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8.12.31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 託播投稿

廣宣特區
2009環境議題前瞻座談會
步道遠足趣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快樂動物電子報
蝶會電子報
黑潮電子報
荒野電子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推薦瀏覽
生態工作假期
台灣地球日
海洋台灣
水產出版社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濕地保護聯盟
 
 
在南極惡水中緊盯日本捕鯨船 護鯨船600公里長征紀實
【相關連結】
2008國際回顧:反日本捕鯨行動 保育團體遭打壓
日本捕鯨船整裝待發 護鯨團如影隨形 探索頻道全程紀錄
澳法官裁決日南極捕鯨違反澳法律
ENS評論:美政府對商業捕鯨 舉白旗投降

海洋守護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護鯨船26日清晨遭遇日本日新丸號捕鯨船,卻突然遭受強烈南極洲風暴(風速達50-60英里/小時)、大風雪和洶湧大海的侵襲。護鯨船史帝夫厄文號被迫躲到一個大冰山後暫時避難,船長花了超過7個小時才找出路徑脫困。

該船船長也曾在3月7日遭日本海岸警衛隊開了一槍,對方自日新丸號甲板針對史帝夫厄文號船員投擲閃光彈。射彈恰好在瓦特森心臟部位上方爆炸,弄壞了他配戴在防彈背心下的反偷獵鯨魚徽章…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消失中的白色大地 全球暖化之下的南北極

作者:張隆盛(財團法人牽成永續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北極是一塊大的浮冰,近年來已大幅度縮減,據統計,北極地區的海冰在去(2007)年減少了23%,依這個速度,悲觀的預估,在今後的20年內,到了2030年之前,北極可能夏天無冰。

而南極的狀況呢?在南極,拉森冰棚在短短的兩年內幾乎已全部崩解;最大的羅斯冰棚也已在2000年崩下一塊面積大約是台灣2/3大的冰山;原本大部分冰封的格陵蘭沿岸的冰也已大量消失。

北極是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北極冰帽平均不到10英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於2006年出版的「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指出,北極冰帽就像一面大鏡子,反射大部分不斷產生的太陽輻射。當一部分冰塊融化,能反射來自太陽的熱量急遽減少,遼闊的大海因而吸收大部分的熱能,而使得海水溫度上升。暖化的海水又讓冰塊邊緣增加融化的壓力,冰層因而加速融化。因此,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幅度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厲害。

不斷上升的氣溫,使北極浮冰日益單薄,環繞北冰洋的凍土層顯得脆弱。這些改變,已對當地居民造成實質的生活影響。例如凍原可供汽車行駛日數減少,據調查,阿拉斯加可供汽車行駛天數下降到每年少於80天;凍土融化也造成滑坡現象,導致大樓坍塌…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高美鈴

秋日的墾丁

幾則南台灣新聞,最南端是關於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的消息:墾丁國家公園已滿25歲,從元旦起舉辦25周年慶系列活動。同時也會將復育多年的梅花鹿野放。相較於生態保育好消息,高雄縣大發工業區連續多起不明氣體外洩事件,高縣府在遍尋不著元凶之下,只好將潮寮國中、國小全校師生移散至他處上課

台南縣史無前例,開始受理日據時代戶口名簿種族為「熟」的平地山胞,補登記為平地原住民,只是若依原住民身分法,平埔族並不具有原住民族身分,無法受到法律保障,台南縣府作為雖僅淪為宣示性,至少是一引人思考的創舉。

新年大掃除,免不了垃圾滿籮筐,未來廢棄物回收利用將更多元,立院已三讀通過資源回收再利用法修法,只要是「可得最佳整體環境效益」的廢棄物利用,即可不再受「再使用」優於「再生利用」的規定

在中國,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已20年,至今更啟動「動物保護法」研究項目,首家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也於同日正式掛牌成立。人權尚待進步,但富起來的中國開始關心起非我族類,也是好事一樁。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搶救公視 守護我們的島
保育澎湖東西嶼坪的珍貴海洋生態,發展生態旅遊,是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信託中心正在推動的工作計畫之一。

