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09.12.23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台灣立報
台灣好生活電子報
遊牧綠(蒙古,中文版)

苦勞網  

推薦瀏覽
台灣生態工法基金會
國際綠色和平組織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南非護水網SAWAC  
Grist Magazine  
環教資訊網
芝山文化生態綠園
蔬食抗暖化行動聯盟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 中國遭批暗中搞破壞

 
【相關連結】

哥本哈根協議 爭議中產出

國際環境NGO:哥本哈根談判「離全盤失敗只幾寸之遙」

非洲國家杯葛 G77附和 搶救哥本哈根會議 二軌協商登場

氣候會議上開發中國家退席抗議 與富國分道揚鑣

亞洲鄰國 減碳目標一覽
哥本哈根氣候會議落幕,由美國總統歐巴馬所主導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獲得大會以附註(take note of)的方式通過。中國政府對會議結果感到滿意;然而歐洲國家指控,中國有系統的破壞協商過程。

中國外長楊潔篪在一項聲明中強調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且不受法律約束強制減碳的權利。這番言論再次強調了中國在本次會議中的主要目標,即阻止任何可能威脅該國擴張勢力的提議。

精采內文

 
 
  生物多樣性:韌性理論(下):氣候變遷下的水患治理新觀念

作者:廖桂賢(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博士候選人)

過去自然資源管理的重點,是要盡力防止天災擾動系統,如今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所謂的「干擾」,不過是系統自然動態的一部分;可怕的是,系統一旦因擾動而變得面目全非,不見得會像傳統「生態平衡」理論所預測的,最終會回到理想狀態;因此人類雖然不能阻止毀滅性的自然擾動發生,但至少應該避免人為干擾造成的系統崩潰…… 複雜系統的管理需要新思維

韌性理論的提出,正是基於對以上所述生態現實的體認;而這些現實,對人類訂定自然保育和自然資源利用的目標,都是極大的挑戰。一方面,那些在荒野中、看似遠離人為干擾的生態系統並沒有過去想像的簡單;另一方面,現在世界上大部分的環境生態系統,其實已不再「自然」,幾乎都是人類活動和自然力量交互作用下的產物,不但學者對這些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的行為還非常陌生,複雜理論更告訴我們,就算做再多的研究也無法精準預測或掌握它們未來的動態。因此,人類以為自己能充分控制環境生態系統,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廖靜蕙


減緩氣候變遷不能再等了!墾丁國家公園目前記錄到的陸蟹種類為6科30種,陸蟹族群量幾乎是全世界族群第一,卻因棲地破壞、人為傷害及環境氣候變遷等因素而逐漸減少。另一方面,在國際間雨林紅毛猩猩因棲地破碎化恐在50年內滅絕。

綠能產業在台灣:亞洲最大「高聚光太陽能發電(HCPV)路竹示範場」,22日在高雄縣路竹鄉正式完工啟用,未來台電也將在高雄縣設置太陽能發電場,高雄縣將成為台灣綠能產業重鎮。樹木淨化空氣的能力環保署做出排比囉!辦公族的讀者試試台灣櫸、茄苳與月橘。

聖誕節快到了,若你還嫌棄收到二手貨禮物,顯然過時囉!二手書或使用過的器具成為法國人環保意識抬頭下最夯的禮物選項,並使法國成為贈送綠色禮品的佼佼者。你也可以找找身邊被忽略的二手貨當禮物喔!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水庫VS安全 是工程迷思還是技術神話

回應聯合報民意論壇《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

作者:溫仲良(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聯合報17日刊出成大水利系高家俊教授之文章《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回應如下: 台灣的確是「美麗寶島」--如果我們不過份迷信工程神話的話!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早就對很多險惡環境的寓知。若非工程的迷思誤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我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對於險惡環境的挑釁,包括如何從教育裡認知到水文環境的險惡。

如果工程學者有反省能力,就該檢討缺乏提供民眾完整資訊的缺失。大多數人不瞭解台灣水文環境的險惡,以為天上的降雨可以透過科學精準預測,然後在地面上以工程的手段便可以加以掌握。一直到了最近兩、三年,幾次風不大卻雨勢強的颱風過境,都在意料之外的地區造成災難以後,我們才能看到官方坦承降雨的預測很難精準,並且承認工程的手段無法解決環境的難題。

 
     
  行動參與:高科技產業受難者聯合祈福晚會 我們也要找50個伍佰!

