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版
2010.3.12
近期活動

活動訊息託播

廣宣特區

2010地球日
編輯室小啟
推薦評論
 
 
推薦訂閱
苦勞網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永續公共工程電子報

南方電子報 

破報
台灣立報
推薦瀏覽
台灣地球日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看守台灣協會 

海洋台灣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
台北市野鳥學會
關渡自然公園
台灣環境行動網
 
  【植樹節】面對樹的態度 要正本清源


 

【相關連結】
探視松菸移植老樹 綠黨:要把樹種回來

綠黨籲「好事作到底」 北市客家公園變更設計可創造雙贏

中永和居民:四號公園綠樹留下 水泥廣場夠了
種樹60年 毀壞2小時
3月12日是中華民國的植樹節,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屬於自己的植樹節,又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幾乎每個月都有植樹節。地屬溫帶、亞熱帶的台灣,幾乎隨時都可以植樹。為什麼要種樹?若以植樹節的由來,為了紀念國父孫逸仙,因為他發現造林的重要性,說:「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

這說明了長久以來台灣將林木視為有經濟效益、利用價值的原由,因此對林木關心的是材積、種什麼、種在哪裡、種多久才能高獲利。近來則隨著氣候變遷的挑戰、減碳議題的迫切性,植樹又被賦予減碳的工作。然而,當一棵樹或眾棵樹,阻擋了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或者大型活動舉辦需要「空地」,可能因此遭到名為「移植」實則「無疾而終」的命運。精采內文

 
  【植樹節】潘翰聲: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


本報2010年3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或許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潘翰聲建議仔細回想看看,或許能找出樹在你生命中的影子,以及關連、故事。如果從小成長在都市,真的都沒有這些回憶呢?《失去山林的孩子》便是描寫都市中沒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沒有接觸就不易產生情感,這時候,不妨找一棵樹抱抱,有別於國外的抱樹運動,「要砍樹先砍人」,潘翰聲認為,在台灣可以透過抱樹,感受與自然的親近。精采內文

 
  遊牧綠人間:恢復被遺忘的傳統 拯救畜牧業


作者:Gantsatsral.M;翻譯:朱小艾(Enkhuush)

20年前的民主化帶給畜牧業革命性的改變,畜牧業轉向市場化,國營畜牧業變成私有,牧民為了增加自己的利潤,畜牧戶數已達至9萬7千。畜牧戶數數量如此高漲的原因可歸於當時很多工廠倒閉關門,失業率上漲,很多無業遊民都到鄉下去牧羊。由此走上了毫無限制使用自然資源、毀滅畜牧業之路。牧民、牲畜、牧場3者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現象。

如何正確使用龐大的自然資源,提高草場恢復率?我們該採取的政策是甚麼?導致牧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正確利用,缺乏愛惜心態及恢復草場作為,沒有一個能夠符合市場機制的正確管理及法律管制環境,『綠金』計畫負責人 DORILINSUREN教授做出上述解釋。精采內文

 
  環境大事記 | 播報員:莫聞

植樹節到來,環保團體要求台南市府植栽選種本土樹種,尤其目前正值苦楝樹花期,滿樹紫白色的小花美不勝收,南市街道卻看不到苦楝樹行道樹,建議台江大道或新闢的公園道,可補植苦楝樹。

太恐怖!台中縣潭子鄉台中新城地下水抽驗10出爐,確定6個點中有5個含有化學汙染物的三氯乙烯,等於400多戶住戶長期飲用有毒水,但縣府表示接臨時管線還得等,建議暫時把水煮沸因應。縣議員痛批:「居民健康能等嗎?」另外越域引水爭議不斷,高雄縣那瑪夏鄉災民10日北上立法院,和立委、學者共同呼籲政府,放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不要復建,否則是對災民三度傷害。

基因改造爭議方面,歐洲議會議員、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同聲譴責歐盟執委會,指該委員會在歐盟加速批准更多的基改作物供種植,是「陰險的走向、非法的政策改變」。另外,歐盟執委會批准澱粉工業用基改馬鈴薯Amflora的商業種植,該基改生物含有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為德國化學工業龍頭BASF公司所研發,消息曝光後,歐盟成員國,其中包括義大利、奧地利和反基因人士表達強烈憤怒與不滿。