作者:潘翰聲(台灣綠黨秘書長)

今年剩沒幾天,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本週照例是年度環境新聞回顧,這個專題也會在每年總統必到的NGO環境論壇上播放,至少讓總統可以瞭解台灣環境的處境;而國內電子媒體只有公視能剪得出來,因為像週一上午環保署通過新三輕環評這般大事,也還是只有公視到場。十年來「我們的島」已是國內環境報導第一品牌,前年停播危機就引發廣大觀眾群出面搶救,而公視未來的命運正繫於被立法院凍結的預算。

公視不只超越兩黨對峙的鴻溝,還能獨立擺脫商業污染。我們推動保護台北松山菸廠老樹、以第二座森林公園取代第二顆巨蛋的運動,曾經有一家「民間」電視台收視率不錯的新聞性節目,持續跟拍3個月剪出2支專輯,卻在預告片播出後幾小時內被緊急抽掉,畢竟開發商正是全台最大廣告金主,難免有所顧忌,於是「我們的島」的「獨家」報導未被搶下…精采內文

 
 
 
在南極惡水中緊盯日本捕鯨船 護鯨船600公里長征紀實

摘自2008年12月26日ENS南極報導,YT Chen編譯,莫聞審核

海洋守護協會與日本捕鯨船在海面的相遇。海洋守護協會提供。Eric Cheng攝影。海洋守護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史帝夫厄文號的船長保羅瓦特森,在該船駕駛艙中宣佈,他在12月26日清晨遭遇日本日新丸號(Kaiko Mar)捕鯨船。瓦特森說,「日新丸號在濃霧的壟罩下現身於史帝夫厄文號面前。海洋守護協會全體船員隨後追上並且投擲了10瓶腐壞奶油和15瓶甲基纖維素和耐磨的染料混合物。」

「這下子,那艘船可說名副其實成了臭酸船。」海洋守護協會瑞典籍的二副漢馬斯德(Peter Hammarstedt )這麼戲稱。

甲基纖維素是能溶解於冷水(而非熱水)的白色粉末,並形成黏稠膠狀的凝膠。許多貿易商均有出售,且常添加在食品和美容產品中,作為一種增稠劑和乳化劑。如同纖維素一般,它可食用但不易消化、無毒,且不引起過敏。

這種物質常在電影和電視中廣受使用在用以提供特殊效果,充當骯髒的黏泥巴。

海洋守護協會史帝夫厄文號。海洋守護協會提供。Eric Cheng攝影。瓦特森說,抗議人士把發臭的奶油和黏性物用力投擲到日新丸號上,主要目的是威嚇日本船隊,迫使他們從澳洲領海向東移動。瓦特森指出,當他們身陷南極海域的冰狀波浪時,兩艘船發生相撞意外。「當史帝夫厄文號朝向日新丸號的右舷側邊來時,捕鯨船員向右舷打滿舵並輕碰史帝夫厄文號,並壓壞部分位於船尾直升飛機坪的保護欄。兩艘船均未受到嚴重的損害。」

這起事件發生在莫森半島北邊的澳洲南極洲地區的離岸區。海洋守護協會船員通過澳洲的專屬經濟海域向東追隨捕鯨船隊,一週內橫跨約400英里(約644公里)。在這段時間沒有鯨魚遭殺害。

在12月28日,海洋守護協會發現日本捕鯨船隊,卻突然遭受強烈南極洲風暴(風速達50-60英里/小時)、大風雪、和洶湧大海的侵襲。史帝夫厄文號被迫躲到一個大冰山後暫時避難,同時厚重的冰層卻開始累積在船身四周。

「這是一個不祥之兆。就我們目光所及的周遭全部是巨大的冰體。船長瓦特森花了超過7個小時找出路徑脫困,當時我們以為船一定會壓壞。在這遙遠水域中,那不是非常正面的念頭。」來自英國的船員羅意斯(Steve Roest)說。