發起團體:相思寮後援會

各位朋友:

上周對於搶救相思寮的伙伴們而言是驚喜的一周,因為這周內我們突然接觸到很多相思寮聚落的第三代居民。

身在台北,心繫相思寮的小真

第一個是透過網路主動找到我們的小真。她目前在台北念大學,雖然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是對於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家,有很濃厚的情感。 她在給我們的email裡寫到:" ......僅管在台北出生長大,但我總認為自己是二林人不是台北人,我為自己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家鄉感到自豪,我深信它會一直在我身邊,哪天如果我結婚了這裡就是我的娘家......" 小真說,她可以感受到爸爸對於徵收的憤怒跟無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忙,所以有些焦慮。周六小真跟著我們一起找律師談反徵收法律行動的可能,看得出來法律爭點、運動策略的語言,無法解決她對於如何行動的焦慮。我們鼓勵她先把對家鄉的回憶、情感寫出來,就是很好的行動。她答應下周考完公職考試後,就要試著寫寫看......

 
 
 
哥本哈根氣候會談 中國遭批暗中搞破壞

中國捍衛經濟成長不願約束減碳目標

摘譯自2009年12月20日,英國衛報報導;王茹涵編譯;蔡麗伶審校

溫家寶與歐巴馬於哥本哈根會談(Pete Souza 攝/白宮提供)中國政府表示,對哥本哈根會議結果感到十分滿意;然而歐洲國家指控,中國有系統的破壞協商過程。

中國外長楊潔篪表示,會議成果「顯著且正面」。他談到,會議成就包含對規範富國減碳、及對開發中國家自願性減量行動設立基礎。

楊潔篪在一項聲明中表示,「會議結論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聲明中也強調中國經濟持續成長且不受法律約束強制減碳的權利。

這番言論再次強調了中國在本次會議中的主要目標,即阻止任何可能威脅該國擴張勢力的提議。談判官在此次會議的表現,如同在足球賽中以零比零打平:策略是防守、姿態很強硬、一不小心就使對手遍體鱗傷。

中國首席談判官蘇偉於高層會議開幕式上打斷了丹麥主席的發言,可說是破壞大會權威一連串行為中,最眾所周知的一項舉動。

由於獲得其他新興經濟體(印度、巴西、南非)的支持,這幾國阻斷所有試圖設立強制減量或長期目標的舉動。

在會議初期表現出不尋常的強硬態度後,中國在會議終幕時卻保持沉默。不同於他國元首,中國總理溫家寶並沒有對會談結果舉行記者會。

國營的中國日報指責歐巴馬須對會議失敗負責。多數媒體的報導特別突出一張歐、溫兩人會談的照片。圖中歐巴馬身子前傾、張開雙手並向下伸展;而溫家寶則坐姿僵硬、雙手合掌、噘著嘴唇、眼睛向下看。

有些出版物則有全面性的報導。中國最大的商業報「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這次會議取得些許成就,但仍令人失望。

香港綠色和平的楊愛倫表示,「從中國的媒體可感覺出哥本哈根會議失敗了。有些媒體指責,美國應負起責任;但他們模糊了中國在此次會議扮演的角色。」

Top

 
 
  生物多樣性:韌性理論(下):氣候變遷下的水患治理新觀念

作者:廖桂賢(華盛頓大學建成環境Built Environment博士候選人)

過去自然資源管理的重點,是要盡力防止天災擾動系統,如今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所謂的「干擾」,不過是系統自然動態的一部分;可怕的是,系統一旦因擾動而變得面目全非,不見得會像傳統「生態平衡」理論所預測的,最終會回到理想狀態;因此人類雖然不能阻止毀滅性的自然擾動發生,但至少應該避免人為干擾造成的系統崩潰……