【更多今日新聞】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中國新聞

     
  論壇:擦屁屁 有更綠的選擇


作者:林思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

站在超級市場的衛生紙區,我比較著同樣110抽8包入的抽取式衛生紙,價格從85元到115元都有,兩者價差足以再多買8包面紙。不過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下定決心買了價格較貴、但包裝上多貼有一個綠色大樹形狀的標誌的產品,因為這表示這項產品已經通過「FSC永續林木」認證,不是來自濫砍濫伐森林的木材。

雖然,該包衛生紙的價格對收入平庸的我,真的是有那麼一點負擔;然而,為了用的心安理得,也為用的安心,我仍願意選擇永續林木製成的衛生紙。精采內文

 
  .
  【植樹節】面對樹的態度 要正本清源

本報2010年3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種樹@地球日3月12日是中華民國的植樹節,事實上世界各國都有屬於自己的植樹節,又因氣候條件的不同,幾乎每個月都有植樹節。地屬溫帶、亞熱帶的台灣,幾乎隨時都可以植樹。為什麼要種樹?若以植樹節的由來,為了紀念國父孫逸仙,因為他發現造林的重要性,說:「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這說明了長久以來台灣將林木視為有經濟效益、利用價值的原由,因此對林木關心的是材積、種什麼、種在哪裡、種多久才能高獲利。近來則隨著氣候變遷的挑戰、減碳議題的迫切性,植樹又被賦予減碳的工作。

然而,當一棵樹或眾棵樹,阻擋了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利益,或者大型活動舉辦需要「空地」,可能因此遭到名為「移植」實則「無疾而終」的命運。

與樹為伴

2009年,在台北市的數個日子中,有一群人在徐州路邀請路人連署。連署拯救的對象是一排可能比當地居民居住歷史更悠久的路樹。為了這群樹,居民們甚至邀集民意代表舉辦公聽會。有人說,從大學時就認識這些樹了,後來繼續住在這裡,40年來晨昏相伴的,除了家人,就是這些樹。也有人說,大學時會和同學一起認識這些樹,並為它們取名字。曾有段時間這些樹得了褐根症,社區居民甚至不惜花大把鈔票請樹醫師來治療。現在因為建商覺得這些樹位置不對,便要移走它們,當地居民形容:「情而以堪」!

徐州路老樹引起社區居民的情感與認同感,它們不是建商眼中無用的樹,而是當地居民視為珍貴的「開啟記憶的鑰匙」。「當這些珍貴的鑰匙逐漸遺失,一個人便成了沒有歷史的人。」參與這項行動的綠黨發言人潘翰聲下了這個註解。

在台灣,樹的意義與價值能不能被重新定義呢?

點選連結綠黨在google map的護樹地圖,一項項護樹的行動條列在左,對照右邊的地圖,愛樹護樹的民眾與社區有如星星點綴在地圖上。潘翰聲說對都市人,平時能接觸、最接近自然的,就是樹。都市人生活難以接觸到純粹的自然,行道樹和公園裡的樹更顯珍貴。因此,當這些象徵自然的樹遭到威脅時,也讓人們同感失落,發現生命的缺角。

例如中和四號公園的路樹,支持者都是每天到公園運動的民眾,有些人甚至為了這些樹搬來住,對樹有很深的感情。護樹是基於情感的共鳴。

改善結構性問題

DSC_5452「護樹是政治正確的,也是運動上的好策略」潘翰聲說。當指著一棵樹,要大家連署保護,民眾幾乎不會猶豫就簽名連署。但要提到開發問題(如松菸大巨蛋BOT),就會連結到經濟發展,民眾態度就開始動搖,或因牽扯複雜的大結構而怯步。以松山菸廠抱樹行動為例,抱樹之後,激發了情感,人和樹之間產生連結,便願意付出行動。

不過,潘翰聲也說類似的案例太多,處理不完,因此應回歸制度面改革。

制度上的問題,首先是見樹不見林的態度──只注重個別一棵樹之利用價值。松山菸廠上千棵的樹,原本形成一片樹林,最後卻由建商欽點,哪些樹要移植,哪些樹可原地存活。這種行為並非基於樹林的生態系及其生物多樣性考量,這種作法違反自然,無法顧及與之相連繫民眾的健康狀況。

其次,將樹當成盆栽,因為是盆栽,因此這些樹被任意移植。先不論移植後的命運,但這種思維,認為世界是可以任意切割,忽略彼此間的聯繫與關連性,彼此的互動、與共感不存在,也就不會被關懷。