瓦特森船長與船員合影。海洋守護協會提供瓦特森表示,「當我們看見房子大小的堅固冰體如同五彩碎紙般地在7至10級的大風浪中翻來覆去,我們真的嚇到了。我必須帶領史帝夫厄文號穿過這些巨大的致命冰體,如果其中一塊擊中我們,船體將會出現破洞且迅速下沉。我不完全有把握會準時到達。當時並未與全體船員告知這一想法。」

他描述南極洲海岸如同遙遠、無法預測、威脅人們性命安全,且是個不適合弱者的地方。持續性的守夜來監視天氣和冰面情形是必要的。

瓦特森說,這次穿越冰原航行最具挑戰性的部份,是當史帝夫厄文號抵達公海,必須面對南極海域濤天巨浪的時候。「我們當前的目標是將他們趕出澳洲的專屬經濟海域。我這有一張圖表清楚地說明這些水域屬於澳洲專屬經濟海域。澳洲聯邦法庭明確下令禁止這些船隻在這些海域進行捕鯨活動。我們已告知那些捕鯨人他們罔顧該項法庭裁決。」

日本人聲稱他們進行的是完全合於國際捕鯨會議的規範,是基於科學研究的合法捕鯨行動。位於東京的官方組織日本鯨類研究機構指出,他們的現行捕鯨計畫是基於自我設定的額度,「需要殺死鯨魚的研究計畫,需850頭小鬚鯨魚和50頭長鬚鯨」,另外也有一些非致命性的觀測調查和活體切片取樣。

日本捕鯨船上的警衛。海洋守護協會提供12月26日晚上,探索頻道的動物星球將持續地播放「鯨魚戰爭」影片,該系列是根據海洋守護協會於2007年至2008年間反對日本捕鯨船的運動所拍攝而成。

瓦特森說他的胸膛在3月7日遭日本海岸警衛隊開了一槍,對方自日新丸號甲板針對史帝夫厄文號船員投擲閃光彈。射彈恰好在瓦特森心臟部位上方爆炸,弄壞了他配戴在防彈背心下的反偷獵鯨魚徽章。

瓦特森船長說明中彈部位。海洋守護協會提供然而當時並未在現場的日本鯨類研究機構董事森本實(Minoru Morimoto)表示,「動物星球把它的觀眾、廣告商,和金錢贊助商當成傻瓜。這個編造、以情節取勝的電視台正透過倉促作業來挽回其日益低落的收視率。動物星球吸收了生態恐怖主義者來為其電視台演出暴力事件。」

瓦特森抱怨澳洲政府不允許他的船員穿上去年已穿過的Kevlar防彈背心。「因為砲火的威脅,我決定讓全體船員穿上Kevlar防彈背心,並且請求許可將防彈背心寄交澳洲海關,並於啟程前轉交到船上。這個請求遭拒已直接危害全體船員的生命安全。」

「澳洲政府堅持反對商業和日本所謂的科學捕鯨活動」當日本艦隊於12月上旬時候離港前往南極海域時,澳洲環境部長格瑞特(Peter Garrett)在一次發言中說道。他指出,該國政府正著手進行「激烈的外交措施」。「我們預期下ㄧ季在南極海域可預見的捕鯨活動將再次吸引海洋守護協會的抗議活動。澳洲政府尊重個人及團體和平抗議的權利。但是不論是何種目標,我們絕不寬恕並譴責任何危險或激烈的抗議活動,包括可能危及海上安全或導致生命損害的任何活動。」

在2008年3月的一場會議上, 國際捕鯨委員會的全部成員ㄧ致要求海洋守護協會克制危險行為,並且要求有關的船隻和船員自制。

「澳洲政府期望任何不合法活動能依據相關國際和國內法律來處理。南極海域是一個遙遠和荒涼地區,任何危機事件的危險性都相對提高許多,營救或者予以協助的能力是相當低的。如同政府過去不斷地重申,我們呼籲各方自制,確保海上安全則是最優先的考量。」格瑞特補充說。

