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1.1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環境手札預購
永續公共工程入口網
編輯室小啟
賀!本報總編輯陳瑞賓當選第46屆十大傑出青年 
賀! 本站「從踢碳抗暖化觀點評析當前政策與趨勢」入圍第七屆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又擱淺了! 石門外海貨輪漏油 政府缺乏統轄部門

巴拿馬籍貨輪石門外海擱淺,漏油嚴重;圖片提供:環保署

【相關連結】
工作船擱淺蘭嶼第3週 花港局限船東10日內移除
2006年底吉尼號漏油污染
阿瑪斯號漏油事件真相

巴拿馬籍貨輪於昨(10)日晚間擱淺於台北縣石門鄉外海,船艙破裂造成沿岸約2公里的海岸污染,環保署評定為第二級的海洋油汙事件,已成立應變小組。但是對於層出不窮的擱淺、油汙事件,海洋生態保育協會常務理事尹德成表示,沒有有效的前置監控,只有後續處理,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

此艘貨輪運載汽車從新加坡開往韓國釜山港,途經石門郷外海因風浪過大即下錨避風,但因作業疏忽,擱淺於石門郷外海300公尺處,目前因海邊風浪過大,溢油緩慢洩出,船艙內有493公噸重油、64公噸柴油,估計目前重油溢漏約100公噸,污染約3公里長海岸,已請台電公司核一廠先行戒備。精采內文

 
 
  生物簡介:排排坐吃呱呱 赤尾青竹絲
赤尾青竹絲的頭部特寫(頭部前方第一個較小孔洞為鼻孔,呈三角形較大者為感應熱源的頰窩)。圖片提供:毛俊傑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學生時代出野外進行夜間生態調查,看過眾多正在等待獵物的赤尾青竹絲後,總覺得牠們伏擊的地點在結構上有一些相似性,卻說不上來;直到開始教書後某一天晚上,發現學校實習林場中的赤尾青竹絲,總會在夜間像面壁思過一般,一隻隻彼此相距或遠或近的排列在林道邊的水泥牆前,並駐足於離牆面約15~20公分的地方。

頓時許多疑問湧現,為何這些赤尾青竹絲決定選在水泥牆前伏擊?牠們如何判別伏擊地點的好壞?通常會待多久?是否一直都維持同樣的姿勢不動?牠們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前方是食物還敵人……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陳誼芩

螢光燈泡等於省電燈泡嗎?

經濟不景氣,各個地方能省則省!高雄捷運虧本營運,每月平均要45萬人次才能收支平衡,目前大約只有15萬人次,每年虧損20億元,現在只好關燈節流,以省電20%為目標。但是,省錢可別用錯方法,居家照明如何省電?專家傳授撇步,挑選燈管原則是「長的比短的好、直的比彎的好、細的比粗的好、透空比蓋住好」。而且,「省電燈泡最省電」這句slogan別再以訛傳訛了,普遍使用的日光燈,其實比省電燈泡更省電

戰亂,除了造成難民無家可歸、飢餓等問題之外,生態環境也慘遭破壞,烏干達戰後難民充斥,北部濕地遭受破壞,居民常去摘取紙莎草的沼澤地全被破壞,已經沒有蘆稈可以製作睡墊。

中國林業局表示,當前林業發展出現林業體制機制不順和生態脆弱的問題,希望透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確保2010年中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又擱淺了! 石門外海貨輪漏油 政府缺乏統轄部門

本報2008年11月11日台北訊,易俊宏報導

巴拿馬籍貨輪於昨(10)日晚間擱淺於台北縣石門鄉外海,船艙破裂造成沿岸約2公里的海岸污染,環保署評定為第二級的海洋油汙事件,已成立應變小組。但是對於層出不窮的擱淺、油汙事件,海洋生態保育協會常務理事尹德成表示,沒有有效的前置監控,只有後續處理,是治標不治本的措施。