DSC_4175台北市客家文化公園樹移植,只為了搬來象徵客家的樹種(甚至不代表客家文化),為政者的心態認為只要避開老樹、特稀樹種,便可隨意移植原地林樹。在功利的前提下,綠地常當成空地而進行整地。附近有螢橋國中,意味著原有很多螢火蟲,而螢火蟲喜愛草叢,草叢一整理螢火蟲也走了。類似這樣本末倒置的作法,決定了樹的命運。

植樹固碳:另一種開發行為

都市之外的植樹,就像破壞環境,想有所補償。植樹是復原環境以及贖罪的過程。每次植樹節,官員植樹也是一種權力的象徵。但人是否有那麼多能力控制自然?潘翰聲說土地公(大自然)比人還會植樹。以土地破壞來說,除非水泥化,否則一段時間不理,樹就會長回來。一開始是前驅植物,能緊緊抓住土地,相思木、樟樹緊接著找到機會跟著演替,這些演替過程,漸漸恢復自然樣貌。

認為人類可以駕馭自然是不對的觀念,而為了固碳而種樹利用土地賺錢,基本上是開發行為。植林政策提供的補助,即需證明是人種活的,才能領到補助。在此前提下,鼓勵民眾砍掉原地長得好好的林木,改種植容易種的,短期內有經濟效益的樹種,將林相逐漸單一化,破壞了自然生態,利用土地賺錢,又能領到補助。因此,綠黨推「限制採伐補償」,潘翰聲認為補助不砍伐比鼓勵造林更好,也更節省公帑。

減碳應正本清源,從日常的食衣住行做起。一切都應從源頭管理做起,提升能源的有效使用。如果不從源頭做起,不做垃圾減量,產生的大量垃圾,掩埋會污染地下水;蓋焚化爐則產生戴奧辛或燒完的飛灰四處飄散。

植樹固碳可說是一種披著保育外衣,用土地賺錢的開發行為。台灣在糧食仰賴進口的情況下,土地用來種樹,潘翰聲對此感到遲疑。「土地應恢復用作糧食生產」潘翰聲下了這個註解。

Top

  【植樹節】潘翰聲: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
本報2010年3月12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從行道樹談起

都市人對樹的記憶不少來自行道樹。除了天母的台灣欒樹被社區居民拱出來當成慶典主題,台灣許多地區與街道也都種台灣欒樹,曾有住在高雄市民生路的民眾說過,每天從高樓看著台灣欒樹四季的變化,是一天中最神奇、賞心悅目的時刻。台灣欒樹確實是不可多得隨著四季變化的樹種,但並不是每個樹種都有這股神奇的力量。因此行道樹怎麼種,種什麼,那可是個大學問! 

台灣的行道樹也有流行史。古早時期,曾流行種榕樹。因為榕樹樹葉茂密青翠,又最能抗污染,但是一種之下可就不得了了!原來榕樹竄根的特質,根部不斷做文章,不但竄通人行道,甚至竄到快車道……榕樹的特質是種植在空地上,於是還是乖乖地種在廟旁大埕,讓大家可以乘涼說古吧!

接著還曾流行種黑板樹,但黑板樹也一樣會竄根。現在很多地方種小葉欖仁樹和阿勃勒,但行道樹往往都種單一樹種,除了台灣欒樹有四季變化的功力,大多樹種四季的變化不大,例如小葉欖仁樹,夏天看起來綠意盎然,但其他季節就缺乏變化。綠黨發言人潘翰聲就認為行道樹可以更多元,並且慎選樹種,讓民眾能欣賞不同樹種的美麗。此外,能辨識樹木的名稱,也是產生的關聯的第一步。多看一眼身邊的樹,看看你能叫出幾個名字來。台北市教育大學實踐國小前的行道樹,都標示樹種名稱,下次經過時,不要忘了多看一眼!