複雜系統的管理需要新思維

韌性理論的提出,正是基於對以上所述生態現實的體認;而這些現實,對人類訂定自然保育和自然資源利用的目標,都是極大的挑戰。一方面,那些在荒野中、看似遠離人為干擾的生態系統並沒有過去想像的簡單;另一方面,現在世界上大部分的環境生態系統,其實已不再「自然」,幾乎都是人類活動和自然力量交互作用下的產物,不但學者對這些複雜系統(complex systems)的行為還非常陌生,複雜理論更告訴我們,就算做再多的研究也無法精準預測或掌握它們未來的動態。因此,人類以為自己能充分控制環境生態系統,是非常天真的想法。

自然資源管理最大夢想非中國的三峽大壩工程莫屬,但其諸多對生態的衝擊正一一浮現;如誘發地震、滑坡和庫岸坍塌,支流出現水質優養化現象,也有人質疑上游重慶出現反常的大旱及水災,以及影響整個長江水系的水文循環。甚至日本沿海近年來遭巨型水母攻占,日本科學家認為,這也跟三峽大壩的建設有關,因為大壩開發使硅素沉積壩底,減少流入海洋的量,破壞了海洋食物鏈,也導致大量巨型水母和紅潮出現;攝影:EAJ/CC-BY韌性理論的學者於是主張,自然資源管理不但該接受自然擾動、瞭解它們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還要防止系統崩潰,變成不適合人類的狀態。人類雖然不能阻止毀滅性的自然擾動發生,但至少應該避免人為干擾造成的系統崩潰,例如避免污染物進入湖泊,讓湖泊從清澈見底變成充滿藍綠藻的優氧化湖泊。換句話說,自然資源管理的任務不該在於排除自然擾動、不該一味著重系統效益的極大化,而是要讓系統更具有韌性,不易崩潰。

韌性的定義

那麼,一個系統的韌性到底指的是什麼呢?根據Holling的定義,韌性指的是當系統遭遇外來擾動後仍然可以維持主要功能、不會整個崩潰的能力;愈能承受大規模擾動的系統,其韌性也越強,因此系統的韌性可用其可承受的擾動強度來衡量。愈有韌性的系統,愈不容易從原本的系統狀態與結構變成另一種樣貌。

一直以來,自然資源管理的目的無非在於滿足某個數字目標,例如某個供水量、漁貨量、木材產出等,僅追求系統的效率;當數字的短期成效成為終極目標,系統就不可能永續。以長遠來看,自然資源系統的存續其實遠較系統效率來的重要;韌性理論的學者認為管理的目的應該在於培養系統的韌性,讓系統在經歷各種無可避免的自然和人為擾動後,還能維持主要的生態功能。

讓我們再回到蟑螂的譬喻:我們需要的系統韌性,就好像蟑螂即使被拖鞋打了好幾板,卻怎麼也死不了那般地強韌。

韌性理論對水患治理的啟示

儘管目前韌性理論的討論和應用,多在於生態保育和自然資源管理的範疇,但其理論的精神–––著重系統的韌性而非絕對效率,對人類社會的運作也有著重要的啟示。

人類社會,例如城市,正如同被人類利用的自然資源系統一樣,會遭遇不可抗力的天災擾動。一直以來,城市管理者的眼中只看到城市經濟產值的重要性,試圖以堤防等防洪工程來排除河川氾濫對城市社經活動的干擾;對都市河流管理的唯一目的在於盡快排除洪水,僅著重於排水效率;而防洪工程的設計以滿足洪水量的數字目標為終極任務,以為只要將洪水束在河道中,就可以解決問題。

複雜問題無法用簡單手段來解決

只是,任何流經人口聚集地區的河川,都是典型的複雜系統,是人類社經活動和自然作用力交互作用下的結果;所以洪水的模式,特別難以預測,因而難以控制。用築堤束水的方式來面對河川氾濫,是以簡單的手段來處理複雜的課題,怪不得從來無法有效解決問題。