此艘貨輪運載汽車從新加坡開往韓國釜山港,途經石門郷外海因風浪過大即下錨避風,但因作業疏忽,擱淺於石門郷外海300公尺處,目前因海邊風浪過大,溢油緩慢洩出,船艙內有493公噸重油、64公噸柴油。環保署表示,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已於今(11)日清晨抵達事故現場進行油污勘查,並協同海巡單位進行油污清除作業。

金山區漁會總幹事蔡崑輝提到,石門鄉多是沿岸捕魚的漁民,沾滿油污的漁具無法使用,受影響的漁民約5千人左右,受損金額目前無法估計。除了漁民的生計受影響,沿岸居民還必須忍受海風帶來的汽油味,蔡崑輝在看過現場後,相當憂心的表示「抽油的速度趕不上漏油的速度,相關政策有待改進」。

生態衝擊方面,尹德成提及,北海岸黑潮、親潮等洋流匯集,浮游藻類資源相當豐富,是生態系中的主要生產者,油污染會直接衝擊食物鍊的基礎。另外,油汙染會使潮間帶變得難以附著,海岸資源岌岌可危,如果使用除油劑,也會造成二度破壞。而海洋大學海資所所長劉光明則指出,石門海岸一帶以休閒漁業為主,就算有補救措施,破壞過後的海岸也已不具觀光收益。

關於目前油污清理狀況,環保署表示,已跟經濟部水利署調借大型抽水Pump,海巡署海巡及岸巡單位也備妥吸油棉、攔油索、汲油器及抽油Pump。船東已委託海事公司立即進行船體移除及殘油抽除作業,正加速油污清除作業。

尹德成沉痛的呼籲,「預防大於治療」是很淺顯的道理,但中央沒有一個統整的部會,永遠只會做後續處理與補救。環保署只負責海洋油污監控,生態影響則由農委會評估,當船隻還在漂流時是海巡署的管轄範圍,直到擱淺後才由港務局接管求償與清除事宜。如果成立海洋部做前置監測,跟相關資料庫的整理,才不會陸續出現類似阿瑪斯號事件的案例,遭受污染還倒賠7百多萬

Top

 
 
  生物簡介:排排坐吃呱呱 赤尾青竹絲

作者:毛俊傑(國立宜蘭大學自然資源學系)

面壁伏擊的赤尾青竹絲。圖片提供:毛俊傑學生時代出野外進行夜間生態調查,看過眾多正在等待獵物的赤尾青竹絲後,總覺得牠們伏擊的地點在結構上有一些相似性,卻說不上來;直到開始教書後某一天晚上,發現學校實習林場中的赤尾青竹絲,總會在夜間像面壁思過一般,一隻隻彼此相距或遠或近的排列在林道邊的水泥牆前,並駐足於離牆面約15~20公分的地方。

頓時許多疑問湧現,為何這些赤尾青竹絲決定選在水泥牆前伏擊?牠們如何判別伏擊地點的好壞?通常會待多久?是否一直都維持同樣的姿勢不動?牠們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判斷前方是食物還敵人…… 

赤尾青竹絲是一種中小型的蝮蛇科蛇類,牠是目前台灣本土蛇類中進行過最多生態研究的物種,但多數一般民眾對牠的初步了解,可能都來自於教科書,或是過去的醫學報告統計上。牠是臺灣六大毒蛇當中,蛇吻致死率最低的老么。多數的赤尾青竹絲於入夜之後,會利用與植物相近的翠綠體色,將身體以完全靜止不動的S形或是略為圓形盤繞的姿勢,平貼於地面或攀附於石頭、植物或枯枝之上,等待獵物經過,進行捕食。也因為與植物相似的顏色、時常靜止不動的習性,加上分布廣泛,野外族群數量相對較多,容易導致從事戶外活動的民眾於視線不佳的狀況下,未察覺到牠的存在而誤觸、誤踩,而慘遭蛇吻。

赤尾青竹絲的翠綠體色與無毒的青蛇、灰腹綠錦蛇極為相似,使得這兩種無毒蛇也經常被誤認,而受到人們惡意的傷害。如果仔細觀察,你可發現後兩者與前間在體色上有個明顯不同的地方:赤尾青竹絲身體兩邊各有一條白色體側線,大約有六成左右的公蛇在體側線下方還會有紅色線,而且此一紅線有越往台灣南部越鮮豔的趨勢。

