公開、全民監督,才能擺脫利潤與官僚的經營思維。

Top

 
 
  220萬青少年使用手機 7成不知安全預警觀念

本報2008年10日8月台北訊

國外專家提出學術報告指出,使用手機可能造成危害,20歲以下青少年使用手機,腦癌率高達一般人的5倍,電磁波比成人更易穿透深入至5歲孩童或青少年的腦部。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昨(7日)公佈台灣學童手機使用狀況的調查報告發現,青少年學童攜帶手機比例偏高, 6至18歲的青少年中,約220萬青少年、學童擁有手機,其中七成不知安全預警觀念。

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表示,國小學童三成四擁有手機,推估國小學生擁有手機者約70萬人,每次通話長達10分鐘以上者有37%,顯示台灣青少年學童使用手機通話時間過長。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也對33款手機進行電磁波檢測,6成以上手機於接通前或接通後皆高於背景值(1μW/m2),且所有手機皆未標示電磁輻射劑量。

目前國內所依循的手機發射強度標準為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所訂的特定吸收率SA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值,為1.6 W/kg。但FCC的工程技術主任Julius Knapp今年9月在美國國會「手機安全討論聽證會」上作證:FCC並無經驗去評估1997年FCC所訂定之限制手機發設電磁波之SAR值(1.6 W/kg)標準是否適合防護可能的健康風險。

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認為,依預警原則,FCC所訂手之SAR值為1.6 W/kg太高,2007年出版之電磁波Bioinitiative報告,學者建議SAR值應降為 0.1 W/kg。目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並沒有要求廠商標示SAR值,為提防黑心手機與讓消費者安心,政府應儘速要求廠商標示。

針對青少年學童手機使用調查,顯示學童使用手機普遍頻繁嚴重,台灣電磁輻射公害防治協會認為強調由於學童腦部發育尚未完全,手機電磁波更易穿透,也要求政府應立法防範並且公開呼籲青少年、學童非緊急情況不使用手機;衛生署應上網公開近十年來各縣市鄉鎮村里之腦瘤、癌症發生人數,以釐清腦瘤、癌症與使用手機或基地台等電磁輻射發射情形。

這份手機使用問卷調查,時間從今年8月至10月初,範圍涵蓋台灣14個縣市,年齡層約6至18歲的國小、國中及高中青少年及學童,有效問卷共2132份,包括國小957份、國中685份及高中490份。

Top

 
  環境信託:支持在地小農與生態保育的「社區土地信託」(上)

作者:舒詩偉(青芽兒雙月刊主編)

在台灣,農業的事似乎都留給農民或農政單位來處理,而與整個社會沒多大關係,據說這是由於經濟產值的比率太小的關係?而農村,則交給「社區總體營造」吧!至於許多已經或即將休耕、廢耕的農地,或已日益淪為開發商覬覦的「肥肉」了。農民呢?不少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在這整個形勢中,我們不太能看到什麼「長久之計」。有多少人在談十年、二十年,更遑論百年以後的農村或農業?我們不太能看得到什麼周全的農村整體發展佈局,而能把產業、社區與生態相結合。

台灣的農村、農業,在許多方面,都呈現著散解。但在同時,又冒出不少「不甘心」、試圖開創新生機的新農民:有機農業、「穀東俱樂部」、綠色通路商店,以及諸多綠色營隊工作坊……或許,目前正值「世代交際」之際,至於未來會變成個什麼樣?誰也沒法說得準。

土地的分配與擁有,千百年來一直是許多社會中最根本的問題。台灣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的「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開創出大量自耕小農戶,倒也多少化解爭取土地的衝突;而不像目前許多第三世界國度,5%的人口仍佔有80%的土地,貧富極為懸殊。

但1970年後,農業開始「落退」,工商業逐漸超前。而在過去十年、二十年間,又再度冒出土地集中的現象。歷史,彷彿在「倒帶」;不過這次,是由現代大財團來領軍,尤其是在2000年「農發條例」與「集村興建辦法」通過後。

人們透過有機農業體驗活動,重新找回與土地、與糧作的情感,也期許找到台灣農業的明天。土地,是農業、農村的根本,也是生態環境中重要的一環。原本的農地,除了休耕、廢耕,或轉變為「園區」、新市鎮、遊樂場外,是否有其他的更良性、積極的出路?

位於美國麻州南艾格麗蒙特郡的「土牛農園」,在面臨土地轉售時,倒是由全社區人士、保育團體等協力合作下,集體買了下來,然後承租給在地年輕農民,實施有機農耕,推動鄰近濕地的保育,帶動整個社區的凝聚與發展。這不也是另一種的開創?