找出成長過程中的樹

從事多場護樹行動,儼然護樹大將的潘翰聲,成長過程幾乎都有樹的記憶。在南部長大,小學就讀高雄市前金國小,當時操場的本壘板是一棵鳳凰木。畢業季時,鳳凰木開花,便拿著花做成蝴蝶壓在書本中;接著長成豆莢,便拿著豆莢當刀劍比劃;豆莢裡的豆實還可以拿來當彈弓……這棵樹包含了童年的記憶。不久,潘翰聲因優良校友回學校接受表揚,操場中的鳳凰木不見了,不禁讓他感慨。

就讀台南二中時,日式建築中房子的中庭原本種滿了樹,後來都不見了。其中有一棵大榕樹被移植。移植之後,一開始葉子都掉光了,學校師生都很緊張。突然有一天,榕樹發芽了,校長知道之後,便在朝會以這件事勉勵學生,要向榕樹學習,努力上進。結果沒幾天,這棵樹死了。原來抽芽用盡了它最後的力氣。這件事讓潘翰聲記憶深刻,樹和建築一樣,留在原地最好。

「每個人都該想想生命中的樹」,或許一時之間想不起來,潘翰聲建議仔細回想看看,或許能找出樹在你生命中的影子,以及關連、故事。如果從小成長在都市,真的都沒有這些回憶呢?《失去山林的孩子》便是描寫都市中沒有機會接觸大自然的孩子,沒有接觸就不易產生情感,這時候,不妨找一棵樹抱抱,有別於國外的抱樹運動,「要砍樹先砍人」,潘翰聲認為,在台灣可以透過抱樹,感受與自然的親近。

樹和土地、空間一樣,具有多元的價值。雖然潘翰聲回以前就讀的國小沒能找到那些回憶中的樹,但校舍老建築同樣具有「開啟記憶的鑰匙」的功能,這些都是無可比擬、無可取代的。

松山菸廠的老樟樹被移植,然後死了。死去的不只是一棵老樟樹,還有很多人共同的回憶,這是開發廠商無法補償。

Top

 
恢復被遺忘的傳統 拯救畜牧業
作者:Gantsatsral.M;翻譯:朱小艾(Enkhuush)

 20年前的民主化帶給畜牧業革命性的改變,畜牧業轉向市場化,國營畜牧業變成私有,牧民為了增加自己的利潤,畜牧戶數已達至9萬7千。畜牧戶數數量如此高漲的原因可歸於當時很多工廠倒閉關門,失業率上漲,很多無業遊民都到鄉下去牧羊。由此走上了毫無限制使用自然資源、毀滅畜牧業之路。牧民、牲畜、牧場3者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現象。原本蒙古總領土為156.4萬平方公里,當中112.8(72%)公頃地為牧場、收割場,單單畜牧業便佔國內生產毛額的21%,鄉村地區生產毛額的80%,共提供全國3分之1的工作崗位,總金額達到627.3億元(蒙元)。基本上畜牧業範疇是提供最多人工作崗位之事業。

如何正確使用龐大的自然資源,提高草場恢復率?我們該採取的政策是甚麼?
導致牧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正確利用,缺乏愛惜心態及恢復草場作為,沒有一個能夠符合市場機制的正確管理及法律管制環境,『綠金』計畫負責人 DORILINSUREN教授做出上述解釋。最近已成為我們口頭禪的自然災難、洪水災、旱災,再加上過份使用單一牧場,長期不遷移,定居於同一處,使得該處水資源、草地全被用盡;興盛的開礦業、處處挖的坑洞等因素更加速了荒漠化,令人不得不心疼。

在草原上牧民任意的放羊吃草,導致畜牧業季節性的草地之再生率失衡。長草季節,沒有讓草場休息,長期使用,使得草場更加荒漠化。濕地附近的草都長不到3-5公分了,牲畜不吃的雜草卻處處萌生,等等情形就在我們眼前發生。畜牧業太過集中在特定區域,導致濕地、城市、居住地附近的牧場超過負荷量1.3-11.4倍,別說繁榮畜牧業了,連牧場都快消失了。礦業者挖地之後,沒有做好復育措施,也對土壤有不良影響,加速荒漠化。他們錯用採礦業技術,導致各主要河川流域快要涸乾了。