在赤尾青竹絲箭鏃般三角形的頭部上,兩頰眼睛和鼻孔間各有一個三角形的大型孔洞,稱為頰窩,可以用來感應周遭環境溫度的差異,在光線不佳的狀況下,頰窩就成為牠偵測環境的主要器官,通常以蛙類、蜥蜴、鳥類、老鼠及鼩鼱為食,其中又以蛙類為主,所以經常可以在蛙類聚集求偶生殖的水邊發現牠們的蹤跡。

雖然牠們口中上顎左右兩側各有一枚以上令人生畏的大型折疊管牙,做為注射蛇毒以捕捉、消化獵物及防禦的工具,但在夜間的叢林世界中,赤尾青竹絲並非天下無敵,萬一遇到雨傘節及無毒紅斑蛇,往往就成了人家的美味晚餐,一命呼嗚了!

為了找出赤尾青竹絲排排站的原因,我和兩名苦命的大學專題研究生,每週前往學校的實習林場進行實驗。進行了一年的研究後發現,沿著水泥牆活動的動物明顯多於在林道中央,其中以蛙類、蟾蜍為大宗,偶爾穿插一些老鼠、鼩鼱、蛇、蜥蜴、溪蟹、蝸牛、甲蟲及蚯蚓等等,這些通過的動物所留下的氣味,提供了重要的嗅覺線索,這個結果說明了赤尾青竹絲為何偏好到此捕食;而水泥牆也因為所謂的熱島現象,在夜間成為環境中相對溫度較高的地點,極易讓赤尾青竹絲藉由感熱的頰窩偵測到此一地點。

在觀察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出現伏擊的個體多寡,會隨著水泥牆距水源的距離而變化,離得越遠就越少;此一現象,推測應與蛙類數量離水源越遠愈少有關。通常這些赤尾青竹絲守候伏擊的時間長短,可能從數十分鐘到數十小時不等,有些甚至會停留好幾天,但多數約為3小時左右,便離開回到鄰近的樹林中。停留期間,牠們的姿勢或多或少都會因為不時經過的動物或是發動攻擊而改變,但在捕食失敗或造成干擾的動物離開後不久,多數的個體都會回復原來的伏擊姿勢,繼續面壁。一旦成功捕食,不久之後便會離開。

水泥牆邊捕獲斯文豪氏赤蛙的赤尾青竹絲。圖片提供:毛俊傑夜間排排站的赤尾青竹絲,時常也會成為其他蛇類餐桌上排列整齊的晚餐。藉由架設於伏擊中的赤尾青竹絲後方的紅外線攝影機,在其拍攝的夜視錄影帶中,我們發現,當其他蛇類靠近赤尾青竹絲、並以蛇信偵測的同時,赤尾青竹絲也同樣回以蛇信探測,但當牠發現對方是蛇類時則迅速彈開,待危險解除後,才繼續回復伏擊姿勢。而當與蛙同為兩棲類的蟾蜍從面前經過時,赤尾青竹絲竟往往沒有任何反應,也不會進行攻擊;但當蛙類出現時,攻擊之迅速,令人印象深刻!只是攻擊時常有失誤發生。

同屬外溫動物的蛙與蟾蜍,體表溫度明顯較背景的水泥牆溫度來得低;不知赤尾青竹絲頰窩所感受到的,是否有如人的影子投射於放映中的電影銀幕,因而有效掌握動物運動的軌跡,並判別屬於何種動物,進而決定是否攻擊與如何準確攻擊?這或許又需另一個實驗才能解答了!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年虧20億 高捷車站 關燈節流

摘錄自2008年11月10日自由時報高雄報導

高雄捷運每月平均運量僅15萬人次,距45萬人次才能收支平衡的目標,還有一大段距離。據了解,高雄捷運運量低、營收少,每年虧損20億元,已成為大股東中鋼公司的包袱,對此,新上任的高捷總經理顏邦傑表示,高捷面臨直接營運成本、投資利息及折舊壓力,必須節流彌補虧損。