自然形成的洪泛平原,卻往往被開發成林地或農場;攝影:洪祥輝/圖片來源: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傳統的防洪思維,骨子裡是拒絕接受「環境是動態的」這樣的事實,試圖讓本來就會週期性氾濫的洪泛平原維持永遠乾爽──維持在一個人類心中的理想狀態。因為洪水氾濫是維持河川健康的重要機制,堤防排除洪水平原上的氾濫不但傷害了河流生態,也為人類社會增加了水災風險──排除小型干擾的結果是會引發更大的災難。我們也許避免了小規模的洪水干擾,但防洪工程無法應付超過設計規格的大規模洪水,當洪水造成溢堤、潰堤時,就帶來了更大規模的災難。

試圖抗拒洪水的城市,當遭受如此大規模水患的重創,往往在一瞬間崩潰;往往投入了大量的時間、金錢、社會成本,都無法回復正常運作,卡崔娜颶風後的紐奧良和莫拉克颱風之後的南部鄉鎮是國內外最鮮明的案例。這些城市,即便有著防洪工程,卻缺乏了韌性。

打造與洪水共生的韌性城市

在水患治理的課題中,我們應該開始思考:該如何強化城市聚落面對洪水時的韌性?要保護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我們要打造的不是更昂貴、更堅固防洪工程,而是一個「韌性城市」(resilient city)──培養城市的韌性,讓她在不可抗力的天災降臨後,可以迅速恢復正常運作。讓我試著定義韌性城市:一個具有韌性的城市,其環境上的週期性變動(例如都市河流氾濫)是都市的正常脈動,是生活環境的一部分;即使城市遭遇規模強大的擾動(例如颱風和豪雨),造成災害,城市也能快速地回復正常生活。

日本人發明可漂浮可移動的組合屋,是基於防災避難所誕生的設計;創新思維和彈性調適將是增加城市韌性的關鍵;圖片來源:廖桂賢

日本人發明可漂浮可移動的組合屋,是基於防災避難所誕生的設計;創新思維和彈性調適將是增加城市韌性的關鍵;圖片來源:廖桂賢

城市的韌性除了在於社會整體,也在於族群和個人。族群或個人面對洪水的韌性和復原能力,和其社經條件有很大的關係:社經條件愈差的社會族群愈脆弱,愈沒有韌性。水患治理的相關專業者或許無法提升人民的社經條件,但至少可以改變水患治理的作法,透過環境和空間上的改變,例如改變住屋和公共建設的設計,來為弱勢族群增加韌性。

在極端氣候的威脅下,人類社會還能承受多少次的重創?我們必須盡快改變傳統水患治理的思維,以韌性來取代抵抗;我們必須勇敢地用另一種思維解決問題,好快快走出一條真正永續的道路。(本篇完)

【相關文章】

韌性理論(上):像蟑螂一樣的生態系統

Top

 
 
 
多達30種 墾丁陸蟹族群全球第一

摘錄自2009年12月22日今日新聞恆春報導

墾丁陸蟹多達30種,有全世界僅在台灣發現的樹蟹,香蕉灣海岸林目前是樹蟹最大族群所在地,也有港口溪河口地區的陸蟹多樣性位居全球第二,是中型仿相手蟹、中華沙蟹、小隱蟹及橙螯隱蟹等陸蟹極重要棲地,也是至今世界上紀錄最大族群所在地。

墾管處長林青表示,陸蟹是恆春半島相當有特色的生態資源,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2009年委託「台灣生態學會」劉烘昌博士的團隊進行陸蟹資源調查,目前記錄到的陸蟹種類為6科30種,陸蟹族群量幾乎是全世界族群第一。