回到東京後,森本實說我們需要引入「常識」來進行商業捕鯨的相關討論。「基於科學研究所獲得的證據,現今世界上許多鯨魚種類的數量豐富和商業性捕鯨可在永續基礎上進行管理,並對於受威脅的稀有品種進行保育,例如藍鯨。鯨魚並未瀕臨絕種,為了確保鯨魚數量繼續增加,讓世世代代永享海洋恩賜,一個商業捕鯨的政體將可能在明日遭取代。」

※全文及圖片詳見:http://www.ens-newswire.com/ens/dec2008/2008-12-26-02.asp

Top

 
 
  生物多樣性:消失中的白色大地 全球暖化之下的南北極

作者:張隆盛(財團法人牽成永續發展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地球生病了!隨著人類快速發展,我們正親手破壞孕育生命的地球。雖然地球接收自太陽的能量並非恆久不變,過去也曾多次出現暖化及寒化的情況,但隨著人口增加、砍伐森林、過度漁獵的結果,導致棲地減少、生態失衡,同時造成二氧化碳等溫室效應氣體急遽增加,地球氣溫快速增高,於是極地冰層開始溶化。

根據資料顯示,200年來,全球氣溫平均上升攝氏0.74度,尤其近年暖化速度加劇,全球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都在增高中,據牛頓科學雜誌復刊1號報導,21世紀的氣溫可能上升攝氏1.8度,最高升幅可達攝氏4度。全球暖化已成為本世紀全體人類要面對的主要課題之一。

消失中的白色大地

地球持續暖化的結果,南北兩極受到暖化的影響比地球上其他地區更為顯著。

北極是一塊大的浮冰,近年來已大幅度縮減,據統計,北極地區的海冰在去(2007)年減少了23%,依這個速度,悲觀的預估,在今後的20年內,到了2030年之前,北極可能夏天無冰。

而南極的狀況呢?在南極,拉森冰棚在短短的兩年內幾乎已全部崩解;最大的羅斯冰棚也已在2000年崩下一塊面積大約是台灣2/3大的冰山;原本大部分冰封的格陵蘭沿岸的冰也已大量消失。

北極氣溫上升幅度比任何地方厲害

北極是被陸地包圍的海洋,北極冰帽平均不到10英尺。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於2006年出版的「難以忽視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指出,北極冰帽就像一面大鏡子,反射大部分不斷產生的太陽輻射。當一部分冰塊融化,能反射來自太陽的熱量急遽減少,遼闊的大海因而吸收大部分的熱能,而使得海水溫度上升。暖化的海水又讓冰塊邊緣增加融化的壓力,冰層因而加速融化。因此,北極地區氣溫上升的幅度比任何其他地方都要厲害。

高爾也提到不斷上升的氣溫,使北極浮冰日益單薄,環繞北冰洋的凍土層顯得脆弱。這些改變,已對當地居民造成實質的生活影響。例如凍原可供汽車行駛日數減少,據調查,阿拉斯加可供汽車行駛天數下降到每年少於80天;凍土融化也造成滑坡現象,導致大樓坍塌。

若是全球持續暖化,北極冰融,首當其衝的就是北極熊及原住民。北極熊因為沒有浮冰,無法抓到海豹,可能成為最先滅絕的動物。

氣候暖化 南極冰融

相較於北極地區,雖然氣候變遷對南極地區的影響較小,但南極冰架也正逐漸消失中,冰融現象明顯。除前述南極拉森冰棚短短兩年內幾乎全部崩解、羅斯冰棚2000年崩下一塊大冰山外,南極半島的暖化程度是全球平均的5倍,南極半島的海冰比26年前縮小60%。根據統計,一旦南極冰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增高65公尺。

因為持續暖化,海冰縮小,部分紳士企鵝族群數量已減少30%到60%不等,部分帝王企鵝族群也因食物的減少而少掉一半。

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

企鵝與北極熊的生存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只是整個大災難的開始,地球上其他地區的物種也同樣面臨生存的危機。

地球若持續暖化,生物就必須遷徙至緯度或海拔更高的地區生活,但那些生活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等極限地區的動植物,卻已沒有逃避的場所。