可以發展畜牧業的812萬公頃地,被礦業公司挖了之後就不了了之,不但加快土壤的腐爛,也加速荒漠化。春天融雪之際,表層土壤被風侵蝕,沙塵遍天,能夠長草的地區反被沙子淹沒,使得草地難以生長,而在這樣一塊荒漠化的草地牧羊更是加速荒漠化的危險作為。草場越荒漠化,畜牧業也會隨著下滑,根本享受不到畜牧業的富裕,長期下來,這會影響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加深貧窮化。我國總領土70%-80%都被荒漠佔據,很容易面臨產業荒涼、畜牧業成長呆滯的威脅。因此,防範經濟、社會及生態面對的這些實際危機,拯救國家,走向穩定發展,我們需要規定牧場範圍,限量經營畜牧業。我國總牧場用地有130-140萬公頃地。依照這個數據近72年的平均來看,一年放牧23萬9千頭牲畜,由12萬3千到14萬的牧民來經營放牧為適。另一方面,我國一些專家表示,我國一年有能力放牧510萬8千頭羊。雖然輿論每次都將羊視為荒漠化的罪魁禍首,但其實我們從羊身上獲得不少利益。儘管畜牧對荒漠化有一定的影響,但我們不能將罪怪在羊身上,以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牧場荒涼化的確令牧民擔憂,鄉下牧場品質越來越差,也引起各地牧民議論紛紛。

有經驗的牧民認為將來政府需要好好規劃牧場,讓畜牧有規律運作。自然生態保育對於畜牧業有益,能夠通過自然的考驗以適應當地環境的畜牧將更加興盛,這是傳統以來的規律。但我們5種牲畜分布的狀況相當不平均,這與生物習性、生態環境,以及多年來長期畜牧而形成的習慣有關。老一輩牧民,其實極力想恢復以往的畜牧模式。

※ 本文與遊牧綠台蒙環境平台合作刊登
※ 希望了解更多蒙古環境生態現狀,或反映您的意見,歡迎上網討論

Top

 
 
選種本土樹種 環團不怕「苦」
摘錄自2010年3月11日自由時報台南報導

 植樹節前夕,環保團體要求市府植栽選種本土樹種,尤其目前正值苦楝樹花期,滿樹紫白色的小花美不勝收,南市街道卻看不到苦楝樹行道樹,建議台江大道或新闢的公園道,可補植苦楝樹。
市府公園科表示,對環保團體的建議,市府樂觀其成,目前市府行道樹的選植也朝本土樹種及多樣性的目標來努力,不過苦楝樹因仍有民眾忌諱有個「苦」字而不喜歡。

至於,市府計畫最近在巴克禮公園擴增土地種植日本引進的櫻花,公園科表示,這是「專案」處理,與市府選種本土樹種及生物多樣性的目標並不相違背。

包括台南環盟、社大、台江文化促進會等團體,於植樹節前夕,呼籲市府行道樹應選種本土樹種,而非盡是選種一些外來樹種。社大自然學程講師晁瑞光表示,苦楝樹目前正值花期,而且耐旱、生命力強,生長又快,在樹穴夠大的道路很適合種植,但目前只有市府社福大樓周遭及安通路有少數種植。

Top

 
 
  台中新城井水汙染 居民恐慌
摘錄自2010年3月11日聯合報豐原報導
台中縣潭子鄉台中新城地下水抽驗10出爐,環保局確定6個點中有5個含有化學汙染物的三氯乙烯,等於400多戶住戶長期飲用有毒水,居民陷入恐慌,但縣府表示接臨時管線還得等。

中縣環保局長莊永松說,三氯乙烯是金屬表面洗滌劑,無色、透明、易揮發,對人體神經有麻醉作用,長期飲用有害健康。由於附近並無相關製程的工廠,環保局追查水路,了解汙染源。

最恐怖是已驗出有問題,卻因未立即改善,居民仍得繼續飲用受汙染的水。縣府建設處昨回覆:「即使要接臨時管線,也得一段施工時間!」已與自來水公司協調,申請先緊急接臨時管線,計費恐比一般自來水還高,未來接自來水管,居民也得自付費用

環保局表示:「水煮沸就沒殘留問題了!」建議居民暫時把水煮沸因應。縣議員謝志忠則痛批:「居民健康能等嗎?縣府太官僚,非得等到有人出問題才處理?」他認為縣府應立即協助居民接管解決問題。

Top

 
 
  滅村元凶?小林人籲棄越域引水
摘錄自2010年3月1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高雄縣那瑪夏鄉災民10日北上立法院,和立委、學者共同呼籲政府,放棄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不要復建,否則是對災民三度傷害。陳情人數度哽咽,揚言誓死抵抗,「對我們來說,越域引水就是元凶」。監委楊美鈴也批評,農委會將越域引水工程的水土保持計畫交由經濟部自行審核,讓水利署球員兼裁判,做法不當。