目前國家範圍內的陸蟹所面臨的危機是多種陸蟹的族群數量急遽減少,原因可能來自於棲地破壞、人為傷害及環境氣候變遷等三方面威脅。針對種種陸蟹可能面臨的問題,墾管處長林青表示正積極擬定措施,希望能一一排除這些不利陸蟹生存的因素,希望豐富的陸蟹資源能永續的存在於美麗的恆春半島,也讓抱卵母蟹不畏艱難的降海繁殖故事,能永遠在墾丁美麗海岸持續演出。

Top

 
 
  廊道串連破碎森林 拯救雨林紅毛猩猩

摘錄自2009年12月21日法新社

據保育人士預測,拯救紅毛猩猩已刻不容緩,若不立即保護其棲息地,紅毛猩猩恐在50年內滅絕。

據調查,目前約有6萬隻紅毛猩猩仍棲息在馬來西亞和印尼野地,然而由於森林濫伐以及棕櫚園不斷擴大,已嚴重威脅其生存,日本婆羅洲保育基金會(Borneo ConservationTrust Japan, BCTJ)理事長坪內俊憲(TsubouchiToshinori)表示:「紅毛猩猩的棲息地被屯墾地切割成四分五裂,它們無法遷徙,找不到另一半孕育下一代。」

保育人士呼籲,應盡速在馬來西亞建立生物廊道,連接這些破碎的叢林,讓紅毛猩猩族群可以順利繁殖以確保其種族之延續。

Top

 
 
  亞洲最大太陽能發電示範場 正式啟用發電

摘錄自2009年12月22日高雄路竹報導

亞洲最大「高聚光太陽能發電(HCPV)路竹示範場」,22日在高雄縣路竹鄉正式完工啟用,141座太陽能面版同時運轉,總發電容量大約1百萬瓦(MW),能源轉換率可以達到24%~26%。縣長楊秋興表示,台電也將在高雄縣設置太陽能發電場,高雄縣將成為台灣綠能產業的重鎮。

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選擇陽光充足的高雄縣路竹鄉竹滬村,耗資大約2億元設置「高聚光太陽能發電示範場」。 核研所所長葉陶然指出,這個示範場最大特色是「聚光」和「追日」,利用凸透鏡集中太陽光,平均能源轉換率可以達到24%~26%,遠高於矽晶太陽能板16%~17%的轉換率,效率居各類太陽能發電之冠。

這座電場規模亞洲最大,在全世界太陽能發電場中排名第二,僅次於西班牙。場內共建置141座太陽能聚光板架,預估一年可產生110萬度的電,並能減少7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節能省碳功效。

縣長楊秋興表示,南台灣日照時間超過300天,日光又強,相當適合發展太陽能產業,路竹示範場在哥本哈根全球氣候會議後竣工,意義特別重大。

Top

 
 
  種樹淨化空氣 欅木苦楝最佳

摘錄自2009年12月22日台灣醒報台北報導

樹木可淨化空氣,但那些樹種最有效?環保署委託學術機構經過4年研究台灣常見20種樹木發現,淨化能力列為A級較佳的有台灣櫸、苦楝、印度紫檀、黃連木、小葉欖仁、瓊崖海棠等,相關資訊可在環保署網站上查詢參考。

環保署表示,若以各類型場所主要排放污染物來考量適合種植的樹種,一般場所僅為減碳,建議選用桃花心木、垂葉榕、榕樹、鳳凰樹等。商業區或辦公大樓中庭處,由於人潮川流不息,加上空間密閉,空氣循環不佳,建議選用台灣櫸、茄苳、月橘。

在主要交通幹道車流量大,由於汽機車大量排放廢氣,落塵量及二氧化氮較高,建議兩旁行道樹選用樟樹、水黃皮、光蠟樹、茄苳等。中央分隔島因生長空間受限制,則可選用黃金榕、月橘等。

環保署表示,自85年度迄今,完成垃圾場、廢棄物棄置場及揚塵嚴重的裸露地約1,672公頃植樹綠化,預估每年約可淨化臭氧16,720公噸,減少揚塵836公噸及吸收二氧化碳38,456公噸。

Top

 
 