此外,南北兩極的冰雪融化,也將改變洋流的型態,影響暖寒流的正常循環,連帶使得各地氣候變得怪異。海水垂直傳送也因海面溫度的升高而減緩,阻止海水湧升,海洋生物不再繁盛,使得企鵝乃至人類食物的來源減少。

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研究小組」(IPCC)預測,氣溫上升攝氏1.5至2.5度以上,就可能造成全球20%至30%的已知物種面臨滅絕的危機;氣溫上升攝氏4度,最高可能造成全球40%的物種將面臨滅絕。

全球持續暖化,北極熊首當其衝,可能成為最先滅絕的動物。攝影:張隆盛

沿海地區國土保安成問題

未來氣候變遷影響,還可能造成傳染病潛在危險地區增加、缺水人口增加、全球糧食產量減少、物種滅絕危機增加等。估計溫度上升攝氏1度,就可能改變傳染病(如瘧疾)的危險地區;溫度上升攝氏2度,全球缺水人口將可能新增至30億;溫度上升攝氏3度,未來不適合穀物生產地區將增加,導致全球糧食產量減少。

冰原的融化將令海平面升高,人口密集的海岸地區將受暴潮的侵襲。IPCC預測,21世紀海平面將上昇18至59公分,暴潮受災面積急增,台灣西部沿海、大陸東南沿海包括長江三角洲,將無法倖免,甚至全世界許多島國,將面臨滅國的危機。

尤其台灣西部沿海地區因為農業灌溉、漁業養殖、民生及工業用水需求增加,大量抽取地下水後,導致沿海地區嚴重的地層下陷,每逢豪雨或颱風,積水不退、海水倒灌成災的報導,屢見不鮮。未來全球若持續暖化,低於海平面的地方要做平均6公尺的堤防,漲潮及颱風來時的浪也更高了,沿海地區的國土保安備受威脅。

第4屆國際極地年啟動

2007年3月1日,第四屆國際極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IPY)啟動,並將於2009年3月1日結束。本屆國際極地年以全球暖化作為主要議題,一共有63個國家,五萬多位科學家進行230多項的研究,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故被稱為科學界的「奧林匹克」。

國際極地年大約每50年舉行一次。最早是由於19世紀末發現南極之後,科學家的注意力由北極轉到南極。經過不同的探險活動,科學家認為個別的科研只是「瞎子摸象」,有國際分工合作的必要。於是在1882∼1883年倡議舉辦第一屆國際極地年,這期間共有12個國家進行15次的極地探險考察,開啟極地科研國際合作的先河。

第二屆國際極地年由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建議於1932∼1933年舉行,當時共有40個國家參加,除了研究高空的噴氣流等之外,各國先後在南極地區設置40座研究站。

30年代南極領土的爭執引起科學界的憂慮,於是於1950年由科學界領袖在華盛頓聚會,建議提前舉行第三屆國際極地年(1957~1958)。這屆最大的貢獻是促成了「南極條約(The Antarctic Treaty)」的簽定。相關國家同意「擱置主權爭議」,把南極界定為和平、科學研究的保護區,各國設置的研究站所進行的各項研究工作,讓我們對南極有了較為宏觀的認識。這項條約是劃時代的創舉,影響至為深遠。

極地離台灣很遙遠,但極地變化卻立即反應出地球氣候的細微變化,我們應該要持續關注極地變化,重視極地所發出的警訊。攝影:張隆盛

南北極離台灣並不遠

極地國家積極參與國際極地年的各種活動,但非極地國家也對相關議題極為重視。日本早在1998年就施行「南極地區環境保護法」,並設有昭和及富士兩座永久研究站及兩處無人測站;韓國也在1988年在南極半島附近的喬治王島設置世宗研究站;中國在南極設有長城及中山兩個研究站。日、韓、中三國在挪威最北的兩個島嶼各設有一處研究站,連印度在南極也有兩處研究站。

這些國家為國際極地年各別成立國際極地年委員會,積極參與並承擔若干重要的科學研究項目。相形之下,台灣對於正進行中的第4屆國際極地年,卻沒有予以重視。這種情況也許是認為極地離我們非常遙遠,那裡發生的事情不比政治、經濟問題切身之故。