至於節流第一步,以省電20%為目標,各車站未開放使用的候車月台照明燈管減量,但是卻也因此使得月台顯得昏暗,必須面臨尤其是夜間11點末班車時段,候車乘客較少,更讓女性乘客心裡發毛。

至於高捷美麗島站外頭耗資千萬打造的「捷運之心」,原本設計於夜間營造雷射光束交錯美景,為了省電,雷射光從未打開過。 另外,高捷引以為傲的美麗島站公共藝術「光之穹頂」玻璃藝術作品,非假日光源減掉1/3。

據高捷公關處長黃一中表示,各車站月台、穿堂層及電聯車車廂,若人潮較少及天氣溫度較低時,空調溫度機動調高1度,1年下來估計可以省電780萬度,電費則是大約在1300多萬元。

Top

 
 
 
省電摳錢 燈管「長比短好 細比粗好」

摘錄自2008年11月10日聯合報報導

居家照明如何省電?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林憲德傳授撇步,原則是「長的比短的好、直的比彎的好、細的比粗的好、透空比蓋住好」。

林憲德說,燈具設計以長型燈管的發光效率最高,省電燈泡是為取代傳統的鎢絲燈泡,故意加以折彎縮短,卻大大減損發光效率。而新發展的T5,外形與一般的日光燈管差不多,但較細,效能經過改良更為省電。
省電燈泡圓球型與螺旋型來比較,前者是在螺旋型的燈管外再加一層玻璃外罩,發光效率減損;而U型燈泡又比螺旋型的轉折少,發光效率高。

台灣科大助理教授蕭弘清不贊成全面換掉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泡除了發光之外,還能發熱,「高山地區可以藉由鎢絲燈的照明溫度來取暖」。場所的特性也應考慮,例如浴室、洗手間等多是短時間照明,較適合鎢絲燈泡,因為鎢絲燈只要5秒鐘就可以達到穩定的亮度。

蕭弘清預測未來5到10年照明趨勢,辦公室、大賣場等大面積環境傾向使用T5、T8日光燈管,住家則會以省電燈泡為主,戶外照明則可能以顏色漂亮、效率高、亮度夠的複金屬燈為主。

Top

 
 
  省電燈泡最省電?大錯特錯

摘錄自2008年11月10日聯合報報導

「目前被大量使用的省電燈泡,其實並不省電」,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築委員會召集人林憲德指出,因政府、學界、教育界「錯誤宣導」,造成普遍使用的日光燈,明明比省電燈泡更省電卻被換掉。

受能源局委託推廣省電燈泡的工研院副院長曲新生說,政府從未要民眾把日光燈換成省電燈泡;林憲德教授恐怕誤解政府宣導意涵。他會建議政府,未來宣導需有更明確的說明防遭誤解。

林憲德研究綠建築多年,發現省電燈泡只比愛迪生發明的鎢絲燈泡省電一點,其他像是日光燈、T5燈(外型像日光燈但比較細)、PL燈(U型燈管)及LED燈等,都比省電燈泡省電。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他指出,應該是台灣的環保界跟著歐美國家腳步導致此結果;歐美國家至今多數仍使用高耗電的鎢絲燈泡,因此環保界推動省電燈泡替代是正確的,但台灣的情況不同。更省電的日光燈管在台使用普遍,但政府卻推動「使用省電燈泡」,讓民眾誤以為省電燈泡比日光燈、PL燈等更省電,花了更貴的錢裝置,當了冤大頭。

林憲德也發現不少室內裝修業者,為迎合民眾省電的錯誤認知,都將日光燈的設計改為省電燈泡,賣場展售的大型燈座也都用省電燈泡,讓他覺得問題非常嚴重,呼籲不要再說用省電燈泡會省電了。