  綠色禮品正夯 時尚法國引領潮流

摘錄自2009年12月20日法新社報導

在18個歐洲國家所作的耶誕節消費行為調查發現,法國人送二手物品作為禮物的意願是其他歐洲人的兩倍以上,使法國成為贈送綠色禮品的佼佼者。  

在法國,推廣轉送禮物和送綠色禮品的網站正如多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其中許多網站業績蒸蒸日上。一個宣揚環保消費態度網站的負責人哈維(Sebastien Ravut)說:「關心環保和經濟已結合在一起,心態上,人們現在已經可以接受過去所無法接受的一些禮物類型。」,而哈維的網站主要就是在推廣及提供民眾,購買公平貿易產品、環保商品以及回收物品的網站。類似的網站,在耶誕假期期間,瀏覽數量為去年同期兩倍,每月達6萬人次。

根據國際顧問業者狄羅特公司(Deloitte)的研究,約30%法國消費者將會以二手物件作為禮物,除了可以節省金錢,也可以為環保出點力。過去二手書或使用過的器具大概不會是人們最想要的耶誕禮物,但因為時值經濟困頓時期,加以新的環保意識興起,法國人對送禮的態度正在改變喔! 

Top

 
  論壇:水庫VS安全 是工程迷思還是技術神話

回應聯合報民意論壇《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

作者:溫仲良(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聯合報17日刊出成大水利系高家俊教授之文章《糧食VS.蝴蝶 福爾摩沙危機》,回應如下:

台灣的確是「美麗寶島」--如果我們不過份迷信工程神話的話!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早就對很多險惡環境的寓知。若非工程的迷思誤讓我們相信人定勝天,我們可能不會有那麼多對於險惡環境的挑釁,包括如何從教育裡認知到水文環境的險惡。

如果工程學者有反省能力,就該檢討缺乏提供民眾完整資訊的缺失。大多數人不瞭解台灣水文環境的險惡,以為天上的降雨可以透過科學精準預測,然後在地面上以工程的手段便可以加以掌握。一直到了最近兩、三年,幾次風不大卻雨勢強的颱風過境,都在意料之外的地區造成災難以後,我們才能看到官方坦承降雨的預測很難精準,並且承認工程的手段無法解決環境的難題。

台灣降雨量由北向南遞減,而且南部雨量豐枯季之比是9:1。這不僅是實證資料,還是農村的常識:南部農民不會在雨季的時候種植葉菜類作物,更不會在冬季的時候種植水稻。歲時節令在農民曆裡都將何時濕旱季,該種植何種作物或魚穫說的清清楚楚。所謂「自主的糧食生產」是與天時地利人和生態平衡的生產模式,與水庫一點關係沒有。反而有了水庫以後,農民的生產開始受到政府的控制:在計畫經濟的年代,有利於國家政策剝削的策略;在自由市場時期,則是工業用水緊迫的時候,成為第一個被犧牲與放棄的對象。

就水資源開發與國土空間的發展而言,將耗水量大的工業區放在南台灣;以及水患整治將主要河流以束水築堤開發河埔新生地、甚至引進移民到洪患區開墾,這些作為從來都不是從既有的國土空間限制條件,或糧食、生態維護等觀點所做的決策。在工程的迷思與技術神話的建構之間,貶抑傳統在地知識對於地理空間的認識,才是造成現代人在學術的引導下,誤以為工程技術的後盾便可以進入險惡環境進行開發行為,挑戰「高風險存在高利潤」的愛拼才會贏的資本開發邏輯!

若說美濃水庫的興建動機是為了糧食生產或民生用水,這是放著明擺在書架上的規劃報告書的蒙昧良心之言;再說美濃水庫是為了將水存放在山上,這更是吃生態專業與國土計畫的豆腐。請調出美濃水庫、人工湖、越域引水等官方規劃報告書看清楚:幾個計畫之間的規劃動機與供水標的都不同,政策研擬的時機也沒有因果關係,何來「替代方案」之說?這種牛頭對馬嘴的官方惡意媒宣,為避免陷入官方設下誘導區域矛盾的陷阱,美濃人已經承受這種莫須有的悶虧十多年,受到高雄市、台南縣民多少難以言明的責難,甚至被扣上「擁水自重」的大帽。鴕鳥的官方不願正視台灣國土水資源的整體供需管控問題,學者身份的知識份子又何苦在這種口水混戰裡為政治人物背書做嫁!