「土牛農園」(Indian Line Farm)

麗莎(Elizabeth Keen)與亞利(Alex Thorp)到1999年,已在「土牛農園」經營了2年,他們主要是種植有機蔬菜。收成的作物,一方面定期載到附近的「大巴靈頓農民市集」現賣。另方面,主要則是靠著「社區協力農業」(CAS)股東的支持,預先付費。蔬菜長大後,「股東」每週全家再來農園,採收自己該有的分量。

這一切運作都挺順暢,也算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只是有個問題:「土牛農園」的農地,是他們租來的。一般而言,年輕務農的朋友,哪會有地?

沒有土地的農民,心中往往不覺得踏實;對農耕,也無法做長久的打算:即使自己再喜歡這種生活、這份工作。

想在農地上做長久經營的機會,總算來了。「土牛農園」的地主:大衛(David Van En)急需用錢,來維修老屋,償還貸款。他也無心繼續經營母親留下的農園,因此想賣地。

這應是一拍即合的美事。只是麗莎與亞利這兩位合作伙伴,根本沒錢。按照現行的狀況下,他們或可向親友借錢,或向金融單位或地下錢莊貸款,或去標會。但這可行嗎?划算嗎?算來算去,答案顯然只有一個字:NO!但農園怎麼辦?他們如不承購,它又會流落到誰家?又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

還好在美國的現行制度下,相對於官方的民間社會,總是有一定的分量,一定的自主性。公部門做不來的,民間自己做,或推著官方做。當然,民間有一定的力量,是老百姓能自己組織起來,形成各種不純為私利而更多是為地方公益、好管閒事的社團、協會或基金會。

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在「土牛農園」所處的鄉間,也有如「舒馬赫協會」(E. F. Schumacher Society)、「社區土地信託」(Community Land Trust)等民間機構的存在。這些單位一旦知道居民遇到無法克服的問題時,總會出來「多管閒事」,讓全體都過得更好一些。他們發動起社區的力量,來協助麗莎與亞利獲得農地。在透過農地的議題,協助在地小農繼續農耕,不僅利於小農保有生計,並得以維護區域生態保育。

這裡面比較奇特的一點,是在協助麗莎與亞利能長期農耕上,整個社區所做的,並不是幫他們購買農園,以避免成為銀行信貸的角色。社區的作為,反而是透過「社區土地信託」等機構的募款;以「社區土地信託」的名義,買下農園或農地後,再與麗莎及亞利簽約。讓他們或往後一、二代,能長期(約期99年,可續約)在農園生活、工作──只要他們願意做下去。

在此,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土牛農園」的歷史背景及環境吧!

「土牛農園」總面積不到7公頃。它是塊界於紐約州哈德遜河和與麻州哈薩托尼克河等兩河之間狹長、曾稱做「土牛」的土地。由於河水帶來淤泥,整個農地是肥沃的;適合種植蔬菜及果樹。

整塊地除了菜園、果園,另還有一些設備:一棟供人居住的房舍,一間大倉庫,以及幾座零星的工寮。至於農園外邊的世界,倒也沒什麼房屋、村落;而是一塊約33公頃、受保護的濕地。他是卡拿河(Karner Brook)生態保育系統的一環。河水的水質,以及河邊的濕地,都受到當地百姓與公部門合力維護。在5年間,倒也維護住500公頃的濕地。這一帶的山川河流,應該還算是「乾淨的」。

至於「土牛農園」本身,最初倒也並非由麗莎與亞利經營出來。他們還沒這麼「老」!其實農園本身也沒有多老,但名氣不小,他們是全美實施「社區協力農業」(CAS)的先驅。

在20世紀初,原本農園一帶的50公頃荒野,都開發成養乳牛及乳品加工廠。直到1983年,羅賓(Robyn Van En)買了部分農地,並轉為有機蘋果園。1985年,她與鄰近的農民及由歐洲遷居來美不久的詹恩(Jan Vander Tuin),開始發展「社區協力農業」;直至1997年,近47歲的羅賓因氣喘病逝世。在此期間,羅賓等人四處推動「社區協力農業」,呼籲要維護在地的小農、小農園,強化農村經濟,後來更設立了「北美社區協力農業協會」(CSANA)。

羅賓遺留下來的「土牛農園」,要怎麼處理?產權當然是留給18歲的獨子大衛;但要繼續經營這已是農業標竿的「土牛農園」,則非大衛之所願、所能。

在眾多親友、股東及社區、鄰里人士關心下,剛由附近另一「社區協力農業」農園出師的麗莎與亞利,把農園承租下來。只是,才經營了兩季,大衛就想賣地了。(未完待續)

※本文轉載自第14期青芽兒雙月刊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