針對「目前被大量使用的省電燈泡其實並不省電」一事,能源局表示,政府推動的「白熾燈汰換計畫」只是宣導將白熾燈汰換為省電燈泡或其他高效率燈具,並非將日光燈(T9、T8或T5燈管)汰換為省電燈泡,希望外界不要誤解。

Top

 
 
  戰後難民充斥 烏干達北部濕地遭破壞

摘譯自2008年11月6日ENS烏干達,古盧報導;楊佳珊編譯;莫聞審校

烏干達人也用紙莎草來鋪設屋頂。圖片來源:Life in Africa相簿。拉姆努(Carla Lamunu)靠著在鄰居家的花園做工,來勉強維持生活;因為她知道如果不工作的話,那一天就很有可能沒得吃。

她渴望十年前在做紙莎草睡墊生意時的生活,那時經營狀況不錯,社區的每一個人也都會使用睡墊。拉姆努說:「製作睡墊是相當低成本的行業,只需要購買西波爾麻線就能縫製了。且縫製3個睡墊只要100先令烏干達貨幣──相當於美金5分錢的成本。」

拉姆努和其他製作睡墊的人一樣,一大早起床、走半公里路到附近的沼澤,去尋找需要用的紙莎草蘆稈。

一般可以從在走廊推疊整齊的紙莎草堆以及陳曬的數量,來猜測一個家庭是否富裕。但拉姆努表示,「這個情況已經改觀了。」

近幾年來,附近那些拉姆努常去摘取紙莎草的沼澤地全都被破壞了,而沒有蘆稈可撿的情況導致她無法製作睡墊。 在古盧附近的Kolo Quarters地區,曾是購買品質優良睡墊的最佳場所,但如今卻是泥濘遍地、又充滿了簡陋的茅草屋,居住著那些因政府和聖主反抗軍內戰而被迫遷移的人們。

幾年前,隨著人潮陸續湧入古盧以及駐紮在周圍的營地,讓拉姆努失去她原本的生活,必須面對戰後造成的一片荒蕪。

許多新來到的人也開始製作並販售價格低廉的睡墊,因而引發當地商業競爭,讓紙莎草供給逐漸枯竭。

拉姆努說,「有些本國難民也開始在沼澤區邊緣耕作,而且為了要種植農作物,很快就有一些人開始砍掉紙莎草。」 「沒有任何東西阻止這個情況發生,」她說道,「因為沼澤地區並不屬於任何人持有,另外這樣做能讓許多家庭藉其維持生計也是一個原因所在。」

而對於這樣的情況,拉姆努並不是唯一受到影響的人。曾經也是經營紙莎草經銷的歐克羅(George Okello)如今身體虛弱又身受結核病之苦。但由於種在當地區域的紙莎草被砍掉後,也讓他無法再賺錢買食物了。

歐克羅哀悼著那個曾經讓他擁有穩定收入來源、如今卻已失敗收場的生意;他表示,「懶惰或不經心才是唯一會造成失敗的因素。」 「廣大的沼澤區現在已被破壞殆盡,」歐克洛說,「只有身體健壯的人才能經過遠距離長途跋涉,去尋找新鮮的紙莎草。」

根據1995年烏干達憲章說道,禁止私人擁有沼澤地區。萬一有任何人想在沼澤區內從事營運活動,必須先獲得法律許可-也就是會先評估該活動是否會破壞環境後,再由烏干達國家環境管理機構負責處理授權問題。
之後獲准在沼澤地區內或周圍營運的活動必須和沼澤地區保持30公尺的距離,且不能釋出有毒汙染物質。

然而,這些法律只存在於理論上,並未在烏干達北部地區內強制執行。

全文及圖片詳見:ENS

Top

 
 
  中國林業局:確保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20%

摘錄自2008年11月10日人民網北京報導

中國林業局黨組組織開展了解放思想大討論,一致認為,當前林業發展還存在不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兩大突出問題:一是林業體制機制不順,影響了林業本身的科學發展;二是生態十分脆弱,制約了整個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

因此,中國林業局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表明全力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精神的決心,確保到2010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0%。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易俊宏•網編:陳誼芩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