但是極地離我們真的如此遙遠嗎?如今已可確知,地球氣候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將立即反應在極地上;南北極地區受到氣候暖化的影響,比地球上任何地方更為顯著,且進一步為世界各國帶來全面性的影響。我們甚至可說,極地的變化正是全球暖化問題的根源。極地很遠,對各國的影響力卻無遠弗屆、如影隨形。

全球暖化已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國際議題之一,我們應該要持續關注極地的變化,重視極地所發出的警訊,透過改變生活方式,才能真正落實節能省碳,減緩全球暖化的速度。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

Top

 
 
 
墾丁公園25歲 將野放梅花鹿

摘錄自2008年12月30日聯合新聞網屏東報導

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滿25歲了!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明年元旦起舉辦25周年慶系列活動。墾管處歡迎民眾在國境之南的墾丁迎接2009年第一道曙光後,參與系列活動,包括生態主題導覽及梅花鹿野放等,共同見證墾丁國家公園的復育成果。

墾丁國家公園25周年慶活動中,墾管處對「國家公園回顧與前瞻」、「海洋保護與經營管理新視界」、「國家公園生態旅遊推展新思維」等三議題舉辦專題研討會,邀請前營建署長張隆盛、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明修及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助理教授陳美惠主講,從不同面向檢視反省人與生物、土地、海洋的關係。

墾丁國家公園25周年成果展自2009年1月1日至1月31日,在墾管處遊客中心展出,不僅免費參觀,還可參加抽獎。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電話:(08)886-1321#251或253。

Top

 
 
 
連續多起氣體外洩 潮寮國中小1/5日起移校上課

摘錄自2008年12月30日今日新聞高縣報導

針對大發工業區連續多起不明氣體外洩事件,高縣府30日召開會議決定,潮寮國中、國小全校師生98年1月5日起,將分別移至和春技術院中庄校區與忠義、大寮、及誠正國小上課。

近一個月來大發工業區連續發生不明氣體外洩,影響潮寮國中、潮寮國小教學。高雄縣府昨(29)日下午召開會議決定,兩校全校師生移校上課。高雄縣長楊秋興表示,不明氣體外洩對師生健康造成很大影響,政府責無旁貸,他指示相關單位務必為學生對症下藥,並揪出元兇,為事件負責。

兩校預定自98年1月5日起開始移校正式上課,每日由家長將孩子先送至潮寮國中、小,再由專車接送至各暫置學校,一直到1月19日學期結束,下學期的上課事宜則另案討論。

此外,針對29日下午工業區再傳臭氣一事,環保局指出,當時紅外線監測器偵測到乙酸乙酯等化學物質,依照風向推估,其上風處為聯合污水處理廠與三間廠商,環保署已要求工業局與可疑單位做因應。另外,巡守隊也在29日夜間抓到一家業者偷排污水,環保局將依法告發。

Top

 
 
 
不再獨漏 南縣西拉雅可望正名

摘錄自2008年12月29日立報報導

台南縣開始受理日據時代戶口名簿種族為「熟」的平地山胞,補登記為平地原住民,2009年1月5日至4月15日可至南縣各鄉鎮市戶政事務所辦理,但是如果依照原住民身分法,平埔族並不具有原住民族身分,沒辦法受到法律上的保障,台南縣府宣示性的動作,未來中央可能無法認同。

一紙公文喪失身分

現行台灣原住民身分區分,基本上是沿用清、日據時期的二元區分法,即非「生」即「熟」、非「平」即「山」,平埔族人的身分在日本政府時期的戶籍文獻中記載為「熟番」,但國民政府來台後,因為1954年的一紙公文,將居住在平地的平埔族人視為漢人,使平埔族群失去原住民身分。

此外,過去台灣平埔族群爭取正名時,最常遇到的困難就是原住民身分法的規定。根據原住民身分法第2條的規定,所謂的原住民,指的是現在的山地原住民或平地原住民­,對於沒有原住民身分的平埔族群而言,正名之路走來相當艱辛。