莫拉克颱風災後一片官員的檢討聲中,終於有人開始討論台灣的水利工程應該重視「非工程」手段了。但是話鋒一轉,有人問到檢討越域引水可能影響南部供水問題時,從官方與學界,仍然很自然的脫口就說出「美濃水庫興建的可能性」。這不僅是邏輯的錯亂,更是凸顯工程神話的迷思已經成為專業界的「直覺反射」。莫拉克颱風前,全台莫不因缺水危機而苦望颱風雨水,如今事隔四個月,大家還在水患中驚魂未定的時候,才剛大量洩洪的水庫又傳出蓄水不足的危機,這是水庫不夠還是水庫蓄水模式在台灣就是問題?在還未檢討興建水庫對於蓄水功效以前,筆鋒一轉又開始討論要蓋新的水庫!這是哪門子的科學邏輯?

美濃水庫規劃為離槽水庫是因為地形限制,而且台灣水庫淤積多來自本身地層的特性,上游夾帶大量土石流只是淤積的因素之一。台灣是年輕的沈積地層,土石淤積量大是興建水庫最大的致命傷,與歐美等大陸國家在古老而穩定的地層上興建水庫不能等同而論。當官方到學界不斷宣傳歐美等地水庫的壽命與蓄水功效的時候,請大家查察多年前才因淤積而幾近廢壩的石門水庫,興建到現在才幾年?曾文水庫更是不要說了,越域引水計畫本身的存在就是最大的嘲諷,試想,如果當初曾文水庫規劃案符合科學的準確精神,今日何來多餘的庫容越域引水?歷史的殷鑑就在腳下,而不在仰望歐美國家!

請別說「氣候變遷」或「全球暖化」這種政治遁詞。如果大家承認氣候變遷是當初科學無法預測的「變數」;那麼,同樣的邏輯,我們如何能相信現今的任何工程規劃,在未來不會發生科學無法預測的變數?不只是水庫,核電呢?!

十多年前美濃反水庫的時候,許多人便以「生存與安全」視之;如今另外有人想呼籲重提水庫興建的時候,仍然以「生存與安全」稱之;甚至當初強調國土復育存水於山的訴求,如今卻被置換成興建水庫存水於山。在「生存」與「安全」等字詞符號給予神話建構的政治論述當中,是「誰」在講話?用何種「立場」在講話?我們只看到「科學」被當成幌子,「知識」卻被當成了銀子;至於水資源供需不足的專業神話,則是成了政治操作的影子。

Top

  行動參與:高科技產業受難者聯合祈福晚會 我們也要找50個伍佰!

發起團體:相思寮後援會

各位朋友:

上周對於搶救相思寮的伙伴們而言是驚喜的一周,因為這周內我們突然接觸到很多相思寮聚落的第三代居民。

身在台北,心繫相思寮的小真

第一個是透過網路主動找到我們的小真。她目前在台北念大學,雖然從小在台北長大,但是對於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家,有很濃厚的情感。

她在給我們的email裡寫到:「……僅管在台北出生長大,但我總認為自己是二林人不是台北人,我為自己有這麼一個美麗的家鄉感到自豪,我深信它會一直在我身邊,哪天如果我結婚了這裡就是我的娘家……」

小真說,她可以感受到爸爸對於徵收的憤怒跟無奈,但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忙,所以有些焦慮。周六小真跟著我們一起找律師談反徵收法律行動的可能,看得出來法律爭點、運動策略的語言,無法解決她對於如何行動的焦慮。我們鼓勵她先把對家鄉的回憶、情感寫出來,就是很好的行動。她答應下周考完公職考試後,就要試著寫寫看……