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范良銹則表示,根據莫拉克颱風致災原因調查顯示,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與小林村崩塌無關。經分析是雨量過大,引發小林村後方順向坡大規模地滑與山崩。

日前監察院完成那瑪夏鄉水土保持調查報告,從歷年衛星影像分析,南沙魯村附近地區並沒有明顯破壞水土保持跡象,監委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災情與水土保持有關。

學者黃煥彰強調,目前曾文水庫淤砂嚴重,甲仙日前又發生百年強震,土石鬆動,未來淤積問題只會更嚴重,再加上全球暖化,豪雨機率增高,越域引來的水根本無用武之地,2百多億蓋出來的只是全世界最貴的攔砂壩。

Top

 
 
  准基改 歐盟執委會被批越權
GMO面面觀2010年3月10日報導
歐洲議會議員、科學家和非政府組織同聲譴責歐盟執行委員會,指該委員會在歐盟加速批准更多的基改作物供種植,已超出其權力,相當邪惡。

新的歐洲法規草案大大削弱了基改生物的申請和審核的施行細則。歐洲科學家無意中發現執委會可能已將該草案通知了WTO,立即採取行動。這項66頁的法規草案是由委員會和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聯合提出,並得到歐盟成員國代表組成的「專家小組」支持,但沒有環境委員會或歐洲議會的參與。各國的「主管當局」,即當地負責接收基改申請和執行基改政策(同時也是法律上和經濟上須對基改種子或基改作物的污染負責)的部門,顯然也沒有任何審查或介入。

在2010年1月12日至3月13日的協商中,歐盟執行委員會直接通知WTO這項法規草案,並宣布預計於 2010年5月正式通過該法案,2010年6月生效。

整個過程沒有「通知」歐洲任何地方,沒有公佈於任何歐盟的相關網站,也沒有接受意見並考慮的磋商過程。EFSA控制了起草過程,然後「賣」給國家代表組成的「專家小組」,藉口新法規將增加消費者的安全並確保對基改生物的嚴格控制。該法規一旦通過,其影響將極為負面。

科學家形容執委會這種走後門的行為是「陰險的走向、非法的政策改變」,要求攔阻該項草案,並仔細審查和修改,以保護歐洲人民的安全與健康。

訊息來源:GM-FREE IRELAND※ 本文轉載自GMO面面觀

Top

 
  歐盟核准種基改洋芋 引憤怒
GMO面面觀2010年3月10日報導

上週歐盟執行委員會批准澱粉工業用基改馬鈴薯Amflora的商 業種植;該基改生物含有抵抗抗生素的基因,為德國化學工業龍頭BASF公司所研發。

BASF表示,德國、瑞典、荷蘭和捷克的農場將種植Amflora做為工業用途,部分塊莖則餵食牲畜。但其他歐盟成員國, 其中包括義大利、奧地利和反基因人士憤怒地攻擊該說法, 認為那樣會威脅(人類)健康。奧地利將立即禁止基改馬鈴薯,而義大利衛生部長則表示, 義大利將抵制該項決定。消息宣佈後, 義大利衛生部長強調不會讓此攸關成員國主權的議題受到質疑;以他們的立 場而言,將會繼續捍衛和維護傳統農業和公民健康。

Amflora轉入一種基因,可產生酵素抵抗多種抗生素,包括卡那黴素、新黴素、丁胺菌素和硫酸紫菌素等。歐洲藥品管理局(EMA)警告,以抗生素治療多重抗感染和結核病變得「非常重要」 。結核病所以再現,造成全球每年有800萬人被感染,部分的原因可能是細菌產生抗藥性。

Amflora馬鈴薯經加工拿掉澱粉後,剩下的皮可以餵食動物, 其產品不會被標記為基改肉品。

反基改人士控訴歐盟未能遵守預防原則,認為委員的職責是保護消費者, 但該決定卻漠視民意和安全上的顧慮,而獨惠於這間全球最大的化學公司。

訊息來源:英國獨立報RFI報導

 
  擦屁屁 有更綠的選擇
作者:林思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理)
站在超級市場的衛生紙區,我比較著同樣110抽8包入的抽取式衛生紙,價格從85元到115元都有,兩者價差足以再多買8包面紙。不過我猶豫了一會兒,還是下定決心買了價格較貴、但包裝上多貼有一個綠色大樹形狀的標誌的產品,因為這表示這項產品已經通過「FSC永續林木」認證,不是來自濫砍濫伐森林的木材。