過去政府錯誤與失當的政策,造成平埔族極大的痛苦,因為被排除在原住民之外,原住民應享受的權利,平埔族都無法沾到邊,雖然原民會已經計畫組成平埔原住民族事務­推動小組,但是目前小組成員仍舊未選出,在沒有行政資源的保障下,平埔族文化傳承處境艱辛,也就慢慢凋零。

台南縣政府過去即針對縣內西拉雅族的正名投入資源,除了成立國內第一個以民族名稱命名的國家風景區「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外,2006更成立了台南縣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西拉雅族成為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由地方政府所承認的「縣定原住民族」。

台南縣長蘇煥智指出,台灣省政府時期曾在民國45年訂定平地山胞認定標準,分別於民國46年、48年及52年函令三次補辦平地山胞登記,但是台南縣政府卻遭到遺­漏,並未收到公文,導致縣內的西拉雅族遭到忽略,沒有一人轉登記為平地原住民。

蘇煥智說,依據日據時期居住於平地,其種族為「熟」者,應被認定為平地山胞,若有這樣的紀錄,可以解釋登記為平地原住民身分的認定,當初政府沒有提供登記的機會­,所以現在縣府要重新推動。

根據台南縣政府調查統計,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種族欄註記為「熟」、「平」,即平埔族總人數計2萬248人,目前初步清查縣民具平埔族血統共計5,788人。

可能走向行政訴訟

台南縣政府因此訂定實施計畫,只要是本人或直系血親屬於原住民(熟)者於日據時期設籍在台南縣,日據時期戶口調查簿、寄留簿、除戶簿、戶籍調查簿種族欄註記「熟­」、「平」者,都可以到台南縣各鄉鎮市戶政事務所登記成為平地原住民。

東華大學原住民族學院院長施正鋒表示,雖然中央還是以原住民身分法作為理由,但是至少在實際操作上,台南縣政府已經走出第一步,未來如果西拉雅族無法正名成功,­可能會走上行政訴訟,或者是把位階拉高到憲法層次,要求大法官會議釋憲。

施正鋒指出,由於台南縣政府跳出來表示,當年確實沒有收到告知公文,很明顯是屬於行政上的疏失,對於西拉雅族的正名是個不錯的切入點,未來如果正名成功,也可以­作為其他縣市平埔族群的參考。

Top

 
 
  立院修法三讀 廢棄物回收利用更多元

摘錄自2008年12月30日聯合新聞網台北報導

現行廢棄物處理是「再使用」優於「再生利用」,不過未來更多了彈性。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的修法,增訂但書,對於「可得最佳整體環境效益」的廢棄物利用方式不在此限,擴大多元回收途徑。

此案在初審過程爭議不斷,提案的國民黨立委鍾紹和主張,取消資源回收再利用處理方式,打破現行廢棄物處理「再使用」優於「再生利用」的排序,不同產品有不同回收處理方式,可更有效達成資源全回收、垃圾零廢棄的目標。

不過民進黨立委田秋堇說,法條標舉廢棄物處理順序,讓公務員有準則,現行條文實施多年運作良好,不必修法。立委黃淑英則擔憂,環保署修正條文參考歐盟經驗所修訂,但台灣較常遇到關說、壓迫等情事,若以後政府要採購「再使用」或「再生利用」等物品時,都要先做「整體環境效益評估」,徒增政府單位困擾。

最後委員會仍通過採行環保署建議,在現行條文後增列:「經生命週期考量,可得最佳整體環境效益的廢棄物利用方式者,不在此限。」上午並順利完成二三讀修法。

Top

 
 
  中國首家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正式掛牌成立

摘錄自2008年12月30日人民網報導

1988年中國制定頒布「野生動物保護法」至今已整整20年。2008年12月20日,中國「動物保護法」(建議稿)研究項目啟動。同日,中國首家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正式掛牌成立。

可可西裡,在蒙語中意為「美麗的少女」,是珍貴動物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2004年由陸川執導的電影「可可西裡」在全中國熱映,影片以紀實的手法,展示了野生動物保護者與獵殺藏羚羊的偷獵者之間的較量,引起了人們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的廣泛關注。