相思寮六仙女

第二群是從小在相思寮長大的謝家六姐妹。她們五、六年前全家才從相思寮搬到彰化市,上周末跟著從大陸經商返台的爸爸,回相思寮看阿嬤。聽這群姐妹們聊起童年生活,很是有趣:他們回憶小時候追著甘蔗火車跑的樂趣,一下又談到夏天晚上的螢火蟲有多美麗,一下又在比較誰碰過的蛇最大、最毒。

當中在彰化市電子零件廠工作的老二阿香,之前也在網路上看過相思寮相關訊息,還呼同引伴通知親友點閱相關網頁。她略帶憂慮的問我們,相思寮還保不保得住?我們向她大致說明了目前很不確定,但還不至絕望的狀態:從二林中科的進度、法律行動、友達中國廠保留農村的案例,還有25號的音樂會。我不清楚講了這些狀況後,是讓阿香更樂觀還是更悲觀?不過她25號晚上本來要加班,她現在決定要請假,趕回相思寮參加祈福音樂會!

卸下心防的明利

第三個是阿坤家的老三明利。明利跟他的二哥明星,目前留在相思寮跟著爸爸阿坤作農,連同阿坤嫂一家四口人,最多可以作到10幾甲地,是相思寮經營規模最大的專業農。二哥明星比較健談,之前曾在桃園的手機面板廠工作,因為有次產線的溶液滴到他的防護鞋,竟然腐蝕出一個大洞,而讓明星下定決心辭職回家務農。

明利就比較沉默,看來也對我們較有戒心。雖然我們認識他們家一陣子了,但明利總感覺比較不想跟我們接觸。但這天或許是看我們和他的青梅竹馬們也很聊得來,才願意跟我們多聊一點。他也是略帶疑慮地問要如何爭取?我們跟他談了目前最清楚的法律行動戰線,不過他聽了後還是半信半疑...

搶救相思寮!反友達中科!繼續作伙拼!

第三代的疑慮,其實部分也來自於我們自己的不確定。反中科現在已經有環境、農業兩條戰線,隨著RCA自救會跟工殤這周要南下分享,又有開啟勞工這條戰線的可能。不過環運、農運、工運還有原本在地的行動者,該如何在同一個節奏上?還有除了法律行動外,還要再做些甚麼才有即時的效果?1226動工以後,大家也許需要一同談一下。

回頭來說,這周實在是收穫豐富!之前我們一直苦惱於碰不到相思寮的年輕人,也不知道他們對於徵收這件事的看法如何。沒想到一個禮拜內就認識這麼多跟我們年齡相仿的第三代,而且對於相思寮的情感與關連也出乎我們意料的深,大有繼續發展關係的可能,實在令人開心!雖然26號二林中科就要動土,但是我們的戰鬥才剛開始,並不會因為動土,就停下我們抗爭的腳步!

來參加1225晚會吧!

在這裡還是要邀請大家,1225能來二林參加「平安在哪裡?─高科技產業受難者聯合祈福晚會」,相關資訊請參閱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網站捐款支持1225高科技產業受難者祈福晚會!

另外,這次12月25、26兩天的活動,估算需要兩萬五千元左右的經費(見表一)。二林地方主要帶領居民抗爭的二林反中科自救會,這半年活動下來,經費也開始拮据。所以我們學習苦勞網鐵馬影展台中場的經驗,希望尋求50位500元捐款者,來支持這次的祈福晚會。我們將開立捐款收據,若有結餘也將專款用於反中科的相關活動當中!

想捐款的朋友,請參閱以下資訊:

• ATM轉帳、臨櫃存款:
郵局代號:700
帳戶號碼: 00018470508886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行動網協會)
聯絡人:相思寮後援會博任 0986-611914,dbmark0212@gmail.com。

• 請務必點擊上網填寫捐款人資料!
• 或填寫以下表格回擲dbmark0212@gmail.com。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網編:詹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