雖然,該包衛生紙的價格對收入平庸的我,真的是有那麼一點負擔;然而,為了用的心安理得,也為用的安心,我仍願意選擇永續林木製成的衛生紙。

林業經營 邁向永續

森林管理委員會(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成立至今近二十年了,當初是由一些消費者、木材貿易組織、環保團體所提出,認為在這個因全球化而快速破壞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也迅速流失的年代,有必要創立一個誠實可靠的體系來識別經營良好的森林,以作為可信賴林產品來源。

這個體系主要驗證的項目可分為森林管理認證(Forest Management, FM)及監管鏈認證(Chain of custody, COC)二大部份。森林管理認證顧名思義,就是確保木材是來自於兼顧森林生態、永續經營、水質、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原住民權益等條件所經營的森林;而監管鏈認證確保這些木材在工廠處理和運送過程等,也都符合一定的環保標準。更詳細的FSC制度介紹,近十年國內也陸陸續續有文章進行討論,在此就不贅述了。(12)

四、五年前我在德國唸書時,火車車票背面空白處就可以看到「FSC」認證的符號,許多大眾宣傳紙品、書店賣的文具、環保人士的名片也都可以找到這個認證標章。有趣的是,這個認證在十年前,台灣就有國內相關學者進行評估,但是並無支持與推動的決議。

要符合認證標準本身,生產商所需做的準備工作相當多,需要多負擔大量的經濟成本;再加上請認證團體審查之費用,並不便宜。換句話說,能貼上 「FSC永續林木」認證的產品,看起來並不會比同類商品優質,但價格往往會比較貴,如此一來,嚴重考驗了一般大眾的消費意識與對於環境議題的關心程度。

台灣紙品 被國外客戶要求標註

據稱,在2009年10月底,台灣已經有31家FSC認證廠商(3),其中有不少廠商不少是因為產品外銷國外,被外國客戶要求而開始重視這個認證的,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FSC儼然成了木材相關產品運往世界的通行證。

反觀國內,三五年前,要在台灣找到具有「FSC永續林木」認證商標的產品並不容易。但是去年,我在歐萊德美髮產品業的雙月刊中,看到這個可愛的符號;我也在搭乘台灣高鐵時,於座位上的DM中看到它;永豐餘造紙業也於一年半前通過認證,銅版紙、高級劃刊紙與特級象牙道林紙等...(4),有越來越多紙品可供選擇;舒潔也從去年底開始提供拉拉炫彩抽取式衛生紙等經過FSC認證的產品(5)。

對於經濟不是很寬裕的人,要多負擔這些具有環保意識產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常常提醒自己,要一個人拿出兩千三百萬,很難,但若是讓全台灣每個人都拿出一塊錢,這樣聚沙成塔的力量,也事可以湊出兩千三百萬。

拿出一塊錢對我而言,很難嗎?我也許沒有辦法餐餐都購買有機食品,但是我會在月初手頭比較寬裕的時候,選擇去有機店而非一般超市。如果每個人都能改變自己消費行為的20%,整個產消鍊也會因為大眾消費模式改變而跟著轉向。我想,支持FSC認證產品也是這樣。

【參考資料】
(1)永續林業國際驗證系統發展
(2)永續林業-FSC認證機制與生物多樣性
(3)台灣FSC(森林管理委員會)推廣部落格
(4)永豐餘取得台灣首家造紙業FSC認證 建構綠色產業鏈服務
(5)舒潔FSC認證保護森林廣告

【延伸閱讀】
這包春風 少了甲烷味》張楊乾 13-Mar-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塔島的森林 全球護林標竿》林思吟 28-Aug-09 低碳生活部落格

※本文轉載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

Top

 
發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Tel:+886-2-23021122‧ Fax:+886-2-23020101‧台北市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環境資訊電子報‧投稿信箱: infor@e-info.org.tw訂閱 / 退閱
發行人:董景生‧總編輯:陳瑞賓‧副總編輯:夏道緣‧編輯:彭瑞祥、高美鈴、葉人豪‧網編:葉人豪