而近年來發生的清華大學生虐熊事件,復旦研究生虐貓事件和曾在網上廣泛傳播的女子用高跟鞋將貓活活踩死的全程視頻事件,又引起了海內外對中國「動物福利」的議論。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2008年12月2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和西北政法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動物保護法」(建議稿)研究項目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與啟動儀式同步進行的還有西北政法大學、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和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等主辦的動物保護法國際研討會,在會議開幕式上,中國首個動物保護法研究機構—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在古都西安正式掛牌成立。

Top

 
  論壇:搶救公視 守護我們的島

作者:潘翰聲(台灣綠黨秘書長)

今年剩沒幾天,公共電視「我們的島」節目本週照例是年度環境新聞回顧,這個專題也會在每年總統必到的NGO環境論壇上播放,至少讓總統可以瞭解台灣環境的處境;而國內電子媒體只有公視能剪得出來,因為像週一上午環保署通過新三輕環評這般大事,也還是只有公視到場。十年來「我們的島」已是國內環境報導第一品牌,前年停播危機就引發廣大觀眾群出面搶救,而公視未來的命運正繫於被立法院凍結的預算。

公視不只超越兩黨對峙的鴻溝,還能獨立擺脫商業污染。我們推動保護台北松山菸廠老樹、以第二座森林公園取代第二顆巨蛋的運動,曾經有一家「民間」電視台收視率不錯的新聞性節目,持續跟拍3個月剪出2支專輯,卻在預告片播出後幾小時內被緊急抽掉,畢竟開發商正是全台最大廣告金主,難免有所顧忌,於是「我們的島」的「獨家」報導未被搶下。

商業電視台習慣從網路上捕風捉影「製造」沒有營養的獨家新聞,公視新聞雖不自我標榜,卻總是閱聽大眾真正想看的獨家。儘管政黨輪替,公視記者依舊堅守環境影響評估審查會議崗位,囿於環保署陋規不能拍環評委員,記者必須長時間守候並發揮創意,才能從數小時冗長枯燥卻極關鍵的帶子剪出一兩分鐘可看的報導,讓遠在各地受影響的民眾知道他們的未來。許多公民團體也總是在活動前接到商業台記者詢問「有多少人?」「有什麼抗議活動?」,以畫面刺激度決定是否出機採訪。所以有個流傳很廣的笑話,如果有人問「台灣的NGO究竟在做什麼?」,就請他看公視。

立委私下點名停掉「有話好說」跟原民台的「部落面對面」就一切好說,表面理由是各電視台的談話節目已經很多,實際原因卻是公廣集團為營造真正理性對話的公共空間踏出第一步。商業台不避諱地黨同伐異,甚至各擁其主介入黨內政爭,已成了台灣民主與媒體奇景,公視這兩個節目找真相而不找立場,當然讓意圖掩蓋真相的人受不了。本人曾因蘇花高等環境議題上過幾個不同陣營的談話節目,除了軟調的娛樂節目,僅「有話好說」讓我好好把話說完,主持人還會制止來賓不符事實的惡意抹黑。

公視距離完美當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不該以此凍結預算來懲罰,反而應給更多的預算讓事情作得更好。公視讓公民提問人參與的總統辯論會寫下歷史,公民記者的PeoPo網路平台,在世界公視年會等國際會議也成為焦點,卻因經費不足而令使用者抱怨。

即將接任新聞局長的蘇俊賓,在馬英九總統捐助成立的新台灣人基金會任職期間,也曾積極培訓並鼓勵公民記者報導地方動人故事,目前還是某環保團體的理事,而友達和華映的廢水違反環評承諾污染霄裡溪一案,也透過公視專訪傳達桃園縣政府的態度。他對公視真實狀況必不陌生,當面對欲掌控媒體的龐大黨國結構,個人如何機巧地扭轉局勢,還是熱血理想遇到政治任務就隱忍不發,好朋友們大家都在看。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陳誼芩、易俊宏•網編:高美鈴
感謝智邦生活館協助發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